天天看小說

第1078章 遠到之客

劉璟是在三天前抵達壽春,和劉璟一起前來江淮視察的,還有軍師諸葛亮和兵部尚書司馬懿,此時漢軍和曹軍打的都是明謀,漢軍已經形成了壽春、南陽、潼關、蒲津關四大進攻點,這裡面又有無數的進攻支點,比如廣陵、安陸、高奴等等郡縣,都可以向曹魏發動進攻。

曹軍也動員了近三十萬大軍,部署在各個戰略要地,從軍事實力上說,雙方相差無幾,但從國力上對比,無論是糧食儲備,還是可動用人口,以及人心背向等等,明顯是漢國佔了上風。

不過,無論是經濟實力佔上風,還是戰略部署佔據主動,劉璟都不敢大意,依然動用全部財力物力來應對這場不知會延續多久的大戰。

但結果卻很明顯,贏得這場大戰的一方,將贏得整個天下,也正是因爲這樣,劉璟重視每一個細節,每一個可能取勝的線索勢他都不會放過。

劉璟帶領衆人登上一艘停泊在淮河南岸的大船,三十餘艘戰船緩緩啓動,向淮河北岸靠攏,劉璟和十幾名將領以及軍師諸葛亮、兵部尚書司馬懿等人站在船舷邊,遠遠注視著淮河北岸的動靜,遠處出現一座縣城的身影,灰黑色的城牆和幾座高高的哨塔。

“殿下,那裡便是下蔡縣!”

淮南都督劉虎在一旁向劉璟介紹道:“目前曹軍在淮北部署了四萬軍隊,主要駐防在下蔡縣和義成縣,上一次我們偷襲義成縣後,曹軍便加強了對義成縣的防禦,不僅加高加寬城牆,還駐兵提高到一萬人,另外在渦水河口拉起了攔江鐵索。”

劉璟點點頭,對諸葛亮道:“軍師覺得呢?”

諸葛亮微微一笑,“攔江鐵索並沒有什麼意義,一艘小船便可破解,我若是曹操,倒要加強對譙郡的防禦,不知那邊防禦如何?”

旁邊劉虎連忙問丁奉道:“可有譙郡那邊消息?”

丁奉躬身應道:“啓稟殿下,譙郡有駐軍三萬人,由大將牛金統帥。”

牛金是曹仁副將,也算是一個猛將。但劉璟更重視大將張遼,他問司馬懿道:“張遼和徐晃在哪裡駐軍?”

司馬懿想了想道:“徐晃依然駐軍洛陽,約三萬軍隊,張遼的駐兵點未定,但他不是曹系大將,曹仁和曹真不會讓他駐防豫州、青州和徐州,幷州屬於夏侯一系,可能性也不大,微臣考慮他駐兵點很可能就是鄴都,或者是備用後援軍。”

劉璟比較認同司馬懿的觀點,曹軍派系林立,各自地盤固定,張遼、徐晃屬於曹操嫡系,曹操不可能不知道張遼的能力,過早把他放出來反而對整體防禦不利,最有可能是作爲援軍,哪裡出現危機,張遼就會被派到那裡。

這時,一名侍衛快步走上前,對司馬懿低語幾句,司馬懿點點頭,隨即對劉璟道:“殿下,人已經到了。”

“好吧!我們先回去,明天再繼續視察。”

船隊又緩緩調頭,向壽春方向駛去.......

壽春城郡衙內,李孚帶著金三爺坐在一間側堂之上,看得出金三爺顯得很緊張,坐立不安,不停地喝茶,他已經沒有了平時的豪爽。

他和李孚已經有了近半年的交易,賺取了大量黃金,當然,他們的交易也使得曹軍兵器流失十分嚴重,他自己犯下了滔天大罪,若沒曹操知曉,株連九族之罪都還是輕的,只是他已沉淪其中,無法自拔了。

交易了半年,金三爺也知道了李孚的身份,不是什麼商人,而是漢軍在曹魏的情報頭子,雙方利益糾葛太深,李孚也不怕他舉報。

李孚曾經算了一筆帳,開放貿易後,曹軍從漢國私下買走了無數生鐵,不過漢國也從曹魏搞到了大量兵器,算起來,曹軍買到的生鐵遠遠無比彌補兵器流失。

當然,曹軍也買走了十萬石糧食,但十萬石糧食對於兩國數十萬大軍的耗費,實在是不值一提。

李孚得到司馬懿的命令,特地將金三爺帶到了壽春,據說漢王很看重此人,專門要接見他,李孚見金三爺很緊張,便笑道:“三爺不必這麼緊張,漢王殿下一向禮賢下士,這次是漢王殿下點名要見三爺,這是好事啊!”

金三爺怎麼可能不緊張,漢王是何許人?將來會成爲天子,而他現在只是一介小民,這中間差距太大了。

當然,金三爺也明白,漢王要見自己,必然是要交給自己更重要的任務,就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完成?

這時,外面傳來一陣腳步聲,有侍衛低聲提醒他們,“殿下來了!”

李孚站起身,金三爺也慌忙站了起來,他緊張得雙股一陣陣戰慄,這時,從外面快步走進來三人,爲首之人是一名年輕的軍官,尚不到三十歲,他頭上的金盔代表了他的身份,正是漢王劉璟。

李孚慌忙上前行禮,“卑職參見殿下。”

劉璟笑著扶起他,“李司馬,我們很久沒見了,大概有三年了吧!”

“三年零兩個月,上次見殿下是卑職進京述職。”

“李司馬辛苦了。”

劉璟安撫李孚兩句,目光落在了金三爺身上,李孚連忙拉過金三爺介紹道:“這位就是我在報告中說的金三爺。”

金三爺嚇得撲通跪倒在地,磕頭道:“小人金熲叩見漢王殿下!”

劉璟雖然對此人人品頗爲不齒,不過他會發揮很大作用,劉璟就太在意他的人品了,他溫和地笑了笑,把金三爺扶了起來,“大家都叫你金三爺,我也叫你三爺吧!”

“小民不敢,從前大家叫我金三,殿下也叫我金三便可,實在不敢在殿下面前稱爺。”

劉璟又給他們介紹道:,“這位是司馬尚書,這位是諸葛亮軍師,我想你們都應該聽說。”

李孚當然知道,司馬懿是他的頂頭上司,諸葛亮原是交州軍師,現在也是他們的相國,他連忙上前見禮,司馬懿和諸葛亮和兩人寒暄一番,衆人分別落座。

劉璟命人上了茶,又對李孚和金三爺笑道:“也多虧兩位,漢軍得到了很多兵器,加強了我們的備戰。”

李孚欠身道:“這是卑職份內之事。”

李璟一笑,對金三爺道:“三爺更是功不可沒!”

“爲殿下效力,這是小人的榮幸。”

“你有功於漢國,我當然不會忘記,希望三爺繼續努力,爭取將來封關內侯,光耀子孫。”

金三爺不缺錢,但他沒有地位,現在只是一介庶民,現在漢王居然說他將來可以封關內侯,激動得他聲音都結巴了,又跪下道:“金三願爲殿下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劉璟見他頗爲知趣,比較滿意他的態度,他笑了笑道:“封侯當然不是那麼容易,需要付出一定代價,當然,只要三爺有心,就一定能辦到。”

金三爺點了點頭,“小民明白!”

“李司馬說三爺是豪爽性子,果然名不虛傳,具體怎麼做,就由司馬尚書和兩位詳細談,我就先走一步了。”

劉璟接見他只是表個態,具體怎麼做,他不會參與,他便和諸葛亮起身離開了側堂,走到外面,諸葛亮低聲笑道:“殿下是想利用他在曹軍的人脈?”

劉璟淡淡一笑道:“這麼神通廣大之人,僅僅讓他倒賣兵器,也未免太可惜了。”

走了幾步,劉璟又想起一事,對諸葛亮道:“今天已是十月下旬,軍師要趕去上郡,要儘快動身了。”

諸葛亮點點頭,“微臣下午就出發!”

房間裡只剩下司馬懿和金三爺以及李孚三人,金三爺緊張的情緒也稍微平息了一點,他連忙先對司馬懿表態道:“只要小人能辦到,小人一定竭盡全力,絕不推遲。”

司馬懿笑了笑問的:“其實我最感興趣的,是三爺怎麼會有這麼廣的人脈,三爺能不能透露一二?”

金三爺嘆了口氣道:“其實也沒有什麼奇怪,曹洪是我妹夫,早在建安六年,曹仁暗中倒賣黃巾軍戰俘爲奴,就是由我替他操縱,當時我還和漢軍的甘將軍有過交易,據說和殿下也有點關係,後來這件事被揭發,我被曹洪保下,又跟了曹仁,跟了他十五年,大大小小的曹軍將領我認識上百人,都和我有交情,前年合肥大戰,我給張遼送糧,被張遼發現糧食短缺,按軍規我應是死罪,但張遼看在曹仁的面上,將我重打五十軍規,並革職逐出軍營,我才做了現在的營生。”

司馬懿點了點頭,“原來如此,那麼金三爺搞來的兵器,就是從曹仁手中搞到?”

“不!不!”

金三爺連忙擺手,“曹仁是個極正直的人,若他知道此事,非把我斬首不可,只能說一部分兵器來源是他的軍隊,還有豫州曹真和青州曹休的軍隊,曹彰那邊也有一點,但不多。”

司馬懿笑了笑又問道:“不知譙郡的牛金,三爺是否和他有關係?”

“和牛金沒有直接關係,不過他手下部將張禮是我的一個貨源之一。”

司馬懿的笑容更加燦爛了,“我有一個想法,能不能請三爺替我們聯繫上這個張禮。”

金三爺有點明白司馬懿的意思了,他稍稍猶豫了一下,司馬懿又笑道:“如果辦成這一點,三爺的關內侯就到手一半了。”

金三爺想到要封關內侯,他心中一熱,慨然道:“司馬尚書儘管吩咐,小人一定竭盡全力而爲!”

,!

309章 撲朔迷離第214章 人心難測(上)第1092章 攻城血戰第510章 劉璋之死第673章 南陽牽制第1003章 賈詡的煩惱第388章 赤壁大戰(中)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397章 上品之利第447章 陶湛探營第1093章 腹地插樁第850章 圍攻高奴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913章 合縱連橫(上)第481章 族兄劉璉第263章 匪夷所思的去處第766章 江東風雲(十)第244章 兵臨城下第7章 給於禁的迷魂湯第710章 族人南歸第338章 江陵陷落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687章 反攻南陽第689章 棄守南陽第372章 狹路相逢第466章 擺不起的架子第469章 再到江東第123章 風雲聚柴桑第1071章 危局升級第831章 匈奴如狼第405章 趙雲歸心第328章 危機一刻第219章 東撤第597章 尚香歸來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357章 蘄春風雲(五)第61章 緊急補救第686章 程昱出山第244章 兵臨城下第670章 第二戰線第851章 激戰區水(上)第670章 第二戰線第848章 途中意外第29章 劉備的深意第189章 生死存亡第875章 困獸猶鬥第768章 江東風雲(十二)第474章 反戈一擊第516章 緊急求救第988章 河西撤民第369章 揣測上意第703章 第三次會晤第567章 漾水偷襲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565章 烈火焚城第453章 商人抉擇第15章 劉琮的忠告第206章 神秘客人第602章 視察漢中第154章 需要做一個徹底了斷第228章 成婚第743章 各個擊破第463章 孫尚香的選擇(中)第413章 徐晃的抉擇第575章 危急關頭第923章 騎兵伏擊第237章 宜城收官第915章 步步不利第744章 坐地抽傭第395章 旁敲側擊第15章 劉琮的忠告第1031章 何策破城第122章 意外收穫第603章 魏延獻計第364章 雲夢之路第942章 爭奪烏程第20章 蔡氏劍館第873章 勇猛激戰第195章 吞併江夏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14章 初入劉府第337章 江陵之危第119章 叔侄夜談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701章 家事風波第614章 南陽消息第630章 兩軍對峙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221章 夏口談判第701章 家事風波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1014章 江東困局第618章 來歷不明的敵蹤第1098章 親臨許昌第786章 新年私訪第99章 黃忠授藝第688章 殺一儆百第1000章 科舉消息第766章 江東風雲(十)第1018章 初戰京口
309章 撲朔迷離第214章 人心難測(上)第1092章 攻城血戰第510章 劉璋之死第673章 南陽牽制第1003章 賈詡的煩惱第388章 赤壁大戰(中)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397章 上品之利第447章 陶湛探營第1093章 腹地插樁第850章 圍攻高奴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913章 合縱連橫(上)第481章 族兄劉璉第263章 匪夷所思的去處第766章 江東風雲(十)第244章 兵臨城下第7章 給於禁的迷魂湯第710章 族人南歸第338章 江陵陷落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687章 反攻南陽第689章 棄守南陽第372章 狹路相逢第466章 擺不起的架子第469章 再到江東第123章 風雲聚柴桑第1071章 危局升級第831章 匈奴如狼第405章 趙雲歸心第328章 危機一刻第219章 東撤第597章 尚香歸來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357章 蘄春風雲(五)第61章 緊急補救第686章 程昱出山第244章 兵臨城下第670章 第二戰線第851章 激戰區水(上)第670章 第二戰線第848章 途中意外第29章 劉備的深意第189章 生死存亡第875章 困獸猶鬥第768章 江東風雲(十二)第474章 反戈一擊第516章 緊急求救第988章 河西撤民第369章 揣測上意第703章 第三次會晤第567章 漾水偷襲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565章 烈火焚城第453章 商人抉擇第15章 劉琮的忠告第206章 神秘客人第602章 視察漢中第154章 需要做一個徹底了斷第228章 成婚第743章 各個擊破第463章 孫尚香的選擇(中)第413章 徐晃的抉擇第575章 危急關頭第923章 騎兵伏擊第237章 宜城收官第915章 步步不利第744章 坐地抽傭第395章 旁敲側擊第15章 劉琮的忠告第1031章 何策破城第122章 意外收穫第603章 魏延獻計第364章 雲夢之路第942章 爭奪烏程第20章 蔡氏劍館第873章 勇猛激戰第195章 吞併江夏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14章 初入劉府第337章 江陵之危第119章 叔侄夜談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701章 家事風波第614章 南陽消息第630章 兩軍對峙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221章 夏口談判第701章 家事風波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1014章 江東困局第618章 來歷不明的敵蹤第1098章 親臨許昌第786章 新年私訪第99章 黃忠授藝第688章 殺一儆百第1000章 科舉消息第766章 江東風雲(十)第1018章 初戰京口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源县| 喜德县| 陈巴尔虎旗| 黄大仙区| 平山县| 三明市| 西平县| 监利县| 连江县| 容城县| 虞城县| 达日县| 九寨沟县| 萍乡市| 安庆市| 泽普县| 顺平县| 临沂市| 郴州市| 黎川县| 甘德县| 湘乡市| 丹巴县| 遵义市| 宜宾市| 花莲县| 榕江县| 日喀则市| 庄河市| 腾冲县| 林周县| 旅游| 呼图壁县| 双城市| 顺义区| 大同市| 庄河市| 天镇县| 增城市| 墨玉县| 深水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