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五章 攻守(一)

當夜,張賢馬上便安排了白京生的第二營向宿遷以北的井兒頭村進駐,他之所以讓白京生來完成這個任務,是因爲在這個時候,三個作戰營裡,也只有白京生的第二營還比較強悍一些,而營長白京生畢竟是跟隨自己多年,作戰經驗十分豐富。

在第二營一走,張賢才稍稍放下了心來,可是這心裡依然是七上八下的,總覺得有些不踏實。還沒有回到自己的住處,便聽到了城北方向傳來了一陣激烈的槍聲,那邊正是白京生所去的方向。

張賢飛快地跑進了指揮所,連忙接通北門的哨所,詢問那邊的情況。那裡有一個連在守衛著,連長向他報告:“團長,第二營一出北門,就遇到了共軍,共軍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出現在了運河北岸,正在那裡阻截第二營過河!”

張賢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看來,他還是晚了一步,共軍方面也已經注意到了井兒頭,肯定是從北面沿著駱馬湖迂迴過來的,目的就是爲了要堵住整六十九師與整十一師回兵宿遷的去路。只是白天裡這些共軍的部隊還沒有出現,便是在黃昏時分,陳大興還是從那邊過來的,也沒有聽說有共軍的蹤跡,這才幾個小時,他們的速度也太快了。很顯然,共軍也是剛剛急行軍過來的。

放下電話,聽著那邊越來越是激烈的槍聲,張賢已然是心急如焚,他急忙叫來了陳大興,告訴他:“大興,如今的情況非常緊急,白京生的第二營無法過運河,這個時候,共軍肯定已經佔領了井兒頭村,我們必須要把那個地方奪佔回來,否則就會令我們的前方各部隊沒有了歸路?!?

陳大興點著頭,十分明白張賢的心情。

“如今,三十二團還要守宿遷城,我抽不出別的人來,只好把你們特務連先用上!”張賢向他作著解釋。

“明白!”陳大興回答著。

張賢接著道:“你們連出東門,過運河,繞到共軍的背後去,與第二營兩面夾擊,一定可以將那部阻截的共軍擊潰!”

“是!”陳大興十分痛快地答應著,他相信張賢的安排定然是最好的。

張賢又道:“在第二營過河後,你馬上與白營長會合,由他指揮,迅速渡過六塘河,爭取在天亮之前敵人的防禦陣地還沒有完善之前,攻佔井兒頭!”

“是!”陳大興響亮地答應著,轉身而去。

張賢努力地使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前後思索著自己的佈置是否有不對的地方,他現在十分擔心,如果在這個時候,有一支共軍的部隊攻打宿遷城的話,那麼,他這個三十二團就真得是顧此失彼了。不過,想一想,共軍的部隊也不應該有多餘,圍攻整編六十九師和阻截整編十一師,以共軍慣常的作戰方式,定然是要出動比被圍部隊最少兩倍到三倍的兵力,如此多的兵力,只怕短時間內也不是那麼好聚集的,他們又哪有力量顧得上宿遷城呀!

想到這裡,張賢不由得長出了一口氣。

可是,不幸卻隨之而來,西北城的方向上,也傳來了激烈的槍炮聲,這讓他從夢中驚醒,一下子從坐椅上跳了起來,還沒有等他去電話詢問,西北城外陣地的第一營營長姚昱已經把電話打了過來:“團長,西北面有共軍的部隊在攻城!”

張賢強自鎮定著,問道:“他們的兵力有多少?”

“夜裡看不清楚,具體還不知道!”姚昱告訴他,同時又道:“應該很多,他們正向黃河河堤方向進攻,並且有炮火轟擊過來!”

“你們第一營一定堅守河堤,不要讓敵人攻破!另外,在敵情不明的時候,也不要主動出擊!”張賢這樣命令著,在這個深夜裡,不知道敵人情況的態勢下,只能是以不變來應萬變。

“是!”姚昱答應著,放下了電話。

張賢在指揮所裡來回地跺著步子,西北面已經發現了敵情,是不是意味著敵人已經要攻奪宿遷城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白京生的第二營還有必要去攻佔井兒頭嗎?倒不如把第一營撤回來,據守城池。只是,如果把第二營撤回來,那麼也就是等於把井兒頭拱手相讓,那也就是意味著整六十九師與整十一師的退路被堵死了。

這真是一個難以決擇的時候,他想了想,決定還是接通胡從俊的電話,可是在電話接通的時候,他又有些猶豫,畢竟整十一師也在前線與共軍交戰中,如果把宿遷的情況向他彙報,是不是會令胡從俊分心呢?

“張賢,有什麼新的情況嗎?”胡從俊在電話裡問著他。

張賢看了看自己的手錶,已經到了凌晨四點多鐘,不知不覺間,已然過去了一夜?!皫熼L,宿遷城發現有敵蹤!”張賢還是決定如實地彙報。

“哦?”胡從俊愣了一下,可能是在思索著對應之策。

“不過,請師長放心,我們三十二團駐守宿遷城,絕對可以把這裡守住,不讓共軍拿下來!”張賢同時向著自己的師長打著包票。

胡從俊沉默了片刻,對著張賢道:“我看你們團還是固守宿遷城爲好,那個井兒頭村就算了!”

有了師長的這一句話,張賢便已然有了定心鼓,胡從俊的意思當然還是以保住宿遷爲最佳選擇,那也就是說這是他的最後底線。

“是!”張賢回答道,同時又問道:“師座,你們那邊的進展如何?”

胡從俊道:“三十一團在九里村與敵激戰,卻如何也衝不破敵人的阻擊,我已經命令三十一團暫停進攻,就地警戒休息,與敵對峙,等天亮以後,得到空軍的支援再前進!”

張賢點著頭,夜戰並不是國軍的長項,當下又問道:“那麼整六十九師那邊的情況呢?”

胡從俊道:“六十九師已經被敵全部包圍了起來,戴師長一直在向我求救,而我們十一師的東面也有共軍包抄過來,十一師已經處於了被敵人夾攻之中,形勢很是危險!”

“師座,我看不行不如退回宿遷城!”張賢建議著。

胡從俊卻是一聲長嘆:“這個時候已經在兩兵相接的時候了,要退卻又談何容易!”張賢自然明白他的話意,在這個時候只要一退,定然就是敗潰下來,只怕到時損失還要大。

“那就只能嚴陣以待,等天亮後,或許會有辦法!”張賢道。

“嗯!”胡從俊表示同意。

※※※

放下了電話,張賢馬上派出傳令兵,準備追回白京生的第二營以及陳大興的特務營,但是那個傳令兵還沒有離開指揮部,白京生已經派人跑過來彙報了,陳大興帶著他的特務連從東門外渡過了大運河,繞到了共軍的背後,與第二營一起對敵進行夾擊,這股共軍承受不住,已然敗退過了六塘河,第二營順利地渡過了大運河,此時與特務連會合一處,與敵人隔河對峙之中。

聽到這個消息,張賢有一些寬心,馬上又傳下令去,命令第二營暫不向北推進,就地沿河做好防禦工事,守住六塘河南岸,同時也就是護住了宿遷城的北面門戶。

天亮的時候,西北那邊的第一營也傳來了消息,夜裡進攻宿遷城的共軍已經退走了,第一營毫髮未傷,只是虛驚了一場。

聽到這個消息,張賢十分奇怪,帶著副團長熊開平與警衛員熊三娃一起往西北城外的廢黃河大堤處察看。這一夜三十二團打得倒是熱鬧,北面進攻,西北防守,有攻有守,卻不知道對手是從哪裡來的?又有多少的人?這讓大家都覺得很是窩囊。

當初黃河奪淮入海,從徐州一路過來,在宿遷幾乎與大運河平行著,也流淌了上百年,黃河的泥沙越淤越高,所以河牀也逐漸擡高,兩岸的大堤也跟著修得很高,便彷彿又是一道土長城一樣,橫亙在蘇北大地上,此時的黃河雖然已經再次改道轉向了山東去,但是這條被廢棄的黃河故道還是高高地聳立在這片平原之上,大堤處已經成了宿遷城最高的所在。

站在這高高的大堤上舉著望遠鏡極目四望著,只看到蒼茫的一片大地,宿遷的西北面緊臨著駱馬湖,那邊一片得水色,但是在湖岸處的大堤外,長著成片的楊樹林,在這個時候都已經成了禿禿的枝丫狀,在早晨的天底下,依稀散發著一層薄薄的霧氣。而在近處的黃河大堤上,卻是一片荒草被火燒之後斑駁的痕跡,連一具屍體也沒有留下來,在緊臨的工事附近倒是有兩個炮彈打出來的彈坑,除此之外,便再無其他的痕跡。

“這就是昨天晚上,共軍進攻的戰場?”張賢有些懷疑地問著身邊的營長姚昱。

姚昱有些尷尬,但還是點了點頭,告訴他:“團長,昨天夜裡,敵人很狡猾,槍炮聲倒是很響,卻不見有人衝上來,我很想帶幾個兄弟摸過去看一看,但是又怕有些閃失,所以聽從你的命令,不敢輕舉妄動!”

張賢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麼。

熊開平卻有些懷疑地道:“這些共軍該不是在佯攻吧?”

“很可能!”張賢道,同時又對著姚營長命令道:“姚營長,你們這個營負責的是宿遷西北與西面的防禦,不管來多少敵人,也不管他們是真打還是假打,你只要固守我們的陣地就行了,在你這裡,我們要以守爲主!我估計這兩天晚上,共軍還可能會來這麼一手的,你一定不能讓弟兄們鬆懈下來!”

“是!”姚營長點著頭。

張賢笑了一下,向他們講了一個故事:“東漢末年的時候,北海城被黃巾軍圍困,太守孔融讓大將太史慈去平原向劉備搬救兵,但是城外那麼多的敵人怎麼能夠衝出去呢?於是,太史慈便每天帶著幾個小兵出城,在城門口處練射箭。開始的時候,這些黃巾軍都很警惕,但是久而久之,見太史慈並沒有其他的行動,也就放鬆了下來。太史慈便乘著敵人放鬆警惕的時候,突然衝向敵營,令那些黃巾軍措手不及,等他們反映過來,太史慈已經衝出了重圍!”

“這個太史慈真是個聰明的人呀!”熊三娃在邊上不由得大聲地讚歎著。

姚昱卻明白張賢講這個故事給他聽的含義,當下一臉肅然地向張賢做著保證:“團長,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一定不會有絲毫的掉以輕心,請你放心就是了!”

“好!”張賢點了點頭。

第十三章 整軍(一)第六四章 山門(三)第十八章 風殤(二)第五四章 民殤(三)第六三章 守死(三)第七四章 黑白(二)第三八章 空城(二)第七章 兄弟(三)第二九章 戰俘(三)第二九章 堅守(一)第七五章 奈何(二)第十二章 雪殤(三)第二九章 追令(二)第六十章 奪藥(三)第七二章 脅制(一)第三八章 外圍(一)第三三章 奪兵(一)第十章 怒江(二)第八三章 還妻(一)第二一章 故伎(三)第二二章 續命(三)第五五章 襲戰(三)第六五章 舊案(三)第三十章 絞殺(一)第六六章 飛將(三)第六章 敵後(一)第八四章 無殤(一)第十二章 夜行(三)第三六章 峰迴(一)第五三章 沂河(三)第四八章 奇襲(三)第三三章 蘇北(一)第四七章 強攻(一)第十三章 交手(二)第三六章 峰迴(一)第十三章 整軍(三)第四三章 巷戰(三)第七一章 王莊(一)第二二章 有虞(一)第四二章 破門(一)第四八章 悲憤(一)第六四章 套狼(一)第七八章 春殤(二)第五十章 歸逃(三)第二五章 誓師(一)第六十章 起舞(二)第二三章 轉戰(二)第五九章 榮民(一)第四七章 悽絕(三)第六四章 險境(二)第六十章 護送(一)第五三章 四團(一)第九章 柳林(一)第九章 迎戰(一)第二十章 戰書(二)第十二章 探親(二)第二五章 穿插(一)第四六章 執著(一)第二章 入朝(二)第十八章 風殤(三)第十六章 誘餌(二)第六十章 國殤(二)第十六章 誘餌(三)第五三章 沂河(三)第六五章 掩護(二)第五一章 蒙城(三)第五八章 反擊(二)第二五章 進山(三)第二七章 圍抄(二)第六五章 圍堵(四)第六六章 飛將(三)第十二章 故舊(三)第二六章 價川(一)第五五章 饑荒(一)第二十章 夾擊(一)第十五章 渡江(三)第七十章 狼謀(一)第四七章 悽絕(一)第八二章 好報(一)第四十章 招安(一)第五二章 黃莊(一)第十八章 突圍(三)第三七章 弩末(三)第五八章 忍辱(二)第六五章 雙堆(三)第五九章 還槍(一)第四章 就虛(二)第五九章 還槍(二)第十七章 內奸(二)第四七章 急援(一)第五一章 膠著(二)第五三章 良心(二)第四七章 急援(一)第五二章 偵察(一)第九章 武漢(二)第二九章 堅守(二)第六一章 坐失(三)第七二章 脅制(三)第十三章 整軍(三)第三八章 空城(二)
第十三章 整軍(一)第六四章 山門(三)第十八章 風殤(二)第五四章 民殤(三)第六三章 守死(三)第七四章 黑白(二)第三八章 空城(二)第七章 兄弟(三)第二九章 戰俘(三)第二九章 堅守(一)第七五章 奈何(二)第十二章 雪殤(三)第二九章 追令(二)第六十章 奪藥(三)第七二章 脅制(一)第三八章 外圍(一)第三三章 奪兵(一)第十章 怒江(二)第八三章 還妻(一)第二一章 故伎(三)第二二章 續命(三)第五五章 襲戰(三)第六五章 舊案(三)第三十章 絞殺(一)第六六章 飛將(三)第六章 敵後(一)第八四章 無殤(一)第十二章 夜行(三)第三六章 峰迴(一)第五三章 沂河(三)第四八章 奇襲(三)第三三章 蘇北(一)第四七章 強攻(一)第十三章 交手(二)第三六章 峰迴(一)第十三章 整軍(三)第四三章 巷戰(三)第七一章 王莊(一)第二二章 有虞(一)第四二章 破門(一)第四八章 悲憤(一)第六四章 套狼(一)第七八章 春殤(二)第五十章 歸逃(三)第二五章 誓師(一)第六十章 起舞(二)第二三章 轉戰(二)第五九章 榮民(一)第四七章 悽絕(三)第六四章 險境(二)第六十章 護送(一)第五三章 四團(一)第九章 柳林(一)第九章 迎戰(一)第二十章 戰書(二)第十二章 探親(二)第二五章 穿插(一)第四六章 執著(一)第二章 入朝(二)第十八章 風殤(三)第十六章 誘餌(二)第六十章 國殤(二)第十六章 誘餌(三)第五三章 沂河(三)第六五章 掩護(二)第五一章 蒙城(三)第五八章 反擊(二)第二五章 進山(三)第二七章 圍抄(二)第六五章 圍堵(四)第六六章 飛將(三)第十二章 故舊(三)第二六章 價川(一)第五五章 饑荒(一)第二十章 夾擊(一)第十五章 渡江(三)第七十章 狼謀(一)第四七章 悽絕(一)第八二章 好報(一)第四十章 招安(一)第五二章 黃莊(一)第十八章 突圍(三)第三七章 弩末(三)第五八章 忍辱(二)第六五章 雙堆(三)第五九章 還槍(一)第四章 就虛(二)第五九章 還槍(二)第十七章 內奸(二)第四七章 急援(一)第五一章 膠著(二)第五三章 良心(二)第四七章 急援(一)第五二章 偵察(一)第九章 武漢(二)第二九章 堅守(二)第六一章 坐失(三)第七二章 脅制(三)第十三章 整軍(三)第三八章 空城(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江县| 察雅县| 南木林县| 连南| 城口县| 淳安县| 墨脱县| 个旧市| 天等县| 武强县| 锦屏县| 兰考县| 海淀区| 乃东县| 金山区| 巴彦县| 横山县| 大竹县| 闽清县| 从化市| 达州市| 宁强县| 潮州市| 达州市| 青浦区| 墨竹工卡县| 禹城市| 抚松县| 太白县| 响水县| 色达县| 鹿邑县| 枣阳市| 噶尔县| 株洲市| 望城县| 武义县| 平山县| 仁化县| 泸溪县| 无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