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八章 春殤(三)

飛機終於在臺北國際機場落地,因爲有袁少華這個國防部特派員身份的掩護,張賢和熊三娃順利的帶著四個年青人出了空港進入了市區,這四個年青人被熊三娃帶回到張賢的家裡進行安置;而袁少華直接回去覆命,爲了能夠給這四個人以合法的身份,張賢破例地跟著袁少華一起走進了國防部,雖然他在離開這裡的時候,曾經信誓旦旦的說過以後不再踏進這個大樓,如今也只能屈就食言了。

袁少華的報告其實早就寫好了,對於沒有能夠完成這一次的任務,其實不僅是他,便是國防部的長官們也是心知肚明的,之所以還是要派他前往泰國,那也是不得已而爲之的,畢竟老頭子還在,畢竟總統不願意放棄,哪怕是去作個樣子,他也要去的。

正如事先袁少華與張賢推測的那樣,當袁少華告訴這些長官們,那兩支很有作戰能力的泰北孤軍已經投靠了泰國政府之後,所有的人都顯得十分氣憤;而當聽到袁少華還帶回了高偉的兒子高小寶及孤軍的第二代人的時候,很多人又都有些不理解,甚至有人在罵高偉和徐海波這幫人是吃著嘴裡,看著碗裡,想著鍋裡,要腳踩兩隻船,既想從泰國方面得到好處,又想從臺灣方面得到好處。但是,隨即在袁少華的據理力爭之下,又告訴衆人,高偉和徐海波這些人早已經對臺灣失去了信心,也從來沒有再奢望能夠從臺灣方面得到什麼,之所以如此大膽的把自己的兒子送交給他帶到臺灣來作人質,就是因爲不想丟掉他們也是炎黃子孫的這個紐帶,如果這種聯繫都斷了,都被臺灣所不允許,那麼就真得是中國人的悲哀了!

袁少華的話還是打動了不少人,人心也是肉長的,同作爲中國人來講,當生存不再作爲唯一的選擇之時,也便自然而然地有了血緣的親情。

就在袁少華在國防部和政府內爲那些已然被國軍拋棄的孤軍爭取之時,張賢除了幫他作證之外,同時也發動了自己所有能夠發動的資源,鼓動著媒體輿論宣傳造勢,畢竟他曾是雲南救國軍的參謀長,而且救國軍幾次從金三角撤軍回臺灣的人也有幾萬人,雖然他們來到臺灣生活,卻也有同病相憐的苦楚,不可能不爲原來共同戰鬥過的同胞兄弟吶喊。正是由於這些外在的、內在的原因交結,並在強大的輿論督導之下,國防部和國民政府不得不對那些泰北的孤軍在政策上有所鬆動,最終還是允許了這些同是炎黃子孫的孤軍後代們可以在臺灣生活和成長,並且也能夠接受象臺灣的公民們一樣的教育和工作的權利。而張賢等人又乘熱打鐵,鼓動立法委員會通過了一項針對泰北孤軍的決議,那就是每年允許一定名額的孤軍後代中優秀的青年,在民間團體的資助之下,來臺灣學習深造;同時爲了促進那些流落異鄉的同胞們不再以種鴉片謀生,也放開了民間團體對他們的資助。換一句話,也就是對於臺灣民衆與泰北孤軍之間的交往不採取限制和封鎖,同時也不鼓勵的政策。當然,爲了避免外交上的麻煩,這些政策的執行都是通過民間團體來進行的。

※※※

張賢的冷清的家裡再一次熱鬧了起來,一下子住進來了四個年青人,也令他本來有些枯燥的日常生活多了許多的樂趣。其實,當初小梅爲了怕張賢孤單,特意和鄭少文帶著兩個孩子搬過來與張賢一起住,只是在小梅和少文上班去、而兩個孩子又上學去之後,張賢還是感到時間的難熬,所以纔會經常去熊三娃的店裡幫忙。

爲了能夠讓四個年青人能有一個更好的開始,張賢覺得還是應該讓他們先去上學,爲此,他專門請了幾個家庭教師來教習這四個人。四個人中,數小強最爲聰明,他只補習了一個月後,便順利地考入了淡江大學經濟學系,這令張賢十分高興,細問之下才知道小強的學習原來就是最好的,只是因爲出身政審不合格的原因,所以在大陸沒有上成大學,纔不得不上山下鄉成了知青。第二個上學的是高小寶,因爲他是高偉的兒子,所以得到了特殊的照顧,經過張賢和幾個還在軍職的朋友的幫助和推薦之下,高小寶順利地進入了鳳山的陸軍軍官學校,那個學校的校長還是當年和他一起讀黃埔軍校的同學。半年之後,田衛紅也順利地考上了東吳大學的會計系。實際上,不論是淡江大學也好,還是東吳大學也好,都是私立的大學,所以考的時候相對於公立大學來講要容易不少,只是上學的費用高了很多,好在此時以張賢的經濟實力,對於兩個孩子的學費並不用擔心。

如今,只剩下了雷小賢一個人還在張賢的身邊,他自己也覺得有些丟人,考過了兩回,都是以不及格收得場。實際上相對來說,四個人裡,數他的年紀最大,而且他還是上過大學的人,當年在軍醫大學裡光顧著去當紅衛兵造反搞運動了,所以把學業全部荒廢了,此時再拿起來的時候,便顯得異常得困難與費力。在經過幾天的思想鬥爭之後,他還是找到了張賢,告訴著他自己不想再考了,當然,雷小賢同時也不是一個好吃懶做的人,相反,他還有一種要強的性格,所以他告訴著張賢,希望能夠找個地方去工作,最其馬要自己養活自己。

面對著雷小賢的問題,張賢並沒有馬上給他答覆,他躊躇了一下,對著他道:“你自己的路你自己走,再過兩天吧,等你想好了,真得不想讀書了的時候,我一定會幫你找一份你能夠幹得了的工作!”張賢說著,停頓了一下,又接著道:“只是,你一旦選擇了腳下了路,前面不管是坦途還是火坑,你都要一直走下去,沒有可以回頭,沒有可以後悔的!”

雷小賢明白張賢的好言相告,他沒有馬上回答,只是默默地點了點頭。

※※※

清明節到了,對於中國人來說,這也是踏春節,但是在臺灣,春天和秋天幾乎是不存在的,在忙忙碌碌中,很少有人注意到春天的來臨。

一大早,張賢叫著雷小賢開著車前往六張犁墓地,那裡有雷霆的墓,在雷小賢剛剛到臺灣的時候,張賢已經帶著去過了一回。

汽車在經過馬場町的時候,張賢專門停了下來,帶著他來到了淡水河邊的這個廣場上靜默地看著風景。如今的馬場町已然不再是殺人的刑場,這裡正在進行著綠化整治,顯然政府想要把這裡建爲一個臨河公園,讓人們忘記掉那些白色恐怖曾經籠罩過的日子。

“這裡有什麼好看的嗎?”見到張賢立在場地的中間半天不動,雷小賢有些不知其然,猶豫了一下,還是問出了聲來。

張賢轉過頭來看著這張年青的臉,依稀便看到了雷霆的模樣來,他不由得伸手摸了摸雷小賢的頭,深情地望著他,半晌,才告訴著他:“小賢,這是馬場町,你父親就是在這裡被執行的死刑!”

雷小賢怔了一下,默默地環視著四周,如何也不敢相信這片美麗的風景之中,卻映著濃腥的血色。

重新坐上了車,雷小賢坐在張賢的身邊,聲音有些沙啞,卻終於問出了一直盤繞在他心頭的一個問題來:“叔叔,既然你和我父親是那麼要好的,你爲什麼沒有跟他一樣選擇投奔共產黨呢?”

張賢愣了一下,這個問題根本就無需回答的,也許在雷小賢的心目中,此時共產黨還是代表著正義和勝利,而國民黨依然代表的是邪惡和失敗,雖然在四個年輕人中他的年紀最大,但是還脫離不了幼稚得都有些可笑的歷史觀。這個問題令張賢思忖了片刻,知道要想一下子解釋得清楚,並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說得清的,他只能簡單而如實地道:“呵呵,這要怎麼說呢?首先吧,我從來也沒有相信過馬克思的那個學說,馬克思所描繪的共產主義只是人類的一個烏托邦,雖然美好,卻不現實!”

雷小賢低著頭,回味著張賢的話,也不由得點起頭來。

張賢接著又道:“其次吧,可能是我這個人所受到的教育太過傳統,還有古時候的那種從一而終的忠君思想在作祟吧,把忠和義看得太重了,所以從頭到尾就沒有想到過要叛變,沒有想到過要再尋山頭!”

雷小賢再次擡起頭來,看著這個開著車的半老頭子,在他所成長的過程中,接觸最多的還是所謂的革命、所謂的造反,於是在不知不覺之中,什麼叫作忠誠?什麼叫作義氣?便是連誠信和道德都統統的丟掉了!可是,便是他所知道的革命也好,造反也好,不過是打、砸、搶,這與那些被他們打倒的土匪流氓幾乎是沒有什麼區別的。

張賢並不知道雷小賢在想些什麼,還在接著說著:“最後還有一點也許比較實際吧,那就是我也沒有象你父親那樣好的際遇,在內戰之初就作了共產黨的俘虜,不得不加入其中!呵呵,我跟他們打了不少仗,而且是他們通輯的戰犯,便是打到最後形勢發生了逆轉,我也只能騎虎難下,一條道跑到黑了!”

聽著張賢說完,雷小賢卻搖了搖頭,道:“不,叔叔,你的際遇要比我父親好多了,最少現在你還活著,他卻死了!”

“呵呵,那不一樣,只能怪他的命運不濟!”張賢道:“如果他沒有被派來打金門,也不會死在這裡!”

“就算是他沒有打金門,如果按照他的履歷,只怕也很難活著渡過文化大革命!”雷小賢卻是一本正經,說著說著,聲音又有些顫抖起來,他想起了自己的養父王大虎,嘆息一聲道:“就像我的養父那樣,就算是當了軍長,最後還是會被打倒,被判有罪!”

張賢也默然了,雷小賢何嘗說得不是事實呢?這也許是隻有在中國才能夠發生的悲劇,勝利者會爲了保護自己的權利、爲了江山永固,而將屠刀伸向那些忠心跟隨著自己打天下的功臣,劉邦如此,朱元章如此,對岸的那個高高在上被稱爲萬歲的人也是如此!

※※※

六張犁的荒冢之間飄起了熗人的煙霧來,清明時節的時候,燒紙燒香的人絡繹不絕,便是冥幣紙錢也成了搶手貨,守墓人就是這個公墓的管理員,此時正藉著這個中國人的傳統的節日發著死人的財。張賢並沒有吝惜金錢,就在這個守墓人這裡買了兩大捆的紙和冥幣,如果這在平時,這些錢最少可以買五包。看著張賢並不心痛錢,這令雷小賢有些感動,想一想自己的父親能夠交上這樣的朋友,也許就是他的一種德吧!

雷霆的墓上沒有荒草,這說明是有人過來清理了,不用猜張賢也知道是誰,一定是於長樂來過了,如今他的這些陸大同學裡,也只有他和於長樂還活著。

在燒紙的時候,雷小賢並沒有多少的悲傷,張賢知道,在他的心目裡,父親也只是一個符號而已,沒有在一起生活過,也就難得的說到有感情,這讓他立即想到了自己的兒子小虎來,如果有朝一日自己百年之後,是不是還會有人在清明節的時候給他燒紙呢?

終於,雷小賢燒完了紙,他站起來的時候,張賢從身上取出了一個布包來,他小心一層層地打開,裡面是一支手錶,他把這支表遞給了雷小賢,告訴著他:“小賢,這支表本來早就要給你的,但我還是想當著雷霆的面交到你的手上,所以就等到了今天!”

雷小賢接過了這支表,愣愣地看著張賢,有些不明所以。

張賢笑了一下,告訴著他:“這是你父親留給你的,他要我以後有機會見到你的時候把它交給你!現在我終於是完成了他的這個遺願!”

雷小賢拿著這支表,輕輕地擺弄著,也許在這一刻,他終於體會到了一個父親的慈愛吧。

“呵呵,其實他走的時候,也沒想要有個墓的,他讓我把他的骨灰灑到海里去,就當他這個人從來沒有來過這個世間一樣,但是我還是違背了他的意願,因爲他並不是一個沒有後代的人,我和你於叔叔都覺得應該給他建一個墓,以便將來如果有可能,可以讓他的後人來憑弔,這也是一箇中國人最基本的願望!如今,你來了,我和你於叔叔的也算是可以告慰一下雷霆的在天之靈吧!”張賢說著,長長地出了一口氣,顯然,這件事也是他一直沒有放下來的事。

雷小賢轉頭望著那個墓碑,墓碑上只刻著“雷霆之墓”四個大字,卻沒有立碑人的名字,他忍不住地問道:“叔叔,這個立碑人也是要等我來刻寫嗎?”

張賢緩緩的點了點頭。

雷小賢沒有再說話,而是默默地在墓前站立著,良久良久……

※※※

清明節還沒有過去,便忽然傳來了一個噩耗:蔣介石死了!一時之間,全臺灣島上下都瀰漫著一股悲泣之聲。張賢也悲傷起來,因爲他知道這個大總統一死,國軍所宣傳的反攻大陸的口號,終將只是一個口號而已,包括繼任的小蔣總統在內,也不會真得再爲反攻作準備了,他們這些從大陸敗逃到臺灣來的國民黨殘兵們,早就已然習慣了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生活,早就已經樂不思蜀了!

蔣介石的死,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終結;蔣經國的繼任,對於臺灣而言,也就是意味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臺灣終於變天了,海峽對岸的大陸呢?什麼時候才能夠迎來一個新的時代呢?

第四章 還鄉(一)第三三章 平壤(三)第五三章 虛張(一)第四七章 阜陽(一)第五八章 忍辱(二)第二九章 火併(三)第五三章 沂河(一)第四八章 圍鬥(一)第二七章 上蔡(一)第四八章 奇襲(二)第六五章 舊案(一)第三三章 佛面(三)第六五章 圍堵(四)第八十章 平反(一)第九章 柳林(二)第二八章 圍城(二)第三章 首戰(三)第五二章 偵察(二)第十章 訴苦(一)第八一章 越戰(三)第三三章 奪兵(一)第四八章 圍鬥(二)第二八章 迷魂(二)第六章 策反(二)第十二章 探親(一)第十七章 軍令(一)第五三章 沂河(一)第八一章 越戰(一)第九章 迴歸(三)第四四章 偷襲(二)第二章 停戰(一)第四九章 北進(二)第三八章 曾識(二)第七七章 舊謀(一)第四六章 血拼(二)第二八章 堵截(三)第五五章 湘西(二)第十章 宴請(一)第三七章 無間(一)第五四章 爭奪(二)第二八章 苦戰(三)第七十章 狼謀(一)第六十章 護送(三)第七章 情誼(一)第一章 遼東(二)第五五章 饑荒(三)第八二章 好報(一)第五五章 反水(一)第十六章 天兵(二)第三一章 解圍(一)第五三章 作保(三)第五一章 蒙城(三)第四五章 坦埠(一)第四十章 兵團(一)第七四章 衝殺(二)第六三章 轉機(二)第六二章 包夾(三)第四章 就虛(一)第十七章 一鼓(二)第六六章 無言(四)第七二章 脅制(二)第四八章 奇襲(一)第五四章 芷江(一)第五七章 猛進(一)第二八章 迷魂(三)第五九章 還槍(一)第三七章 淮陽(一)第二二章 副官(一)第十章 包圍(一)第三十章 阻擊(一)第三一章 甄別(三)第三四章 汝南(三)第四十章 沂蒙(一)第二一章 行刑(三)第四七章 洪濤(二)第六八章 創業(二)第七三章 回暖(二)第四章 壓驚(二)第四五章 蚊子(一)第二十章 營救(一)第五五章 烈焰(三)第十章 押解(二)第七九章 變天(一)第四三章 傷懷(三)第十八章 急救(三)第二三章 反撲(二)第十六章 誘餌(二)第二章 壯丁(三)第七章 轉出(二)第八章 生存(三)第一章 和談(二)第二十章 雙殺(三)第六章 夜仗(一)第二四章 龍鳳(二)第八章 破相(一)第十四章 刺客(三)第三八章 山東(二)第七一章 王莊(二)第二三章 反撲(一)第四二章 遊行(二)
第四章 還鄉(一)第三三章 平壤(三)第五三章 虛張(一)第四七章 阜陽(一)第五八章 忍辱(二)第二九章 火併(三)第五三章 沂河(一)第四八章 圍鬥(一)第二七章 上蔡(一)第四八章 奇襲(二)第六五章 舊案(一)第三三章 佛面(三)第六五章 圍堵(四)第八十章 平反(一)第九章 柳林(二)第二八章 圍城(二)第三章 首戰(三)第五二章 偵察(二)第十章 訴苦(一)第八一章 越戰(三)第三三章 奪兵(一)第四八章 圍鬥(二)第二八章 迷魂(二)第六章 策反(二)第十二章 探親(一)第十七章 軍令(一)第五三章 沂河(一)第八一章 越戰(一)第九章 迴歸(三)第四四章 偷襲(二)第二章 停戰(一)第四九章 北進(二)第三八章 曾識(二)第七七章 舊謀(一)第四六章 血拼(二)第二八章 堵截(三)第五五章 湘西(二)第十章 宴請(一)第三七章 無間(一)第五四章 爭奪(二)第二八章 苦戰(三)第七十章 狼謀(一)第六十章 護送(三)第七章 情誼(一)第一章 遼東(二)第五五章 饑荒(三)第八二章 好報(一)第五五章 反水(一)第十六章 天兵(二)第三一章 解圍(一)第五三章 作保(三)第五一章 蒙城(三)第四五章 坦埠(一)第四十章 兵團(一)第七四章 衝殺(二)第六三章 轉機(二)第六二章 包夾(三)第四章 就虛(一)第十七章 一鼓(二)第六六章 無言(四)第七二章 脅制(二)第四八章 奇襲(一)第五四章 芷江(一)第五七章 猛進(一)第二八章 迷魂(三)第五九章 還槍(一)第三七章 淮陽(一)第二二章 副官(一)第十章 包圍(一)第三十章 阻擊(一)第三一章 甄別(三)第三四章 汝南(三)第四十章 沂蒙(一)第二一章 行刑(三)第四七章 洪濤(二)第六八章 創業(二)第七三章 回暖(二)第四章 壓驚(二)第四五章 蚊子(一)第二十章 營救(一)第五五章 烈焰(三)第十章 押解(二)第七九章 變天(一)第四三章 傷懷(三)第十八章 急救(三)第二三章 反撲(二)第十六章 誘餌(二)第二章 壯丁(三)第七章 轉出(二)第八章 生存(三)第一章 和談(二)第二十章 雙殺(三)第六章 夜仗(一)第二四章 龍鳳(二)第八章 破相(一)第十四章 刺客(三)第三八章 山東(二)第七一章 王莊(二)第二三章 反撲(一)第四二章 遊行(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竹工卡县| 乐清市| 盱眙县| 许昌县| 六枝特区| 砀山县| 金坛市| 霍邱县| 海城市| 湘阴县| 寿宁县| 临西县| 丹巴县| 吴桥县| 厦门市| 和田市| 漳浦县| 兴海县| 武平县| 广饶县| 滁州市| 旺苍县| 武山县| 永济市| 曲松县| 定边县| 晋城| 万荣县| 嘉兴市| 元氏县| 二连浩特市| 龙南县| 新乡市| 永登县| 那曲县| 大安市| 准格尔旗| 黄梅县| 米易县| 柘城县| 福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