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章 和談(二)

說心裡的話,張賢對於國共兩黨的和談,很是悲觀,雖然與雷霆都認(rèn)爲(wèi)內(nèi)戰(zhàn)肯定無法避免,但是與別人的看法不同,卻是他覺得共產(chǎn)黨的軍隊並非弱不禁風(fēng),相反,無論是八路軍也好,新四軍也好,其作戰(zhàn)能力與軍隊的作風(fēng),都是許多的國軍部隊無法比及的。他只是與馬文龍的新四軍有過接觸,馬文龍部並非是共產(chǎn)黨的主力部隊,充其量不過一個地方部隊而已,介於正規(guī)軍隊與游擊隊之間,卻有如此良好的軍風(fēng)軍紀(jì),作戰(zhàn)能力並不在自己帶過的正規(guī)國軍之下,就算是此時的國軍武器裝備上有了天大的飛躍,但是真要是與共產(chǎn)黨打起來,勝負(fù)卻很難說。

此時,雖說共產(chǎn)黨的主席毛澤東還在重慶與國民政府談判,但是內(nèi)戰(zhàn)的前兆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在山西的上黨地區(qū),本是共產(chǎn)黨所控制的區(qū)域,在日本投降之後,山西王閻錫山依據(jù)統(tǒng)帥部關(guān)於特別要接收日軍所控制的上黨地區(qū)的指示,派兵進(jìn)佔了附近的幾個縣城,這引起了駐軍與此的八路軍晉冀魯豫軍區(qū)的強烈反彈,在軍區(qū)司令員劉伯承及政治委員鄧小平的領(lǐng)導(dǎo)之下,雙方大打出手,儘管閻錫山有國民政府作爲(wèi)強大的後盾,但是卻接連敗北,不僅損兵折將,還連失數(shù)城,其結(jié)果根本不容樂觀。

張賢抽了一個機會,再一次去晉見了自己的老長官陳誠。此時,陳長官已然是意氣風(fēng)發(fā),早已不是第一戰(zhàn)區(qū)的司令長官了,在何應(yīng)欽被任命爲(wèi)陸軍總司令後,陳長官便被提升爲(wèi)了軍政部的部長,並在第六屆國民黨的全國大會上,當(dāng)選爲(wèi)了中央執(zhí)行委員,其權(quán)勢儼然成了僅次於蔣中正、何應(yīng)欽之後的國民黨軍隊中的第三號人物。

正因爲(wèi)已經(jīng)身爲(wèi)軍政部長了,所以比不得往時,陳長官的閒暇時間很少,張賢想要見他還要抽他的空。

“張賢,湘西會戰(zhàn)回來後,你就沒有來找過我呀,呵呵,是不是把我這個老長官忘記了?”陳長官倒是當(dāng)先問著罪。

張賢笑了笑,道:“您說笑了,我倒是想常來看您,只是怕影響不好,再說,您如今又這麼忙,我怕打擾了您的正事!”

“呵呵,託詞!你全是託詞!”陳長官開著玩笑:“你是怕我對你的影響不好吧?”

“老總說得哪裡的話,哪是呀!”張賢喊著冤道:“我是怕我影響了您,如今您是軍政部長,這麼忙,我是怕我影響了您的工作。”話雖如此說,心下里卻暗笑,這個陳長官真是事故,明明是他沒有空閒,自己來過了幾次,都被項副官支開,這個時候卻還怪自己不來看他。當(dāng)然,心裡如此地想,錯還要往自己的身上攬。

“就算我如今是軍政部長了,但是你這個老下屬過來走走,聊一聊,還是可以的嘛!我就是喜歡和你們這幫年青人在一起了!”陳長官如此地道。

張賢點著頭,也只是一聽罷了。

“怎麼樣?這些日子你們陸大的學(xué)員們都在談些什麼呀?”陳長官這樣地問著。

張賢想了一下,道:“這些天,大家都被勝利的喜悅包圍著,人人都興奮得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香,呵呵,就跟小時候過年一個樣子!”

陳長官也笑了,同時卻道:“你們呀,不要被勝利充昏了頭腦,日本鬼子雖然投降了,但是我們軍人的使命還沒有完成,我們的國家還處於四分五裂之中,還需要我們加倍努力!”

張賢怔了怔,裝作不懂的樣子,問道:“老總,難道我們還要打仗嗎?”

陳長官看了他一眼,卻問著他:“張賢,你一直是我見過的最聰明的年青人,對如今的國內(nèi)局勢你是怎麼看的?”

“這個?”張賢遲疑了一下,想了想,還是道:“我覺得這個時候,國共的和談應(yīng)該可以避免內(nèi)戰(zhàn)的發(fā)生吧!”這是於長樂和齊飛的觀點,此刻,他把別人的觀點拋將出來,看似幼稚,實際上就是在裝傻,這也正是他的聰明之處。

陳長官看著他,搖了搖頭,指著他道:“張賢呀張賢,行軍打仗呢,你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是在政治上來說,你還太膚淺了!”

張賢的臉一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同時懇切地道:“還請老總指教一二!”

陳長官點了點頭,這才問道:“你覺得共產(chǎn)黨會主動把手中的軍隊交出來嗎?”

張賢搖了搖頭。

“是呀!”陳和官嘆了口氣:“我們和共產(chǎn)黨打了十年,如果沒有抗戰(zhàn)的話,我想我們早就把共產(chǎn)黨消滅掉了。哎!這也是委員長的一大遺憾。此一時已非彼一時了,如果能和固然是好,但這肯定是不現(xiàn)實的,所以委員長早就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張賢點著頭,他已經(jīng)知道陳長官的話意是什麼了。其實,他早就看了出來,所謂的和談,根本就不會有什麼結(jié)果,共產(chǎn)黨不會交出軍隊,同樣,蔣委員長也不會放棄自己的威權(quán),把國軍交給聯(lián)合政府,也就是軍隊國家化。如果雙方真得是誠心誠意的和談,那麼,軍隊的國家化也就是必須的,不可能只要求一方,這說明從蔣委員長自身來說,可能就沒有和談的誠意。只是這些話,張賢只能蹩在心裡面,不敢講出來。

“既然大家都知道談不成,委員長又爲(wèi)何多此一舉,費這個周折呢?”張賢這樣問著陳長官。

陳長官看著張賢,笑了一下,搖了搖頭,道:“年青人呀,就是沒有頭腦,以後還要加倍的學(xué)習(xí)呀!”

“是!”張賢只能這樣地回答。

“其實這都是緩兵之計罷了!”陳長官悠悠地道:“共產(chǎn)黨願意談,是因爲(wèi)雖然他們號稱有一百萬的軍隊,但是還很勢弱,如果真得要與我們國軍打起來,肯定和當(dāng)年差不了多少,可能會有局部的勝利,但是終究會被盡滅。委員長之所有要談,卻是出於兩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必須要滿足民衆(zhòng)的訴求,畢竟,八年抗戰(zhàn),所有的中國人都不希望再打仗了。其二,退一步講,就算要打,那也要調(diào)整部署,如今國軍的大量部隊是集中在西南一隅,便是調(diào)到戰(zhàn)場上還要一定的時間的。”

張賢驀然明瞭。

“其實,當(dāng)初委員長給毛澤東發(fā)電,邀請他來渝的時候,倒是希望他不要來的,呵呵,沒想到這個毛澤東真是膽大,還真得來了。既然來了,就只好談一談了!毛澤東在這裡談,劉伯承卻在山西爭地盤,共產(chǎn)黨也不是傻子呀!他們也在利用這個和談的機會,四處出擊,加快部署。看著重慶這邊是風(fēng)調(diào)雨順,實則卻是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呀!”

張賢默然了,看來,這個內(nèi)戰(zhàn)定然是要發(fā)生的了,雖然他自己也這樣得想,但是還曾有過希望,但願自己的想法是錯的,此時聽到陳長官的話,把他那一點的希望都擊得粉碎。

“老總,我今天來是想和您談一下我的想法的!”張賢最後這樣地告訴陳長官。

“哦?什麼想法?”陳長官馬上問道。

張賢道:“我想在陸大畢業(yè)後,留在陸大任教,您看行不?”他終於說出了自己的心思。

陳長官怔了怔,有些不快地道:“怎麼,你今天來找我就是爲(wèi)了這個?”

張賢點了點頭,告訴他:“您如今是軍政部的部長,我如今是五十七師的副師長,要調(diào)動肯定需要您的批準(zhǔn),要是您同意,我一定可以留在陸大的!”

陳長官皺起了眉頭來,緊盯著他,半天后,才問道:“張賢,你是不是想逃避戡亂?”

開始的時候,張賢還沒有明白過來,但是隻稍一愣神,馬上明白了“戡亂”的含義,這就是指的內(nèi)戰(zhàn),當(dāng)下還是老實地點了點頭。

陳長官的聲音立即嚴(yán)厲了起來:“作爲(wèi)一個黨國的軍人,你就必須要擔(dān)負(fù)起爲(wèi)黨國出生入死的決心,你怎麼能夠這麼不思進(jìn)取,貪圖安逸呢?你對得起黨國對你的栽培?你對得起我和大家對你的期望嗎?”……

張賢緊緊地低下頭去,不敢再看陳長官一眼,在這個時刻,他恨不能地上馬上有一條縫讓他鑽進(jìn)去。

陳長官說了很多,把張賢罵了一個狗血噴頭,張賢卻知道這是陳長官對自己的恨鐵不成鋼,纔會動了如此的肝火。他一句話也不敢說,便象是兒子聽老子的訓(xùn)話一下,老實地站著,渾身得不自在。雖然沒有半分怨恨陳長官的意思,但他還是把陳長官後面的話,從左耳朵聽進(jìn)去,卻從右耳朵跑了出來。直到最後,他才聽清楚陳長官的那句話:“好了,張賢,今天我也已經(jīng)跟你說了這麼多了,希望你回去後好好地想一想,以後這樣的想法絕對不許再有!”

“是!”張賢打著立正。

陳長官揮了揮手:“你回去吧,以後希望你來找我的時候,不是爲(wèi)了這種事!”

“是!”張賢象一個犯了錯的孩子一樣,灰溜溜地走出了陳長官的辦公室。在這一刻,他忽然明白過來,當(dāng)初自己表現(xiàn)的如此出衆(zhòng),其實是多麼的無知,在他的鋒芒被這些長官們看中的時候,他已經(jīng)失去了自己能夠選擇的機會,此時唯一可以做的,只有去變成這些長官們手中最鋒利的刺刀,去衝殺、去拼命!

第十五章 營副(一)第七三章 夜突(一)第四十章 沂蒙(三)第七章 轉(zhuǎn)出(三)第五六章 投誠(一)第七九章 變天(二)第四章 就虛(一)第四五章 夏陽(一)第四六章 復(fù)城(四)第十五章 營副(一)第三八章 間歇(三)第十五章 兩難(一)第五四章 爭奪(三)第三七章 淮陽(一)第三二章 血色(一)第三十章 老徐(三)第五十章 雪夜(三)第二一章 樂極(二)第十八章 急救(二)第一章 靠港(一)第五六章 投誠(二)第三三章 奪兵(二)第四八章 圍鬥(一)第三章 首戰(zhàn)(一)第二五章 杯酒(一)第五十章 雪夜(二)第四章 還鄉(xiāng)(一)第十六章 疾馳(二)第四八章 潁河(一)第四章 尋夫(二)第十四章 死守(一)第七三章 回暖(二)第五十章 會審(一)第二十章 娜娜(三)第三六章 虎賁(三)第四三章 十勝(一)第七八章 春殤(二)第十九章 灰心(三)第二七章 圍突(一)第十三章 軍制(三)第五六章 蕭蕭(二)第十七章 內(nèi)奸(一)第四六章 血拼(二)第十章 包圍(三)第二十章 營救(二)第二九章 羣毆(三)第二八章 苦戰(zhàn)(一)第二九章 羣毆(三)第八章 熊熊(一)第四二章 打獵(二)第十二章 故舊(二)第二五章 質(zhì)換(二)第二十章 夾擊(三)第五章 狙擊(一)第十章 宴請(三)第六七章 代令(一)第十六章 疾馳(一)第二五章 誓師(二)第五九章 榮民(一)第十七章 一鼓(二)第二五章 口袋(二)第六七章 代令(二)第七四章 黑白(一)第十八章 風(fēng)殤(二)第六六章 無言(四)第二十章 誘敵(一)第六十章 護送(一)第四二章 心殤(三)第二五章 杯酒(二)第六章 兵殤(一)第三四章 彭家(一)第四章 就虛(三)第十二章 故舊(一)第三六章 峰迴(三)第二十章 戰(zhàn)書(三)第二六章 寶藏(一)第五八章 同樂(三)第五三章 四團(一)第十八章 突圍(三)第六章 敵後(三)第五六章 投誠(一)第二三章 反撲(一)第二九章 回槍(二)第四章 壓驚(三)第六九章 悲回(二)第四七章 強攻(一)第六十章 護送(一)第一章 夜奔(一)第四五章 夏陽(一)第四六章 歸塵(二)第二十章 戰(zhàn)書(二)第三六章 故人(一)第五二章 無量(一)第五三章 作保(二)第十六章 並行(三)第七章 開顱(一)第六六章 陽謀(一)第五三章 四團(三)第四一章 炮戰(zhàn)(一)第五四章 爭奪(二)
第十五章 營副(一)第七三章 夜突(一)第四十章 沂蒙(三)第七章 轉(zhuǎn)出(三)第五六章 投誠(一)第七九章 變天(二)第四章 就虛(一)第四五章 夏陽(一)第四六章 復(fù)城(四)第十五章 營副(一)第三八章 間歇(三)第十五章 兩難(一)第五四章 爭奪(三)第三七章 淮陽(一)第三二章 血色(一)第三十章 老徐(三)第五十章 雪夜(三)第二一章 樂極(二)第十八章 急救(二)第一章 靠港(一)第五六章 投誠(二)第三三章 奪兵(二)第四八章 圍鬥(一)第三章 首戰(zhàn)(一)第二五章 杯酒(一)第五十章 雪夜(二)第四章 還鄉(xiāng)(一)第十六章 疾馳(二)第四八章 潁河(一)第四章 尋夫(二)第十四章 死守(一)第七三章 回暖(二)第五十章 會審(一)第二十章 娜娜(三)第三六章 虎賁(三)第四三章 十勝(一)第七八章 春殤(二)第十九章 灰心(三)第二七章 圍突(一)第十三章 軍制(三)第五六章 蕭蕭(二)第十七章 內(nèi)奸(一)第四六章 血拼(二)第十章 包圍(三)第二十章 營救(二)第二九章 羣毆(三)第二八章 苦戰(zhàn)(一)第二九章 羣毆(三)第八章 熊熊(一)第四二章 打獵(二)第十二章 故舊(二)第二五章 質(zhì)換(二)第二十章 夾擊(三)第五章 狙擊(一)第十章 宴請(三)第六七章 代令(一)第十六章 疾馳(一)第二五章 誓師(二)第五九章 榮民(一)第十七章 一鼓(二)第二五章 口袋(二)第六七章 代令(二)第七四章 黑白(一)第十八章 風(fēng)殤(二)第六六章 無言(四)第二十章 誘敵(一)第六十章 護送(一)第四二章 心殤(三)第二五章 杯酒(二)第六章 兵殤(一)第三四章 彭家(一)第四章 就虛(三)第十二章 故舊(一)第三六章 峰迴(三)第二十章 戰(zhàn)書(三)第二六章 寶藏(一)第五八章 同樂(三)第五三章 四團(一)第十八章 突圍(三)第六章 敵後(三)第五六章 投誠(一)第二三章 反撲(一)第二九章 回槍(二)第四章 壓驚(三)第六九章 悲回(二)第四七章 強攻(一)第六十章 護送(一)第一章 夜奔(一)第四五章 夏陽(一)第四六章 歸塵(二)第二十章 戰(zhàn)書(二)第三六章 故人(一)第五二章 無量(一)第五三章 作保(二)第十六章 並行(三)第七章 開顱(一)第六六章 陽謀(一)第五三章 四團(三)第四一章 炮戰(zhàn)(一)第五四章 爭奪(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奎县| 喀喇沁旗| 永和县| 麻栗坡县| 河西区| 云龙县| 白山市| 禹城市| 仁怀市| 瓮安县| 科技| 普陀区| 鄯善县| 巴中市| 扶风县| 湄潭县| 东阿县| 九寨沟县| 灵川县| 宜丰县| 廊坊市| 宜章县| 吉安县| 龙口市| 上思县| 蚌埠市| 泸水县| 清涧县| 浮梁县| 绥宁县| 北辰区| 冕宁县| 潮安县| 洪江市| 龙岩市| 桃江县| 佛教| 鸡西市| 石嘴山市| 大竹县| 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