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74章 省試(中)

省試的考題顯然比解試的時候艱深了許多,試詩賦不用提,那是考察舉子平日的詩詞文賦的功底的,也無所謂艱深不艱深,照題意而寫罷了。至於文風(fēng)辭藻等等,也非一日之功,急也急不得,是個人都能駢五驪六的寫滿試紙,至於高下之判只能是由評卷官去撓破頭皮去。

而試帖經(jīng)墨義這一項,真正體現(xiàn)了什麼叫鑽牛角尖,什麼叫哪壺不開提哪壺。

自夏商以來,經(jīng)史子集各家之言所集之言論浩如瀚海,短短十餘年的寒窗苦讀顯然只能讀其九牛一毛,大多數(shù)學(xué)子都會選擇讀經(jīng)典常見之論,事實上考題也大多出於這些經(jīng)典之中;但就像是後世考試中往往會出現(xiàn)令人摸不著頭腦的附加題一樣,省試的帖經(jīng)墨義之考出現(xiàn)了數(shù)題冷僻的節(jié)選語句,這讓第二天的考棚中充斥著痛苦的嘆息之聲。

蘇錦也是一個頭兩個大,譬如問:湖南石刻莫古於《禹碑》,韓退之一詩,昭著於世。此外,唐人尚有題詠及之者,能舉其篇歟?前人載籍亦有先言之者歟?近釋其文者,凡幾人?有儒所釋,世以爲(wèi)博洽,其果可信歟?

又有:《漢蔣君碑》或雲(yún)蔣琬,或雲(yún)蔣嵩,二者孰是?九疑山有蔡邕銘辭,何人所書?《谷朗碑》文內(nèi)“非子”作“扉子”,“瀏陽”作“劉陽”,徵於他書可證否?《唐麓山寺碑》世稱三絕,而世人譏之,何故?

這種考題對於足不出戶的考生而言簡直就是災(zāi)難,除了湖南舉子又或者曾經(jīng)去看過《禹碑》的舉子而言,完全不知道說的是什麼,下邊的各種《漢蔣君碑》《谷朗碑》《唐麓山寺碑》等等,若非去過當(dāng)?shù)兀衷踔暮稳怂鶗瑢懙膬?nèi)容又是什麼?

蘇錦一概未答,只在這些題目下邊寫下一首打油詩:昨夜巴山瀟瀟雨,明晨塞北落雪花,孤燈古書翻不足,豈知寒暑與冬夏?

www ▲тTk Λn ▲¢ O

意思便是說,寒窗苦讀的學(xué)子們爲(wèi)了應(yīng)考,看書都看不過來,都忘了寒暑冬夏,更別提什麼天南海北碑文瑣事了。

第三日,試策論題目分發(fā)了下來;蘇錦在帖經(jīng)墨義一項大受打擊,他的全部希望便寄託在試策論這一場上了;本來試策論就是三場科考的重心,佔據(jù)的比重最大,原本蘇錦倒是希望憑真本事寫上一片策論文來看看自己的水平到底如何,可是經(jīng)歷帖經(jīng)墨義的失利之後,他有些忐忑了。

按照自己總結(jié)的規(guī)律,策論一項解試靠了刑罰類,那麼省試一定不會有刑罰類的題目,再去除上兩科省試的類型,本次策論的題目應(yīng)該在外務(wù)和吏治兩大類之中,抽出信封中的題目之後,蘇錦不禁長舒一口氣。

題目是果然是關(guān)於吏治的,只不過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列舉了各地官員貪墨腐朽的種種例證,只是敘述事件的過程,並未明確的給出題目,要求舉子根據(jù)上述內(nèi)容自己擬定策論題目,寫出一篇策論。

蘇錦大喜之後便是大憂,這回便是猜中了類型也幫助不大了,要根據(jù)這些事情自己擬題然後寫出來,雖然所準備的一些東西有些作用,但爲(wèi)了圍繞一個主題,須得刪減選擇,要頗爲(wèi)大費一番周章才成。

蘇錦首先想到的便是冗官論,吏治得腐敗冗官其實是禍首,一個官位七八個候補,有的人高中之後賦閒七八年纔得到機會上任,就像餓了許久的餓狼,豈有不趕緊大撈特撈的道理。

但蘇錦瞬間便否決了這個立論,冗官之弊早在天聖年間便提出了三冗三費論,他的冗費之論在民間也頗有市場,朝廷也默許他的見解,只是無力整治;這種題目一出來,兩千多舉子恐怕一大半要想到在冗官上做文章,自己再寫就好像是再嚼甘蔗渣滓,除非自己能嚼出雞腿味兒來,否則定然難以入考官法眼。

第三天的一上午,蘇錦都沒有動筆,只是在低矮悶熱的號舍中不斷的踱步思索;中午吃了兩小塊酥餅,喝了一杯新茶,蘇錦直接便將牀鋪搭起來躺倒睡下了。

第三場考試下午酉時正收卷散場,蘇錦這一覺居然睡到了申時末,耳聽得前後左右號舍中稀里嘩啦的全是響動,蘇錦知道這是大家都已經(jīng)寫完策論在收拾考藍準備一個時辰之後散場了。

蘇錦洗了把臉,焚起一片玫瑰香片,拽了兩團棉絮塞進耳朵眼裡堵住外邊的嘈雜之聲,端坐在考案前提筆寫下題目《官吏權(quán)衡論》

“夫以官聽吏,疲懦之名,人情之所避也,然而不免焉,何也?國家以法爲(wèi)本,以例爲(wèi)要。其官雖貴也,其人雖賢也,然而非法無決也,非例無行也。……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若吏之悉也,故不得不舉而歸之吏。……今朝下一敕,夕改一令,殆不勝紀錄。再加上法外有例;又率爾頒行,既昧經(jīng)常,即時更改,煩而無信……故官不知法例,而吏知法例,官不得不依重於吏也……”

“又上至朝廷,下至州縣,每一職一司,官長不過數(shù)人,而胥吏不勝其衆(zhòng),雖有官吏強力勤敏者,恐不能遍觀而詳覽,況於備記而必行之。”

“由此,官倚重吏,斷事不明之時,吏卻無責(zé),官亦無辜,乃至弊端日盛;官益碌碌,吏則日掌實權(quán),又因胥吏教化缺失,而至橫行無忌,滋生腐蛀……”

“……”

“……”

蘇錦一鼓作氣洋洋灑灑千餘字一揮而就,腦子裡思路無比的清晰,將已知的觀點一一整合納入論據(jù)之中,另闢蹊徑一改一味指責(zé)官員瀆職貪墨的正常思路,從朝廷紛繁衆(zhòng)多朝令夕改的各種政令條文開始入手,指出大多數(shù)官員所處的窘境。

由於朝廷爲(wèi)了解決冗官之道,大大的縮短官員任期進行頻繁的升遷,導(dǎo)致官員在地方上大多不作爲(wèi),或者無法作爲(wèi);而不算是官身的小吏們卻能夠?qū)⒙殑?wù)父傳子子傳孫,在當(dāng)?shù)匕傩昭壑旭憷舻某兄Z反倒比主官更爲(wèi)可信;於是乎便有了胥吏說話往往比主官的話管用的怪現(xiàn)象。

而且小吏們的數(shù)量衆(zhòng)多,又各自分管一片,所以對於朝廷的政令的理解比那些要統(tǒng)籌決斷的主官們更加的精通,以至於主官的決斷往往依賴於小吏的判斷,從而導(dǎo)致小吏在本職權(quán)範(fàn)圍上的權(quán)利起著實際上的決斷權(quán)。

而小吏大多是出自民間,沒經(jīng)過科舉,德行上也良莠不齊,加之俸祿鄙薄之極,便會利用手中實際掌握的決斷權(quán)謀取私利,同時也會想盡辦法拉主官下水,進而造成主官的貪墨行爲(wèi);一旦下水之後,大家互爲(wèi)利用,便肆無忌憚起來。

蘇錦又提出瞭解決之道,例如刑罰上的連坐,例如法令上的精簡,甚至提出讓小吏也成爲(wèi)官身,取消其世襲制,將官職從七品往下擴大到十品,既可安置大批冗官,又可提高低級官員的綜合素質(zhì),同時建議將官員的任期增加,保持一種長時間的動態(tài)平衡等等……

蘇錦並不知道這種觀點會不會被閱卷考官們所接收,但他認定,在這種古代的考試中拾人牙慧不是取勝之道,就是要獨闢蹊徑有自己的觀點才能奪人眼球。

這其實也是一種賭博。

當(dāng)蘇錦小心翼翼的將試紙晾乾,並糊好姓名,直起腰來長舒一口氣的時候,外邊鑼聲大作,考棚外監(jiān)考大聲叫道:“開號舍,收試紙,停止答題,違者取消資格。”

第494章 舊地重遊第676章 再奪魁首第891章 潛入第94章 月下第733章 亂城(九)第711章 馬有失蹄第256章 驛站疑雲(yún)(上)第959章 直搗黃龍(下)第745章 整飭第703章 紛亂第300章 不顧一切第745章 整飭第45章 廬州採購團第342章 精明的刁麻子第402章 被推倒了第977章 戰(zhàn)臨潢(十一)第174章 未知恐懼第34章 美食家第47章 偷聽第33章 意外之約第804章 春夢無痕第168章 來來往往第212章 交鋒(四)第309章 專使VS倉司(上)第346章 大勢已定第285章 指揮使第746章 濟民第994章 最後的瘋狂(四)第53章 名人待遇第914章 驅(qū)狼吞虎(二)第112章 露陷第959章 直搗黃龍(下)第60章 應(yīng)對第727章 亂城(三)第68章 危機重重第428章 算舊賬第921章 驅(qū)狼吞虎(九)第655章 血洗(下)第59章 汴梁叔侄第738章 誤會第561章 大慶殿風(fēng)雲(yún)(七)第632章 人約黃昏後第615章 泄密第691章 求救第328章 山寨格局第26章 鬧事我也會第541章 逃命第794章 大隱隱於閨(上)第690章 危機第953章 烽火(七)第640章 報復(fù)(中)第45章 廬州採購團第274章 蠱惑第937章 戰(zhàn)後格局(下)第99章 虎狼之意第376章 人選第525章 西貝貨第961章 輾轉(zhuǎn)騰挪(二)第736章 推手第691章 求救第650章 探查第734章 夜戰(zhàn)第571章 妙手(上)第412章 揚州之夜(下)第912章 大勢(下)第951章 烽火(五)第179章 擒賊第9章 姐妹花第35章 不歡而散第213章 交鋒(五)第305章 嚇?biāo)滥?/a>第304章 宴無好宴第850章 反擊(十)第254章 西行第68章 危機重重第250章 措施第865章 朋黨論(中)第807章 重逢第526章 刀光劍影第889章 走私第128章 束脩第892章 善變第726章 亂城(二)第303章 不擇手段第108章 提學(xué)大人是故人第842章 反擊(二)第95章 憶苦思甜第191章 廬州來客第765章 戰(zhàn)雲(yún)密佈(上)第757章 戰(zhàn)備(四)第732章 亂城(八)第956章 縱橫來去第415章 揚州之夜第948章 烽火(一)第772章 因禍得福第259章 驛站疑雲(yún)第996章 最後的瘋狂(六)第843章 反擊(四)第770章 鬥智鬥勇第992章 最後的瘋狂(二)
第494章 舊地重遊第676章 再奪魁首第891章 潛入第94章 月下第733章 亂城(九)第711章 馬有失蹄第256章 驛站疑雲(yún)(上)第959章 直搗黃龍(下)第745章 整飭第703章 紛亂第300章 不顧一切第745章 整飭第45章 廬州採購團第342章 精明的刁麻子第402章 被推倒了第977章 戰(zhàn)臨潢(十一)第174章 未知恐懼第34章 美食家第47章 偷聽第33章 意外之約第804章 春夢無痕第168章 來來往往第212章 交鋒(四)第309章 專使VS倉司(上)第346章 大勢已定第285章 指揮使第746章 濟民第994章 最後的瘋狂(四)第53章 名人待遇第914章 驅(qū)狼吞虎(二)第112章 露陷第959章 直搗黃龍(下)第60章 應(yīng)對第727章 亂城(三)第68章 危機重重第428章 算舊賬第921章 驅(qū)狼吞虎(九)第655章 血洗(下)第59章 汴梁叔侄第738章 誤會第561章 大慶殿風(fēng)雲(yún)(七)第632章 人約黃昏後第615章 泄密第691章 求救第328章 山寨格局第26章 鬧事我也會第541章 逃命第794章 大隱隱於閨(上)第690章 危機第953章 烽火(七)第640章 報復(fù)(中)第45章 廬州採購團第274章 蠱惑第937章 戰(zhàn)後格局(下)第99章 虎狼之意第376章 人選第525章 西貝貨第961章 輾轉(zhuǎn)騰挪(二)第736章 推手第691章 求救第650章 探查第734章 夜戰(zhàn)第571章 妙手(上)第412章 揚州之夜(下)第912章 大勢(下)第951章 烽火(五)第179章 擒賊第9章 姐妹花第35章 不歡而散第213章 交鋒(五)第305章 嚇?biāo)滥?/a>第304章 宴無好宴第850章 反擊(十)第254章 西行第68章 危機重重第250章 措施第865章 朋黨論(中)第807章 重逢第526章 刀光劍影第889章 走私第128章 束脩第892章 善變第726章 亂城(二)第303章 不擇手段第108章 提學(xué)大人是故人第842章 反擊(二)第95章 憶苦思甜第191章 廬州來客第765章 戰(zhàn)雲(yún)密佈(上)第757章 戰(zhàn)備(四)第732章 亂城(八)第956章 縱橫來去第415章 揚州之夜第948章 烽火(一)第772章 因禍得福第259章 驛站疑雲(yún)第996章 最後的瘋狂(六)第843章 反擊(四)第770章 鬥智鬥勇第992章 最後的瘋狂(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盟| 彭山县| 贵定县| 阿尔山市| 岑巩县| 堆龙德庆县| 彭泽县| 英吉沙县| 榆树市| 常熟市| 闽侯县| 福海县| 子长县| 花莲县| 托里县| 义乌市| 江门市| 锡林浩特市| 中宁县| 双流县| 论坛| 利川市| 襄垣县| 马鞍山市| 北川| 名山县| 香格里拉县| 四子王旗| 夏邑县| 汕头市| 灯塔市| 土默特右旗| 江山市| 彩票| 凤凰县| 牡丹江市| 济阳县| 鄂州市| 二连浩特市| 兰考县| 夏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