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二十一章 文武與法(六)

包括陸詵在內的不少文官,都對郭逵的這番說辭,是嗤之以鼻。

但也僅是如此。

對此大家並不意外。

因爲大家都知道這郭逵本就是武官出身,且絕對是屬於主戰派,肯定是支持種諤的。 wωw_Tтká n_c○

關鍵,當時皇帝對於郭逵的這番行爲是給予極高的褒獎,甚至當庭表示,“若有卿在,朕無西顧之憂”。

同時郭逵在朝中也有著許多支持者,之前范仲淹、韓琦可都提攜過他。

張斐對此是微微一笑,未做過多評價,畢竟他也不是要複審此事,只是問道:“那不知郭相公當時爲何沒有及時拿出詔令來?”

郭逵回答道:“那是因爲官家之所以下達此詔令,也是考慮到,我軍準備不足,應避免與西夏爆發大戰。

但如這種情況,其實在近幾年中,也是常有發生,時常攻取對方一城,若對方興兵來討,則是立刻回防,若對方沒有大軍壓境,則立刻在當地修建要塞、堡壘,鞏固防禦。”

在那慶曆條約中,有一條是明確指出,雙方可在自己領地上自由修建要塞,是不受限制的。

原因很簡單,誰也不信誰。

而在和平的二十年,雙方都在邊境修建大規模的防禦工事,尤其是宋朝這邊,當二十年和平時期過去之後,隨之而來的則是衝突。

但由於這些防禦工事的存在,以及兩國內部的問題,導致這期間的戰事,都只是在試探性進攻。

宋朝不敢打,西夏其實也不太敢。

郭逵又繼續言道:“而在當時我發現,西夏方面已經開始發動戰爭,但是我朝大將折繼世數次擊退西夏的進攻,我軍士氣高昂,只是其中受到對方和談欺詐,損失兩員大將。

如果我立刻拿出詔令來,反而會使得我軍軍心散亂,於是我打算先等等看。但隨著西夏首領李諒祚突然去世,此番衝突便到此爲止。”

張斐點點頭,問道:“以郭相公所見,如果當時李諒祚沒有去世,西夏會否與我國爆發大戰?”

郭逵思忖少許,點點頭道:“以當時的態勢來看,是有可能會爆發大戰,因爲綏州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過關鍵,故此即便到了今年,西夏方面也一直都在想盡一切辦法向我國索要綏州。”

“是嗎?”張斐又問道:“適才種副使也曾提到綏州的重要性,郭相公可否具體說說,這綏州到底有多麼重要?”

郭逵道:“當年我軍在三川口之敗,雖有諸多原因導致,但是綏州在整個戰役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時西夏軍隊便是從綏州的土門出兵,先羊攻保安軍,然而卻轉向攻打金明寨,再直撲延州城。

其原因就在於,西夏軍若從綏州出發,可以在三日之內趕抵延州城下,讓我方援軍根本來不及救援,以至於喪失主動。因此,只要綏州掌握在西夏手中,延州便無法高枕無憂。

也正是因爲如此,當年種副使的父親,種世衡老將軍在延州兩百外,不顧敵軍騷擾,不顧地勢險要,不惜代價,修建了這青澗城,爲得就是保護延州。這一點,相信陸知府也是非常清楚的,否則的話,陸知府當初也不會派種副使駐守青澗城。

而如今我軍收復綏州,便可以橫山爲屏障,延州就再無憂矣,也可減輕其餘諸路的負擔,同時在北線佔據主動權,只要我軍西出橫山,便可進攻西夏,是進可攻,退可守。”

“原來如此。”

張斐點了點,繼續問道:“那麼郭相公以爲,在治平四年那個時段,我國與西夏是處於什麼狀態?”

郭逵思忖半響,道:“不得不承認,當年的慶曆之約還在發揮作用,並未廢止,也談不上名存實亡,不過自嘉佑年間起,西夏方面擅自違約,出兵進犯,我朝也立刻停止歲幣,之後我朝也是根據西夏的言行來判定是否履行契約。

正如我之前所言,佔領對方城池,在此期間,也是常有發生的之事,兩國邊界也在不斷的調整,但並沒有爆發大規模戰爭,且往往在衝突後,雙方還是會和談,保證慶曆之約,得以執行,只不過綏州尤爲重要。”

說到這裡,他稍稍一頓,“故此在我個人看來,在治平四年,雙方是處於和大於戰的狀態,但不可爭議的是,衝突也是在與日俱增。”

張斐稍稍點頭,又道:“根據郭相公的說法,我是不是可以認爲,種副使當初出兵的行爲,其實在當時是非常常見的,只不過由於這綏州地理位置,是極爲重要,故而確實有引發雙方大戰的可能。”

郭逵點點頭。

張斐又問道:“那麼根據郭相公的判斷,我軍方面當時是否有應對大戰的準備?”

郭逵道:“我認爲是有得,因爲在誘降嵬名山期間,折繼世折將軍已經在大理河部署,阻止對方派兵前來阻降,並且之後接連取得大勝。”

張斐微笑地點點頭道:“多謝郭相公出庭作證。”

隨著郭逵下得庭去,別說旁觀的賓客們,就連種諤、陸詵兩個當事人,都是一臉茫然。

完全看不出這番話下來,到底是哪方佔據優勢。

雖然郭逵表示,當時的貿然出擊,是有可能引發大戰的,但同時也闡述這綏州地理位置是至關重要。

張斐稍作休息後,道:“翰林院學士鄭獬。”

陸詵聽得此人,不禁面露驚喜之色。

不少文官也是舉目四顧,是驚喜道:“鄭毅夫也來了。”

關於大部分證人,目前誰也不清楚。

然而,這個鄭獬在當時,一直在京城翰林院,他的出現,使得許多人感到驚訝,他有什麼可以作證的。

但見一個近知天命的老者,揮著大袖,上得庭來,雖已是白髮蒼蒼,但卻氣度非凡,穿扮也是極爲樸素,跟陸詵極爲像似。

此人名叫鄭獬,乃是狀元出身,也是一個文化素養極高,清廉正直的官員,能夠在宋朝當狀元的,這文采自然是不用多言,在士林中也是擁有極高的名望。

無論如何,鄭獬的出現,令文官們覺得不錯,還算是公正。

郭逵是武將出身,一直都是主戰派,是肯定支持種諤的,而這鄭獬是妥妥的文官,是主和派,且與陸詵關係非常好,在此桉中,他一直以來都在陸詵說話,認爲陸詵遭遇不公,而此番重審,他也是功不可沒。

這至少證明到目前爲止,張斐還是很公平的,沒有說專門找一些主戰派來作證。

張斐微微伸手示意,“鄭學士請坐。”

其實按禮法來說,張斐理應起身行禮,但鄭獬知道張斐,在禮法上,不應對他有過多期待,他還是拱手道謝,然後才坐了下去。

張斐道:“在此之前,我還是要多謝鄭學士能夠不辭萬里,來此出庭作證。”

“張庭長言重了,其實應該是老夫感謝張庭長,給予老夫一個出庭作證的機會啊。”

說著,鄭獬又立刻言道:“不過方纔老夫在旁聽了許久,有一個問題,一直不得其解。”

這些翰林院學士,可都是非常厲害的,上來就反客爲主。

張斐微笑道:“鄭學士請說。”

鄭獬道:“方纔就連種諤自己都承認,他是在未有詔令的情況出兵,同時朝廷的詔令,是讓陸知府和薛轉運使來主持此事,然而,當陸知府下令召回種諤,種諤仍然不從,這難道不是違抗詔令嗎?

也許這在政事堂,此事可論得失成敗,但皇庭是要講法律的,老夫雖不及張庭長精通律法,但也能熟背《宋刑統》,實不知這還有什麼可審的。”

此話一出,在場不少人彷彿勐然驚醒一般,都是紛紛點頭。

你在這裡故弄玄虛,問七問八,可事實就是鐵證如山,連種諤自己都承認了,依法必然是有罪。

所有目光都集中在張斐身上。

種諤更是忐忑不安,他知道這鄭獬,當時鄭獬極力建議官家直接將他卡察了,以儆效尤,故此見到此人,頓時是心生不妙啊!

張斐從容不迫地解釋道:“這主要是因爲,在戰場上局勢是瞬息萬變,而詔令來回,是要長達數日之久,許多時候,將軍們必須要當機立斷,也無法做到事事都請教朝廷,而這也是軍法所允許的。”

鄭獬立刻道:“張庭長所言,老夫自也明白,但此非戰場,而是戰與不戰,此必須要得到朝廷的允許,否則的話,武將爲求立功,可不顧國之大計,肆意掀起兵禍,此乃亡國之兆。”

張斐點點頭道:“鄭學士言之有理,這也是本庭長請鄭學士來此作證的原因。”

鄭獬微微一愣:“老夫不知庭長此話何意?”

張斐道:“在本庭長看來,從誘降開始,到最終的收復綏州,這是一件事情,因爲既然決定誘降對方將領,那麼朝廷就是希望能夠收復綏州,那麼種副使的行爲,就值得商榷。

而種副使最終選擇出兵,只是整件事情的其中一步,並非是一個單獨事件,畢竟之前就已經招降了嵬名夷山。

這就如同在一場戰役中,將軍根據前線情況變化,要及時做出判斷,當然,種副使的這個判斷,是否是局勢所迫,這都還需要審理。

但是,在此之前,我們必須要確定一點,就是當時朝廷是如何看待誘降嵬名山的。如果一開始就是否定誘降,那麼種副使行爲,是必然構成違抗詔令罪,那就不需要再審。

然而,根據之前他們的供詞,朝廷似乎並沒有阻止這種行爲。而根據我們所查,鄭學士是全權參與了此事的決策,這也是我請鄭學士來的原因。”

這一番話下來,幾乎所有人都對張斐是另眼相待。

包括種諤、種詁、折繼祖等武將。

之前他們感到冤枉,那是從戰略角度,以及結果論,事實就是收復綏州,這將扭轉北線的被動局面,怎麼說也是功大於過。但他們從來不敢從司法中,去跟對方辯論。

因爲他們也覺得這沒得辯的。

但是經過張斐這麼一分析,完全是有得一辯啊!

厲害啊!

這都能找到漏洞。

第275章 糞淹汴京第645章 三年之期已到第五百六十九章 扮虎吃豬第二十九章 他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708章 禍從口出(中)第六十四章 樂極生悲第657章 事業法第二百三十三章 打個小廣告第312章 冰與火第713章 最賺錢的生意第三百九十二章 讓法先飛一會兒第281章 胡來胡有理第四百八十四章 萬衆期待第756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六十六章 我要復仇第五百二十章 文武與法(五)第五百一十章 針尖對麥芒第709章 禍從口出(下)第六十章 還變勞什子法第355章 治亂世,用重典?第750章 用實力說話第778章 施以援手第一百二十九章 文字獄之源第五十三章 綿裡藏針第293章 就問你慌不慌第五百八十五章 禁令第761章 渡劫之難第四百二十七章 稅戰(一)第646章 比爛大法第一百九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四百二十章 誰若不服,就送公檢法第372章 菜鳥!歡迎來到官場!第三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704章 他真有王法第六百一十五章 瓶中之法第五百六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二百三十八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738章 稅纔是王道第四百二十四章 送佛送到西第六百零八章 一物降一物第五百一十四章 誰慫誰孫子第二百二十三章 這是一場戰爭第四百三十二章 稅戰(六)第298章 城市改革第805章 戴罪羔羊?第713章 最賺錢的生意第四百二十章 誰若不服,就送公檢法第668章 註定的悲劇第四百一十一章 職業化第一百二十三章 公檢法第六十三章 天下無不散之宴席第一百八十五章 迂迴禁區第774章 激活第十七章 必須正確第五百二十一章 文武與法(六)第五百五十七章 三冗第一戰(十)第275章 糞淹汴京第一百零四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五更!感謝“ 那又怎樣”盟主)第一百八十九章 再次交鋒第794章 誰挖的坑誰來填第308章 富豪的慈善第一百零三章 祖宗之法(四更!感謝流_冰盟主)第六百零一章 商稅則例第四百七十九章 先燒一把小火第800章 火器時代第一百八十五章 迂迴禁區第737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六百一十章 官有政法,民從私契第五百一十九章 文武與法(四)第一百零四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五更!感謝“ 那又怎樣”盟主)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728章 對決第八十一章 堂審(中)第四百五十六章 貨幣戰(上)第267章 言之有界第二百四十八章 操作第五百五十一章 三冗第一戰(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斷於法第二百二十七章 各顯神通第四百一十二章 爆警第六百一十三章 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第316章 波譎雲詭第782章 文武並行第二百三十三章 打個小廣告第四百七十六章 哭聲第692章 聽證會(二)第720章 反其道而行第一百八十一章 幹!第672章 我是無辜的第二百四十九章 賊喊捉賊第704章 他真有王法第800章 火器時代第693章 聽證會(三)第272章 體驗生活第784章 保險法案第六百三十七章 擴張第640章 規則!規則!還是規則!第五百一十五章 狂人張三第734章 元豐改制第754章 痛打落水狗
第275章 糞淹汴京第645章 三年之期已到第五百六十九章 扮虎吃豬第二十九章 他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708章 禍從口出(中)第六十四章 樂極生悲第657章 事業法第二百三十三章 打個小廣告第312章 冰與火第713章 最賺錢的生意第三百九十二章 讓法先飛一會兒第281章 胡來胡有理第四百八十四章 萬衆期待第756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六十六章 我要復仇第五百二十章 文武與法(五)第五百一十章 針尖對麥芒第709章 禍從口出(下)第六十章 還變勞什子法第355章 治亂世,用重典?第750章 用實力說話第778章 施以援手第一百二十九章 文字獄之源第五十三章 綿裡藏針第293章 就問你慌不慌第五百八十五章 禁令第761章 渡劫之難第四百二十七章 稅戰(一)第646章 比爛大法第一百九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四百二十章 誰若不服,就送公檢法第372章 菜鳥!歡迎來到官場!第三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704章 他真有王法第六百一十五章 瓶中之法第五百六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二百三十八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738章 稅纔是王道第四百二十四章 送佛送到西第六百零八章 一物降一物第五百一十四章 誰慫誰孫子第二百二十三章 這是一場戰爭第四百三十二章 稅戰(六)第298章 城市改革第805章 戴罪羔羊?第713章 最賺錢的生意第四百二十章 誰若不服,就送公檢法第668章 註定的悲劇第四百一十一章 職業化第一百二十三章 公檢法第六十三章 天下無不散之宴席第一百八十五章 迂迴禁區第774章 激活第十七章 必須正確第五百二十一章 文武與法(六)第五百五十七章 三冗第一戰(十)第275章 糞淹汴京第一百零四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五更!感謝“ 那又怎樣”盟主)第一百八十九章 再次交鋒第794章 誰挖的坑誰來填第308章 富豪的慈善第一百零三章 祖宗之法(四更!感謝流_冰盟主)第六百零一章 商稅則例第四百七十九章 先燒一把小火第800章 火器時代第一百八十五章 迂迴禁區第737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六百一十章 官有政法,民從私契第五百一十九章 文武與法(四)第一百零四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五更!感謝“ 那又怎樣”盟主)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728章 對決第八十一章 堂審(中)第四百五十六章 貨幣戰(上)第267章 言之有界第二百四十八章 操作第五百五十一章 三冗第一戰(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斷於法第二百二十七章 各顯神通第四百一十二章 爆警第六百一十三章 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第316章 波譎雲詭第782章 文武並行第二百三十三章 打個小廣告第四百七十六章 哭聲第692章 聽證會(二)第720章 反其道而行第一百八十一章 幹!第672章 我是無辜的第二百四十九章 賊喊捉賊第704章 他真有王法第800章 火器時代第693章 聽證會(三)第272章 體驗生活第784章 保險法案第六百三十七章 擴張第640章 規則!規則!還是規則!第五百一十五章 狂人張三第734章 元豐改制第754章 痛打落水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远县| 搜索| 阿拉善右旗| 福安市| 安义县| 东光县| 晋宁县| 九江市| 太白县| 土默特左旗| 玉门市| 固始县| 抚宁县| 鄄城县| 敦煌市| 鹿泉市| 大余县| 平南县| 桃江县| 汤原县| 济宁市| 同德县| 武威市| 扎赉特旗| 上饶市| 江山市| 巴塘县| 元阳县| 广河县| 三河市| 长顺县| 黄龙县| 察隅县| 新干县| 遵化市| 红原县| 安阳县| 宝清县| 苏州市| 达日县| 岳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