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零三章 來自日本的草寇

危害大明朝百年之久的倭寇之患,歷經戚繼光等名將的剿殺,還是如同跗骨之蛆,在沿海興風作浪。

真正讓倭寇絕跡的,反而是日本如今的統(tǒng)治者,德川幕府的鎖國令。

剛剛結束了戰(zhàn)國時代,進入江戶時代的日本,此刻正上演著後世清末中國的閉關鎖國政策。

從崇禎六年到崇禎十二年,短短的六年時間內,德川幕府頒佈了五次鎖國令,一次比一次嚴苛。凡是日本船出海貿易、日本人與海外往來、偷渡者要處以死刑。如此一來,日本人一出海就是死罪,留在家中的親人就要被滿門抄斬,哪裡還有倭人來我沿海爲寇。

侯玄演對這件事,倒是略知一二,所以當他聽到日本使節(jié)來訪的時候,還是頗爲驚訝。

大明朝與日本的朝貢關係維持了一百多年,但是嘉靖二年發(fā)生了一件大事,結束了兩國的朝貢關係。當時日本的大名細川氏和大內氏勢力各派遣對明朝貿易使團來華貿易,兩團在抵達浙江寧波後因爲勘合真僞之辯而引發(fā)衝突,在浙江寧波府爆發(fā)了武力殺戮事件。

大內氏代表宗設沿路燒殺搶擄,對當?shù)鼐用裨斐珊艽髶p害,追擊的備倭都指揮劉錦、千戶張鏜等明朝官兵戰(zhàn)死。

從此之後,中日之間的關係逐漸降至冰點,再到後來的萬里朝鮮之戰(zhàn),又是一筆新仇。

侯玄演謹慎地思考了一番,決定先探探他們的底,吩咐留在金陵的趙元華去查查他們此來的目的。

金陵禮部主賓司衙門內,懶洋洋地官員們照常執(zhí)勤,突然外面鑼聲響起,幾個公人進到院中。主賓司的官員別的不懂,對各個職位的儀仗最熟悉不過,一看就知道這是禮部尚書王夫之來了。這種清水衙門,自從大明落魄了之後,很少有活幹了。主賓司的官員們紛紛出迎,不一會果然是王夫之笑呵呵地走了進來,身後還跟著一羣個字矮小,髮型醜陋的倭人。

王夫之伸手介紹道:“這幾位是來自日本的使者,前來恢復與我朝的朝貢關係,你們這幾日要好生照顧。”

“尚書大人放心。”

王夫之笑著點了點頭,轉身帶著隨從離開,臉上春風得意。自從他主管禮部以來,大事不斷,讓一向低調的禮部出了幾次大風頭。

禮部主賓司的官吏規(guī)規(guī)矩矩按照慣例,將這些倭人安頓好之後,繼續(xù)打卡下班。這種清水衙門的人,都是些佛系官員,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主賓司的官員安排好日本使節(jié)的住處後,和四夷館(禮部的翻譯部門)的官員勾肩搭背,相約去喝酒了。

目送他們離開之後,一直沉默寡言的日本使者,興奮道:“十二郎,你看到沒有,這裡比我們島原不知道繁華多少倍!”

“住嘴,我們這次是來做什麼的,難道是來讓你欣賞街上風景的麼。”

被訓斥的日本人一看就沒什麼規(guī)矩,雖然被罵也不著惱,繼續(xù)少見多怪地在房內來回走動,盯著房內的各種充滿中華風情的桌椅傢俱嘖嘖稱奇。

窗外兩個探子對視一眼,都發(fā)現(xiàn)彼此眼中的疑色...

日本不算是小國,一國使節(jié)至於這麼沒見識,對著個椅子都大驚小怪的麼?

夜色漸起,侯玄演在書房中聽潛象營的彙報,心中也是疑竇叢生。這羣日本人不會是來騙吃騙喝的吧,想到這裡,他決定馬上見一見這羣人。

日本使節(jié)沒有想到天色已經這麼晚了,還會被接見,而且還是這個國家最有權勢的攝政王。

這個使節(jié)團一共二十八個人,被親兵引著來到王府的外堂,殿內燈火通明,兩排獸頭的燈柱內,燭焰大作,照耀的殿內如同白晝。兩旁的親兵手握刀柄,站的筆直,臉沉似水。

這個威嚴的王府,已經超過了這羣人的認知,進來之後被震懾的心旌神搖的。侯玄演坐在上首,饒有興趣地往下看,這一看不禁傻了眼。

這羣日本人中,有一個如同鶴立雞羣,身子比自己還高,直接高出其他倭人幾乎半個身段。更奇怪的是,此人金髮碧眼,眼窩深陷,明明就是個純種的歐洲白皮...歐洲白人。

這些人倒是很有禮節(jié),一起對著侯玄演彎腰鞠躬,侯玄演笑道:“聽說你們日本現(xiàn)在尊崇的是程朱理學,這一套禮儀可是不符合你們的國內規(guī)矩吧。”

爲首的日本人是懂得漢語的,他直起身子,在胸前畫了一個十字,輕笑著說道:“那都是罪惡的德川家做法,我們這些人是信奉上帝的。這次來到偉大的大明朝,一是爲了覲見睿智的攝政王殿下,二是希望藉助您的力量,除掉邪惡的德川幕府。”

侯玄演差點驚掉下巴,一羣日本人在大明朝跑來跟自己傳教,還一嘴的歐式漢語?他整理了下紛亂的思緒,捏著下巴說道:“有點意思,仔細說說。”

這個日本人見他沒有當堂發(fā)怒,自己已經表示了不是當權日本政府代表,他還有興趣聽自己說,明顯就是所求的事有了希望。當即嘰裡咕嚕一通亂說,侯玄演這才明白一個大概。

原來這個時候掌權的是德川幕府的第三代將軍,他剛剛徹底完成了鎖國令,並且在國內大肆捕殺信奉天主教的日本人。爲了更加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幕府一方面拼命鼓吹儒家思想,尤其把宋朝理學家朱熹的演說定爲國學,禁錮底層小民的思想,壓制他們的反抗情緒;另一方面,推行閉關自守的“鎖國”政策,不同其它國家建立任何關係,把整個日本嚴密地封閉起來。

信天主教的主要是佛朗機人和英國人,這些人成爲了日本最不歡迎的人,宣佈除了中國和荷蘭的商船,可以在固定的時間登陸長崎出島做生意,其他國家的商船一律不許靠岸。

而眼前這些人,就是剛剛在日本造反,卻被剿滅的“天草叛軍”的餘孽。他們的主力被德川手下的武士殺得乾乾淨淨,只剩下這些人,在佛朗機人的幫助下,逃到了海上。走投無路之下,只好求助眼下最強大的大明朝,希望可以幫助他們翻身。那個會說漢語的,就是這些人的首領,天草十四郎。

侯玄演聽完之後,低頭沉思起來,捏著手指盤算著應該如何處理這件事。

這件事目前爲止還不知道是好是壞,自然是不可能盲目下決定的,看著下面的殷切的眼神,侯玄演擡起頭淡淡地說道:“此事我已經知道了,只是那德川與我們大明往日無怨近日無仇,而且日本還曾受過我朝太祖高皇帝的冊封,我們是萬萬不會興無名之師的。待我與陛下商議之後,再告知你等。”

天草十四郎還想說話,被王府的親兵“客客氣氣”地請了出去。

第二十一章 磨刀霍霍第四百一十四章 是大炮讓他們變得熱情好客第一百三十六章 荊州第五百二十五章 中英建交第八十六章 官方海盜第一百六十二章 決戰(zhàn)荊襄(2)第六十六章 路見不平第四百零一章 一張科舉零分卷的誕生第四百九十七章 溫馨第四百六十四章 勝利第七十六章 這一步之土,權當我已收復第五百八十五章 倭人的野望第三十一章 封官第五百二十六章 招標法第二百六十一章 來了我殺,不來你殺第一百零六章 遊街示衆(zhòng)第七十二章 姑蘇城下,十里連營第五百四十七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五百四十六章 誤解第三百七十三章 當局者迷第一百九十章 論大明皇帝爲何經常死的蹊蹺第二百八十一章 釃酒臨江、橫槊賦詩第四百八十九章 彭柱澤的善意第三百七十二章 唱徹吳語小調歸第二百四十四章 調教蘿莉第五百二十三章 肇事司機第二百九十一章 言出法隨第一百二十七章 烈火營西征第四十章 一個亂字第一百二十七章 烈火營西征第二百一十五章 拜將第五百二十五章 中英建交第五十六章 衣不解甲,馬不卸鞍第六十五章 報仇的路被堵死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血戰(zhàn)哈密第一百九十八章 被託孤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驕兵必敗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擡頭第三百四十三章 寸土必爭第二十三章 奪城第三百五十三章 我愛大清,我怕他完了第九十八章 自相蹈踏第五百八十三章 天朝上民第四百六十一章 滿漢最後一戰(zhàn)第四百九十二章 蹭喜酒第一百五十八章 重返荊襄第二百四十章 挑燈夜戰(zhàn)第一百四十九章 擒王之戰(zhàn)第五百九十四章 窺破第三百五十一章 狂徒(第三更)第二百二十八章 真英雄第二百三十二章 殺我族人的朝鮮兵第三百六十三章 動搖第五百八十章 蒸汽船和蒸汽車第五百一十章 見兩小兒辯日第一百九十二章 隆武帝駕崩第四百零四章 黃種人共榮圈第六百零一章 過個好年第二百七十一章 安逸就是死亡第二百零六章 焦頭爛額第四百三十五章 山海關第四百二十三章 弄個泥潭讓侯玄演跳進去第二百二十九章 內閣第三百零八章 北伐建築隊第三百零三章 調兵遣將第四百七十四章 兵馬雖少,滅一國足矣第一百七十一章 除夕第三百二十章 血仇不報將不還第一百七十一章 除夕第二百四十二章 保靖州土司第九十八章 自相蹈踏第六百章 老子最酷第四十二章 顧炎武第三百八十二章 更進一步第二百三十三章 屠刀高舉第一百九十九章 弒君案第二百七十一章 安逸就是死亡第五十一章 我們要比他們殘忍一百倍第三百九十二章 天才少女第二百七十五章 我早就預料到了第四百五十六章 縛道大師侯玄演第二百零一章 這個誤會大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宣戰(zhàn)第二百九十章 軍醫(yī)很重要第四百三十四章 朝鮮之殤第一百一十九章 強敵第三百五十七章 演戲(第三更)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個掃黃案件的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不爲人知的秘密第三百章 國仇家恨第四百四十八章 結仇第二百九十章 軍醫(yī)很重要第一百五十四章 再也不讓你流血了第七十章 一掌動山川第二百零四章 船塢承包制第五百七十四章 最後的將星閃耀第三百八十章 大國意識第四百六十五章 獵熊第五百五十二章 拜祭第四百七十三章 朝鮮第二百八十二章 圍城
第二十一章 磨刀霍霍第四百一十四章 是大炮讓他們變得熱情好客第一百三十六章 荊州第五百二十五章 中英建交第八十六章 官方海盜第一百六十二章 決戰(zhàn)荊襄(2)第六十六章 路見不平第四百零一章 一張科舉零分卷的誕生第四百九十七章 溫馨第四百六十四章 勝利第七十六章 這一步之土,權當我已收復第五百八十五章 倭人的野望第三十一章 封官第五百二十六章 招標法第二百六十一章 來了我殺,不來你殺第一百零六章 遊街示衆(zhòng)第七十二章 姑蘇城下,十里連營第五百四十七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五百四十六章 誤解第三百七十三章 當局者迷第一百九十章 論大明皇帝爲何經常死的蹊蹺第二百八十一章 釃酒臨江、橫槊賦詩第四百八十九章 彭柱澤的善意第三百七十二章 唱徹吳語小調歸第二百四十四章 調教蘿莉第五百二十三章 肇事司機第二百九十一章 言出法隨第一百二十七章 烈火營西征第四十章 一個亂字第一百二十七章 烈火營西征第二百一十五章 拜將第五百二十五章 中英建交第五十六章 衣不解甲,馬不卸鞍第六十五章 報仇的路被堵死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血戰(zhàn)哈密第一百九十八章 被託孤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驕兵必敗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擡頭第三百四十三章 寸土必爭第二十三章 奪城第三百五十三章 我愛大清,我怕他完了第九十八章 自相蹈踏第五百八十三章 天朝上民第四百六十一章 滿漢最後一戰(zhàn)第四百九十二章 蹭喜酒第一百五十八章 重返荊襄第二百四十章 挑燈夜戰(zhàn)第一百四十九章 擒王之戰(zhàn)第五百九十四章 窺破第三百五十一章 狂徒(第三更)第二百二十八章 真英雄第二百三十二章 殺我族人的朝鮮兵第三百六十三章 動搖第五百八十章 蒸汽船和蒸汽車第五百一十章 見兩小兒辯日第一百九十二章 隆武帝駕崩第四百零四章 黃種人共榮圈第六百零一章 過個好年第二百七十一章 安逸就是死亡第二百零六章 焦頭爛額第四百三十五章 山海關第四百二十三章 弄個泥潭讓侯玄演跳進去第二百二十九章 內閣第三百零八章 北伐建築隊第三百零三章 調兵遣將第四百七十四章 兵馬雖少,滅一國足矣第一百七十一章 除夕第三百二十章 血仇不報將不還第一百七十一章 除夕第二百四十二章 保靖州土司第九十八章 自相蹈踏第六百章 老子最酷第四十二章 顧炎武第三百八十二章 更進一步第二百三十三章 屠刀高舉第一百九十九章 弒君案第二百七十一章 安逸就是死亡第五十一章 我們要比他們殘忍一百倍第三百九十二章 天才少女第二百七十五章 我早就預料到了第四百五十六章 縛道大師侯玄演第二百零一章 這個誤會大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宣戰(zhàn)第二百九十章 軍醫(yī)很重要第四百三十四章 朝鮮之殤第一百一十九章 強敵第三百五十七章 演戲(第三更)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個掃黃案件的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不爲人知的秘密第三百章 國仇家恨第四百四十八章 結仇第二百九十章 軍醫(yī)很重要第一百五十四章 再也不讓你流血了第七十章 一掌動山川第二百零四章 船塢承包制第五百七十四章 最後的將星閃耀第三百八十章 大國意識第四百六十五章 獵熊第五百五十二章 拜祭第四百七十三章 朝鮮第二百八十二章 圍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宁市| 贵德县| 乐昌市| 库伦旗| 常德市| 卓尼县| 兴业县| 平塘县| 万年县| 彰化县| 仪陇县| 曲阜市| 柏乡县| 河北区| 栾川县| 保康县| 巴东县| 南皮县| 深水埗区| 新田县| 崇文区| 灵石县| 阜阳市| 兴安县| 嘉义县| 灌南县| 石家庄市| 康平县| 轮台县| 千阳县| 潮州市| 枣阳市| 含山县| 白朗县| 兴山县| 和林格尔县| 甘德县| 荃湾区| 惠州市| 南召县| 临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