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404 告官潮

北美大唐 404 告官潮 天天書吧

遠在中國的上海,仍舊處於固定的平靜和繁榮之中。這個新興的城市,已經展現出了自己魔都的魅力,開始像一顆巨大的磁鐵,吸引著整個江南地區的財富、人才和風物向此集中。僅唐清貿易一項,就使得這座都市保持著極大的繁華。每天都有來自於各地的數百成千的商家,以及爲他們服務的夥計和工人們,要麼帶來各地的特產,要麼興高采烈地運走來自大唐的各類商品。商品經濟已經萌芽的江南人,越來越習慣使用物美價廉的唐貨。特別是來自大唐的低價布匹,在江南傾銷,而破產的手工業者又不得不尋求新的工作,而此時上海就是一個充滿各種工作機會和機遇的城市,大量謀求生計的失業者前往上海謀生路。而他們中相當一部分人,最後是被大唐的“人販子”給忽悠到大唐本土或者其他的海外領,變成了一個移民。

即便是清廷,也多少有些滿意於上海這座城市的崛起。上海帶動的整個江南經濟,也促進了清國的稅收。即便由於之前的貸款,清國關稅收入現在主要落在了唐人口袋,用於還債,不過由唐人指導的嘉慶新政中,清人對於稅務的改革也是非常巨大的。比如原本的契稅,全面轉變爲了現在的印花稅,無論是農民買賣土地,還是商人進行貨物的交易簽訂合同,都需要繳納印花稅。因爲商業活動的激增,加上合同的強制性訂立,使得印花稅的繳納數額也出現了激增。再者就是商稅,嘉慶新政下,對於全國商稅進行了統一,並且規避了諸多下層官員吃拿卡要的弊端。使得商稅也逐漸地發展起來。

嘉慶新政中一大政策,就是廢除各地所涉關卡,並且不再向過往商戶收取過關費用以及要求身份證明等。這種新政策自然就推動了人口和財貨的流動。當然也爲唐人獲得移民提供了一些附帶便利。

嘉慶二年年初,蘇州商人樑某在上稅時。被當地稅務官員勒索,要求孝敬。這位樑商人不是什麼有後臺的,不過與唐人做生意一年有餘,從來沒有被唐人官員勒索過,不忿在本鄉本土被貪官勒索,結果直接舉報到了都察院。原本這種事情都察院是不打算管的,可是不知怎的,上海的唐人官方也對此表示了關切。甚至上海的《申報》還專門刊文,表明有蘇州商人狀告當地稅務官員到地方都察院,事情最後不可避免地鬧大了,而且還最終驚動了嘉慶。

嘉慶從還是皇子的時候,就痛恨各種貪官,此時聽到這種動靜,立即從京裡就下了摺子,要求蘇州都察院速速辦理此案,查實證據,對犯案者嚴懲不貸。要知道現在皇帝可是有自己的電報局了。一紙電報就直接拍到了蘇州都察院。蘇州都察院那幫御史們,大都是舊官僚,雖然做著新業務。但是還是舊常態。可一見皇帝的旨意都下了,甚至省都察院還派了御史專門過來,不敢怠慢,在三日內就完成了證據收集,並在蘇州大理院(法院)提起了對涉事稅務官員的公訴。

大理院立即開庭,以年前頒佈的新法爲根據,直接給那些勒索賄賂的稅務官判刑,整個過程雷厲風行,速度極快。因此。嘉慶還大爲滿意,對蘇州都察院和大理院的辦事效率進行了嘉獎。當然暗地裡嘉慶還是有些不夠滿意。那就是他對於這起案件以及類似案件,最多隻有過問的能力。而如何斷案判案,他皇帝是說了不算的。要是由著嘉慶的性子,不管是貪多少,嘉慶都是要將其斬首的。現在大理院依法量刑,也就是判個十幾年外加充軍流放的樣子。

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蘇州勒索稅務官案”像是一個引子一樣,一大羣以江南和廣東商人爲主的商人們,驚喜地發現告官是一個可行的方案之後,受了氣的他們開始向各地的都察院不斷地提交材料,狀告一些地方官員對他們進行索賄。也怪實在有些清官貪污起來實在不要臉,居然會留下一大堆金額有問題的完稅單據,或者其他的收據一類的東西。哪個地方都察院要是不受理這樣的事情,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捅到北京那邊去。唐人在特區開的報社,比如《申報》、《大公報》一類的新聞報紙,雖然是大唐背景,但是因爲其嚴謹性、可讀性,很快就在整個地區內流行了。而且嘉慶本人也設置了途徑,做出了廣開言路的開明做派。這就導致了,哪個都察院如果不受理案件,被嘉慶知道了,那責任者立即就會受到懲處。而一些都察院則認爲,辦貪官那是絕對政治正確的事情,而且都察院這種機構,做這樣的事情做得多了,那麼妥妥全都是政績。現在大家都是在一個系統內上下移動,如果一位都察院御史辦案效率高、辦了大案要案,上達天聽,被吏部看到了,那麼今後自己的升遷顯然就非常有希望了。從府都察院到省都察院,甚至最終進入朝廷大都察院,這就是一條堂皇大路啊。

嘉慶絲毫不顧及自己的官場被這種雷厲風行的告官運動搞得風雨飄搖、人人自危,他反而覺得自己對付貪官的力度是亙古之未有,相當有面子。而且在實際利益上,相對穩固的工商稅收,增長相當可觀,甚至在嘉慶元年經歷了混亂的大清國在此類稅收上,已經倍於乾隆四十四年的水平,並且上升趨勢仍舊明顯。朝廷現在缺錢,幹什麼都缺錢,所以嘉慶自然不會拒絕這大筆的收入。

至於唐人,則在後面偷著笑。清國收入上升對他們來說並無壞處,而潛移默化地變革社會和人心,纔是唐人最終極的目標。作爲全權負責遠東事務的總督,白南在經濟建設上,只需要遵循各種計劃就好,各種公司和政府機構就足以處理,所以相對來說,軍事事務則成了現在最佔用他精力的部分。

實際上,具體的軍事指揮也沒有他什麼事情,畢竟還有前線指揮官,而白南覺得自己的實際作用,其實就是一個軍隊的大管家,爲在前線作戰的部隊,提供各種所需的東西。比如說,軍費、補給品,或者更多的兵力。(。)

381 財政826 大片572 萊比錫戰役四088 國王的特使617 威脅與妥協330 貧瘠的日本586 南聖胡安045 攻打聖迭戈905 懸殊空戰208 售法巡洋艦162 遠征軍準備起航中155 山口洋115 人非398 曼谷華民918 四面受敵675 擴大化571 萊比錫戰役三188 礦工保護036 不信604 因應649 土倫之變753 合同254 主動防禦725 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中905 懸殊空戰288 戰山海中408 中南半島野望247 京中人心下022 譁衆取寵183 陽奉陰違497 治理墨西哥495 編列118 由秋收而想019 報復124 巒州136 投誠大唐644 恐懼與機會479 墨西哥城之戰上570 萊比錫戰役二669 真正圖謀下545 林子平439 遭遇戰058 走私船536 祭天418 世界592 音樂會927 決戰日德蘭二446 跳火車中327 幕府之使935 決戰日德蘭十646 抵押271 晉南920 前總統的未來學下158 坤甸新顏117 一入江湖深似海004 統計934 決戰日德蘭九090 邊界劃定266 康仕平887 接替者083 夜上船466 遁走372 不列顛買買買150 波士頓海戰078 解釋下336 遣唐使下176 內陸殖民544 鬆平之政698 受降與危機420 種子下381 財政959 大一統563 火的夜晚450 推翻869 聯合之心137 途徑夏威夷897 航天281 兵源873 逼退戰略705 華沙會戰三三面合圍521 作戰計劃718 華沙會戰十六遮斷793 新局885 十五年造艦826 大片475 解放者094 真正的國力141 夏威夷王國戰爭續005 營建007 聯誼304 天津條約071 澄清107 列剋星敦的槍聲074 轉運的出洋人011 信仰荒漠938 黑化910 低地戰役二576 萊比錫戰役六858 全球航行154 商貿擴大
381 財政826 大片572 萊比錫戰役四088 國王的特使617 威脅與妥協330 貧瘠的日本586 南聖胡安045 攻打聖迭戈905 懸殊空戰208 售法巡洋艦162 遠征軍準備起航中155 山口洋115 人非398 曼谷華民918 四面受敵675 擴大化571 萊比錫戰役三188 礦工保護036 不信604 因應649 土倫之變753 合同254 主動防禦725 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中905 懸殊空戰288 戰山海中408 中南半島野望247 京中人心下022 譁衆取寵183 陽奉陰違497 治理墨西哥495 編列118 由秋收而想019 報復124 巒州136 投誠大唐644 恐懼與機會479 墨西哥城之戰上570 萊比錫戰役二669 真正圖謀下545 林子平439 遭遇戰058 走私船536 祭天418 世界592 音樂會927 決戰日德蘭二446 跳火車中327 幕府之使935 決戰日德蘭十646 抵押271 晉南920 前總統的未來學下158 坤甸新顏117 一入江湖深似海004 統計934 決戰日德蘭九090 邊界劃定266 康仕平887 接替者083 夜上船466 遁走372 不列顛買買買150 波士頓海戰078 解釋下336 遣唐使下176 內陸殖民544 鬆平之政698 受降與危機420 種子下381 財政959 大一統563 火的夜晚450 推翻869 聯合之心137 途徑夏威夷897 航天281 兵源873 逼退戰略705 華沙會戰三三面合圍521 作戰計劃718 華沙會戰十六遮斷793 新局885 十五年造艦826 大片475 解放者094 真正的國力141 夏威夷王國戰爭續005 營建007 聯誼304 天津條約071 澄清107 列剋星敦的槍聲074 轉運的出洋人011 信仰荒漠938 黑化910 低地戰役二576 萊比錫戰役六858 全球航行154 商貿擴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登县| 奉新县| 雷山县| 金湖县| 海阳市| 南乐县| 湘西| 娄烦县| 嘉峪关市| 于田县| 鄂托克前旗| 遂宁市| 乌拉特后旗| 乐昌市| 景德镇市| 铜陵市| 工布江达县| 陇川县| 呼玛县| 铜陵市| 连云港市| 邵武市| 靖江市| 靖宇县| 揭阳市| 崇仁县| 五河县| 巴塘县| 台中市| 商丘市| 嘉鱼县| 喀喇| 京山县| 攀枝花市| 吐鲁番市| 青铜峡市| 胶州市| 建湖县| 娄烦县| 兴业县| 无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