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到 www,69zw,com 六*九*中*文*閱讀最新章節(jié)/
聽完了福伯的述說,發(fā)生在蠟王山莊的連續(xù)殺人事件的前因後果,也就差不多全部揭曉了。
天叢和吳輪立對視了一眼,這次事件從頭到尾,真的是一起莫大的悲劇啊。
張遇青的本名當然應(yīng)該是叫張雨晴,只是年紀小的他並不識字,只知道自己名字的發(fā)音。後來隨著金爺爺識字之後,就自然要寫出自己的名字了,而雨晴這樣女性化的字他當然是不會用了,與是遇青就成了他的名字。這無心之舉,無形中給福伯尋找他設(shè)置了更多障礙。
至於雨晴這個名字,是出於虹一人所想還是她與張仲謙的約定?現(xiàn)在,已經(jīng)無法求證了,但張遇青能夠與張仲謙一見投緣,與其說是血緣關(guān)係的天性,還不如說是這個名字所能帶來的親切感在起作用。
兩年前,福伯所遇到的那個私家偵探,應(yīng)該是張仲謙所僱用的衆(zhòng)多偵探之一。以蠟王的財力,想必這個尋人的花紅絕對是筆驚人的數(shù)字。那個所謂的私家偵探,好不容易找到了一點線索,生怕會有人和他分功勞,在證實了虹的死訊後就匆匆去找張仲謙領(lǐng)賞,也就沒能進一步向福伯打探到虹的兒子還有可能活在世上的消息。同時,這也給福伯尋人增加了難度,不然的話福伯也不會又歷時了兩年,才千辛萬苦找到線索,證實張仲謙與張遇青的父子關(guān)係。
而張遇青在兩年前,從私家偵探那裡得知虹生了個孩子後上吊自殺,而且這孩子也失了蹤,自然是覺得生無可戀,一時之間性情大變,纔有了百鬼夜行之舉。這點,在張仲謙留下的日記中也寫的很明白了。
近兩個月前福伯的那個電話,應(yīng)該就是在蠟王山莊事件發(fā)生前半個月張仲謙所接的那個電話。這個電話所帶來的喜訊只怕一下子就將心喪若死的蠟王從地獄中拉回到了天堂。本來以爲是兇多吉少的兒子,原來還活生生的在世上,更巧的是居然和自己朝夕共處的生活了二十年。更何況,自己的兒子就是自己秘密培養(yǎng)的接班人,蠟王的傳承名符其實。那一瞬間張仲謙肯定認爲自己是上天最爲眷顧的人吧?
興奮過頭的張仲謙,自然是一下子失去了創(chuàng)作百鬼夜行的狀態(tài)。而且,雖然張霞與他沒有血緣上的關(guān)係,但畢竟有著女兒的名義,當然是不允許和他真正的兒子張遇青有什麼瓜葛了。重要的是,張仲謙本身就是一個內(nèi)斂且倔強的人,在他搞了個百鬼夜行與立下一個古怪遺囑這樣的一些花招後,用何種態(tài)度與自己的親生兒子相認?又以何種面目去面對自己的這個親生兒子?
於是,張仲謙當然的選擇就是給福伯發(fā)了封紫色邀請函,一來是感謝他的高義,二來只要福伯一到,他們父子相認就等於有了箇中間人,自然是水到渠成。
這時的張仲謙當然後悔萬分自己玩了個什麼百鬼夜行的把戲,但這種苦水又能向誰說呢?他能想到的解決辦法,就是先把遺囑改過來再說吧。但是,正是他想改遺囑的這個想法,又加重了張遇青的殺機。
張仲謙是個守信之人,既然已經(jīng)放出了百鬼夜行的風聲,自然是不想墜了蠟王的名頭,但自己又失去了創(chuàng)作百鬼夜行的狀態(tài)。何況,虹就是上吊而死的,創(chuàng)作出“吊死鬼”這樣的一個形象,對那時的張仲謙來說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
恰好這時張遇青提出了捉刀的提議,這下子正和張仲謙的意,自已創(chuàng)作出最後的作品後金盤洗手,而這最後作品的最後點睛之筆,就是出自於自己的兒子之手,讓親生兒子順理成章的接過蠟王稱號,還有比這最完美的謝幕演出嗎?
可惜的是,正是張仲謙這一廂情願的美好想法,給了張遇青實施殺人計劃的舞臺,最終上演了這幕父子、親人相殘的可悲兇殺劇。
如果說,真的有命運之神在操縱著這冥冥中的一切,那麼毫無疑問這次彈奏的是最爲悲傷的主旋律。
帶著一些唏噓與各自的感傷,吳輪立、福伯、土根向天叢告辭了。不論是走的人,還是目送著他們離去的人,此刻的心情都絕對不會好受。
“如果……如果這一切都只是如果,並不是像現(xiàn)在這樣真實的發(fā)生,那該有多好?”天叢狠狠的一拳砸在屋內(nèi)的桌上,不甘的自語道。
是啊,如果這一切都只是如果,那該有多好啊。
如果,那個私家偵探不是過於心急想得到花紅,並且怕福伯與他搶分功勞,應(yīng)該能從福伯那裡知道更多的消息,張仲謙父子應(yīng)該早就相認了吧?那悲劇還會發(fā)生嗎?
如果,福伯的經(jīng)濟條件不是那麼差的話,他應(yīng)該能照顧好虹與張遇青母子兩,最終有一天會和張仲謙相認,那悲劇還會發(fā)生嗎?
如果,張仲謙在接到福伯的電話後,不用顧慮太多直接與張遇青相認,那悲劇還會發(fā)生嗎?
如果福伯沒有把邀請函上的日期弄錯,而是按時的來到了蠟王山莊,那悲劇還會發(fā)生嗎?
如果,張仲謙不是一時鬼迷心竅的搞了個什麼百鬼夜行,蠟王山莊就應(yīng)該一直是風平浪靜吧,那悲劇還會發(fā)生嗎?
如果,張遇青的貪念不是那麼熾烈,良心並沒有被貪念所完全矇蔽,在金錢的誘惑面前還能想起親情的話,那悲劇還會發(fā)生嗎?
如果,那個“死神之約”的秋庭楓,不是一心只想隱身於幕後操縱著這些或善或惡的生於死,而是能夠走出來制止張遇青那近乎瘋狂的舉動,那悲劇還會發(fā)生嗎?
如果,我們能在案發(fā)前就找出些蛛絲馬跡,適時的察覺張遇青的舉動並阻止他,那悲劇還會發(fā)生嗎?
如果……………………
是啊,正因爲這一切都是如果,所以我們所看到的就是一出極大的人生悲劇,在傷害了人命的同時,更大程度上的傷害了人心!
大年初一的那一天,天叢坐在屋內(nèi)透過窗戶看著窗外的天空,只覺得在這舉國歡慶的一天,這一片天地居然是如此的悲涼如水。
-\ 六-九-中-文-書友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