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20章第六百二十章 以誠相待(二)

趙戈雖是個軍人,可口才卻是不錯,更難得的是爲人風趣,談吐不俗,有心與杜伏威交好之下,自是有問必答,很快便與杜伏威聊得個熱火朝天,甚至一些較爲敏感的話題,也自不曾忌諱,當然了,這並非是趙戈膽大妄爲,而是出自張君武的授意,目的就一個——寬杜伏威之心

“稟王爺,大都督,前面一里處便是江州碼頭了。”

一方是曲意交好,另一方則是有心要好生接納上一番,彼此間聊將起來,也真就忘了時間之流逝,直到一名當值的江淮軍校尉前來稟事,杜、趙二人這才意猶未盡地結束了傾談,彼此相讓著行出了艙室,來到了前甲板上。

一里之距並不算太長之距離,哪怕是逆水行舟,也不過一刻多鐘的時間便已近了碼頭,待得見鼓樂喧天的碼頭的正中央赫然立著一名紫袍官員,兩旁則是文武分列,箇中不凡身著黃金鎖子甲的大將軍。

“趙老哥,那位紫袍官員是……”

杜伏威在來江州前倒是惡補了一番帝國的官制以及覲見之禮儀,自是知曉唯有正二品以上者,方能穿紫袍,諸如六部尚書、十六衛大將軍等正三品大員都只能穿淺紫袍服,足可見那昂然而立的官員必是位份極尊之輩,只不過究竟是何人麼,杜伏威卻是茫然不知,唯恐有失禮數之下,趕忙衝著趙戈試探地問出了半截子的話來。

“好叫王爺得知,那是政事堂宰輔杜如晦、杜大人,奉陛下旨意,前來迎候王爺大駕。”

趙戈乃是帝國元老,儘管常年在樊城水師待著,可也自沒少回京述職,以其之長袖善舞,朝中人頭自是熟得很,哪怕隔著老遠,他也能一眼便認出那紫袍大員正是宰輔中排在第三位的杜如晦。

“竟是杜大人,這真是,真是……唉,陛下待臣厚矣。”

一聽居然是杜如晦這個當朝宰輔親自到碼頭來迎接自己,杜伏威的心裡頭立馬便滾過了一陣感恩之情緒,一時間激動得面色都爲之潮紅不已。

“陛下有言曰:楚王心懷大義,乃國之棟樑也,再如何禮遇都不爲過,不瞞王爺,陛下本來是打算親自來迎的,只是限於君臣大義,故而方纔著杜大人代勞。”

見得杜伏威的激動之情不像有假,趙戈自是樂得再給其添上一把火,當然了,這麼番話裡其實是藏著句潛臺詞的——既是心懷大義,那就要識大體!至於杜伏威能不能聽得出來麼,趙戈也就不管了。

“某不過山野村夫爾,豈敢勞動陛下親迎,死罪,死罪。”

趙戈的暗示藏得太深了些,杜伏威顯然是沒聽出來,但這並不妨礙其在心中暗自下了個決斷……

“陛下口諭,宣楚王杜伏威入內覲見。”

碼頭上的隆重迎接以及諸多文武官員們的以禮相待固然令出身微寒的杜伏威很是受用,可真到了要見駕之際,杜伏威還是不免爲之神經緊繃,攏在寬大袖袍裡的雙手都不受控制地在哆嗦個不已,好在他也沒等上多久,就見司禮宦官趙登高已匆匆從臨時行宮的大門裡行了出來,一板一眼地宣了張君武的口諭。

“微臣領旨謝恩!”

等到了準見的口諭,杜伏威不單不曾靜下心來,反倒是更忐忑了幾分,以致於事先便準備好的“紅包”都忘了拿出來,謝了恩之後,就這麼懵頭懵腦地跟著趙登高便往宮內行了去,渾渾噩噩間,愣是沒注意到這一路居然就走到了御花園中。

“咳、咳。”

杜伏威實在是太過緊張了些,這都已來到了御前,居然還沒反應過來,那傻乎乎的樣子一出,趙登高可就有些看不下去了,緊著便假咳了兩聲。

“微臣叩見陛下!”

聽得趙登高的提點,杜伏威這才猛醒了過來,再定睛一看,那站在臨水亭子前笑臉迎候的高大青年赫然身著一身明黃服飾,顯然正是當今天子張君武,杜伏威的心不由地便是一慌,趕忙緊走數步,搶到了近前,曲腿便要拜倒在地。

“愛卿不必多禮了,來,隨朕一道到亭子裡坐坐好了。”

沒等杜伏威跪倒在地,張君武已是和煦地伸手一扶,笑著便發出了邀請。

“陛下,微臣、微臣……”

杜伏威到底是苦寒出身,儘管在來前曾突擊了一把覲見之禮儀,可一緊張之下,就全都忘了個乾淨,面對著張君武的和煦相待,杜伏威一時間都不知該如何應對方好了的。

“朕自幼時起便在軍中,隨意慣了,沒那麼多的規矩,愛卿不必拘禮,來,坐罷。”

張君武並未在意杜伏威的失態,隨口寬慰了其一句之後,便即一擺手,領先行進了亭子中,一撩衣袍的下襬,就這麼隨意地在唯一的一張幾子後頭落了座。

“謝陛下隆恩,微臣失禮了。”

見得張君武如此隨意,杜伏威緊繃著的心絃也就稍鬆了些,恭謹地謝了恩之後,便也在幾子旁的蒲團上落了座,只是並不敢坐正了,而是躬著身子,以示卑謙。

“朕一直在等著愛卿前來,也好道聲謝,這麼說罷,錯非愛卿鼎力相助,朕要一統江山怕還須得多努力個三年五載的,朕倒是不嫌麻煩,卻怕苦了百姓,好在愛卿心懷社稷大義,百姓幸甚,社稷幸甚,朕也自幸甚。”

眼瞅著杜伏威雖是落了座,可依舊有些放不開,張君武也沒強求,滿臉懇切之色地便感慨了一番。

“陛下過譽了,此微臣分內之事爾,實不敢貪天功爲己功,微臣惶恐,微臣惶恐。”

這一聽張君武如此盛讚自己,杜伏威的臉上當即便佈滿了紅光,心中可謂是受用萬分,當然了,口中倒是忙不迭地謙遜了一番。

“卿之忠心,朕一向是信得過的,瑞明三年,朕與王世充、竇建德相持不下之際,是卿首先歸附朝廷,朕方纔能騰出手來,一舉滅掉二賊;其後,朕親征河北,又是卿在江南大戰李子通等諸賊,爲朕定河北爭取到了最爲寶貴的時間;此番朕親下江南,又是卿率部全力配合,朕方能一戰而滅蕭銑、張善安二逆,此皆堪稱不世之功,朕能得卿,心實甚慰,今,天下雖已粗定,然,國事依舊艱難,還望卿能戒驕戒躁,多多用心國政,朕相信你我君臣際遇一場,定可譜一曲千古之佳話。”

張君武顯然很是滿意杜伏威的恭謙之態度,笑著便又好生嘉許了其一番。

“陛下教訓得是,微臣本是下苦之人,因生計所迫,不得不落了草,因緣際會,方能有寸功於國,今,天下既平,實無須微臣再統兵而戰,且,微臣才疏學淺,本無治政之能,爲江南一地之百姓福祉,微臣實不宜再久居江南,願入朝隨侍,還請陛下恩準。”

杜伏威本就有心要入朝隨侍,以免聖忌,這會兒聽得張君武期許若此,立馬便順著話頭表明了態度。

“愛卿能作此想,朕心甚慰矣,不瞞愛卿,朕也確實有意調愛卿入朝,非是信不過愛卿之忠心,也非信不過愛卿之能,實是朝廷政令之統一需要,說起來是朕對不起愛卿啊。”

杜伏威這等自請之言一出,張君武的臉上立馬便佈滿了感慨,微微地嘆了口氣之後,這才歉意滿滿地解釋了一番。

“陛下言重了,君以國士待微臣,微臣自當以國士報君之恩,又豈敢私心作祟哉,且,微臣之功與德也自不足封王,懇請陛下免去微臣之王爵,一者可免天下人物議,二來也可讓微臣安心自守,微臣百拜叩首了。”

聽得張君武這等開誠佈公的言語,杜伏威心中自是感動不已,緊著便趴伏在了地上,連磕了幾個響頭,滿臉誠惶誠恐之色地又自請了一番。

“愛卿何苦必如此,朕豈會無容人之量。”

張君武還真就無所謂異姓王不異姓王的,也自不曾動過要免掉杜伏威王爵之心思,這一聽其如此自請,張君武自不免頗爲的詫異。

“陛下明鑑,微臣也知此要求令陛下爲難了,只是微臣也確有苦衷啊,微臣雖於國略有微功,然,論軍功不及李靖、徐世勣等諸多名將,論政務,又不堪與房玄齡等相提並論,出身且自低微,竊據王爵,心豈能安哉,且,微臣雖敢自稱忠心,卻難保後世子孫有不屑之徒,爲帝國萬世基業故,也爲微臣子孫之平安,微臣懇請陛下成全。”

杜伏威雖談不上是個有大志向之人,可能在亂世裡稱雄,自然不是等閒之輩,早些時候是貪圖富貴,不願請辭王爵,可一來感受到張君武的坦誠以待,二來也是爲了自保,故而方纔會堅定了請辭王爵之心思,這會兒見得張君武如此爲難,杜伏威請辭之心頓時便更堅了幾分。

“愛卿忠心若此,朕豈能相負哉,此事,朕心中有數,愛卿且先隨朕凱旋歸京,待得來日,朕定會給愛卿一個交代便是了。”

別說張君武確實沒有免去杜伏威的王爵之心思,就算有,此事也自不可能輕忽了去,畢竟杜伏威於國有大功而無過,怎可能說免便免的,倒不是擔心物議,而是無規矩不成方圓,正是出自此等考慮,張君武自不可能給出個明確的答覆,當然了,對杜伏威的忠心,張君武已是牢記在了心中了的……

第564章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軍對決(二)第100章第一百章 以正合,以奇勝(五)第78章第七十八章 將計就計(九)第六百六十九章 脣亡齒必寒(二)第482章第四百八十二章 甕中捉鱉(一)第46章第四十六章 伏兵對伏兵(二)第165章第一百六十五章 吃人魔軍(二)第七百一十三章 遼東戰役(一)第401章第四百零一章 兵敗如山倒(七)第147章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取武關(四)第六百七十九章 攻守轉換(五)第六百九十四章 再戰曼頭山(二)第95章第九十五章 戰略轉進(三)第543章第五百四十三章 華麗的脆敗(三)第153章第一百五十三章 因變而變(二)第99章第九十九章 以正合,以奇勝(四)第六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六)第558章第五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二)第105章第一百零五章 許昌會戰(三)第164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吃人魔軍(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馬周論政(二)第86章第八十六章 官渡之戰(八)第七百一十五章 遼東戰役(三)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枯拉朽(三)第558章第五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二)第100章第一百章 以正合,以奇勝(五)第478章第四百七十八章 一坑兩用第483章第四百八十三章 甕中捉鱉(二)第472章第四百七十二章 圍魏救趙(二)第486章第四百八十六章 甕中捉鱉(五)第460章第四百六十章 窮途末路(三)第565章第五百六十五章 騎軍對決(三)第556章第五百五十六章 背水一戰(二)第26章第二十六章 緊急軍情第六百五十七章 摧枯拉朽(二)第六百八十六章 反誤卿卿性命(三)第595章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襲江陵(二)第22章第二十二章 招降納叛第550章第五百五十章 決議北伐第532章第五百三十二章 巧取居庸關(四)第585章第五百八十五章 血戰襄陽(五)第七百一十八章 遼東戰役(六)第516章第五百一十六章 臨洮之戰(一)第565章第五百六十五章 騎軍對決(三)第227章第二百二十七章 扳回一局(二)第529章第五百二十九章 巧取居庸關(一)第151章第一百五十一章 洛河之戰(四)第482章第四百八十二章 甕中捉鱉(一)第124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陰謀進行時(一)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非川陷阱(三)第413章第四百一十三章 喋血張八嶺(四)第427章第四百二十七章 再戰於野(三)第256章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野保衛戰(三)第564章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軍對決(二)第622章第六百二十二章 不作不死(二)第121章第一百二十一章 少艾之慕(一)第345章第三百四十五章 隴右鐵騎揚威(一)第153章第一百五十三章 因變而變(二)第573章第五百七十三章 曬鹽法第577章第五百七十七章 艱難的抉擇第491章第四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一)第六百六十八章 脣亡齒必寒(一)第445章第四百四十五章 困獸猶鬥(二)第332章第三百三十二章 兵進太原城(二)第426章第四百二十六章 再戰於野(二)第53章第五十三章 謝徐大帥借箭第265章第二百六十五章 懲戒之戰(五)第602章第六百零二章 巧取襄陽(三)第581章第五百八十一章 血戰襄陽(一)第425章第四百二十五章 再戰於野(一)第426章第四百二十六章 再戰於野(二)第8章第八章 虛實相間(三)第64章第六十四章 詐取鄭州(四)第313章第三百一十三章 血肉磨坊(一)第624章第六百二十四章 搶灘登陸(二)第602章第六百零二章 巧取襄陽(三)第59章第五十九章 你好我好大家好第538章第五百三十八章 弄巧成拙(三)第401章第四百零一章 兵敗如山倒(七)第279章第二百七十九章 只要人不要地(一)第224章第二百二十四章 初戰不利(二)第501章第五百零一章 包圍與反包圍(二)第79章第七十九章 官渡之戰(一)第174章第一百七十四章 再戰洛河(二)第463章第四百六十三章 高家軍的瘋狂(一)第231章第兩百三十一章 巧戲薛舉(三)第544章第五百四十四章 華麗的脆敗(四)第167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吃人魔軍(四)第381章第三百八十一章 強襲巴東(一)第41章第四十一章 各方博弈(二)第459章第四百五十九章 窮途末路(二)第七百零二章 會攻伏俟城(三)第627章第六百二十七章 勢如破竹(二)第357章第三百五十七章 輕取雁門關(一)第567章第五百六十七章 離間之計(一)第七百章 會攻伏俟城(一)第124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陰謀進行時(一)第601章第六百零一章 巧取襄陽(二)第415章第四百一十五章 水淹滁州(一)
第564章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軍對決(二)第100章第一百章 以正合,以奇勝(五)第78章第七十八章 將計就計(九)第六百六十九章 脣亡齒必寒(二)第482章第四百八十二章 甕中捉鱉(一)第46章第四十六章 伏兵對伏兵(二)第165章第一百六十五章 吃人魔軍(二)第七百一十三章 遼東戰役(一)第401章第四百零一章 兵敗如山倒(七)第147章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取武關(四)第六百七十九章 攻守轉換(五)第六百九十四章 再戰曼頭山(二)第95章第九十五章 戰略轉進(三)第543章第五百四十三章 華麗的脆敗(三)第153章第一百五十三章 因變而變(二)第99章第九十九章 以正合,以奇勝(四)第六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六)第558章第五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二)第105章第一百零五章 許昌會戰(三)第164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吃人魔軍(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馬周論政(二)第86章第八十六章 官渡之戰(八)第七百一十五章 遼東戰役(三)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枯拉朽(三)第558章第五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二)第100章第一百章 以正合,以奇勝(五)第478章第四百七十八章 一坑兩用第483章第四百八十三章 甕中捉鱉(二)第472章第四百七十二章 圍魏救趙(二)第486章第四百八十六章 甕中捉鱉(五)第460章第四百六十章 窮途末路(三)第565章第五百六十五章 騎軍對決(三)第556章第五百五十六章 背水一戰(二)第26章第二十六章 緊急軍情第六百五十七章 摧枯拉朽(二)第六百八十六章 反誤卿卿性命(三)第595章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襲江陵(二)第22章第二十二章 招降納叛第550章第五百五十章 決議北伐第532章第五百三十二章 巧取居庸關(四)第585章第五百八十五章 血戰襄陽(五)第七百一十八章 遼東戰役(六)第516章第五百一十六章 臨洮之戰(一)第565章第五百六十五章 騎軍對決(三)第227章第二百二十七章 扳回一局(二)第529章第五百二十九章 巧取居庸關(一)第151章第一百五十一章 洛河之戰(四)第482章第四百八十二章 甕中捉鱉(一)第124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陰謀進行時(一)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非川陷阱(三)第413章第四百一十三章 喋血張八嶺(四)第427章第四百二十七章 再戰於野(三)第256章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野保衛戰(三)第564章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軍對決(二)第622章第六百二十二章 不作不死(二)第121章第一百二十一章 少艾之慕(一)第345章第三百四十五章 隴右鐵騎揚威(一)第153章第一百五十三章 因變而變(二)第573章第五百七十三章 曬鹽法第577章第五百七十七章 艱難的抉擇第491章第四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一)第六百六十八章 脣亡齒必寒(一)第445章第四百四十五章 困獸猶鬥(二)第332章第三百三十二章 兵進太原城(二)第426章第四百二十六章 再戰於野(二)第53章第五十三章 謝徐大帥借箭第265章第二百六十五章 懲戒之戰(五)第602章第六百零二章 巧取襄陽(三)第581章第五百八十一章 血戰襄陽(一)第425章第四百二十五章 再戰於野(一)第426章第四百二十六章 再戰於野(二)第8章第八章 虛實相間(三)第64章第六十四章 詐取鄭州(四)第313章第三百一十三章 血肉磨坊(一)第624章第六百二十四章 搶灘登陸(二)第602章第六百零二章 巧取襄陽(三)第59章第五十九章 你好我好大家好第538章第五百三十八章 弄巧成拙(三)第401章第四百零一章 兵敗如山倒(七)第279章第二百七十九章 只要人不要地(一)第224章第二百二十四章 初戰不利(二)第501章第五百零一章 包圍與反包圍(二)第79章第七十九章 官渡之戰(一)第174章第一百七十四章 再戰洛河(二)第463章第四百六十三章 高家軍的瘋狂(一)第231章第兩百三十一章 巧戲薛舉(三)第544章第五百四十四章 華麗的脆敗(四)第167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吃人魔軍(四)第381章第三百八十一章 強襲巴東(一)第41章第四十一章 各方博弈(二)第459章第四百五十九章 窮途末路(二)第七百零二章 會攻伏俟城(三)第627章第六百二十七章 勢如破竹(二)第357章第三百五十七章 輕取雁門關(一)第567章第五百六十七章 離間之計(一)第七百章 會攻伏俟城(一)第124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陰謀進行時(一)第601章第六百零一章 巧取襄陽(二)第415章第四百一十五章 水淹滁州(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化市| 图片| 敦煌市| 灌南县| 麻栗坡县| 衡南县| 泰安市| 灵川县| 高台县| 同德县| 江永县| 鹰潭市| 洱源县| 平顶山市| 伊宁市| 新安县| 共和县| 翁牛特旗| 丘北县| 县级市| 黎城县| 诸暨市| 康乐县| 桐乡市| 成都市| 宽城| 射阳县| 余干县| 全州县| 柳州市| 米林县| 阿图什市| 瓦房店市| 加查县| 聂拉木县| 威信县| 江孜县| 四会市| 娄底市| 曲麻莱县| 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