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90章第二百九十章 國營工業

“啓奏陛下,今日一早,南線戰報已至,孟大將軍奇兵出擊,一日內連下陸渾、汝陽兩縣,現有捷報一封在此,還請陛下過目。”

張君武登基已近一年,諸般臣工都已習慣了其簡練的執政風格,每逢議政之際,於彙報事情時,都力求簡短,哪怕是宰輔們也自不例外,這不,兩儀殿議事方纔一開始,主管軍務的杜如晦便已率先站了出來,言簡意賅地將南線之軍情稟報了出來。

“嗯,王世充那廝可有甚反應麼?”

張君武伸手接過了趙登高轉呈上來的捷報,一目十行地過了一遍之後,卻並未有甚點評之言,而是將目光投向了王誠,面無表情地發問了一句道。

“陛下明鑑,據東都線報,王世充昨日連夜召集僞六部九卿諸般人等密議,皆以爲我南線不過是佯動而已,除著令方碩死守伊闕關之外,並無其他舉措。”

聽得張君武見問,王誠自是不敢稍有大意,趕忙從旁閃了出來,緊著應答了一番。

“佯動麼?那就讓其以爲我軍是佯動好了,傳朕旨意:著徐世勣所部穩紮穩打,先行拿下伊川,不急於攻打伊闕關,著杜子陵派五千兵馬大張旗鼓出潼關,假作五萬大軍兵進函谷關,並著張士貴所部主力向函谷關運動,以誘敵增兵陝縣。”

王世充那頭的可能之反應早在張君武的預料之中,爲確保拿下伊闕關,他自是不吝多做些假動作,以迷惑鄭軍之視聽。

“陛下聖明!”

此番對鄭國的作戰本就只是一場戰略欺騙罷了,能攻下伊闕關,便可確保己方南線不再受鄭國之威脅,縱使不能,拿下伊川等三縣也可爲南線的防務擴展出伸縮之空間,無論怎麼看,都是好事一樁來著,衆宰輔們對此自是不會有甚異議。

“軒逸,太原那頭近來可有甚特別之消息麼?”

在張君武的心目中,王世充不過只是疥癩之患而已,根本不值一提,倒是太原李淵卻是心腹大患,半點都輕忽不得。

“回陛下的話,據昨日剛到的線報,李淵再度向始畢可汗稱臣,以服侍北附突厥之蕭皇后並義成公主爲名,向突厥汗庭進獻少女四百名以及大量金銀珠寶,並約定年年歲貢,以成慣例。”

王誠早就知曉張君武素來將李家父子視爲大敵,在情報收集上,自然而然地便將太原作爲重點中的重點,這會兒聽得張君武問起,自是不慌,信口便道出了條新消息。

“無恥之尤!”

一聽李淵如此行事,張君武的眉眼當即便是一豎,寒聲便罵了一嗓子。

“陛下息怒,李淵老兒本就下作之輩,拿我華夏女子刻意討好突厥可汗,無非是想借此震懾我帝國罷了,其心雖鄙,然卻是不可不防啊。”

見得張君武暴怒如此,柴孝和可就有些穩不住了,唯恐張君武因怒而興兵,這便緊著出言提醒了一句道。

“此事,朕自有分寸,罷了,且日後再議好了,朕今日請諸公來此,除了議定軍政之外,還有一緊要事宜要談,趙登高,去,將朕準備的小禮物都送了來。”

儘管很是惱火李淵拿華夏少女去當貢品之惡行,可張君武也清楚在財政困難尚未徹底緩解之前,他根本無法出動大軍去攻打太原,自是不願在此事上多做糾纏,揮手間便已轉開了話題。

“老奴遵旨!”

趙登高就侍立在側,這一聽張君武有令,自是片刻都不敢耽擱了去,緊著應了一聲,匆匆行到了屏風處,只一擊掌,便見五名宮女手捧著托盤,款款從外而入,分別行到了五大宰輔的身旁。

“諸位愛卿且都揭開絹布,先細細瞧過再議好了。”

見得柴孝和等人皆滿臉的詫異之色,張君武也自沒賣甚關子,笑著便吩咐了一句道。

“咦?這是……”

“好神奇的事物!”

“好東西啊,陛下,此物是……”

……

張君武這等明顯透著神秘意味的微笑一出,衆宰輔們當即便全都來了興趣,幾乎同時揭開了托盤上的絹布,露出了內裡的事物,只一看,頓時便全都驚呼了起來。

“此物名爲玻璃鏡,論及光澤與清晰程度,較之銅鏡要強出數倍,只是脆而不經摔罷了,諸位愛卿皆是見識多廣之人,且就對此玻璃鏡做個估價好了,朕聽著呢。”

玻璃鏡的製造工藝同樣來自於那場滎陽怪夢中,當然了,只不過是個簡化版本而已,較之張君武所知的標準化製造流程來說,尚原始得很,產品的質量以及產量都高不到哪去,可不管怎麼說,放之於這個時代,卻絕對屬於高精尖之產品,正是張君武準備用來籌集平亂天下之所需的依仗之所在。

“陛下明鑑,此物實微臣平生僅見,堪稱奇珍,若是物以稀爲貴,百貫也有人搶,可若是多了,那值得多少可就難說了。”

這一見張君武言語間明顯帶著考量之意味,衆宰輔們可就不敢胡亂定價了,全都皺著眉頭仔細盤算著,好一陣的沉默之後,這才由首輔大臣柴孝和率先打破了沉默。

“義明這話中肯,這麼說罷,此物乃是科學院礦物研究所之最新研發成果,朕準備以此設一由工部主管之工坊,以督造此物,本著物以稀爲貴之原則,在戰亂未平前,每年能產之玻璃鏡最多不超過千塊,卿等便據此估個價好了。”

“二十貫。”

張君武這麼一說,身爲首輔大臣,柴孝和自是須得先行做個表率,但見其眉頭微皺地想了想之後,這才謹慎地給出了個保守的價位。

“應該不止,微臣以爲當值三十貫以上。”

柴孝和話音剛落,房玄齡便即給出了個略高上一些的判斷。

“陛下,微臣以爲若是綢繆得當,此物再做得大些,賣出個百貫左右應是不成問題,千塊而已,光京師一地怕是都供不應求,倘若外地客商聞訊趕來的話,此物恐還能再賣得貴上一些。”

相較於柴孝和與房玄齡這兩位外來者而論,出身於京師豪門的杜如晦顯然更清楚諸豪門的底蘊,所給出的價格麼,明顯往上拉高了老大的一截,已然接近了張君武心中的底限。

“陛下明鑑,微臣以爲杜大人所言應是較符合實情。”

王誠對京師豪門的財富情況並不甚瞭解,可對商賈之道卻並不陌生,相較於柴、房二人的保守而論,他明顯更傾向於杜如晦的答案。

“陛下,微臣以爲朝廷行商賈之道,有與民爭利之嫌也,殊不可取,還請陛下三思則個。”

蕭瑀就是個直性子,想到甚就說甚,他從本心裡就瞧不起商賈之道,更別說以朝廷來行商了,先前不願多言,那都是強忍著罷了,這會兒見君臣幾個鬧得實在太不成體統了,哪還憋得住,但見其面色陰沉地便從旁閃了出來,也不管是否張君武樂意不樂意,亢聲便進諫了一番。

“時文此言差矣,鹽、鐵之利皆歸朝廷所有,照這麼說來,此不也是與民爭利麼,嘿,朕其實並不在意所謂的嫌疑不嫌疑,但消能有利社稷穩固者,皆是可行之道,儒家不過百家之一而已,所謂獨尊,也不過是從董仲舒開始罷了,朕並不以爲完全可取,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於朕看來,儒、法、兵諸道皆屬社稷必須之道也,不可偏頗了去,重武輕文必亡於內亂,重文輕武必遭外侮,文武並重,兼以法治,方纔是長治久安之良方也。”

在治國理念上,張君武明顯受那場怪夢的影響極深,並不完全認同世人所謂的儒家思想,以往之所以不公然提及此事,不是他不想說,僅僅只是因著屁股尚未坐穩大位,不願多生事端罷了,而今麼,軍心已固,蕩平天下之大勢已成,他自是不會再有那麼許多的顧慮。

“陛下,聖人有云曰:重農重商乃君子與小人之分際也,萬不可不察。”

饒是張君武苦口婆心地解釋了那麼許多,奈何蕭瑀生性固執得很,又豈是那麼容易能說服得了的,這不,張君武話音方纔剛落呢,他便又搬出了聖人之語錄。

“朕的看法與卿有所不同,在朕看來,無農,則社稷不穩,無商則國不富,兩者本無矛盾,強將二者對立,實是大謬之事也,朕想要的是富國強民而非閉塞自守,欲達此目的,兩者本就須得兼重,此事無須再諫,朕自有分寸,玻璃鏡之事,便由工部尚書閻立德負責籌備,朕自會親自主抓,爲今夏之用兵山西籌得足額之軍資。”

儘管早就知曉蕭瑀的性子執拗無比,可見其如此之不識趣,張君武還是不免被弄得很是不爽,只是鑑於其之所言乃是出自忠心,張君武也自不會去跟其多做計較,一壓手,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下了最後的決斷。

“陛下聖明,臣等別無異議。”

這一見張君武的臉色都已有些不好相看了,可蕭瑀還在那兒張口要辯論個不休,柴、房二人趕忙緊著稱頌了一聲,愣是將蕭瑀即將出口的話語都給生生憋了回去……

第66章第六十六章 雙洎河之戰(一)第366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奇襲朔州(一)第588章第五百八十八章 勇取九宮山(三)第201章第二百零一章 關中大捷(二)第567章第五百六十七章 離間之計(一)第597章第五百九十七章 急襲江陵(四)第六百五十九章 摧枯拉朽(四)第423章第四百二十三章 真假劫營(三)第189章第一百八十九章 引君入甕(一)第289章第二百八十九章 春季攻勢(三)第293章第二百九十三章 引蛇出洞(三)第580章第五百八十章 揚眉劍出鞘(三)第240章第二百四十章 末路梟雄(一)第268章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下一盤棋(一)第533章第五百三十三章 開門見紅(一)第259章第二百五十九章 鐵血南陽(三)第六百五十五章 戰機突現第135章第一百三十五章 軟硬不吃(七)第485章第四百八十五章 甕中捉鱉(四)第550章第五百五十章 決議北伐第56章第五十六章 壁虎斷尾(二)第135章第一百三十五章 軟硬不吃(七)第七百一十五章 遼東戰役(三)第31章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二)第112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好消息壞消息(二)第83章第八十三章 官渡之戰(五)第448章第四百四十八章 困獸猶鬥(五)第438章第四百三十八章 圖窮匕見(一)第168章第一百六十八章 遍地烽火(一)第327章第三百二十七章 殲敵於野(二)第549章第五百四十九章 小姨子的心思第104章第一百零四章 許昌會戰(二)第2章第二章 臨機決斷第78章第七十八章 將計就計(九)第78章第七十八章 將計就計(九)第302章第三百零二章 橫財就是這麼來的(二)第616章第六百一十六章 強勢碾壓(四)第七百一十六章 遼東戰役(四)第237章第二雷百三十七章 雷霆一擊(一)第247章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擊制勝(一)第445章第四百四十五章 困獸猶鬥(二)第15章第十五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第75章第七十五章 將計就計(六)第507章第五百零七章 走投無路(一)第30章第三十章 行險一搏(一)第477章第四百七十七章 反身一擊(四)第411章第四百一十一章 喋血張八嶺(二)第612章第六百一十二章 會戰鄱陽湖(四)第467章第四百六十七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二)第633章第六百三十三章 橫掃舒州(三)第586章第五百八十六章 勇取九宮山(一)第439章第四百三十九章 圖窮匕見(二)第425章第四百二十五章 再戰於野(一)第546章第五百四十六章 華麗的脆敗(六)第485章第四百八十五章 甕中捉鱉(四)第401章第四百零一章 兵敗如山倒(七)第39章第三十九章 隱憂重重(三)第403章第四百零三章 兵敗如山倒(九)第87章第八十七章 大破無上軍(一)第157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灞水之戰(二)第66章第六十六章 雙洎河之戰(一)第446章第四百四十六章 困獸猶鬥(三)第333章第三百三十三章 喋血宛洛大道(一)第241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末路梟雄(二)第345章第三百四十五章 隴右鐵騎揚威(一)第393章第三百九十三章 營救人質(二)第79章第七十九章 官渡之戰(一)第398章第三百九十八章 兵敗如山倒(四)第311章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信嶺攻防戰(三)第339章第三百三十九章 喋血宛洛大道(七)第131章第一百三十一章 軟硬不吃(三)第596章第五百九十六章 急襲江陵(三)第209章第二百零九章 安定關中(三)第六百九十一章 會戰金銀灘(一)第83章第八十三章 官渡之戰(五)第71章第七十一章 將計就計(二)第120章第一百二十章 臣有罪(二)第225章第二百二十五章 初戰不利(三)第281章第二百八十一章 只要人不要地(三)第539章第五百三十九章 戰和由我(一)第59章第五十九章 你好我好大家好第88章第八十八章 大破無上軍(二)第326章第三百二十六章 殲敵於野(一)第107章第一百零七章 許昌會戰(四)第244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榆中之戰(二)第562章第五百六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565章第五百六十五章 騎軍對決(三)第611章第六百一十一章 會戰鄱陽湖(三)第385章第三百八十五章 兵進夷陵(一)第188章第一百八十八章 步步爲營(五)第212章第兩百一十二章 潼關風雲(一)第273章第二百七十三章 兵不厭詐(四)第170章第一百七十章 遍地烽火(三)第443章第四百四十三章 圖窮匕見(六)第616章第六百一十六章 強勢碾壓(四)第六百五十章 律法與人情(一)第101章第一百零一章 以正合,以奇勝(六)第117章第一百一十七章 曲徑通幽(二)第71章第七十一章 將計就計(二)第602章第六百零二章 巧取襄陽(三)
第66章第六十六章 雙洎河之戰(一)第366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奇襲朔州(一)第588章第五百八十八章 勇取九宮山(三)第201章第二百零一章 關中大捷(二)第567章第五百六十七章 離間之計(一)第597章第五百九十七章 急襲江陵(四)第六百五十九章 摧枯拉朽(四)第423章第四百二十三章 真假劫營(三)第189章第一百八十九章 引君入甕(一)第289章第二百八十九章 春季攻勢(三)第293章第二百九十三章 引蛇出洞(三)第580章第五百八十章 揚眉劍出鞘(三)第240章第二百四十章 末路梟雄(一)第268章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下一盤棋(一)第533章第五百三十三章 開門見紅(一)第259章第二百五十九章 鐵血南陽(三)第六百五十五章 戰機突現第135章第一百三十五章 軟硬不吃(七)第485章第四百八十五章 甕中捉鱉(四)第550章第五百五十章 決議北伐第56章第五十六章 壁虎斷尾(二)第135章第一百三十五章 軟硬不吃(七)第七百一十五章 遼東戰役(三)第31章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二)第112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好消息壞消息(二)第83章第八十三章 官渡之戰(五)第448章第四百四十八章 困獸猶鬥(五)第438章第四百三十八章 圖窮匕見(一)第168章第一百六十八章 遍地烽火(一)第327章第三百二十七章 殲敵於野(二)第549章第五百四十九章 小姨子的心思第104章第一百零四章 許昌會戰(二)第2章第二章 臨機決斷第78章第七十八章 將計就計(九)第78章第七十八章 將計就計(九)第302章第三百零二章 橫財就是這麼來的(二)第616章第六百一十六章 強勢碾壓(四)第七百一十六章 遼東戰役(四)第237章第二雷百三十七章 雷霆一擊(一)第247章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擊制勝(一)第445章第四百四十五章 困獸猶鬥(二)第15章第十五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第75章第七十五章 將計就計(六)第507章第五百零七章 走投無路(一)第30章第三十章 行險一搏(一)第477章第四百七十七章 反身一擊(四)第411章第四百一十一章 喋血張八嶺(二)第612章第六百一十二章 會戰鄱陽湖(四)第467章第四百六十七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二)第633章第六百三十三章 橫掃舒州(三)第586章第五百八十六章 勇取九宮山(一)第439章第四百三十九章 圖窮匕見(二)第425章第四百二十五章 再戰於野(一)第546章第五百四十六章 華麗的脆敗(六)第485章第四百八十五章 甕中捉鱉(四)第401章第四百零一章 兵敗如山倒(七)第39章第三十九章 隱憂重重(三)第403章第四百零三章 兵敗如山倒(九)第87章第八十七章 大破無上軍(一)第157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灞水之戰(二)第66章第六十六章 雙洎河之戰(一)第446章第四百四十六章 困獸猶鬥(三)第333章第三百三十三章 喋血宛洛大道(一)第241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末路梟雄(二)第345章第三百四十五章 隴右鐵騎揚威(一)第393章第三百九十三章 營救人質(二)第79章第七十九章 官渡之戰(一)第398章第三百九十八章 兵敗如山倒(四)第311章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信嶺攻防戰(三)第339章第三百三十九章 喋血宛洛大道(七)第131章第一百三十一章 軟硬不吃(三)第596章第五百九十六章 急襲江陵(三)第209章第二百零九章 安定關中(三)第六百九十一章 會戰金銀灘(一)第83章第八十三章 官渡之戰(五)第71章第七十一章 將計就計(二)第120章第一百二十章 臣有罪(二)第225章第二百二十五章 初戰不利(三)第281章第二百八十一章 只要人不要地(三)第539章第五百三十九章 戰和由我(一)第59章第五十九章 你好我好大家好第88章第八十八章 大破無上軍(二)第326章第三百二十六章 殲敵於野(一)第107章第一百零七章 許昌會戰(四)第244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榆中之戰(二)第562章第五百六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565章第五百六十五章 騎軍對決(三)第611章第六百一十一章 會戰鄱陽湖(三)第385章第三百八十五章 兵進夷陵(一)第188章第一百八十八章 步步爲營(五)第212章第兩百一十二章 潼關風雲(一)第273章第二百七十三章 兵不厭詐(四)第170章第一百七十章 遍地烽火(三)第443章第四百四十三章 圖窮匕見(六)第616章第六百一十六章 強勢碾壓(四)第六百五十章 律法與人情(一)第101章第一百零一章 以正合,以奇勝(六)第117章第一百一十七章 曲徑通幽(二)第71章第七十一章 將計就計(二)第602章第六百零二章 巧取襄陽(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孜县| 连城县| 通城县| 泌阳县| 阳江市| 合肥市| 新化县| 江达县| 沿河| 荆门市| 庄河市| 承德县| 波密县| 嘉鱼县| 三都| 万源市| 万载县| 巴彦淖尔市| 嵩明县| 珠海市| 宁波市| 九寨沟县| 清流县| 红原县| 康平县| 苍梧县| 温宿县| 肃南| 个旧市| 湟源县| 马公市| 屏山县| 渭南市| 丰顺县| 永寿县| 拜泉县| 六枝特区| 祁阳县| 荃湾区| 富锦市| 民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