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南夕眉頭一皺:“走,去看看。”
皇城司都被改名爲錦衣衛(wèi)了,居然還有人敢在京都搗亂!
她要去看一看,到底是誰吃了熊心豹子膽。
遠遠的,衆(zhòng)人就聽見一個聲音喊道。
“你們知道我是誰嗎?我們風裡來雨裡去,手上沾著的人命比你們一家子都多!既然你們?nèi)绱瞬蛔R好歹,就不要怪老子不客氣!”
顧南夕坐在馬上,看著高聲叫著要殺人的人,臉都黑了。
那人身上穿著的分明是雲(yún)州士兵制服!個子高壯,手臂上的肌肉高高隆起,一看就是打架的好手。
八大紀律全被他吃了嗎?!
顧南夕運氣,等到看清那人的樣貌,眉頭更是皺成一團。
是楊瀾!
他不應(yīng)該在河南郡嗎?怎麼會來京都?元娘呢?
宋知州額頭上綁著一圈白色繃帶,湊過來,小聲道。
“乾孃,打探清楚了。楊瀾看上了聽雨樓裡的姑娘,但裡面的姑娘賣藝不賣身,他就想霸王硬上弓。”
顧南夕的嘴角有些冷意:“糾察呢?”
幹出這種事,糾察怎麼沒給他一棍子?
宋知州倒是很能理解底下人的心態(tài):“楊瀾和大哥關(guān)係密切。”
他到處嚷嚷,他和蘇玄明的相識相知的過程。
誰都知道,顧南夕登基是板上釘釘?shù)氖拢K玄明是她的長子,極有可能是日後的太子。
如果糾察拿下楊瀾,不就是在打蘇玄明的臉嗎?
顧南夕冷哼一聲。
得到消息趕過來的糾察,心裡一嘆,把罪過攬在自己的身上:“大人,都是屬下檢察不嚴,願一力承擔罪責。”
顧南夕冷冷道:“何謂糾察?今日看他的面子,明日看你的面子,糾察這活還能不能幹了?”
糾察深深地低下頭,面紅耳赤,羞愧難當。
被圍在中間的幾十個壯丁,人人手裡都拿著砍刀,好幾個身上還帶著傷。
“來啊,有本事就殺了我!都說雲(yún)州士兵絕不欺壓百姓,我看都是騙人的,都是謊話,是顧南夕往自己的臉上貼金!”
說話的人穿著錦衣,頭戴鮮花,俊美如女娘,卻透著一股子桀驁之氣。
宋知州靠近顧南夕:“他叫李愛蓮,是李閣老的外室子。”
李閣老曾經(jīng)和一花魁共度良宵,後來花魁有孕,去閣老府,請李閣老爲她贖身。
李閣老最愛名聲,怎麼肯納花魁爲妾?當時,坊間都傳,花魁腹中的孩兒,不知生父是誰,找上李閣老,純粹是碰瓷。
花魁心裡憋著一股氣,愣是硬氣地生下這個孩子。
這個孩子,五官輪廓都能看出李閣老的影子。
在一個夜深人靜的夜晚,花魁帶著孩子離開了花樓,住進一個偏僻小院。
玉郎趕過來,他對李愛蓮的觀感還行,便多說了幾句:“李愛蓮從沒被李閣老承認過。李閣老南下時,曾想帶李愛蓮一起走,但李愛蓮不想和他孃親離開,所以留在京都。”宋知州撇嘴,李閣老真是個薄情的人。他連貼身侍從都帶走了,爲何不能多帶一個女子?
想來,他對李愛蓮的情分也不過是浮於表面。
玉郎的能力不是吹的,短短一會兒功夫,就把事情經(jīng)過打探了個一清二楚。
“楊瀾想強迫女子,被李愛蓮看見。李愛蓮?fù)ι矶觯@才發(fā)生了衝突。”
宋知州挑眉:“李愛蓮認識那名女子?”
“素不相識。”
純粹是見義勇爲。
宋知州覺得自己的腦袋有點疼。
這場騷亂,問題不大。麻煩的是,參與騷亂的雙方,身份都不簡單。
宋知州看向坐在馬上的顧南夕。乾孃會如何做?
顧南夕什麼都沒想,她最煩這些人情世故,一切按規(guī)章制度辦。
“來人,把楊瀾綁了!在場的其他人,全都給我綁了!”
一旁的雲(yún)州士兵聽到命令,三下五除二,就把楊瀾等人綁起來。
楊瀾立馬怒道:“好大的膽子,你們知道我是誰嗎?你們知道河南郡是誰打下來的嗎?!我們爲雲(yún)國公立下汗馬功勞,我和蘇大郎是一起蹲過大牢的交情!你們敢綁我?!你們應(yīng)該去綁那個臭小子!這個狗崽子是南面逃官的種!”
雲(yún)州士兵內(nèi)心裡肯定是偏向自己人的,便小聲提醒道:“你快看看,誰來了!”
楊瀾擡頭,正好看到一言不發(fā)的顧南夕,頓時雙腿一軟,冒了一後背的冷汗。
護衛(wèi)們團團護住李愛蓮。
李愛蓮昂著脖子道:“怎麼?也要把我一起綁了嗎?來,綁吧!我見義勇爲,問心無愧。讓滿京都的百姓都來看看,雲(yún)國公到底是如何偏向自己人的!”
雲(yún)州士兵面面相覷,咋整?綁不綁?
這人的嘴皮子太溜了,按照他說的,如果雲(yún)州士兵把他綁起來,那就是在公報私仇。
顧南夕大手一揮:“綁起來!”
她走到李愛蓮面前,上下打量一圈,笑道:“想激我?沒門。”
她收斂笑意,嚴肅道:“京都城內(nèi),不許攜帶兵器。你們這是幹啥?不僅攜帶兵器,還參與鬥毆。該不該抓?”
李愛蓮一哽,不服氣道:“行,攜帶武器這事兒,我認!那他呢?”
李愛蓮手指向楊瀾:“綁了他之後,怎麼處理他?該不會是高高舉起,輕輕落下吧?呵,我可太熟悉你們這種人了。嘴上說的比唱的還好聽,面上的事也讓人挑不出錯處,可沒一件落到實處。”
顧南夕哦了一聲,淡淡道:“既然你如此不信任我們,不如參加我們的陽光政務(wù)辦啊?”
“什麼意思?”
玉郎解釋道:“是即將在京都推行的新政,已經(jīng)走完所有的流程,後日將在全京都進行招募。”
陽光政務(wù)辦,就是從各行各業(yè),各個年齡段挑出五十名代表,監(jiān)督基層工作。
只有監(jiān)察權(quán),沒有參與權(quán),沒有決策權(quán)。五十名代表,每隔一個月就輪換。
他們的建議直達顧南夕的案頭,相當於民間御史。
這是爲了解決京都政令落實不到位,基層官吏素質(zhì)不夠高等問題,想出來的解決對策。
讓白衣之身,參與政事,這是開天闢地之舉!
現(xiàn)場一片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