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76章 錦衣晝行(下)

章楶聽後,不由想搖頭。

這那是衣錦還鄉,榮歸故里?

然而也是無奈,大捷之下,全國沸騰,賞賜都決定不下來,拖一拖,馬上什麼都沒有了。

不能以後用兵,再讓王巨包辦,有那財力嗎?就是有那財力,那成了什麼,是朝廷的官兵,還是王巨的私兵?

王巨問:“質夫兄,那個存儲如何?”

“子安,你在華池任過一段時間,華池百姓最爲踴躍,其他地區只能說勉強湊合,特別是橫山地區的百姓,幾乎很少有人加入。”

橫山地區便是指王巨侵佔的西夏領土,他們之前都是西夏人,現在變成了宋人,但對此排斥的百姓不是很多,畢竟西夏那邊役徭太重了,現在成了宋朝百姓,只要出一個兵役,實際這個兵役也多是民兵,也就是強人壯馬,非是正規的蕃兵,但就是正規的蕃兵,朝廷就要發放薪酬了,實際上壯馬就有了少許的養馬補貼。

應當來說,馬上他們的生活就得到了改善,因此除了少許死忠於西夏的部族外,餘下還是很歡喜的。爲什麼還有死忠於西夏的部族,哪裡能一一甄別出來繳殺。而且爲了不激怒這一帶的百姓,也不能錯殺一千,不能放過一個,而是反過來,寧肯放過一千,也不能錯殺一個。

不過他們對宋朝多少還抱著遲疑的態度。

這個能理解。

不過王巨說了一句:“可以放出風聲,如果那個村寨存儲得多,以後朝廷可能在政策上會偏向那個村寨。不是爲他們這些存儲,只要有存儲在官府手中,他們以後對我朝就會更加忠心,以防西夏派人煽動。”

“這倒也是。”

王巨只是簡單地問了一下。有人存儲就好辦,究竟能存儲多少,青鹽未停下來。那個能判斷出來?

他又說道:“再頒佈兩道露布,第一道環慶路境內五州軍。凡是未出各州各軍,除國家禁止商貨或指定商貨外,餘下只能徵收一道往稅一道過稅,不得以任何藉口遲滯商貨的運輸,更不得以任何藉口盤剝勒索。商貨出了本州本軍境內,只要再交一道過稅,便可在環慶路五州軍任意銷售。”

但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慶州也要執行免役法了。胥吏們到時候會拿工資,成了國家的“公務員”,拿了工資,就沒有理由再敲詐勒索了。

當然,那是不可能的。

不過有了這道露布,各場務關卡的胥吏會收斂一些。

這是輕稅,簡化徵稅程序,提高徵稅效率。

接著王巨又說道:“第二道露布則是凡是環慶路境內所有商貨,不論是什麼人家的商貨,都必須按照這個規訂交納商稅。若是有漏稅逃稅者,當場罰沒所有商貨,並且以商貨的折價兩倍金額罰款。”

齊稅!特別是齊商稅。這是王巨一直想做的。

有一個例子,後世2014年tg的擠地皮與稅務比是六比一。

若是按照後世某些專家說法,宋朝擠地皮人均相當於2005年的物價兩千五百美金,這個打死了王巨,王巨都不相信,那時tg的人均擠地皮才一千多美金,難道宋朝經濟有這麼發達?

不過摺合到2014年物價,宋朝人均擠地皮,能勉強接近兩千美金。現在宋朝人口怎麼著。也有近一億人口了,難道能徵到兩千億人民幣。那麼摺合成貫錢,則是四億多貫。那可能嗎?

想一想王安石斂到這份上,連同免役法寬剩錢在內,也包括“國企”收入,在史上只斂出一億八千來萬,這中間還有石束斤兩件,摺合起來不過一億五千萬貫。

問題出在哪兒了,就是稅務的不公平!

或者說商稅,慶曆戰爭那麼困難,因此連擺地攤的,賣蔬菜的小攤小販也攤以重稅,商稅不過斂出兩千萬貫。現在商稅漸漸回落,只有八百多萬貫。

這個商稅……也不用多了,更不用說一個京城,即便將東京城那個金帛行的所有交易都能徵上商稅,恐怕都能徵稅八百多萬貫。所以現在宋朝所徵的商稅只是無權無勢的中小商人稅賦,如果將所有商貨一起徵交,那麼商稅能每年達到四五千萬貫。有了這個錢,何必弄出什麼青苗貸?甚至連免役錢也不用攤派了。

不僅是商稅,兩稅也是如此,正常宋朝兩稅低時只有三千來萬,高時不過五千來萬,如果能做到齊稅,實際只要做到一個大約的齊稅,那麼十五畝地的兩稅不過是一(匹石束),那百姓還能有多少負擔?之所以重,是因爲可能的七億多畝耕地,真正交兩稅的只有兩億畝,所以貧困百姓苦逼。

然而爲什麼王安石提都不敢提?

章楶同樣有些苦瓜著臉,別以爲慶州真正的權貴很少,一旦執行這個齊商稅政策,必會捅出天大的馬蜂窩。

王巨繼續說道:“質夫兄,若是爲難,再進行一條補充,若是商貨價值一萬貫以上者,往稅每千抽二十五,過稅抽十五,如果兩萬貫以上者,則往稅抽二十四,過稅抽十四,直到五萬貫爲止。”

“若那樣,必然會聚貨……”章楶忽然不說了,王巨這條,是對大商賈的妥協,即便聚貨增加金額,以減少商稅,那也是大商賈才能玩的把戲。

因爲有了一點小便宜可佔,雖然這些有勢力的大商賈因爲交納商稅而不悅,不過不悅的情緒也會減輕一些。

這如同軍事一樣,進攻,妥協,再進攻,再妥協……

“試行時先不用那麼緊,等到大家適應,然後抽選一人做例子,用之殺雞賅猴,一步步緊起來。”王巨又說道。

“那就試試吧。”

“質夫兄,如果交趾進攻我朝如何對府?”

“交趾進攻我朝?”

“我做一個比喻,如果,那應當怎麼辦?”

章楶回想了一下說:“有三策。一學漢文帝優撫之,但終非是長久之計,因此漢武陳兵南越。”

那是漢朝。換成軟弱的宋朝,更非是長久之計。所以章楶搖了搖頭說:“二策學習秦朝。陳大軍壓之,那麼無論嶺南或者交趾,皆會繳滅。但這有點麻煩……”

秦國派屠雎與趙佗率五十萬軍隊,將嶺南割據勢力消滅,隨後秦國滅亡,趙佗在嶺南割據稱王。因此有人說如果秦國不派屠趙二人去嶺南,而將這五十萬精銳軍隊留在國內,項羽與劉邦還能不能得逞?

但無論秦滅南越是對是錯。在宋朝是不可能派出五十萬大軍,陳兵那個瘴癘橫行的交趾了。

“三是學習馬援與潘美,漢武帝時不可能學習之,那個時機有些巧妙。光武大帝平滅南方,第一次只派了一萬餘兵馬,第二次只派了四萬餘兵馬,然而是由馬援統領,有幾人能及馬援,恐怕在我朝難以找到一個。”

王巨想了想,如果完全成長起來的章楶以及王韶。能不能比上呢?

最後還是無奈地認清了一件事,還是不如之。

無論馬援或馬超,那都算得上黃金級別大將。章王二人不過是白銀級別罷了。

“因此可學之法,只有潘美,他在荊湖南路呆了很長時間,又於當地訓練出一支強大的土兵,如果換成北方的禁兵去,未必能立即適應南方的水土,僅是水土不服,便會導致大量官兵死亡。其次出兵時間是冬末到春初,瘴癘不重。也就是你所說的不是瘧疾橫行的時候(指那時蚊子不多,就不容易傳染瘧疾)。但想陳兵交趾。距離更遠,似乎哪裡的樹林茂盛。因此想在短時間滅掉交趾,根本難以實現。那就意味著無論如何,都避不開這個瘴癘。在我朝這種環境下……”章楶又搖了搖頭。

大家不懂啊,一旦死亡慘重,又拿不下來交趾,恐怕有大過了。

最後他無奈地說:“如果容易,當年無論潘美或者王明,在軍事上皆不弱,也早滅掉交趾了。還是以安撫爲上吧。”

重心不在南方哪。

即便滅掉交趾,如果代價太大,真的很不值。

這個說法,與王韶驚人的相似,當然王巨不知道了。

然而章楶也有點兒不相信:“交趾敢侵犯我朝?”

這豈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膽嗎?想找死啊。

但讓王巨如何回答呢?

王巨默默,也就是他明明知道這件事,卻不知道如何去處理。

那個還早,衣錦還鄉開始。

先是章楶回到慶州城,將一些戰俘挑出來,也就是戰俘中的將領與各個貴族,還象慶州城下那一戰一樣,只要主動招供出西夏的各種情報,便會承諾到時候將他們釋放回去,頑固不化的,則不客氣,一律賣到遙遠的南方做礦奴,實際已經有一些不好“處理”的戰俘,比如以前的那些頑固不化的夏將們,以及一些慕容們,全部送到陝西路以外的地方,換了幾個小錢。

這批人不少,章楶便將他們集結,請他們去京城走一遭,實際只要到了京城,不用慶州出面,自會有人出面,他們就釋放回西夏了。

這得安撫住他們的情緒,畢竟開始做過承諾,現在又押向京城,心中肯定有牴觸。

章楶解釋後,還拿來屬於他們的錦袍鎧甲,讓他們威風凜凜的穿上。

然後由高敏與姚雄率領他們那一旅僥倖活下來的各營官兵,慶州之戰,就是那一天這一旅打得最慘,因此由他們做了代表。

但除了這一旅,還有幾千官兵,全部是重傷兵。

傷筋斷骨一百天,也就是一百天才能養好傷勢,王巨擔心將他們送回去會出意外,或者兵士自己不知道愛惜自己,這幾千重傷兵並沒有遣返回去,而是強行放在慶州城,繼續請高明的大夫,替他們治療傷勢。

有的人傷勢好得差不多了,集結的就是這些人。

但這些人有的真的很慘,有不少人殘肢斷臂,已經成了真正的殘疾人。

這麼多傷兵,再加上這麼多傷廢掉的傷兵,聚集在一起,多刺人眼哪。但王巨還沒有完,他從軍器監帶出來許多新式鎧甲武器,不過不是所有官兵都能換裝的,就是鄭白渠那幾萬保捷,也沒有做到全部換裝。因此有許多官兵蕃兵,依然穿著皮甲紙甲布甲。

然而那麼多場戰役打下來,鐵製鎧甲都出現了損毀,況且這些皮甲與紙甲布甲的什麼。

王巨刻意讓官兵穿著這些被刀劍劃得破破爛爛的皮甲紙甲布甲,浩浩蕩蕩地押著戰俘離開慶州城,前去京城請功。

西夏戰俘那邊都是將領貴族,那麼原來穿著的鎧甲戰袍豈能差?馬上就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況且軍中還有那麼多殘廢人,有的人腿斷了,有的胳膊沒有了,於是缺胳膊的推著坐在車子上的少腿士兵,默默地向京城前進著。

這一行人太引人注目了,出了慶州,無數百姓在道路兩邊圍觀,有許多心腸軟的百姓看著看著,一個個都哭成淚人了。

第617章 呵呵第14章 小翅膀第73章 自作孽第76章 世仇第301章 等機會第38章 垂涎第402章 在等著第250章 九屍迎客(四)第634章 足跡第680章 黃雀(下)第535章 號角第254章 早晨的故事第602章 南方第382章 掏心窩第853章 囚籠(上)第312章 屠刀(下)第295章 四駕馬車第153章 小知縣(上)第30章 以直報怨第286章 周郎顧曲,瓊娘亂弦第470章 動援第449章 十將-血衣第576章 錦衣晝行(下)第419章 剋星第592章 修房子第455章 存在第353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下)第816章 響第723章 親戚關係第481章 李秉常的種第344章 天下第一女(上)第831章 降第661章 自曝第318章 資格第626章 不是不想第422章 楹聯第451章 聖斷第455章 韓公,賜教第661章 自曝第18章 折服第88章 提前第218章 王巨的審判(下)第587章 燕歸來第479章 貪婪第306章 愛護第368章 文韓富,呂韓範第451章 十將·雪城第24章 寶藏(上)第679章 黃雀(上)第481章 李秉常的種第302章 永垂不朽第839章 小馬過河第289章 水中壩第753章 找骨頭(下)第401章 十條罪第80章 磨練第585章 東明縣(下)第281章 可信賴的人第232章 又打臉了第89章 高家第210章 謀事在人第409章 各自找朋友(下)第794章 讓(上)第59章 離去第474章 鼓聲(上)第856章 割土(上)第729章 考驗第657章 海戰(上)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478 鼓聲(續下)第747章 六個大禮第57章 苦逼的丁家(中)第607章 冒泡(下)第363章 霸道第446章 下江南第849章 冷處理第521章 蔣幹第205章 禁馬第315章 青澀第719章 雙鵰第766章 天機第98章 祭父第109章 三丁刺一第798章 風雪定天都第182章 子午山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100章 見龍在田(上)第13章 殿下(下)第92章 第一躍(二)第145章 衙內第523章 兵力不足了第465章 四樣物事(下)第488章 泄露第418章 神臂弓第408章 各自找朋友(上)第657章 海戰(上)第154章 小知縣(下)第781章 真正的助手第261章 家第473章 迷宮(下)
第617章 呵呵第14章 小翅膀第73章 自作孽第76章 世仇第301章 等機會第38章 垂涎第402章 在等著第250章 九屍迎客(四)第634章 足跡第680章 黃雀(下)第535章 號角第254章 早晨的故事第602章 南方第382章 掏心窩第853章 囚籠(上)第312章 屠刀(下)第295章 四駕馬車第153章 小知縣(上)第30章 以直報怨第286章 周郎顧曲,瓊娘亂弦第470章 動援第449章 十將-血衣第576章 錦衣晝行(下)第419章 剋星第592章 修房子第455章 存在第353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下)第816章 響第723章 親戚關係第481章 李秉常的種第344章 天下第一女(上)第831章 降第661章 自曝第318章 資格第626章 不是不想第422章 楹聯第451章 聖斷第455章 韓公,賜教第661章 自曝第18章 折服第88章 提前第218章 王巨的審判(下)第587章 燕歸來第479章 貪婪第306章 愛護第368章 文韓富,呂韓範第451章 十將·雪城第24章 寶藏(上)第679章 黃雀(上)第481章 李秉常的種第302章 永垂不朽第839章 小馬過河第289章 水中壩第753章 找骨頭(下)第401章 十條罪第80章 磨練第585章 東明縣(下)第281章 可信賴的人第232章 又打臉了第89章 高家第210章 謀事在人第409章 各自找朋友(下)第794章 讓(上)第59章 離去第474章 鼓聲(上)第856章 割土(上)第729章 考驗第657章 海戰(上)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478 鼓聲(續下)第747章 六個大禮第57章 苦逼的丁家(中)第607章 冒泡(下)第363章 霸道第446章 下江南第849章 冷處理第521章 蔣幹第205章 禁馬第315章 青澀第719章 雙鵰第766章 天機第98章 祭父第109章 三丁刺一第798章 風雪定天都第182章 子午山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100章 見龍在田(上)第13章 殿下(下)第92章 第一躍(二)第145章 衙內第523章 兵力不足了第465章 四樣物事(下)第488章 泄露第418章 神臂弓第408章 各自找朋友(上)第657章 海戰(上)第154章 小知縣(下)第781章 真正的助手第261章 家第473章 迷宮(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应城市| 同仁县| 九龙县| 芦溪县| 罗源县| 高邮市| 南和县| 梨树县| 孟连| 林周县| 海丰县| 偏关县| 油尖旺区| 丰原市| 锦屏县| 湖口县| 沾益县| 寿光市| 怀柔区| 金阳县| 邳州市| 江达县| 洪泽县| 大渡口区| 许昌市| 卢龙县| 塘沽区| 汝阳县| 武邑县| 大埔县| 任丘市| 牡丹江市| 长宁县| 五原县| 集贤县| 烟台市| 呈贡县| 宽甸| 辽宁省| 自治县|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