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84章 媽祖回孃家

臭腳跟家裡人關係很差,最終願意來給他送最後一程的,也就只有他父母,還有一位親哥。

由於趕上了媽祖巡安這件事,怕犯衝,影響到了,就只能先將他的遺體安放在棺木裡,暫時不能出殯入土。

只能拖到元宵節過後,而全村人幾乎都討厭臭腳,他家人也不打算辦白事,而是一切從簡。

人死如燈滅,臭腳離開的事,很快就在一聲聲鞭炮中給村裡人淡忘了。

不過,他也不是什麼都沒留下,臭腳最大的貢獻是,他讓整個下沙村的村民明白了一個道理。

那就是一旦被狗咬,或者貓咬到的話,一定要去“打狗針”。

這兩天張德發的衛生站,有不少村民過來,說以前也被狗咬過,想要打狗針。

“你都被狗咬半年了,咬你的那條狗都沒死,應該沒事。”

“咬我的那條,早就被我打死吃掉了,那個陳醫生說了,只要沒發病前,打狗針都是有效的。”

張德發相當的頭疼,說實話,他是真不喜歡那個陳醫生,跑來他們村耍耍威風,拍拍屁股就走了,卻給他帶來了不少麻煩。

他這個衛生站怎麼可能會有這種狗針,這玩意要冷藏保存的,且還得向上級申請。

“我這裡沒有,大家要打的話,就到鎮上的衛生院申請啊,不過要打至少五針,價格也不便宜。”

當張德發說了狗針的大概價格後,不少嚷嚷著要打狗針的村民,權衡一番後,最終還是選擇放棄了。

張德發將衛生站的門關起來後,隨後揹著包,坐船前往了學校。

張德發以前老覺得自己很利害,比同班同學懂的多,可自打接觸了小榕和那個陳醫生後。

他發現自己經常在那聽天書,壓根就插不上話,有時候,他甚至產生了一種錯覺。

這兩人極有可能比他老師還厲害,這讓他相當的無奈,難怪小榕會說,要想學醫的話,最好去最好的學校學習。

好好學習吧!

而這段時間,整座島都洋溢著一種難以言說的氣氛,大家都很激動和興奮,到處都是鑼鼓聲。

因爲擔擔島即將迎來了十多年未曾舉辦過的盛事,那就是媽祖巡安。

甚至連擔擔島小學爲了這件盛事,將開學延後了好幾天,讓學生都可以參與這件事。

越靠近巡安的日子,身爲大頭家的李多魚就越忙,幾乎從早到晚都在天后宮那裡忙。

因爲他是個用來擲聖盃用的工具人,哪怕現在,李多魚也跪在蒲團上,手捧聖盃正在請示媽祖娘娘:明天幾點前往祖廟謁祖進香,比較合適。

擲了好多遍聖盃。

李多魚終於問到了準確的出行時間。

明天凌晨五點半,正式從擔擔島天后宮出發。

自打過年後,天后宮就已經開始接受捐款了,相比起建設學校,擔擔島的村民好像更喜歡在這方面花錢。

單單李多魚就以公司的名義捐了五千出來,而他們家族的其他親戚,大伯、三叔、大堂哥他們加起來也有五千元。

從啓動捐款到現在,短短不到十天的時間,天后宮就已經收到了三萬多的信徒捐款。

而天后宮這邊有一個專門管錢的團隊,他們拿到錢後,第一時間就把李多魚墊付的錢全給還上了。

整個天后宮的每一筆花費,都是有記錄並且公示的,細到連一對蠟燭都必須記錄。

村裡的其它錢,可能有人會去貪,可天后宮的錢,壓根沒人敢動歪心思。

而像李多魚這些做頭家的,非但不會去貪這些錢,反而經常倒貼錢。

李多魚在給天后宮買一些小東西時,就懶得讓供銷合作社開票據了。

問完聖盃後,得知沒自己事了,李多魚當場跑回了家裡,直接倒頭就睡。

可沒想阿孃陳慧英早早就守在他家,並過來監督他,讓他不能吃葷菜和喝酒。

幾乎是同一時間,村裡負責廣播的老茂,用村裡的大喇叭廣播道:

【各位村民,大家好,現在通知一件大事情,咱們島天后宮明天要去祖廟謁祖進香,有去的村民,明天四點到天后宮集合提燈的,扛旗的,扛轎的.

還有媽祖娘娘是吃素的,明天謁祖進香時,大家不要吃葷菜,不要吃肉油,不要喝酒,明天凌晨,大家可以到天后宮吃早飯。】

【還有,除了要謁祖進香的村民,本島的村民這兩天儘可能不要出海捕魚,蝦兵蟹將是咱們的好兄弟】

正月十三。

凌晨四點。

李多魚頂著一對熊貓眼,早早就在天后宮那裡集合,現場有不少人正在吃早飯。

這次前往湄洲島祖廟謁祖進香的,有六十號人左右,下沙村和陳家村那邊各三十人,陣仗算是非常大。

除了大人外,很多小孩也到天后宮這邊來吃早飯,要是臭腳還在的話,必然也會跑來蹭飯的。

李浩然早早就跑來吃早飯了:“叔,今天就巡安了嗎,那我要不要回去拿旗啊。”

“還沒呢。”

李多魚搖頭道:“今天不是媽祖巡安,而是準備前往湄洲島祖廟謁祖進香。”

“什麼是謁祖進香啊?”

“這個啊”

“找你爹,或者找你阿公問去,他們比我懂得多。”

關於巡安的很多規矩和習俗,李多魚是真的不懂。

他也是在最近,才聽老一輩說的,擔擔島上的媽祖娘娘只是湄洲島金身的分靈媽祖。

而分靈是指一個地方新建宮廟,或者信徒欲在自宅供奉某一尊神明時。

可以到歷史悠久、神蹟靈驗的大宮廟去求取神明的靈力,經過特殊的儀式之後,新塑的神像被視爲祖廟神明的分身。

而分身則具有相同的靈力,可每隔一段時間,就得重新回到祖廟來進香、刈火,這樣才能保持靈力不衰。

擔擔島天后宮的媽祖是兩百多年前,從湄洲島祖廟分靈過來的,按照原本習俗,早就已經回去重新進香,刈火了。

由於那十年的緣故,謁祖進香被迫中斷了,到現在都快有二十年沒去祖廟了。

差不多五點,所有要謁祖進香的村民已經吃完早餐了,大家已經開始列隊。

他們的隊伍叫進香儀隊,主要職責是護送媽祖神像到湄洲祖廟進香。

走在最前面的是李多魚,他披著一條黃色絲綢綬帶,一邊刺繡著【擔擔島天后宮進香】另一頭則是【天上聖母保平安】。

手裡捧著一尊年代久遠,薰得相當黑的香爐,據說有兩百多年的歷史。 陳火炭和陳遠山這兩位副頭家跟在他的身後,跟他一樣都是披著黃色絲綢綬帶。

再往後,就是提著紅燈的漁女,也是這次進香儀隊最亮眼的一羣人。

提燈女足足有三十六人,水花和林珊珊這種結過婚生過孩子的,也在這個隊伍裡,而更多的是還沒結婚的年輕女孩。

她們都穿著統一的媽祖裝,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帆船頭、大海裳,紅黑褲子保平安。”

今天這些提燈女都有簡單化妝,嘴脣也都咬過紅紙,一個個都打扮得相當漂亮。

很多男青年之所以能這麼早醒,就是來看這羣提燈女的,不少人還在那裡品頭論足。

“我覺得,老陳家的陳曉燕最好看,今年剛好十八,再過兩年就可以嫁人了。”

“林老師也挺好看的。”

趙大海嫌棄道:“林老師,哪裡好看了,太瘦了,身上全都是骨頭,女人還是要胖點好。”

趙大海講這話時,恰好被石頭給聽到了,當場直接回懟道:“不愧是搞破鞋的,就喜歡陳寡婦那種肉嘟嘟的。”

趙大海也不示弱:“石頭,你都還沒開葷,不會懂的,等你撞到骨頭,你就知道痛了。”

有個老漁民也贊成趙大海的觀點:“沒錯,大海說的對,太瘦了,真的不好。”

一旁的李浩然壓根就不懂得他們在說什麼,感慨道:“爭什麼爭啊,那是我嬸嬸沒上,不然肯定是最漂亮的。”

說起周曉英,在場不少男人不由嘆息了聲,看著隊伍最前面的李多魚,大家不由怨念了起來。

周曉英可以說是擔擔島獨一檔,又白身材又好,不瘦也不胖,氣質還槓槓的,可惜老早就被老李給當成童養媳了。

有個村民忍不住說道:“麻蛋的,怎麼感覺咱們村的好運,都集中在李多魚一個人身上了。”

趙大海點頭道:“這麼一說,好像還真是啊。”

一個老人,見他們在那瞎聊,突然嚴肅說道:“這種大日子,別亂說話,媽祖娘娘會當真的,說不定,直接把你們的氣運全挪到李主任那裡去了。”

聽到這話後,這羣人趕緊朝著媽祖娘娘的神像拜了起來,並開始認錯。

提燈女後面的隊伍,則是十多個扛令旗的,隊伍的中間則是扛神轎的。

最後纔是扛神轎的信徒,神轎坐的是寶相莊嚴的媽祖娘娘神像,兩側還有手持日月傘的信徒,身後還有一位舉著寶蓋傘的信徒。

這次去祖廟進香的神明,就只有媽祖娘娘,其它神明是不用去的。

很多天後宮都是有兩尊媽祖神像的,一尊比較小,一尊比較大。

比較小的那尊是兩百多年前從祖廟那邊請過來的,全身都是木雕的。

而這尊媽祖像,本島人一般稱其爲軟身媽祖,巡安或者出差,大大小小事情,用的都是這一尊媽祖。

比如這次要去祖廟進香,就必須由軟身媽祖前去,有些村民也稱其爲出差媽祖。

另外一尊是硬身像,是不能移動的,又被稱之爲鎮宮媽祖,一但軟身媽祖出差的話。

有硬身像在,也不至於在媽祖娘娘出差時,讓天后宮無媽祖可拜。

五點半準時,隨著天后宮這邊的鞭炮聲響起。

廟祝扯著嗓門喊道:

“吉時已到,進香儀隊出發。”

漁女手裡提著的燈籠全都點亮,手捧著香爐的李多魚則緩緩走在最前面。

進香儀隊慢慢朝著碼頭的方向走去,而沿途不斷有村民對著出宮的媽祖娘娘神像虔誠跪拜起來。

碼頭那邊,更是聚集了大量的村民,有下沙村的,也有陳家村的。

可大家都沒有擋道,而是很自覺的讓開一條道路。

這次前往湄洲島,擔擔島一共準備了四條船,分別是李多魚那艘釣魚船,這艘船當做牌面,負責專門運輸媽祖神像。

還有李念天、李政發的拖船,以及島上往來青口碼頭的那艘客船。

船的四周全都插滿了令旗,看起來,就像古時候的戰船一樣。

等進香儀隊的人員,全都登上了漁船後,連綿不絕的鞭炮聲在碼頭炸響。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東邊的天空出現了一道道絢爛的紅光。

老漁民忍不住感慨道:“時間剛剛好,真的會算時間。”

四艘漁船也朝著湄洲島的方向前進,而島上有船的漁民,也紛紛開上自家的漁船,跟在這四艘船的後面,就這樣一直跟了大概十分鐘的距離。

漁船就不再繼續往前跟了,大家目送著那四艘船離開,隨後,全都回島了。

從擔擔島開船到湄洲島,差不多要開兩個小時左右。

然而謁祖進香也不是你想去,就能去的,這些都要事先跟湄洲島祖廟那邊商量的。

李多魚最近也都在忙,這些事情都是由陳火炭和陳元善完成的。

接下來行程,李多魚更是一臉懵逼,原來他們並不是直接到湄洲島祖廟。

而是先來到了賢良港天后祖祠,聽陳火炭講,這裡還涉及到了賢良港與湄洲島的媽祖誕生地之爭。

已經吵了很多年了,不過對他們這種過來的進香的來說,媽祖誕生地到底在哪,並沒有多大的意義。

你們兩個都爭的話,那就兩個都拜就好了。

而在古時候,賢良港是通往湄洲島的唯一碼頭,各地香客必先在賢良港天后祖祠裡舉行謁祖儀式,再乘船到湄洲媽祖祖廟請香。

擔擔島這邊還是尊重古時候的習俗,擔擔島的分靈媽祖,先是來賢良港天后祖祠這邊停留一晚。

第二天,天亮時。

再從賢良港碼頭渡海到湄洲祖廟進香,完成了進香儀式,而整個儀式最快的話也需要兩天時間。

可讓李多魚沒想到的是,就在他們舉行儀式時,有不少穿著西裝的人,正拿著攝像機到處在拍攝。

且聽口音,不像是本地人,操著一口閩南話,但又不是發閩南音,給人的感覺就是比較嗲。

(這一章查了好多資料,導致更新晚了,關於媽祖的習俗實在太多了,如有不同,則以你們那邊爲準。)(本章完)

242.第242章 有人煤炭中毒第474章 宮廟守夜第155章 你就是李多魚?(求訂閱)第56章 冬至快到了(求追讀)300.第300章 自爆280.第280章 李家的根320.第319章 兩個廚子第117章 再去研究所(求訂閱)395.第390章 水產研究所來人,採蠔苗第115章 別靠這麼近,好熱啊(求訂閱)第557章 小學畢業考第425章 小小的魚,大大的致富經,發財了377.第373章 從善如登 , 從惡如崩!353.第350章 海帶大豐收209.第209章 衣服都快穿不下了第562章 李主任教育家長(二更)第436章 撿到了一個迷弟377.第373章 從善如登 , 從惡如崩!第429章 拖網船回來了,二嫂離開了第78章 全村出動搞海鮮(求追讀)第151章 兩個港島人的真實身份275.第275章 偶遇(求訂閱)第593章 我去打個電話第379章 我屬老虎的第94章 王家兄弟崩潰了第485章 咚咚咚200.第200章 你要結婚了?393.第388章 馬秀梅的下落,居然就在身邊第96章 今天是奶爸(求追讀)第206章 小法庭第103章 (求訂閱)談話第273章 怕把你給忘了第35章 準備出海(求追讀)第472章 多魚叫我吃屎我也去吃第508章 找領導訴苦386.第381章 幸運魚,今晚發財了第60章 大隊長也想養海帶第400章 紅樹林爲什麼叫紅樹林?第553章 這也太穩健了第462章 有種,你們再捅一下看看第496章 找到親人第56章 冬至快到了(求追讀)第265章 大哥回來了第83章 新年新氣象第78章 全村出動搞海鮮(求追讀)第60章 大隊長也想養海帶第573章 茫茫黑夜中的燈塔338.第337章 深夜摸上船,你跟我說是船壞了第6章 不是吧,君子也防第425章 小小的魚,大大的致富經,發財了220.第220章 一出好戲第265章 大哥回來了第514章 我兩個都要358.第355章 該來的,終究會來248.第248章 跳蚤 蝨子(求訂閱)第152章 那兩人跑路了378.第374章 女人鬧彆扭261.第261章 又上報了第397章 烤鰻魚爆火第145章 專利費321.第320章 有人打釣魚船的主意352.第349章 氣氛都在這了,不做點什麼,好221.第221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514章 我兩個都要第143章 壓力給到陳書記這邊第423章 帶大鐵鍋,捕撈丁香魚第578章 日子越來越有盼頭第152章 那兩人跑路了第48章 落幕(求追讀)第111章 被人驅趕(求訂閱)288.第288章 買個煙花,順便做一筆生意第444章 有奶就是娘第537章 邀請函第507章 小金被打了(5000)第124章 老李的震驚334.第333章 默契的老漁民290.第290章 賣煙花第93章 海蠣田,插竹子(求追讀)224.第224章 想要一個貼心小棉襖第602章 前往大竹村第66章 大戰鱸滑323.第322章 清除害羣之馬第599章 喜事連連第575章 僧帽水母第133章 港島人來投資養鮑魚第555章 公開成交金額第516章 動員307.第307章 非常惡劣的事第35章 準備出海(求追讀)366.卡文,晚點更新,改稿中第502章 蝦跑哪裡去了?第484章 媽祖回孃家第539章 先下手爲強第150章 過中元(求訂閱)334.第333章 默契的老漁民第403章 長達四十年的等候第599章 喜事連連第451章 打價格戰第151章 兩個港島人的真實身份167.第167章 海釣前的準備
242.第242章 有人煤炭中毒第474章 宮廟守夜第155章 你就是李多魚?(求訂閱)第56章 冬至快到了(求追讀)300.第300章 自爆280.第280章 李家的根320.第319章 兩個廚子第117章 再去研究所(求訂閱)395.第390章 水產研究所來人,採蠔苗第115章 別靠這麼近,好熱啊(求訂閱)第557章 小學畢業考第425章 小小的魚,大大的致富經,發財了377.第373章 從善如登 , 從惡如崩!353.第350章 海帶大豐收209.第209章 衣服都快穿不下了第562章 李主任教育家長(二更)第436章 撿到了一個迷弟377.第373章 從善如登 , 從惡如崩!第429章 拖網船回來了,二嫂離開了第78章 全村出動搞海鮮(求追讀)第151章 兩個港島人的真實身份275.第275章 偶遇(求訂閱)第593章 我去打個電話第379章 我屬老虎的第94章 王家兄弟崩潰了第485章 咚咚咚200.第200章 你要結婚了?393.第388章 馬秀梅的下落,居然就在身邊第96章 今天是奶爸(求追讀)第206章 小法庭第103章 (求訂閱)談話第273章 怕把你給忘了第35章 準備出海(求追讀)第472章 多魚叫我吃屎我也去吃第508章 找領導訴苦386.第381章 幸運魚,今晚發財了第60章 大隊長也想養海帶第400章 紅樹林爲什麼叫紅樹林?第553章 這也太穩健了第462章 有種,你們再捅一下看看第496章 找到親人第56章 冬至快到了(求追讀)第265章 大哥回來了第83章 新年新氣象第78章 全村出動搞海鮮(求追讀)第60章 大隊長也想養海帶第573章 茫茫黑夜中的燈塔338.第337章 深夜摸上船,你跟我說是船壞了第6章 不是吧,君子也防第425章 小小的魚,大大的致富經,發財了220.第220章 一出好戲第265章 大哥回來了第514章 我兩個都要358.第355章 該來的,終究會來248.第248章 跳蚤 蝨子(求訂閱)第152章 那兩人跑路了378.第374章 女人鬧彆扭261.第261章 又上報了第397章 烤鰻魚爆火第145章 專利費321.第320章 有人打釣魚船的主意352.第349章 氣氛都在這了,不做點什麼,好221.第221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514章 我兩個都要第143章 壓力給到陳書記這邊第423章 帶大鐵鍋,捕撈丁香魚第578章 日子越來越有盼頭第152章 那兩人跑路了第48章 落幕(求追讀)第111章 被人驅趕(求訂閱)288.第288章 買個煙花,順便做一筆生意第444章 有奶就是娘第537章 邀請函第507章 小金被打了(5000)第124章 老李的震驚334.第333章 默契的老漁民290.第290章 賣煙花第93章 海蠣田,插竹子(求追讀)224.第224章 想要一個貼心小棉襖第602章 前往大竹村第66章 大戰鱸滑323.第322章 清除害羣之馬第599章 喜事連連第575章 僧帽水母第133章 港島人來投資養鮑魚第555章 公開成交金額第516章 動員307.第307章 非常惡劣的事第35章 準備出海(求追讀)366.卡文,晚點更新,改稿中第502章 蝦跑哪裡去了?第484章 媽祖回孃家第539章 先下手爲強第150章 過中元(求訂閱)334.第333章 默契的老漁民第403章 長達四十年的等候第599章 喜事連連第451章 打價格戰第151章 兩個港島人的真實身份167.第167章 海釣前的準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山区| 阜宁县| 额济纳旗| 延庆县| 凌云县| 英吉沙县| 山西省| 钟山县| 离岛区| 朝阳县| 龙岩市| 红安县| 平果县| 鹤山市| 那曲县| 平安县| 滁州市| 修水县| 台东市| 衡水市| 安图县| 吉安市| 鄂托克旗| 高淳县| 高邑县| 镇沅| 萨嘎县| 理塘县| 宁波市| 乌什县| 博白县| 马公市| 溆浦县| 南漳县| 铁岭市| 麻栗坡县| 泰安市| 孟村| 仙桃市| 临猗县| 合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