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72章 多魚叫我吃屎我也去吃

根據擔擔島的民俗,不管是‘頭家’,還是‘副頭家’一輩子就只能輪一次,且還是必須留在本村的。

像陳冬青這種讀書出去的,是沒有資格當選頭家的,必須要有在本村做事的人材行。

對擔擔島的大部分人來說,頭家這東西,可比什麼“一生只買一顆”的鑽石厲害多了。

村民一旦有機會當上頭家的話,大家都會盡心盡責的,有些人甚至砸鍋賣鐵都要把頭家給做好,把這一屆所有活動給做漂亮了。

而擲了三次陰杯的陳扁,現在別提有多鬱悶了,估計這年都沒法好好過了。

按理來說,他這輩子已經沒機會當頭家了,除非他們村的人,願意把當頭家的機會讓給他。

這讓李多魚想起前世的一些事情,網上還真挺多人不懂他們這裡爲啥這麼看重這些“封建迷信”,覺得他們很愚昧,什麼都想問神明。

可這東西並不是沒有原因的,首先跟他們的地緣位置有關,他們省算是沿海生存環境最惡劣的地方之一。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環境,註定沒法種出太多的糧食來。

再加上,每年多少都會刮颱風,誇張時,一年出現好幾個,能不能吃上飯,全是老天爺賞不賞臉。

當年的遷海令,又餓死了好多人,常年還有倭寇和海匪騷擾,可以這樣說,他們的祖輩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熱中。

但也不能都說不好,也正是這個惡劣的地理環境,讓他們省成了自古以來的兵家不爭之地。

每次兵荒馬亂時,都會有很多外地人逃到這邊來,而他們帶來的不單隻有人口,還是各地的信仰。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他們省反而比較完善保留了一些古代的民俗文化。

當然這些,並不足以讓本地人對“神明”崇拜,根本原因,還是活得太苦了。

шшш ?Tтká n ?C〇

像他們沿海出海打魚的,經常早上出門還好好的,第二天可能連屍體都找不到。

還有那些下南洋賺錢的,有可能一整船人全都消失了。

可爲了生存,他們也是沒有辦法,唯有將精神寄託於神明,纔不至於被現實折磨到崩潰。

對沿海漁民來說,媽祖不單單只是神明那麼簡單,而是他們爲了能夠更好更加堅強生活下去的一種信仰和精神寄託。

除了媽祖外,還有非常多類似的“神明”,山裡經常被毒蛇咬的,就會信奉“侍者公”。

怕孩子夭折,難養的,就會去祈求鄰水陳靖姑

很多地方都說,窮山惡水出刁民,可他們這裡不一樣,窮山惡水出的是“愛拼纔會贏”。

16世紀那會,擔擔島隔壁一位叫陳振龍的商人,涉險從呂宋那裡將番薯引進到了國內,解決了不少溫飽問題。

無數下南洋的祖輩,在祖國危難之際,紛紛回國捐款、開辦學堂。

封建迷信真談不上,外面人看他們好像很迂腐,很迷信,會花很多錢在這種虛無縹緲的事情上。

可一般說這話的,都沒有深入瞭解過他們,不明白這些民俗信仰對本地人來說,有多麼的重要。

可無論外面人怎麼說,怎麼理解,這些都無所謂,最重要的是,一旦重新開始遊神或者巡安的話,整個擔擔島,不管男女老少都會特別激動和開心。

明年確定要“巡安”的消息傳開後,當天就有老一輩人將封藏多年的鑼鼓拿了出來,已經開始“咚咚鏗”了。

也有漁女翻出藏了快二十年的媽祖裝,當年她們剛穿這些衣服時,也還都是妙齡少女。

可再次把它從箱底拿出來時,臉上已經全是皺紋,不過衣服洗一洗,還是可以留給孩子穿的。

李多魚當選的這個“大頭家”,則是一整個年度擔擔島信徒祭祀活動的代表。

兩個村一起聯合舉辦的情況非常少見,也有可能只有這一屆才這樣搞。

明年就不好講了,所以他這個大頭家非常有“身份”的。

可身份越大,要做的事情就越多,不單要負責籌辦天后宮當年所有的宮廟祭祀活動。

什麼“謁祖進香”“巡安”“請戲”等等,還有日常的上香、重要神誕、年節的祭祀、宮廟日常的清潔管理等事務。

可很多事情,李多魚壓根就不懂得怎麼處理,畢竟他跟曉英這一代人,還真沒經歷過幾次廟會遊神。

小時候,纔剛學會扛旗,就進入那消失的十年了,旗子都被沒收走了。

說起來,擔擔島的天后宮算好的了,沒有被“破”掉,拿去當倉庫,只是被封了十年。

這點王大炮還算是比較有良心的,當年沒有帶頭搞破壞,倒是尚峰鎮那邊,很多宮廟就全給搗毀了,有的連神像都給砸了。

然而,當上大頭家的李多魚完全就是一臉懵,壓根就不知道該怎麼辦,都是別人叫他做什麼就做什麼。

張金沙完全成了他的傳話筒,不停過來喊他,該去拜拜了,有事情需要你去擲聖盃,問媽祖下一步該怎麼辦了。

還有什麼沒錢買東西了,需要他先墊付一下,說實在的,李多魚不覺得這個頭家有多大的權利,反而感覺像是個工具人。

天后宮裡,真正幹活主事的,是陳元善和陳火炭兩人,他們兩人都是德高望重的。

就算老李跟阿孃過去,也是小字輩,也得聽他們的號令行事。

陳家村的村民還都挺有阿Q精神的,這兩天一直都在說,媽祖之所以會選他出來當頭家,就是爲了讓他掏錢的。

這一點,李多魚還是比較贊同的,這兩天,他還真就是過來掏錢的。

巡安一旦重啓後,需要花錢的地方真的太多了。

首先,天后宮要重新修繕,比如瓦片壞掉了,需要補,牆面的紅漆沒了,需要重新刷,牆上的彩繪也要找人重新繪畫。

還有巡安所需的各種物品,包括門彩橫幅、媽祖的寶蓋傘、神轎.千里眼、順風耳的神偶也得重新定製。

過年後,還得包船將島上的媽祖分靈請到祖廟那邊去謁祖進香,這些也都是大開銷啊。

而經歷過那十年後,現在島上的天后宮窮的要死,日常開銷都是個問題,哪裡還有錢來搞這個。

當然這些錢也不可能都是李多魚出,他只是暫時先墊上而已,到時候,募捐結束後。

天后宮的賬目裡有錢了,就會把他墊上的那部分錢還給他了。

要是其它事情,李多魚墊錢的話,阿孃陳慧英肯定會有意見的,可跟媽祖有關的事情,她反而會說:“沒事,墊的越多,保佑的也就越多?!?

好在另外兩位副頭家對天后宮的事情也非常上心,李多魚也樂意做個只掏錢少做事的散財童子。 畢竟,他身上的事情已經夠多了,要是再加上天后宮的事,根本就轉不過來。

廿九這天。

老李過來幫忙代替他,李多魚趕緊從天后宮裡跑出來透透氣,這兩天被香給薰到眼睛都紅了。

一直聽那鞭炮聲,到現在耳朵一直都有那嗡嗡聲。

李多魚漫無目的走著,沒想還是走到了碼頭這邊來。

老金的豬肉攤生意非常好,排隊買豬肉的人特別多,有人直接喊道:“老金,給我留十斤排骨,五斤五花肉啊。”

“現在五花肉沒了,晚上還要殺一頭豬,你真想要的話,就早點過來排隊?!?

“那能不能給我預留啊?!?

“沒法預留啊,只能你自己來排隊,我豬都還沒殺完,別人都已經快搶光了。”

見李多魚經過,正在幫他爹賣豬肉的小金,連忙打招呼道:“魚哥,你是不是要買肉啊?!?

而圍著圍裙,手裡還拿著殺豬刀的老金,見到李多魚後,直接不顧那些排隊的村民,滿臉堆笑跑了過來。

“大頭家,恭喜,恭喜,我給你留了一個豬頭,還有二十斤五花肉可以用來拜拜?!?

老金纔剛說完,剛剛那位喊著要五花肉的村民說道:“多魚,咱島的媽祖吃素的,拜什麼豬頭啊,把那個豬頭和五花肉給我吧?!?

老金瞪眼道:“臭頭,你懂什麼,葷菜又不是給媽祖吃的,而是給千里眼、順風耳和蝦兵蟹將吃的?!?

一位村民也解釋道:“老金說的沒錯,現在海上這麼多船,媽祖娘娘肯定忙不過來的,要給蝦兵蟹將多吃點肉,不然都沒力氣來幫我們了?!?

聽到這話後,排隊的村民忍不住笑了起來。

而李多魚還真的不是很懂這些:“可以,那我先把錢給付了,先放你這裡,等會,我再過來拿?!?

老金連忙擺手道:“不用,我家小金去你那上班,我都還沒好好上門感謝呢?!?

見老金不收錢,李多魚當場嚴肅了起來:“這樣可不行,一碼歸一碼,你不算錢的話,我就不要你這個豬頭了,我直接去隔壁村買了。”

見李多魚那認真的表情,老金擰著眉頭,只好說道:“那行,豬頭加二十斤五花肉,你給我三十五就行?!?

李多魚很清楚,這個價格的話,肯定是低了,但也不想在這個事情上繼續糾結了,拿了三十五塊給老金。

老金一手拿著殺豬刀,微笑著,目送他離開,原本他很想讓小金也學殺豬的。

可沒想,這小孩跟村主任投緣,被叫去廠裡面幹活去了,現在島上的誰不清楚,能去李多魚廠裡幹活的,都是非常有前途的。

李多魚接著往前走了不到一百米,就來到了碼頭這邊。

碼頭上的魚販子依舊有很多,且一個個都叫喚地很大聲,還有人拿著大聲公在那邊喊:

“誰有網箱的,還有養魚的,趕緊來賣魚啊,最後一次高價收購了,這批結束後,今晚海鮮價格就要減半了?!?

“再通知一遍,廿九了,馬上要降價了,大家趕緊賣啊。”

這兩天魚販子們,又罕見地團結起來,不再互相拆臺了。

李多魚來了後,碼頭這邊的魚販子,紛紛說道:“哎呀,大頭家來視察我們工作了。”

李多魚尷尬笑了笑,他對這個新稱呼,還有些不適應。

自打他當上大頭家後,大家也不叫他李主任了,更喜歡叫他大頭家。

老米問道:

“大頭家,你今年沒搞活的海鮮嗎,去年你不是養了好多啊。”

李多魚一臉無奈:“我也想啊,可今年哪有空?!?

老米嫌棄道:“肯定賺大錢了,就看不起這些小錢了。”

李多魚白了他一眼:“怎麼可能,我要是手裡有貨的話,你們今天就別想把價格壓下去?!?

老米立馬說道:“那你以後,還是別養了,跟你做生意,真是一毛錢都賺不到。”

其他魚販子也跟著說道:“沒辦法,多魚,真的太精了,想賺他錢真的太難了?!?

李多魚笑道:“你們這是在誇我,還是在損我啊?!?

“當然是誇你,你是大頭家,還是村主任,我們怎麼敢損你?!?

聽到這話後,大家全都笑了起來,而李多魚在碼頭簡單跟大家聊了聊,沒想趙大海和趙二牛找了過來。

“魚哥,問你件事,我們兩兄弟搞了不少活海鮮,是現在賣,還是晚點再賣啊。”

李多魚看著這兩人,發現這兩兄弟其實挺拼的,真的很勤勞,很會學他做事啊。

李多魚思考了會說道:“這個我也沒法給你保證,你們要是想賭一把的話,那就晚點賣.以我的經驗來看,今晚價格可能會大漲?!?

“謝謝魚哥,我們知道了?!?

趙家兄弟本來還想忍一忍,聽李多魚的話,把活魚壓到最後時刻纔出。

可不知道怎麼回事,被魚販子不停地說,兩兄弟還真擔心今晚海鮮價格要減半。

廿九下午四點左右,趙家兄弟就把這段時間抓到的石斑魚、鯛魚和海鱸魚這些海鮮都給賣掉了。

然而.

他們賣完海鮮,還沒幾個小時,剛從榕城回來的魚販子,就直接喊道:

“大家趕緊去抓魚啊,今年銷量非常好,市裡面通宵賣海產啊,價錢可能會翻倍。”

聽到這話的趙家兄弟沒差點給氣吐血,雖然今年他們賺了不少錢,過年這會也買了不少豬肉,可感覺這年都不好過了。

趙二牛抱怨道:“都叫你聽多魚的,你偏不信,現在傻了吧?!?

趙大海恨到牙齒都快咬碎了:“媽的,以後,多魚叫我吃屎我也去吃?!?

第124章 老李的震驚242.第242章 有人煤炭中毒第531章 忙裡偷閒去釣魚,貢海蠣釣法第420章 校長的來意381.第376章 生了第578章 日子越來越有盼頭282.第282章 鳥嘴礁第433章 謝了啊,小舅第551章 開工典禮(5000盟主風清洋洋洋加更330.第329章 資本傢什麼時候慷慨過(二合一第456章 看李多魚賺錢,比自己虧錢還要難受369.第365章 低價拿到藥材第120章 (四更)生吃生蠔258.第258章 大事,媽祖說了算第480章 培育蝦苗(補昨天)336.第335章 沈家門漁港關於這兩張水的思考第498章 先把蝦苗培育出來再說第125章 80年代吃炒泡麪配可樂,太牛了第88章 頭水海帶(求追度)369.第365章 低價拿到藥材第139章 只要方法對,小船堪比拖船第449章 發動全島捐款第181章 趙公子買單第599章 喜事連連第57章 查看海帶養殖筏第132章 粘蠔苗(求訂閱)164.第164章 回村主持工作(求訂閱)第526章 神通廣大李主任388.第383章 沒找到親戚第26章 海鮮大餐297.第297章 過年,又有人搞事第62章 38分變88分262.第262章 好消息,壞消息254.第254章 剛剛只是演習第37章 第一網魚(求追讀)第127章 集體救援(求訂閱)第145章 專利費279.第279章 錨魚與弓魚術343.第341章 要想拿到項目,就得拿出相應的第502章 蝦跑哪裡去了?177.第177章 不會是真病了吧369.第365章 低價拿到藥材第429章 拖網船回來了,二嫂離開了第559章 這小子翅膀硬了287.第287章 感覺虧了十幾萬第66章 大戰鱸滑第539章 先下手爲強第399章 捕撈青蟹苗第526章 神通廣大李主任第119章 參觀育苗基地(求訂閱)第601章 強行送車169.第169章 海釣並沒有那麼簡單第67章 被聯手壓價(週二求追讀)第607章 這年輕人簡直神了啊第546章 李家打算去認祖(5000)161.第161章 金槍魚拍賣(三更)第480章 培育蝦苗(補昨天)第81章 看第一屆春晚(週二求追讀)350.第347章 不要再亂調水層了,知道沒有第38章 大風大浪出好貨第551章 開工典禮(5000盟主風清洋洋洋加更227.第227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112章 捅了三刀的老窩(求訂閱)第147章 壁虎斷尾(求訂閱)第76章 “狗”和漁排(求追讀)362.第359章 還有很多人看不起病,吃不起飯第150章 過中元(求訂閱)第492章 報告領導,我下一步打算養蝦(二更請假第482章 慢一點,我暈船第60章 大隊長也想養海帶第403章 長達四十年的等候第17章 出名了第12章 談成(求投資追讀)209.第209章 衣服都快穿不下了322.第321章 刁難第112章 捅了三刀的老窩(求訂閱)216.第216章 我們很有分寸的第8章 看養殖地373.第369章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第94章 王家兄弟崩潰了321.第320章 有人打釣魚船的主意第485章 咚咚咚282.第282章 鳥嘴礁399.第394章 有貴人幫忙,起網機推廣270.第270章 向李多魚同志學習第154章 離開擔擔島,前往榕城大學(求訂閱第595章 白賺幾十畝魚297.第297章 過年,又有人搞事379.第375章 阿姐要生了(二合一)362.第359章 還有很多人看不起病,吃不起飯第77章 密謀(求追讀)379.第375章 阿姐要生了(二合一)第588章 沒被螃蟹夾過的童年,是不完整的(日常)第586章 這個臉丟不起啊301.第301章 有償救援(兩章合併)177.第177章 不會是真病了吧318.第317章 春雨第81章 看第一屆春晚(週二求追讀)
第124章 老李的震驚242.第242章 有人煤炭中毒第531章 忙裡偷閒去釣魚,貢海蠣釣法第420章 校長的來意381.第376章 生了第578章 日子越來越有盼頭282.第282章 鳥嘴礁第433章 謝了啊,小舅第551章 開工典禮(5000盟主風清洋洋洋加更330.第329章 資本傢什麼時候慷慨過(二合一第456章 看李多魚賺錢,比自己虧錢還要難受369.第365章 低價拿到藥材第120章 (四更)生吃生蠔258.第258章 大事,媽祖說了算第480章 培育蝦苗(補昨天)336.第335章 沈家門漁港關於這兩張水的思考第498章 先把蝦苗培育出來再說第125章 80年代吃炒泡麪配可樂,太牛了第88章 頭水海帶(求追度)369.第365章 低價拿到藥材第139章 只要方法對,小船堪比拖船第449章 發動全島捐款第181章 趙公子買單第599章 喜事連連第57章 查看海帶養殖筏第132章 粘蠔苗(求訂閱)164.第164章 回村主持工作(求訂閱)第526章 神通廣大李主任388.第383章 沒找到親戚第26章 海鮮大餐297.第297章 過年,又有人搞事第62章 38分變88分262.第262章 好消息,壞消息254.第254章 剛剛只是演習第37章 第一網魚(求追讀)第127章 集體救援(求訂閱)第145章 專利費279.第279章 錨魚與弓魚術343.第341章 要想拿到項目,就得拿出相應的第502章 蝦跑哪裡去了?177.第177章 不會是真病了吧369.第365章 低價拿到藥材第429章 拖網船回來了,二嫂離開了第559章 這小子翅膀硬了287.第287章 感覺虧了十幾萬第66章 大戰鱸滑第539章 先下手爲強第399章 捕撈青蟹苗第526章 神通廣大李主任第119章 參觀育苗基地(求訂閱)第601章 強行送車169.第169章 海釣並沒有那麼簡單第67章 被聯手壓價(週二求追讀)第607章 這年輕人簡直神了啊第546章 李家打算去認祖(5000)161.第161章 金槍魚拍賣(三更)第480章 培育蝦苗(補昨天)第81章 看第一屆春晚(週二求追讀)350.第347章 不要再亂調水層了,知道沒有第38章 大風大浪出好貨第551章 開工典禮(5000盟主風清洋洋洋加更227.第227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112章 捅了三刀的老窩(求訂閱)第147章 壁虎斷尾(求訂閱)第76章 “狗”和漁排(求追讀)362.第359章 還有很多人看不起病,吃不起飯第150章 過中元(求訂閱)第492章 報告領導,我下一步打算養蝦(二更請假第482章 慢一點,我暈船第60章 大隊長也想養海帶第403章 長達四十年的等候第17章 出名了第12章 談成(求投資追讀)209.第209章 衣服都快穿不下了322.第321章 刁難第112章 捅了三刀的老窩(求訂閱)216.第216章 我們很有分寸的第8章 看養殖地373.第369章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第94章 王家兄弟崩潰了321.第320章 有人打釣魚船的主意第485章 咚咚咚282.第282章 鳥嘴礁399.第394章 有貴人幫忙,起網機推廣270.第270章 向李多魚同志學習第154章 離開擔擔島,前往榕城大學(求訂閱第595章 白賺幾十畝魚297.第297章 過年,又有人搞事379.第375章 阿姐要生了(二合一)362.第359章 還有很多人看不起病,吃不起飯第77章 密謀(求追讀)379.第375章 阿姐要生了(二合一)第588章 沒被螃蟹夾過的童年,是不完整的(日常)第586章 這個臉丟不起啊301.第301章 有償救援(兩章合併)177.第177章 不會是真病了吧318.第317章 春雨第81章 看第一屆春晚(週二求追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首市| 会同县| 雅江县| 高邮市| 孟州市| 建水县| 辽中县| 台东县| 家居| 翁牛特旗| 饶河县| 西贡区| 宁夏| 滕州市| 西乌珠穆沁旗| 邓州市| 滕州市| 荃湾区| 平度市| 囊谦县| 揭东县| 寿阳县| 西乌珠穆沁旗| 华阴市| 美姑县| 铜陵市| 文山县| 巫山县| 兴义市| 鄂尔多斯市| 邻水| 汾西县| 铁岭县| 上虞市| 桂平市| 富川| 南京市| 监利县| 临西县| 余江县| 宜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