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35章 ,改制

新書推薦:

經過長達四個小時的票數統計,當天下午公佈了票數結果,超過三分之二的票數贊成通過更改國家榮譽體制的動議。隨即會場爆發了一陣喧鬧聲,一些情緒激動的反對派議員暴跳起來,聲稱這是一個“毀滅共和”的開端,還盲目指責投贊同票的議員有復辟野心,根本不配擔任共和國的國會議員。

只是鬧歸鬧,誰也不能質疑國會票選的合法性,少數服從多數是國會最基本的規則,如果要反對或者要質疑,那就是對國會制度的挑釁。身爲國會議員自然不會與國會制度過不去,最終這件事只能進入正常程序,由中央政府開始執行議案。

到十一月二十二日,前後僅僅用了兩天不到的時間,南京總統府即頒佈了一套詳細的爵位制度。畢竟爵位制度在中國延續了幾千年,什麼文本資料、什麼禮儀搭配、什麼規章解釋全部都是現成的。再者中華民國的勳位制度原本就有嚴格的參照性,幾乎只要把一些字眼略作修改即可完成。

袁世凱頒佈的勳位制度在很大的程度照顧了前清貴族,因此可以說勳位制度反而是滿清餘孽之物。修改之後的爵位制度,儘管給人們的影響有幾分封建,可畢竟是中華文明傳承下來的東西,從文化角度來說更合適中華民國。

按照新的爵位制度說明,之前的大勳位原本對應的是親王級別,不過因爲“親王”顯然太過露骨,於是修改爲“一等公爵”,參考的就是英國爵位中的“大公爵”。但凡獲得一等公爵者,會象徵性的贈予以地區名稱爲前綴的封號,也就是傳統中所謂的封地,比如洛陽公爵、南京公爵、雨花臺公爵之類。不過這一切都只是象徵性,並不代表真正可以行使封地權。

只有一等公爵纔會有這樣的前綴封號,以彰顯爵位等級與普通公爵的區別所在。

勳一位修改爲“二等公爵”,當然這只是官方的用詞,平常的時候就以“公爵”稱呼。

勳二位修改爲“侯爵”,勳三位修改爲“伯爵”,勳四位修改爲“子爵”,勳四位修改爲“男爵”。這就是六等爵位,所享受的待遇除了配發綬帶、勳章、禮服、手杖以及每年的象徵性獎金等等之類之外,其他一切都只是形式,並沒有真正的爵位特權。

至於之前已經授予的勳位人士,這段時間總統府勳位管理局會派人聯絡,逐一更換對應的爵位獎勵,並且在報紙刊登公告消息。

中華民國榮譽體制改革的消息很快傳遍開來,不過並沒有引起想象中的轟動和關注。

小老百姓們對這些事情幾乎毫不關心,那些站出來發牢騷和指點的人,大多是一些比較刁鑽的知識分子,而且人數根本算不多,反應根本算不激烈。

整個事情就這樣一帶而過,相比之下老百姓們更關心戰爭的消息。即便吳紹霆當政以來大力提倡教育普及,可中華民國基層百姓多數仍然是文盲,故而更容易吸引他們的是一些簡單的東西,打勝了,或者失敗了,然後考慮對自己的影響。

這次榮譽改制之事,表面看似波瀾不驚,可事實已經在相當一部分官僚心中留下了重筆,不管這次榮譽改制意義如何,也不管臺幕後的真實意圖是什麼,總之一切絕不會空穴來風。德國人也好,元首也好,這僅僅只是開始。

關於這次國會動議的前後經過,特勤局早已經詳詳細細的記錄了下來,並且交給中央情報局分析科進行了一系列清點和分析,很快就有一份彙總報告送到了昆明元首行營。

吳紹霆在看完這番報告之後,陷入了一陣冗長的沉思狀態,他確實沒有料到國會裡面居然有這麼多人會支持榮譽改制。雖然這些人的理由看去正兒八經,毫無任何不軌之念,可他不是傻子,這幫幾十歲的大老爺們能混到國會這個老油條匯聚的地方,自然會有最起碼的政治目光,隨隨便便都能看透榮譽改制幕後的意味。

送來這份報告的人是王長齡,他在等到吳紹霆看完之後,前一步問道:“元首,您下一步打算怎麼辦?”

吳紹霆微微嘆了一口氣,冷靜的說道:“這件事暫時就先這樣,不過國會裡面的那些持反對意見的議員要好好盯緊了。本來這不是什麼大事,可一旦讓一些陰謀小人橫加一筆,那到時候可就變成麻煩事了?!?

王長齡點了點頭,說道:“我已經都交代下去了,特勤局和政治監察部都會跟進?!?

吳紹霆隨即又問道:“讓你們調查德國人到底在搞什麼鬼,可有什麼進展?”

王長齡無奈的嘆了一口氣,不避諱的說道:“元首,這些德國人真是讓人搞不懂。他們在私底下串聯的活動從來不做掩飾,但很多人只不過是聽從吩咐行事,至於目的就連他們自己都不清楚?!?

吳紹霆微微皺了皺眉頭,那些德國顧問們都是專家人才,自然不會自發的摻和政治活動,必然是有一級給他們下達指示。他當即直接的問道:“是誰在指示他們?”

王長齡說道:“目前我追查到的組織就是德國顧問團,說來奇怪,我們的人在試探他們的底細時,這個組織的管理層幾乎沒有任何隱瞞,直接告訴說他們所接受的命令是德國外交部直接下達的命令,還說與大使館沒有任何關係。不僅如此,當詢問他們爲什麼要這麼做時,他們也直接回答是爲了遵守第二次對華經濟援助的附屬條約,幫助我們中國進行社會改造?!?

吳紹霆臉色立刻顯得不耐煩起來,他冷冷的說道:“說來說去,終歸還是一些廢話?!?

王長齡無奈的說道:“確實如此,這等於是繞了一個圈。不過我發現德國人似乎對這件事的態度很較真,而且在某些方面甚至不隱瞞自己的行動方向,這一點值得注意?!?

吳紹霆現在主要考慮的還是德國人在幕後的動機是什麼,至於他們怎麼做,這些都是可以輕而易舉就能發現的事情。再者他知道德意志民族是一個古板、恪守規則的民族,哪怕幾十年之後同樣如此,所以有些事情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難理解。

“總之,他們有第一次、第二次,肯定還會有第三次,之前只是一些無關痛癢的小動作,可遲早有一天他們會來真格的。”

“元首,您的意思是我們一定要看緊?”王長齡問道。

“這一個多月你們都沒看出什麼效果,還真指望德國人能透露出什麼破綻嗎?他們把改造我們中國社會體制當作是一項外交任務,而且當初在簽訂援助計劃合約的時候,我們也首肯了他們的行動。所以對於他們而言,目前所做的一切都能順理成章、順其自然,越是這樣,我們越難提前預測。”吳紹霆語氣認真的說道。

“那我們該怎麼辦?”王長齡臉色有幾分憂慮。

“現在沒有辦法,只能等著他們的下一步。不過德國人繼續這麼折騰下去,遲早會把咱們中國折騰出大亂子。當務之急,還是這場世界性的大戰快點結束,等我們以戰勝國的身份拿到該有的好處之後,到時候就可以開始籌備跟德國劃清楚界限的事情了。”吳紹霆表情堅決的說道。他既然要讓中國成爲世界列強,那自然不可能永遠給別人當小弟,縱然跟德國不會有利益的衝突,但也不希望發生政治或者外交的不愉快。

第一次世界大戰彼此都有利可圖,故而一拍即合。但戰爭結束之後,歐洲的事情歸歐洲人來管,亞洲的事情歸亞洲來負責,大家浸水不犯河水。至於中國借貸的外債,自然會按照規定的日期來償還,當然如果是純粹的“援助”那就是另外一碼事。

王長齡緩緩的點了點頭,但是卻沒有多說話。這種國際間的政治干係還輪不到他這個戰情局局長來摻和,自己能做的無非就是搞搞信息破壞和監聽監視而已,終歸只是奉命行事。

停頓了片刻,吳紹霆看了一眼王長齡說道:“事情就先這麼辦,德國人那邊你就不要多去盯梢了,我估計也不會有什麼結果。關鍵還是要看好咱們中國國內的動靜,省的一些刁鑽之徒藉機鬧事,我可不想平白無故的被人潑一身污水。”

王長齡鄭重其事的答道:“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是作者“閩南愚客”寫的一部小說,最新。

熱門推薦:

第840章 ,慶元會議的動作第368章 ,袁世凱的懷疑第259章 ,臨陣換將第492章 ,北方的動靜第528章 ,攻進泉州第740章 ,第二次外交第214章 ,厚此薄彼第84章 ,張謇青睞第596章 ,佈局四川第253章 ,戰賀州第1000章 ,分拆計劃第424章 ,在日本第451章 ,醒來第478章 ,轎車第295章 ,湖南潰兵第356章 ,活捉蕭耀南第985章 ,統帥部成立第554章 ,未雨綢繆在南方第472章 ,大發展之前第1004章 ,發落第872章 ,濱口的外交第773章 ,吳紹霆強硬態度第693章 ,國防軍計劃第624章 ,寒冬未去第1056章 ,南疆門戶第378章 ,讓香港成爲臭港第269章 ,爭奪第1085章 ,危急關頭第389章 ,南征軍內變第880章 ,鞏固第114章 ,下山之後第954章 ,火線點燃第670章 ,大變之前第451章 ,醒來第546章 ,計劃實施第1010章 ,段祺瑞之見第422章 ,壓力之下第122章 ,迫在眉睫第615章 ,敵後動作第946章 ,第三次會談第518章 ,留一手準備第719章 ,一天之內第37章 ,追擊行動第37章 ,追擊行動第722章 ,大勢已定第326章 ,中國海軍的夢想第623章 ,黨政一談第1025章 ,在成都第1137章 ,放棄南亞第381章 ,蕭耀南的公開信第935章 ,條件第354章 ,不期而遇第192章 ,國內山雨之前第988章 ,換一種合作第810章 ,齊山鎮關鍵要素第724章 ,梧州火車站第983章 ,紈絝子弟第865章 ,直接攤牌第294章 ,貸款第406章 ,進京第1166章 ,簽署和約第891章 ,法租界第359章 ,北方和談之前第333章 ,本性之舉第772章 ,濱口雄幸的外交第1183章 ,部署反擊第349章 ,次日的早晨第347章 ,得手第550章 ,淺嘗即止第325章 ,岑春渲效應第506章 ,柳州淪陷第872章 ,濱口的外交第27章 ,交通意外第1053章 ,預兆第74章 ,展示效果第734章 ,案件進展第1011章 ,市場花園行動開幕第831章 ,神尾光臣之死第349章 ,次日的早晨第191章 ,老狐貍第663章 ,揭底第382章 ,停戰協約第1035章 ,斬首行動第890章 ,佈置第400章 ,買賣還是交換?第244章 ,北方的反應第634章 ,重慶攻略第1085章 ,危急關頭第735章 ,梟雄病逝第906章 ,“山貓”越野戰車第836章 ,瓜分第1119章 ,貿易共同體第765章 ,見曹錕第944章 ,德國反應第281章 ,伏擊第278章 ,激戰白石界第889章 ,分寸第638章 ,分割第435章 ,軍事論證會議第1006章 ,緊急會議
第840章 ,慶元會議的動作第368章 ,袁世凱的懷疑第259章 ,臨陣換將第492章 ,北方的動靜第528章 ,攻進泉州第740章 ,第二次外交第214章 ,厚此薄彼第84章 ,張謇青睞第596章 ,佈局四川第253章 ,戰賀州第1000章 ,分拆計劃第424章 ,在日本第451章 ,醒來第478章 ,轎車第295章 ,湖南潰兵第356章 ,活捉蕭耀南第985章 ,統帥部成立第554章 ,未雨綢繆在南方第472章 ,大發展之前第1004章 ,發落第872章 ,濱口的外交第773章 ,吳紹霆強硬態度第693章 ,國防軍計劃第624章 ,寒冬未去第1056章 ,南疆門戶第378章 ,讓香港成爲臭港第269章 ,爭奪第1085章 ,危急關頭第389章 ,南征軍內變第880章 ,鞏固第114章 ,下山之後第954章 ,火線點燃第670章 ,大變之前第451章 ,醒來第546章 ,計劃實施第1010章 ,段祺瑞之見第422章 ,壓力之下第122章 ,迫在眉睫第615章 ,敵後動作第946章 ,第三次會談第518章 ,留一手準備第719章 ,一天之內第37章 ,追擊行動第37章 ,追擊行動第722章 ,大勢已定第326章 ,中國海軍的夢想第623章 ,黨政一談第1025章 ,在成都第1137章 ,放棄南亞第381章 ,蕭耀南的公開信第935章 ,條件第354章 ,不期而遇第192章 ,國內山雨之前第988章 ,換一種合作第810章 ,齊山鎮關鍵要素第724章 ,梧州火車站第983章 ,紈絝子弟第865章 ,直接攤牌第294章 ,貸款第406章 ,進京第1166章 ,簽署和約第891章 ,法租界第359章 ,北方和談之前第333章 ,本性之舉第772章 ,濱口雄幸的外交第1183章 ,部署反擊第349章 ,次日的早晨第347章 ,得手第550章 ,淺嘗即止第325章 ,岑春渲效應第506章 ,柳州淪陷第872章 ,濱口的外交第27章 ,交通意外第1053章 ,預兆第74章 ,展示效果第734章 ,案件進展第1011章 ,市場花園行動開幕第831章 ,神尾光臣之死第349章 ,次日的早晨第191章 ,老狐貍第663章 ,揭底第382章 ,停戰協約第1035章 ,斬首行動第890章 ,佈置第400章 ,買賣還是交換?第244章 ,北方的反應第634章 ,重慶攻略第1085章 ,危急關頭第735章 ,梟雄病逝第906章 ,“山貓”越野戰車第836章 ,瓜分第1119章 ,貿易共同體第765章 ,見曹錕第944章 ,德國反應第281章 ,伏擊第278章 ,激戰白石界第889章 ,分寸第638章 ,分割第435章 ,軍事論證會議第1006章 ,緊急會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川县| 金沙县| 且末县| 富平县| 宜宾县| 兴和县| 邵东县| 灵山县| 汽车| 龙井市| 清原| 鹿泉市| 壤塘县| 当涂县| 宝坻区| 永顺县| 克什克腾旗| 永宁县| 响水县| 腾冲县| 澄城县| 乌拉特前旗| 阜宁县| 呼玛县| 台中县| 渑池县| 潢川县| 蒲城县| 太仓市| 肥东县| 积石山| 鄂托克前旗| 介休市| 民乐县| 江华| 莆田市| 霍城县| 陆河县| 美姑县| 阜南县| 余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