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二十七節 十三講話 校長感慨

十三的心裡對我肯定滋生了許多的憤怒,畢竟是我把話題引到了他的身上,就像剛纔他把話題移到我的身上一樣。

那一刻,我的心裡是氣憤的,是不滿的,是非常不高興的。

其實我把話題引到他的身上,並不存在報復他,我和他既然是來麥子村支教的,就屬同事關係,同事之間是不能存在報復心理的。

我也不知道我爲什麼會把話題引到他的身上,而不是小七,亦或者是尤十姐姐的身上。在我的大腦裡,第一時間想到的,只有十三。

“李校長好,秦老師好,尤十姐姐好,我對粉筆的見解,哈哈哈……也談不上是見解,我對粉筆的感悟,其實還是比較深刻的。”

“我記得以前在孤兒院裡的時候,有一位老師就對我們班上的孩子說過,粉筆是用來傳授知識的,是爲了幫助我們走向遠方的。”

“那位老師那個時候已經有四十多歲了,當初我並不明白老師口中的‘遠方’所指何意,直到我讀了大學以後,我才漸漸地明白。”

“就在剛纔我們韓老師也有提到過,粉筆對於學生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對我們這羣傳授知識的教師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偏遠地區。”

沒有看出來,十三在說話的時候,竟然會有如此強大的凝聚力,他的演講能力,應該很強。只是在他的話語中,我聽到了“孤兒院”三個字。

在十三的信息冊裡,他沒有填其父母和親人的相關信息。在這一欄,只有孤兒纔會空著,只有孤兒纔會渴望在那裡填上一兩個名字。

哪怕只有一個,也可以。

原來十三和我的身份是一樣的,他和我的選擇,也是一樣的。這樣一來,我後面對他的態度,有可能會好一點了。

我們都珍惜“同行”裡的人,只要我們都是孤兒,那麼我們的經歷大致都是相似的,我們熬過了那種艱辛困苦的日子,現在走在了一起,共同做著同樣的一件具有巨大意義的事情。

鑑於這一點,我便會對他好一點,畢竟我的時間,沒有他多,我只是這個人世間裡的一名過客。正如徐志摩先生《再別康橋》裡: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我自出生便被拋棄,歷經千辛,在不明人士的餵養下,方可行走,方有思想。只是兩歲走路,三歲便開始了乞討,期間爲之驕傲的,便是逃過了人販子的爪牙。

或許這是上天對我的眷顧吧!比起葉子的經歷,我比她要幸運很多很多,但這不是我想看到的。我所希望的,是我身邊的人都平平安安的,都相安無事。

談起徐志摩先生寫的詩,我的大腦裡又想起了彭先生寫的《老槐樹》:

“在我的思想之源,

生著兩棵攜手同舟的老槐樹。

春夏秋冬,雨炎風寒,

他裹著她,她纏著他,

彷彿風雨皆有相伴,

彷彿酷暑皆有相陪,

彷彿嚴寒皆有相擁。

那是兩棵永不分離的老槐樹。”

我知道,這是一首愛情詩,喜歡寫詩的人,都渴望擁有這一段永不分離的愛情。不知道彭先生的愛情,會不會如他詩歌裡的愛情一樣。

“任何一件東西的產生,自然有它產生的作用和意義,粉筆也不例外。我也是長大以後才真正地明白,以前我們拿粉筆扔來扔去,老師爲什麼會阻止的原因。”

這一餐飯的時間,有點長。或許這是李校長爲我們接風的第一餐飯吧!我們在一旁講出對粉筆的認識,但李校長僅僅只是坐在一旁,保持著沉默。

李校長越沉默,我的心裡就越緊張,她的年齡已經那麼大了,我很擔心我們這羣孩子會做錯事,會說錯話,會讓她生氣。

她是不能生氣的,她的父親今天才被送上山,她已經夠傷心了。雖然李校長的臉上並沒有呈現出傷心的表情,但我的心裡很清楚,在她內心的最深處,肯定比任何人都傷心難過。

我和李校長的位置形成了對立,只要我一擡頭,我就會看到李校長的那張善良的臉,那張慈祥可愛的臉。

“這裡應該有掌聲的。”

話音未落,房間裡立刻就響起了掌聲。這是尤十姐姐的聲音,尤十姐姐終於開始說話了,在尤十姐姐的身上,好像自帶著一種“希望”。

不管是什麼事情,只要尤十姐姐出面,都會平息,都會得到妥善的解決,不知道爲什麼尤十姐姐在我的大腦裡會有這麼高的威望。

我們對粉筆的見解,各抒胸臆。接下來是李一對粉筆的見解大致地講了一下,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我們這餐飯已經吃到了尾聲。

在大家都保持沉默的時候,有一個聲音響了起來,這個聲音我盼了很久,雖然我昨晚有聽到過,但我還想聽。

“好啊!你們都已經把話說完了,講得很好,講得很好。”

這個聲音,是李校長的聲音。李校長在說話的時候,尤十姐姐立刻就挺直了腰,她對李校長非常地尊敬。

“都是一張張生龍活虎的臉吶!尤大博士,我……我們這……這麥子村有……有希望了啊……”

李校長說著說著就開始激動了起來,她很高興,但是她把這份高興在這間房間裡整整藏了三個多小時。

是啊!麥子村有希望了!我堅信在不久的將來,還會有更多的教師來到麥子村,來到山裡每一個需要教師的地方。

“是啊!老師,您看張九不是回來了嗎?我不也回來了嗎?您看……除了我和張九,還有我們的小七老師,我們的十三老師,我們的李一老師,我們的韓冰老師。過不了幾天啊,還有兩位老師也會來的。”

尤十姐姐回答李校長的時候,她的語氣非常地平和,十分地溫和,她對李校長很尊敬,

從尤十姐姐的回答裡,我好像知道了一些信息,難道她也是李校長的學生?難道她也是麥子村裡的人?

不會的,尤十姐姐的信息冊裡的家庭住址,並不是麥子村,而是上海。

“好啊!好啊!好啊!”

“到我們麥子村的老師啊,來的來,走的走,現如今就只有我們這幾位老師了。你們來了,我很高興,麥子村的村民也很高興,麥子村裡的孩子,也會高興的。”

聽著李校長的話,我的心裡突然哽咽了一下。我把視線移到了正在聽李校長講話的李一的身上,我的心裡一直在擔心著一件事情。

第二十七節 送來橘子 開始訴說第七十一節 回到大山 絢麗燈光第三十三節 夜深人靜 美女姐姐第一百二十四節 飯桌討論 粉筆問題第四十三節 親切對話 慷慨捐錢第六十九節 詩中鼓勵 翻過山頂第六十節 畏懼陳叔 痛朗野藤第八十六節 躲進黑暗 遇見小樹第二十二節 彼此安慰 留下遺憾第八十五節 秋天紅楓 病情發作第七十節 遠處燈光 到稻穀鎮第一百零九節 前往廁所 疼痛不止第六十七節 夢中甦醒 車中談話第五十三節 有色眼鏡 遞送紙巾第二十七節 送來橘子 開始訴說第二十八節 獨自悔過 子離家散第三十六節 拒絕收物 得知真相第二十節 校園醜聞 不善而終第二十七節 送來橘子 開始訴說第一百一十七節 夢迴自然 走出房屋第四十七節 黔靈山上 摩的故事第十七節 活著是福 葉子關心第二十四節 眼鏡書生 水果降價第十八節 西藏之風 江楓出現第六十七節 夢中甦醒 車中談話第一百二十七節 十三講話 校長感慨第一百零五節 忘了休息 離開房屋第九十八節 屋外哭泣 凌晨封棺第五十三節 有色眼鏡 遞送紙巾第二十八節 獨自悔過 子離家散第一百零八節 踏過門檻 欲上廁所第七十四節 十三疑問 安靜的夜第十節 售酸辣粉 長髮路人第四十八節 詩中不解 十三搭話第一百一十九節 白髮老頭 相視不語第一百二十二節 渾水不渾 準備吃飯第三十六節 拒絕收物 得知真相第二十四節 眼鏡書生 水果降價第七十四節 十三疑問 安靜的夜第一百零八節 踏過門檻 欲上廁所第四十九節 十三帶路 我的渴望第七十七節 兩車並行 恨人販子第七十一節 回到大山 絢麗燈光第八十七節 向著光走 心裡糾結第八十八節 屋外相遇 去看喪舞 ?第四十一節 車水馬龍 走進粉館第一百二十二節 渾水不渾 準備吃飯第七十一節 回到大山 絢麗燈光第七十節 遠處燈光 到稻穀鎮第五十一節 站牌等候 支教教書第五十四節 尤十流淚 車裡爭吵第九十八節 屋外哭泣 凌晨封棺第八十五節 秋天紅楓 病情發作第六十六節 佛路不解 無路可尋第八十三節 村中喪禮 準備吃飯第八節 陌生話題 煙霧繚繞第六十五節 冰空之境 急切逃生第四節 葉子安慰 胸口疼痛第一百一十三節 敏感話題 準備睡覺第九十八節 屋外哭泣 凌晨封棺第五十六節 畢業誓言 辣條故事第三十六節 拒絕收物 得知真相第一百二十七節 十三講話 校長感慨第四十三節 親切對話 慷慨捐錢第一百二十八節 學校情況 感謝十三第八十五節 秋天紅楓 病情發作第七十九節 車外燈光 即將到達第六十八節 噩耗傳來 學校變化第八十八節 屋外相遇 去看喪舞 ?第四十六節 車上交談 兩百塊錢第十三節 買賣橘子 觸景生情第十二節 討論婚姻 他人故事第五十七節 搶奪零食 西藏缺衣第一百二十五節 粉筆見解 推脫問題第四十九節 十三帶路 我的渴望第四十一節 車水馬龍 走進粉館第四十四節 粉館乞討 去噴水池第一百二十七節 十三講話 校長感慨第一百一十四節 入屋休息 門外有聲第一百二十九節 瞭解情況 前往學校第一百二十四節 飯桌討論 粉筆問題第一百三十三節 互懟十三 紅旗車現第二十三節 人已離開 短信報安第十六節 火車閒談 降價竅門第十四節 孩子玩鬧 遞送紙巾第一百零四節 學生現狀 屋內回憶第四十三節 親切對話 慷慨捐錢第六節 尋找女兒 病情發作第八十二節 行李之爭 走近人羣第九節 車廂對話 橋上鳴笛第一百三十節 路中玩笑 歌后哭泣第九十一節 屋內談話 收穫關心第一百三十一節 小七哭泣 小樹身世第一百零五節 忘了休息 離開房屋第七十一節 回到大山 絢麗燈光第四十節 人來人往 皮條生意第八十六節 躲進黑暗 遇見小樹第二十八節 夢見和尚 即將到站第四十五節 踏上摩托 粉錢爭執第四十四節 粉館乞討 去噴水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坪坝区| 丰台区| 沂源县| 儋州市| 松溪县| 莎车县| 凤山县| 响水县| 新竹县| 德江县| 宜丰县| 娄烦县| 丹凤县| 闸北区| 肃南| 庐江县| 常宁市| 隆安县| 象州县| 荣成市| 禹城市| 金乡县| 胶南市| 西昌市| 望江县| 天镇县| 揭西县| 永新县| 嫩江县| 宽城| 富顺县| 东宁县| 衡东县| 宣武区| 安丘市| 兴隆县| 武穴市| 东光县| 贵德县| 郴州市| 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