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章 閒話說農家

秋風兩色,一點炎黃,幾縷青。

小河村的村尾一座簡陋的土坯房孤零零的立在那兒,房頂的稻草好像隨時能被吹走,讓人看著著實有些擔心。

這裡剛剛搬來一戶人家,一家六口,唐姓。唐、錢、李可是小河村的三個大姓,小河村多半人家都是這三個姓。不過這戶唐姓人家,剛剛分家,就被半趕著來這座破舊的小院子了。這院子可是有好多年沒有人來住過了,說這是小院子都有點勉強,稀稀落落的籬笆院子,雜草叢生。院子裡的就更勉強了,那地兒高一塊地一塊的。至於房間裡就更簡單了,草草的概括,就是啥都沒有。

小河村的農忙剛剛結束,村頭的大槐樹下,就聚集了好多得了閒的村婦,三三兩兩地說著話。

唐有福家的,聽說你堂兄家分家了啊,怎麼一忙完就匆匆忙忙的分了家?王多財家的一坐下就問,這可是讓她納悶了好久,這不一著空,就忍不住立馬問了。

我聽說啊,是他們老大家的,不滿老二家的人多,吃的更多,把家吃窮了。嫌棄了人家老二家的人多,不就是這個還能咋地?

這個我也知道,老大家的幾乎逢人就說她家當家的,天天摸黑就往鎮上趕,一年到頭沒個休息的日兒。在鎮上看人臉色的做活,賺點錢都交給家裡,供著那麼一大家子老老小小的吃喝。還說老二家的那麼多年孩子一個一個的往外奔,真當是天天給別人養孩子,還撈不上半句好話。

這事不是已經鬧騰了很久了嗎,自從有根家二兒媳婦生下四丫頭,做月子起就有鬧騰啊。這回怎麼就鬧騰地分家了呢?

哎,這事兒起因在老二家的那四丫頭。聽老大家的說,四丫頭把他家大兒子文偉的手咬傷了,就鬧鬧嚷嚷開了,哭著喊著要分家,要死要活的,說老二家黑心的,連老大家的獨房都不放過,虧的還給他們養孩子。

你說這四丫頭爲啥就咬她家文偉啊,我瞅著老二家的四丫頭夏竹是個好的吶,老遠就嬸啊姨的叫開了。倒是不知道老大家的是個厲害的,沒想到也是個能鬧騰的。

咳,這你不知道啊,我家就在他們家後頭,吵的可熱鬧了,嘖嘖,你們可沒看到,他們老大家的,因著當家的在鎮上做著賬房,整天端著那賢惠樣,讓人瞧著,要有多賢惠就有多賢惠。想不到剛剛說要分家,就啥啥都要,連鍋碗都不肯分給他兄弟,每年還要二房的拿500文孝敬兩個老人吶。

哎呀,唐三嬸,500文吶,像我們這種莊戶人家,天天能吃飽飯就不錯了,到哪裡去掙這麼些錢….唐家一小輩媳婦忍不住驚呼道。

不等唐有福家的回答,就有知道些內情的吧啦吧啦地說開了。引得衆人一陣唏噓。

我那二侄子這幾天天不亮就去鎮上找活幹,家裡的稻子都是他媳婦領著家裡的孩子在曬的。哎,要我說,這唐大海家的是個好的,四個孩子也乖巧懂事。可惜了。。。唐有福家的忍不住也感慨道。

嬸子,我怎麼一直都沒怎麼見大海家的出來說說話兒啊?

嘿,阿福娘啊,你以爲大海家的哪有你那麼命好吶?那有根嬸家,樣樣可離不得她那兒媳婦,事事要她做。也就她大嫂,纔有空出來天天溜達,東家長西家短的說說閒話。就說咱能有份閒心?就算有,也丟不下家裡的活啊。

那也是,真是同人不同命吶。

唐有福家的,我說話直,你可別介意。你堂兄家也偏心的過了,二兒子難道不是親生的?俗話說手心手背都是肉,就分了二畝薄田,傢什都捨不得給,當天就趕到那村尾的土坯房去。那土坯房可有好些年沒住人了,看著都讓人滲得慌。這都算什麼事兒,我這外人都瞧不過去,做人爹孃的可還穩穩當當的。趕明兒咱們收拾點用不太上的物什送去,多少幫人一把。李大娘想起了自己剛剛分家的時候,也多虧了大家你一把我一把的渡過了最辛苦的時候。

要我說啊,嬸子們,你們別嫌我說的直接,有根叔家的偏心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老大大倉雖說在鎮上當個賬房,他家兒子都13了,瞧著那圓溜樣兒,看著可不像莊戶人家的娃喲,整天見的東村逛西村的。

就是吶,瞧著老二家的,個個半大的娃兒,面黃肌瘦的,看著可不像一家子的吶。我聽說吶,有根嬸子可勁的給她大孫子變著樣的煮雞蛋吃,不帶重樣的。

他家大孫子可都13歲了,還這樣?

可不是,大孫子老兒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古話就說在那了。不過這都人家的事兒,孫子兒子都是人家的,可不管著我們什麼事兒。

那是自然,咱也是閒話說說。老二家的,就是太老實,被拿捏的死死的,幹活可勁的,吃的時候倒被嫌吃的多了,真是夠糟心的。真當是親媽也有偏心的時候吶,不過這還叫偏心嗎?

都是做人媳婦的,看著大海家的,我真覺得我婆婆妯娌真是天仙一樣的,由著我偷懶,是吧,大嫂?呵呵呵。一小媳婦打趣自家大嫂道。

就你貧!他們家老三媳婦咋樣呢?好像剛剛出了月子了,生了個大胖小子,可把有根叔家給樂呵的,逢人就分紅雞蛋,前些日子可分出去不少紅雞蛋呢。

老三倒是個實誠人,幹活也賣力,他也心疼他家二哥。不過他媳婦瞧著倒是個聰慧能幹的,把有根嬸哄得整天笑呵呵的,逢人就誇自個兒有眼光,挑了個好媳婦,又能幹又乖巧。

喲,這樣看來,有根叔家就他二媳婦不討喜,日子不好過吶。

這可不一定吶,以前人家是不好過。這不人家現在都分家了,自成一家,說不準人家的好日子可能還在後頭呢。這可是什麼都指不定的呢。各人有各人的福法。

那倒也是,瞧著他們家剛剛搬去的院子,原本破破爛爛的院子,住了人,收拾的倒也是乾淨利索的,就是啥都沒有。不過一家子都是勤快的,日子也會過起來的。搞不好咱以後都得羨慕人家吶。

幾個嘴快的媳婦子炮仗似的咋呼開了,也有羨慕他家分家的,活的自在。不過就憑著這種分家法子,這些事不論擱誰那,誰都不舒坦。可見著大海家的是個好的,不過怎麼著的也太好欺負了吧,也不見她遇見人抱怨,不由的讓人暗暗咋舌。

不過轉個背想想,自家的男人只要老孃發話,不管不顧的聽著,不論對錯,做人媳婦的又能咋辦吶,哎。

慢慢地,又說起了今年的收成來,雖說算不上大豐收,但是隻要勤勤懇懇的做活,今年收成都還不錯,能過個安穩年。

得了閒的村婦三五個圍著一起做著針線活,說著閒話。

第7章 蒸蒸日上第129章 回頭是岸第52章 帶香帖子第87章 落定第45章 另類拔蘿蔔第65章 往事第41章 時時有驚喜第73章 除舊迎新日第136章 人販子的故事第36章 回到從前第84章 各種過驚蟄第4章 苦等許久第121章 不入流手段第21章 濃濃一家情第63章 再入錢府第35章 夜半敲門第68章 書局第7章 幸福折磨人第20章 正日子前第74章 坐吃山空了第115章 緊張的一天第80章 歸家第72章 臘月三十晴第50章 虛驚了一場第71章 有得總有失第39章 難纏三人組第79章 無題行不行第33章 春蘭耍烏龍第11章 燙手山芋第6章 這是彌補第14章 時間緊迫第128章 事情穿幫第87章 落定第136章 人販子的故事第53章 一家子趕集第66章 佛緣第11章 只有蛋是真第62章 難忘的經歷第90章 再提開荒事第56章 舊人相識第123章 萬般算計皆是空第9章 母子不合第51章 文佑奇遇記第114章 新鋪子開張第19章 父母之命第114章 新鋪子開張第39章 難纏三人組第100章 唐二老來訪第33章 由著他吧第2章 村裡有熱鄰第45章 另類拔蘿蔔第45章 另類拔蘿蔔第95章 鴨嘴裡搶食(二)第128章 事情穿幫第30章 出師亦不利第84章 各種過驚蟄第70章 趕考第91章 再提開荒事(二)第137章 都是去送飯的第81章 成親第18章 厚禮貼妝第64章 尋找爺孫倆第49章 閒說八卦第59章 撿豆子消食第30章 魔怔了嗎第59章 撿豆子消食第43章 江氏怕事第113章 對的人是幸第35章 夜半敲門第32章 荷包沉甸甸第36章 回到從前第15章 衆口鑠金第56章 沒有隔夜仇第41章 雞飛狗跳第16章 重陽包糉子第49章 夜半聞犬吠第59章 撿豆子消食第24 做爹的堅持第17章 敢想就成第28章 摳門的吃貨第81章 開始忙碌了第114章 新鋪子開張第119章 挺風和日麗第52章 帶香帖子第4章 錢舉人施恩第25章 呂大姨威武第76章 唐家大動作第1章 一晃兩年第50章 家家都難第26章 回憶舊事第106章 疼人的老頭第73章 除舊迎新日第39章 罵人詞窮第22章 被人找茬第126章 福禍難料第34章 半逼迫勸說第19章 史上第一餐第43章 江氏怕事第85章 作死第37章 偶遇即是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城县| 大兴区| 临城县| 布尔津县| 沂南县| 榆林市| 江安县| 贵州省| 松潘县| 湘乡市| 和顺县| 吐鲁番市| 麻阳| 肥西县| 青田县| 娱乐| 石河子市| 台东市| 永川市| 南宁市| 大厂| 石楼县| 通城县| 西安市| 通榆县| 平武县| SHOW| 阳春市| 霍林郭勒市| 天门市| 三亚市| 白银市| 永福县| 梓潼县| 商丘市| 石首市| 胶南市| 蕉岭县| 普安县| 翁源县| 商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