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章 田家人

三月的天說下雨便下雨,濛濛細(xì)雨帶走了寒冬,迎來了春暖花開。

在這個萬物復(fù)甦的季節(jié)裡,田家村的人均是滿面笑容,希望又是一個豐收年。卻有一家,家裡人個個滿面愁容。此戶人家家主人稱老羅頭,說起老羅頭卻不姓羅,原名田羅。田家村土生土長的老農(nóng),家裡祖祖輩輩都長在田家村。而田家村卻也是正因爲(wèi)這田姓而得的名。

老羅頭娶了幾千裡外的李氏爲(wèi)妻,生有六個孩子,其中老大和小六是女孩,其餘均是男孩。早年老羅頭最愁的就是如何能幫孩子們成家,現(xiàn)如今大女兒早已出嫁,四個男孩也已成家,連最小的女兒也在去年嫁到了鄰村。

可是老羅頭還是愁,愁四個男娃雖已成家,到現(xiàn)在卻沒生出來個帶把的。老羅頭有時想是不是前世造孽太多,今生懲罰在了孩子們身上,不然爲(wèi)什麼老大家生了兩個女娃,老二家生了兩個女娃,老三家生了兩個女娃,老四家也生了兩個女娃。

爲(wèi)這老羅頭和李氏愁白了頭,好不容易這老四家在去年又有了身子,請了村裡有名的花婆子給摸了肚子,說是個男孩,可等到生時,卻又生出來個女娃。

還因爲(wèi)老四家生孩子時難產(chǎn),大人忙亂,把老四家的大閨女給撞破了頭,等到發(fā)現(xiàn),請了村裡的老郎中來看,老郎中擺擺手,只說無能爲(wèi)力,讓送到鎮(zhèn)裡看看,可這家裡連口糧都所剩無幾了,哪裡來的銀錢給孩子到鎮(zhèn)上看病啊。

想著老四哽著嗓子說'爹,不看了,看了也不一定能救活過來,是夏至沒福氣當(dāng)您孫女,去了也好,省的受罪,要怪就怪她這沒用的爹'和抱頭痛哭的樣子,又想到坐月子的鄭氏聽到老四說的話,立馬下了**哭著跪到大家面前,求大家救夏至丫頭的場景,老羅頭心裡就疼得很。

雖說老羅頭和李氏盼孫子盼的緊,可也是明事理的人,孫女也是他們的心頭肉啊,想到夏至丫頭的乖巧懂事,老羅頭心裡暗恨自己沒本事,讓孩子們受苦,連個看病的銀錢都拿不出手。

要說這老羅頭家境原本不錯,可耐不住家裡孩子多啊,等到大姐出嫁,四個兒子成了家,幾乎掏空了家底。小女兒的嫁妝只得東拼西湊,還借了一堆外債。爲(wèi)了還債,家裡的十畝水田已賣了一半,另一半水田出產(chǎn),去除賦稅,剩下的根本不夠家裡吃,家裡窮的連根針都沒有。

如今爲(wèi)了救夏至丫頭,三個媳婦都回孃家借了銀錢,這以後該怎麼辦喲!老羅頭佝僂著身子下了土炕,拖著鞋,站在門前,看著濛濛細(xì)雨中的田家村,神情充滿了擔(dān)憂,心中嘆道,老天爺啊,求你救救夏至丫頭吧!完了,又佝著身子坐在了炕邊上。屁股還沒坐穩(wěn)呢,又拖著鞋,往門邊走去。

旁邊做在炕上縫補(bǔ)衣裳的李氏因擔(dān)心六孫女,本就心不在焉,見他走來走去,便不滿的說道:

“晃盪啥呢,就不能消停會,知道你擔(dān)心,晃的人眼花,哎……”

說完還嘆了一口氣,今年才四十多歲的李氏已是滿頭白髮了,過渡的勞累使李氏看起來竟是有六十歲。李氏想到六孫女生死不知,又想到家裡欠了別人這麼多的錢,如今連縫補(bǔ)衣裳的針線都是問別人借的,李氏的眉頭便鬆不下來。

索性放下手裡的衣裳朝著還站在門邊的老羅頭問了起來“老頭子,你說老大那邊怎麼樣了”問完,又斜眼看了看左前方的屋子,低聲嘀咕“也不知道夏至丫頭救下來了嗎”嘀咕完,又啐了口“呸,我大孫女定沒事!”

老羅頭站在門邊沒動,扭回頭翻眼看了看她,並沒回答她,又拖著鞋坐在了炕邊上。只不住的嘆著氣,嘆完氣,又不停的說:

“會好的,會好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只是越說越?jīng)]了底氣,越說聲音越小,最後只剩喃喃低語。

李氏看他這樣,知道他心裡沒底,心裡慌,便拍了拍他,附和道:“嗯,會好的,娃們都會好好的!”李氏說到最後,像是有了某種信念,竟挺直了身體,攥起了拳頭。

老羅頭擡起頭,翻翻眼,又耷拉著眼皮,只瞅著,腳上的鞋。李氏看著他這種反應(yīng),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鬆軟下來。兩人都向門外看去,可這門是個二道門,除了遠(yuǎn)處濛濛細(xì)雨中的大山,什麼也看不見。

“唉……”兩人又一起嘆了口氣,扭頭看了看彼此,便不在做聲。李氏又繼續(xù)低頭縫補(bǔ)衣服去了,老羅頭照舊在炕和門邊徘徊著。

老羅頭家四個兒子和九個孫女,可想而知在這個平窮的家庭裡,住宅便是個問題。老羅頭家的房子類似老北京的四合院,正對門的是堂屋,平時吃飯待客的地方,堂屋左手邊是老羅頭和李氏住的屋子,右手邊是老羅頭大兒子夫妻和兩閨女住的屋子,順著牆分別是老二家和老三家及其閨女的屋子。而廚房夾在老羅頭和老四家屋子的中間,中間只留了個四四方方的院子。

說是夫妻和閨女的屋子,其實不過二十多平米,中間還隔了一道木板牆,兩邊分別放了兩個木頭架子,墊上草墊便充作**了,裡面閨女睡,外面夫妻睡。

老羅頭家除了她和李氏的屋子,幾乎都是這麼個格局,就是老羅頭和李氏的屋子,以前也是這樣的,只不過,田小妹出嫁後,那道木板牆被拆了而已。

屋子後面便是一畝的菜地,要說老羅頭家的人那各個都是種田能手,都是勤快人,這點從這菜地就可以看出來。可這再好的手藝,在勤快,沒田那都是空話。

老羅頭大兒子穩(wěn)重,大兒媳婦爽利;二兒子憨厚,二媳婦精明;三兒子?理,三媳婦溫婉;四兒子聰明,四媳婦識大體。就是幾個孫女雖然還小看不出來具體性情,可也是懂事,勤快的。

有時侯,老羅頭都在想,這一家子裡既沒有偷艱耍滑的,也沒有無理取鬧的,爲(wèi)什麼就沒能活出個樣子來。可是不論他想了多少遍,結(jié)果都是田太少,沒有糧食哪來的收入啊。

他的四個子雖然穩(wěn)重的穩(wěn)重,憨厚的憨厚,?理的?理,聰明的聰明,可他們從來沒想過擺脫田地,只一心守著一畝二分地,期盼著來年能多點收成。

第15章 掙錢了第49章 商量第80章 買一送一第6章 幸福的田家人第14章 田家姐妹打絡(luò)子第157章 喜得子第29章 喜事第252章 功臣第121章 大賺第178章 如何回家第90章 大姑家四十二章 人蔘第92章 母女見面第246章 賜婚第168章 追趕第114章 買屏風(fēng)第263章 話說分家第19章 家來第238章 移居南郡第36章 五天第255章 表妹第223章 果林第264章 殘忍第84章 原來是縣令啊第124章 生意第24章 忙第141章 破壞第214章 煩惱第21章 魚塘第12章 田家人反應(yīng)(二)第18章 事因第93章 全家團(tuán)聚第16章 買東西第1章 田家人第111章 村裡人知道紅薯第15章 掙錢了第150章 眼紅第55章 包了第92章 母女見面第23章 養(yǎng)魚第208章 再開店第33章 要求第85章 談妥第101章 選擇第151章 幫助第29章 喜事第90章 大姑家第49章 商量第3章 夏至第173章 生病第94章 請客第207章 時不再來第230章 愛女第240章 崔盛林第145章 決定(二)第91章 認(rèn)人第186章 確認(rèn)安全第276章 長大了第63章 李氏鬱結(jié)第173章 生病第128章 吃得苦第92章 母女見面第23章 養(yǎng)魚第79章 牛車第228章 尋回第257章 理想第152章 次品第235章 聽說第70章 還少一家第261章 回了第六十救章 救人第102章 踩水車第147章 決定(四)第223章 果林第192章 小年第274章 禮第234章 定親第139章 趕出去第215章 商討第19章 家來第261章 回了第227章 弄丟第204章 可愛的田菊花第31章 秋第248章 趕考第165章 離開第140章 孕苗第二百七十一章 第16章 買東西地一百零四章 種紅薯第16章 買東西第20章 晚飯第274章 禮第238章 移居南郡第122章 拜訪(一)第40章 進(jìn)十里山(一)第156章 放假第277章 他來了第155章 釋放第12章 田家人反應(yīng)(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渡口区| 霍山县| 宜兰市| 惠来县| 资中县| 芜湖市| 精河县| 灵宝市| 缙云县| 庄浪县| 淅川县| 海晏县| 瑞金市| 双桥区| 绥阳县| 且末县| 铜山县| 镇远县| 加查县| 图木舒克市| 马公市| 赤城县| 临安市| 通榆县| 双鸭山市| 莒南县| 通山县| 赣州市| 方正县| 长岭县| 礼泉县| 荥经县| 桃江县| 六安市| 崇明县| 临城县| 皋兰县| 柘城县| 区。| 南充市| 临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