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38章 使者遙相望(中

而在長安城外,隨著陸續抵達長安的大都督府所屬部門;身爲宣教總監的羅隱也站在緩緩而行的牛車上,滿臉感慨與期許的看著宏偉闕樓環繞下的明德門。

雖然高大的城牆和闕樓上,被歷次戰火所波及的痕跡至今還是歷歷在目,卻是在故地重遊的羅隱心中,格外增添了幾分別具特色的殘酷壯美和鐵血肅殺的感觸。

因此既然到了這裡他也沒有再急於進城去,而是就此下令停下慢悠悠的牛車來;讓隨行的(詩書畫)三絕僧貫休弟子之一的曇域,當場鋪布潑墨作了一幅《京闕圖》。

然後他也有感而發即興口占了一首《長安郊思》:

“遠聞天子似羲皇,偶舍漁鄉入帝鄉。

五等列侯無故舊,一枝仙桂有風霜。

燈欹短焰燒離鬢,漏轉寒更滴旅腸。

歸計未知身已老,九衢雙闕夜蒼蒼。”

在耽擱了這麼一陣子之後,當他輕車簡從來到被預留爲京師大講習所的新址——朱雀門東第三街親仁坊郭子儀舊宅,所改造而來的法雄寺附近;預留爲諸多官舍之一的院落當中,卻已經是日暮西斜的傍晚光景。

而作爲昔日大都督府旗下的第一大噴子/理論家,也是監管各地意識形態和弘揚文教的宣教總監;他一貫以來的日常生活卻是相當的簡素而平淡,也並非是生性張揚和高調之人;

因此,羅隱對於眼前這處略顯陳舊而牆頭苔痕斑駁,格局爲三間四架內外兩進的宅院,還算是比較滿意的。這樣,只要再來幾個輪流公配的僕人,加上照顧生活起居的雲英母女,就可以過得相當舒適和愜意了。

而隨著太平大都督府的方方面面日臻完善,他這個宣教總監實際需要操心和過問的庶務也就越來越少,而可以更多將心思放在收羅和編纂典籍,鑽研理論和治學方面上了。

平日也就與貫休、齊己、尚顏、虛中、貫休、義信、藻光、長仃子這些僧道士儒的老友,以讀書茶會的形式交流往來,定期應約在文抄上發表一些引導士林風氣的社論,或是駁斥那些層出不窮的異論、歪論。

但是勿論環境和權位怎麼變化,被暗地裡稱爲太平都督府“首席學士”的他,有一條生活規律是雷打不動而矢志不變的。就是定期帶著扈從到鄉里民家和市井城坊當中,去採風和體會生民百態的種種。

只是當他帶著雲英母女踏入到了內院之後,卻有些意外的見到了一個年輕女子守候在堂下。對方做著婢女的行裝打扮,而低眉順眼的主動請聲道:

“奴婢鄭寧卿,奉宅內廳事務署的服務社之命,前來侍奉官人起居。。”

“唔。。這是什麼意思?”

霎那間羅隱皺起了眉頭,隨即又似有所覺的瞪大了眼睛。

“等等,你信鄭?難道是滎陽門第的。。”

“正是,舊朝的鄭相乃是奴婢的從父,自小就被養在府上,如今下落不明的鄭淑卿(鄭畋小女兒)便是奴婢的阿姐。。”

這名女子擡起頭來輕聲款款的說道:

“如今鄭氏不識天數舉族敗亡之後,多虧了大都督府給了奴婢這舊朝罪孽,一個贖罪得免的機會;還請官人千萬莫要介懷和嫌棄啊!”

望著對方盈盈拜下而泫然欲淚的模樣。這一刻,羅隱只覺得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他沒有想到當年初會那位大都督時對方的一句“就算是鄭畋的女兒,也照樣給你爲奴婢”戲言,就這麼給當場實現了。

想當年他還是那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在堂堂鄭氏門第所遭受的滿心憤慨和激奮之情,早已經隨著足夠漫長的時光而漸漸的看淡和忘卻了;而今也只剩下一點餘燼式的緬懷和惆悵了。

而跟隨在身後的婦人云英卻是臉色微變,卻隨即又變成了嘴角上的一絲笑容,而主動走上前來拉住對方的手道:“既然是大都督府派來的,那咱們便成一起侍奉郎君的干係了。。我癡長這些年歲,卻未想有生之日,還能有個五姓女的同房妹子啊。。”

然而下一刻,已經轉念數想的羅隱卻揮袖轉身退出了內院,來到了外院一處偏廂耳房前,對著正在值守其中的內保處派來的護衛小組組長,少兵隊出身的門房——郭四問道:

“這又是怎麼回事。。豈有專爲我一人破例的干係?”

“回羅監的話,這非是專爲您的特別破例,乃是督府新的內部政策試點而已。。”

年輕的門房郭四恭聲回答道:

“新政策試點?這又是什麼說辭?”

羅隱卻沒有這麼容易被糊弄過去,依舊目光灼灼盯著他道:

“小的只曉得是督府內務會議上的決定和安排,說是如今督府所獲的舊朝眷屬甚多,其中不乏孤寡婦孺,又多是舊朝宗室或是五姓七望的相關人家。”

郭四被他看得有些頭皮發麻,卻又按捺住心思小心回到道:

“相比那些照例被遠流邊地的族中男子,彼輩卻往往不堪遠途之勞頓。因此,考慮這些女子到既有家門養成的見識和學問,白白蹉跎在邊鄙之地有些浪費了。”

“是以報請大都督恩準之後,有意給她們一個於新朝報效和自贖的機會;便就是脫離家門出來爲督府做事,自食其力以爲脫離舊日的過往。。”

“而這位小鄭娘子便是其中之一,只是她所長不多實在有些勉強,就只能暫且編入服務社重新修習。是以還請羅監暫且委屈一二,爲大衆做個表率了。”

“自然了,。若是羅監自覺不合心意,便就重新再做安排他人好了。。”

聽到這裡,羅隱也不禁百感交集的長嘆了一聲。然後又轉頭看著內院,已然在雲英娘子手挽手的勸說之下,斂去了淚容而顯出一點侷促和生澀的年輕侍女鄭寧卿,卻是忽然覺得沒法開口說出拒絕的話來了。

“這麼說,昭諫他還是接受了。。”

而在皇城大內的政事堂中,周淮安也饒有趣味確認了冗務繁忙之外這個小插曲的結果。隨後,就見已經是當值親事官之一的前跟班周小七,走上前來低聲稟報道:

“主上,搜索隊已在太白山中尋獲了凌雪閣內閣的所在,並完成了對相應內外秘谷的鎮壓和控制。。”

“當場斬首三百六十七人,俘獲五百八十一人;清繳得軍資、器械約千餘人份;又有畜馬兩百餘口,糧秣草料足支大半年之用。。”

“好!!”

周淮安卻是贊聲道:這鄭畋就算是徹底兵敗之前,果然是還不忘給太平軍埋雷;居然還留下來了這麼一手。

如果不是韓霽月交代了凌雪閣的過往,而讓周淮安動了犁庭掃穴的念頭。放任這麼一股力量在京畿附近潛伏了幾個月之後,在秋收之際突然發動起來,只怕還不知道要造成多少損失,付出多少代價才能平定下去呢?

“此外,尚在其中查獲各色孩童約百餘人;帶隊的易(大毛)隊將不敢擅專,乃請督府發落。。”

周小七又開口道:

“既然如此,就帶回來好好甄別和安置。”

聽到這個結果,周淮安卻難免露出一點嫌惡的顏色來,這些舊朝餘孽還真是死性不改啊!就算到了山窮水盡的這麼一步,還想著玩從小養蠱式培養死士的那一套。

“至於其他俘獲人等的審訊完之後,依照罪狀就地處置了吧!”

接下來,周淮安再度看了幾份地方上正在進行丈田清戶的數據,卻是再度皺起眉頭來長嘆了一口氣。有唐一代的關內道有二十一州府一百多縣,其中大多數耕地都集中在京畿道周邊的涇渭流域內。

其中的京畿道一府五州,大約就佔據了其中三分之一,而擁有可耕田土三千八百萬畝,約四十萬頃;位於水利設施相對發達而開發度很高的八水交匯之地。

因此雖然各地的河道堤防、灌渠閘溝,普遍有所不同程度的馳壞,但歷年積累下來的基礎還在,只要安定下來修繕一個冬天,就可以充分利用起來。

而關內道的整體情況就有些複雜了。雖然在賬面上有大約六千五百萬畝,約六十三萬頃的田土;但是卻大都是產量較低的下等旱地、坡地、山田、草田之屬,只有一些中小河谷地帶,纔有像樣的灌水利溉設施。

可以說,關內作爲大唐中樞腹地的三百多年,常年人口增長的需求和過度開發,導致水土流逝和生態惡化的後果,在現今已經有了相當明顯的徵兆了。因此在晚唐持續不斷的災荒,就是最好的寫照。

再加上連年的兵災綿綿,現如今這位於關內腹地平原地帶的十一州,人口已經凋敝的利害。其中多則不過三五千戶,少者甚至只有七八百戶,甚至連一個像樣的縣城都填不滿了。

尤其是在官軍和義軍曾經往復拉鋸過的陳倉、奉天等地,幾乎當地的男丁都被雙方陣營王府屠戮或是裹挾一空,而只留下遍地嗷嗷待哺的老弱婦孺自生自滅,因此一些地方早已經久不聞雞犬聲聲了。

相比之下,倒是延邊的那些州縣的情況更好一些。因爲多山而方便隱匿和躲避的緣故;除了各處城邑內倖存的戶口之外,還能就地以糧食物資相繼勸誘和招徠下來不少流亡人口。

因此,雖然關內道的大型戰役已經結束了,但是爲了鞏固地方和建立新的統治秩序,而不是放任自流令其自生自滅。所需要的後續投入卻還是一個巨大的無底洞,甚至不比大戰時期更少多少。

第754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二第664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下第914章 明主不安席第1052章 簫鼓流漢思第781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中第五百四十一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二第682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續二)第五百九十八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下第五百八十七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三第795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第923章 推轂出猛將第三百一十八章 糾糾兇難當(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波譎2第六百零七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中第五十九章 陰雲第833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第四百五十四章 誰肯相爲言(中第708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第三百四十四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第六百一十二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中)第895章 羽書速驚電第758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第二百七十一章 招遠第四百二十三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續第976章 揮刃斬樓蘭(續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興起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第726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各般心思第五百七十八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七)第一百七十四章 交會第三百六十二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中第四百三十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下第五十六章 驟然(中)第714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二)第806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中)第874章 野死諒不葬(續二)第815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第634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下第651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續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驚雷5第805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下第1030章 虜陣精且強(續第三百一十四章 逞勇赴江漢(續)第四百六十七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1030章 虜陣精且強(續第二百五十四章 發端4第三百六十三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第一百八十四章 潮動2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動3第二百五十章 端倪第二百七十七章 南頃3第637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第二百四十二章 當歸第四百七十八章 千里卷戎旌(續第638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中第五百八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九)第三十五章 驟亂(下)第四十九章 後續4第997章 烽火入洛陽第五百二十五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下第815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第九十二章 清鄉第一百六十九章 無題第761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中第六百一十二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中)第三百一十五章 逞勇赴江漢(續二,抱歉,昨天太累了第894章 胡星曜精芒(續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遠道不可思(續第四百七十八章 千里卷戎旌(續第三百零六章 前路各用心(下第八十一章 城內第五百八十二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第981章 彎弓射賢王(續二第803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第一百六十五章 宴夜第五百三十五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二第八十一章 城內第797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下)第五十七章 城下 (續二)第二十三章 升職?(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十第三百六十六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第1036章 天子按劍怒(續二第八十八章 新生第895章 羽書速驚電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言第六百零九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續第696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第676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續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遠道不可思(續第五百三十三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盡是將軍鎮撫功第834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二)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發端4第786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庆市| 沙洋县| 静宁县| 崇礼县| 铁岭县| 延川县| 浦城县| 乌兰察布市| 玛沁县| 石楼县| 图木舒克市| 徐闻县| 平果县| 秦皇岛市| 罗定市| 简阳市| 昌邑市| 海宁市| 海城市| 湘潭县| 溆浦县| 高邑县| 磐安县| 昭平县| 禹州市| 策勒县| 龙海市| 德庆县| 修水县| 丰城市| 二连浩特市| 乌什县| 舞钢市| 皮山县| 利辛县| 邮箱| 甘南县| 探索| 包头市| 嘉峪关市| 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