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信用度越低,達到一定程度之後,這名顧客就會被列入黑名單,禁止收發快遞。
這樣的方法同樣可以列入外賣和網約車的行業。
雙方都有了互相監督的義務和權利。
這種制度凌永仁很早之前就想實行了,只可惜之前還不具備這些條件。
凌永仁把他們公司的規章制度公佈了出去,並且他還加了一條附項,每個遇到不良客戶的員工都會得到公司的賠償。
也就是說如果你遇到了一個蠻不講理的客戶,還故意刁難,只要你給對方打了差評,公司查證之後會根據差評來給予補償。
而李文根也順理成章的成爲了第一個看到這份規章制度的外人,他不得不佩服凌永仁的創意,給凌永仁豎了大拇指。
劉龍飛說道:“我聽過很多公司的口號,都說的是以人爲本,可是就沒有一個公司能真正做得到的。”
雖然在很多公司總是有領導說,有什麼建議可以直接提,但是隻有下級服從上級的,不可能會出現下級評價上級。
如果你真的敢跟自己的領導穿小鞋,那你就等著被炒魷魚把。
凌永仁他們在每一個大學都設立了一個服務站,然後會在每個學校找一個人來作爲服務站的負責人。
之後再找兩個分別負責快遞和外賣業務的分負責人,也可以叫他們分部副經理,接下來他們還可以自己去找員工來做這些業務。
而他們的工資也並不固定,要從他們當月的業務來看,這也是凌永仁想到一個非常人性化的工資制度。
有些領導就喜歡剋扣工人工資,這類情況被凌永仁給避免了。
兩個分部副經理找的一線員工,他們的工資也由一線員工的工資而定,所以如果他們要扣員工的一百塊錢,那他們自己每個月的工資就會少兩百塊。
按照凌永仁的工資標準,一線員工每個月都不會低於五千塊錢,而且公司還不會讓他們加班。
員工每天工作小時不能超過十個小時,而且每個月還有四天的休息時間。
最後還有一項業務,就是最近非常火的網約車業務。
凌永仁一共就開展了這三項任務,而且他還買了一個專門的app,可以讓這三個業務的從事者互相聯繫,彼此增加業務量。
公司成立的第三個月,凌永仁開始爲每一位一線的員工發放工資,不過這也是他最後一次發現金,以後的工資都會打在員工的銀行卡。
一線員工的基本工資在兩千五百塊錢,而他們都是按照每月的記單量來計價的。
每個星期工作六天,每天工作不超過十個小時,提成一個月基本上能拿四千塊錢,還有各類的獎金補助,加起來有一千多塊錢,這樣總共加起來一個月就差不多有八千塊錢左右。
而且他們還免費提供了住宿,雖然沒有免費提供午餐,但是他們每個月還發放五百塊錢的餐補。
發完工資之後財務告訴凌永仁 ,現在公司已經有了七位數的存款,如果按照現在的業務量,到年底估計就能多一個零了。
凌永仁非常生氣,他創辦公司的目的並不是爲了賺錢,而是爲了讓更多的一線員工活得更有尊嚴。
說的大一點,就是爲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創造機會,讓他們有信心有自尊的過好每一天。
所以他決定繼續提高工資待遇和福利,於是他又增加了一項過節費和年終獎。
因爲有了這樣的福利待遇和人性化管理,凌永仁公司來應聘的人越來越多。
這一切也在凌永仁的預料之中,不過凌永仁不希望自己的公司發展的太快,他擔心有一些意外情況的發生。
因爲市場就這麼大,你做好了自然就會影響其他人的生意,所以凌永仁很早之前就做好了思想準備,這也是他們公司必須經歷的。
一天有個一線員工準時上班去給某個大學送快遞,結果就被人給堵上了。
勢必發公司的員工只有六個人,但是堵的卻有二十幾個,很明顯早就預謀好了的。
凌永仁 一如既往的一大早就開始跑步,然後跟著來找他的趙青曼到食堂去吃了早餐。
突然凌永仁接到一個電話,說是他們的員工被人打了。
接到電話之後凌永仁非常生氣,不過他並沒有打算直接去現場,而是把這個事情交給那個學校服務站的負責人。
其實當他聽到這個消息,他就已經知道是怎麼回事了,但是他們公司並沒有違反快遞行業的規定。
每個快遞公司都有區域保護制度,也就是說本家的快遞公司在一個區域是不會安排兩個承包商的,一個區域就只能擁有一個承包商負責這個區域的快遞的收發業務。
不過他們必須先支付承包費,然後再通過後期的收發件來賺利潤,但是凌永仁是自己成立的公司,其他公司沒有權利干涉他們的業務。
凌永仁掛斷電話,趙青曼好奇的問道:“那可是你的員工呀,你不打算去看看嗎?”
也就是趙青曼會這樣問,如果是李雪菲就不會問這麼愚蠢的問題,原因很簡單。
一個公司的管理者不可能什麼事都親力親爲,他要做好的就是管理好自己的下屬,再由他的下屬逐層去管理。
服務站的負責人不是一直都會有這樣的機會的,這也是對他的一次考驗,如果他能在凌永仁不出面的情況下把這件事情處理好,那他也將會成爲下一任升職者的優先考慮。
凌永仁這也是在給他一次機會,到底能不能成就看他自己了。
與此同時凌永仁也正式啓動開業儀式。
這一次的儀式舉行的很低調,也沒有做任何宣傳,只是在辦公室舉行了一個儀式,然後就宣佈了下一個的發展,他們將會在下一個月內把市場擴展到整個城市。
凌永仁對錢根本不感興趣,它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改變現在的服務行業的規則,也是讓那些老牌的快遞公司知道自己應該去創新,不要繼續盲目遵循之前的規則,應該適應新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