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百一十一章 何袁密謀

可袁紹卻不知在密謀著什麼,而且曹操隱隱約約有不良預感,也許袁紹之大謀,會造成不小的變亂。這極有可能影響到朝廷的安定、天下的安定。

趕來大將軍府之前,曹操還志得意滿,覺得自己在與劉範的賭約中早已穩操勝券,該是時候寫信要求劉範願賭服輸、率土來降,藉此羞辱他一番。但走出大將軍府後,曹操卻已經沒有了寫信給劉範的自信。

待袁隗、袁術、王允、朱儁、曹操等人離開後,便只剩下何進與袁紹。袁紹看著衆人紛紛離開,走出府門,這才轉過身來,一臉微笑地看著坐在上首的何進。見袁紹神采奕奕地看過來,愁容滿面的何進立即長嘆一聲。

袁紹走近一步,說:“明公何必擔心?今日放任董卓進入河東郡、靠近雒陽城,雖然受了些小小的挫折,但是最後,我等還不是成功地說服朝廷諸公們同意此事了?”

何進有氣無力地躺在座位上,問道:“真的要這麼做嗎?我看倒不如改換主意,取消那件事,按照你的計策來,藉助涼軍消滅掉幷州軍,派官軍收復幷州。只要能收復幷州、除掉董卓,我在朝廷中的權威自然水漲船高,遠勝那缺乏軍功、缺少聲望的何苗,娘娘自然也不能拂逆了我。屆時我再挾收復幷州之威,要求娘娘準我誅殺那些閹賊,娘娘必會答應。如此同樣能達到目的,豈不是更好?”

見何進居然還真的被他胡諏的計策說動了,甚至何進還真的想那麼做,還要取消他們預定的計劃,袁紹一時間都不知道是爲自己的計策高明而感到自豪,還是爲何進的改變主意而感到憂慮了。

袁紹趕緊勸阻:“明公,不可啊!收復幷州、消滅幷州軍,哪裡有剷除閹宦重要?自光武帝以來,閹宦掌權,禍亂朝綱,荼毒天下,殘害士人,至今已歷幾近二百年!天下人一直在期盼,有能爲全天下除盡宦官之英雄!

在宮變之後,原本明公可以趁機誅滅閹宦,而成爲全天下之英雄。可太后娘娘卻動了婦人之仁,竟然阻止明公誅滅宦官。聽聞此事,天下有識之士無不扼腕嘆息啊!

劉範誅殺張讓、趙忠,而使天下振奮!衆多士子不顧朝廷禁令而叛逃至涼國,正因此也。明公以外戚之姿執掌朝政,更需得到更高的聲望。而一舉剷除宋典、段珪、孫璋、高望等殘餘宦官,必能使明公成爲天下人心目中的英雄。憑藉這一豐功,在下說句不該說的,哪怕是明公做了‘攝皇帝’,也並非不可能,反而極有可能得到全朝廷和全天下的認同。”

聽了袁紹這半是慫恿半是利誘的話,何進原本萎靡的精神居然漸漸高漲。成爲“攝皇帝”,不得不令他心動。何進深深明白,自己現在雖然已經毫無疑問是朝廷裡的權臣,可是他的頭頂上永遠壓著一個人,那便是太后。雖然太后是自己的妹妹,可對於追逐權力的人而言,在沒有掌握最高權力之前,對最高權力的追逐和渴望就永遠不會止息。而要想取太后而代之,他還需要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也就是聲望;要想獲得聲望,他就必須積累更高的功績,高得連太后也不得不爲之臣服的功績。

袁紹繼續蠱惑道:“再說了,明公此刻的處境十分危急,明公也是知道的。平定蹇碩宮變、扶立新帝繼位、幫助太后娘娘得以稱制的首功之臣,明明是明公。可太后娘娘卻是怎麼做的?太后娘娘雖然以明公錄尚書事,掌握所有朝政。可她卻把最爲關鍵的西園軍交給了車騎將軍。

先帝之所以建立西園軍,除了用來應對精悍的西州步騎外,也未嘗沒有用蹇碩掌握西園軍而來制衡明公您的考量。在宮變之後,娘娘卻把西園軍許給車騎將軍,難道不是在有意無意地效仿先帝制衡明公的權勢嗎?”

一聽這話,何進臉色立即變得鐵青了,但嘴裡卻還說:“太后娘娘、車騎將軍與我,是親兄妹!他們怎會對我不利?!”

袁紹搖搖頭,說:“明公錯了。嚴格來說,太后娘娘和車騎將軍纔是真正的親兄妹。明公與他們,是同父異母的兄妹。”

聽了這句話,何進泄了氣。因爲袁紹說的是實話,何進的父親,是在何進的母親去世後,續絃再娶了另一女子,也就是現在的舞陽君;何進的繼母舞陽君先後生下了何苗和何憶。因此何苗和何憶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妹,何進與他們則是同父異母的兄妹。親自然是親,但卻不會如何苗和何憶那般親。

見何進的臉上是極爲低落的神情,袁紹心裡大喜,他繼續說:“太后娘娘以車騎將軍掌西園軍,又庇護和重用宦官,這難道不是與先帝如出一轍嗎?明公好不容易等來了先帝駕崩,卻仍舊沒能成爲天下執牛耳者,反而是讓太后娘娘女宰天下。明公就真的甘心嗎?”

袁紹邊說邊看何進的反應,他分明看見何進雖然臉上表情變爲平靜,可半藏在袖口裡的手,卻握緊了。

袁紹接著說:“即便明公甘心,身爲明公心腹的在下卻不能甘心,全天下渴望剷除奸佞的忠志之士也不能甘心。大權本應屬於明公,卻讓太后娘娘奪去。即令明公已有錄尚書事之權,但只要太后娘娘發話,曹操、宦官或者車騎將軍,立時便可取代明公掌權。因此,在下認爲,明公應當將大權從太后娘娘那裡奪回來。”

聽了這句,何進精神一凜,擡起頭眼神犀利,直直看向袁紹。袁紹也不害怕,繼續說:“要想從太后娘娘那裡奪回大權,就必須先斬斷太后娘娘的兩條最有力的臂膀,一是宦官,一是車騎將軍。”

何進思考了片刻,開口問道:“怎麼斬斷?”

袁紹大喜過望,說道:“便是在下與明公之前早已商定的,召董卓進京!”

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轟動第四百一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擴軍可否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一百五十章 指南二寶第六百五十四章 設計退敵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七百三十三章 望月懷遠第三百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二十章 張角身亡第二百六十三章 撤軍回國第一百六十六章 黃氏搬家第六百零四章 議將親征第四百零一章 奉孝高見第二百五十二章 誓師大會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七百九十八章 危機再現第四百二十五章 噩耗傳來第三百七十一章 如火如荼第八百九十五章 桓帝託夢第八十六章 大雕隕落第七百二十八章 王越史阿第一百三十七章 羌氐改革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洛陽第二百二十章 逼上絕路第八十六章 大雕隕落第三百零六章 洛陽之盟第二百四十四章 西域攻略第四百五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五百九十一章 爲長遠計第一百三十八章 處置兩族第六百三十八章 新月之陣第六百九十九章 萬衆迎接第六百六十三章 姐弟再見第六百三十章 四王相見第二百八十三章 是進是退第四百九十一章 令明奇謀第三百七十九章 田豐論勢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爾之憂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口壓力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州昆州第八百三十五章 鷹旗落地第一百零六章 計策之爭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七百八十一章 安息內亂第八百七十二章 移風易俗第四十七章 有朋黨了第二十八章 劉關張來了第八百九十四章 我心匪席第三百六十二章 黑山危機第六百五十三章 西征安息第三百九十四章 荀攸之功第六百七十章 木鹿鏖兵第四百六十四章 十將之戰第八百五十五章 劫掠三省第一百零九章 馬氏子弟第四百一十七章 稱以涼王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五百七十四章 確定合約第八百八十九章 情報傳回第六百零六章 臨別之前第三百零九章 劉範論策第八百三十五章 鷹旗落地第五百一十八章 向東追擊第二百三十六章 母子情深第二百三十三章 離京返家第四百九十二章 深谷退兵第五百一十四章 火攻之計第七百七十六章 脫身遁逃第七百六十三章 伏擊戰成第四百四十二章 曹劉交談第二百八十六章 主意已定第三百六十五章 決絕果斷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第六百七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五十八章 鳳欲求凰第六百九十二章 新的領土第五百三十六章 偷襲失敗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五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八百二十七章 殊死血戰第二十九章 現出原形第四百零九章 驚天危機第五百四十三章 王允智算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部署第六十九章 檄文募兵第三百一十三章 善意警告第五百零一章 迂迴包抄第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大突破第四百三十章 益州退兵第七百八十九章 國之重器第七百八十章 囤積困境第九百零一章 主謀自盡第八百九十三章 密信傳遞(下)第八百零八章 對策長秋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鲁木齐县| 广东省| 沾益县| 镇沅| 饶河县| 高碑店市| 泰州市| 崇州市| 山阳县| 汉沽区| 苏尼特右旗| 南宫市| 孟州市| 望奎县| 永丰县| 从化市| 托克托县| 新巴尔虎左旗| 城步| 朔州市| 板桥市| 蓬溪县| 讷河市| 福建省| 祥云县| 罗源县| 襄汾县| 岑巩县| 四子王旗| 永仁县| 高尔夫| 正蓝旗| 彭泽县| 耿马| 安塞县| 乌拉特前旗| 克拉玛依市| 平果县| 黄陵县| 三亚市| 巴林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