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七章 遼東兵來了

劉繇兵敗後逃往豫章,太史慈則是躲入丹陽山中,自稱丹陽太守,招聚了數千山越之衆。

孫策親自率兵來攻,生擒了太史慈。

然後孫策親解其縛,勸降了太史慈。

聽到這個消息,周興心中暗喜,連忙扔下兵書,去向劉備稟報此事。

“子義降了孫策?!”

劉備聽到這個消息卻非常驚訝,又非常失望。

本來太史慈去追隨劉繇,劉備雖然很希望得到太史慈,但沒想過要讓他背叛劉繇來投自己。

就如趙雲一樣,劉備儘管愛慕其才,離別時萬般不捨,可趙雲終究是公孫瓚的人,再喜歡也只能望而興嘆。

即使趙雲已因兄喪歸家,可是公孫瓚還在,劉備因此沒有派人去常山真定找他。

或許趙雲也有這樣的想法,因此沉寂幾年之後,一直等到建安五年才投劉備,那時公孫瓚已死,公孫瓚是在建安四年死,這樣他就不會有背主之名。

現在劉繇還沒死,人還留在揚州,太史慈卻被擒而降,這讓劉備非常意外。

而且,太史慈降了孫策,自己再想讓他來投,那就更加沒有希望了。

周興看出了劉備的憂慮,說道:“子義降了孫策,是不得已之舉,他被劉正禮輕用,孫策擒他之後卻視爲知己,因此他才願降。子義新降孫策,其心未附,若此時將他召回,或許可爲主公所用。”

劉備不說話,顯然是有所顧慮。

周興知道他顧慮什麼,可能是擔心太史慈又輕易背叛孫策改投自己,這樣的人以後可能不忠。

“子義雖降孫策,然而孫策乃袁術之屬,爲人暴殺而無仁心,他先是攻廬江太守陸康,今又攻揚州牧劉正禮,所過殺戮甚多,江東百姓聞孫郎至,皆失魂魄。孫策如此,只要曉之以忠義,相信太史慈必悔錯投。”

“而主公爲東萊百姓盡心盡力,仁德遍佈,子義乃明智之人,當能明辨是非,棄暗而投明,輔佐主公平定青州之亂,匡扶漢室,誅暴除逆,解救天下之民,如此亦可不失其忠義!況且,昔日韓信陳平曾亡楚歸漢,今日子義亦可亡孫而歸劉!”

在周興看來,太史慈的忠誠度不用懷疑,不怕他會背叛劉備,怕的是他不肯回來輔佐。

劉備仔細想想,孫策和自己相比,如果太史慈棄孫策而來投自己,也算是棄暗投明。又想到周興所說的韓信和陳平,如果太史慈如韓信陳平,那自己豈不是如高祖劉邦了!

想到此,他心中欣慰,只不過還有所憂慮,怕難以讓太史慈回來。

“嗯,子義錯投孫策,他若能回來更好,只是他遠在揚州,要如何才能讓他回來呢?”

“主公,若要讓子義歸鄉,唯有其母,此事讓我去辦,主公靜待消息即可。”

周興認爲去勸說太史慈的母親,自己去最好,劉備現在最好不要出面。有些話,自己可以說,劉備卻不能說,甚至還要當作不知道。

劉備點了點頭,看著周興說道:“好,軍師辦事,我放心!”

周興剛剛起身,準備離開,此時有兵士急來稟報:“將軍,遼東有信,遼東太守公孫度遣兵一萬,已離開襄平,船也已備好,準備渡海來攻。”

雖然早有預料,但劉備還是頗有驚色:“竟來得這麼快!”

周興重又坐下,臉上卻現出喜色,笑道:“主公,遼東兵來得不快不慢,正是時候啊!”

“軍師爲何如此說?”劉備有些不解。

“主公,遼東兵馬來攻,正好藉此機會勸太史子義歸鄉救母,他若回來,豈不是要助主公擊退遼東兵馬了。”

劉備想想也是,遼東兵馬來攻東萊,正是勸太史慈回來的好理由。

但是遼東一萬兵馬來攻,劉備不敢輕敵,立即把關羽張飛等人都召來商議。

遼東兵馬剛剛從遼東襄平出發,要先走到港口,還要渡海,少說也要十幾日,劉備有時間去準備。

除了劉政帶領的一千兵馬留在長廣縣外,黃縣現在有六千多兵馬。

“大哥,遼東兵渡海而來,我們的兵馬可先伏於海邊,待其半軍登岸陣腳未穩,突起而擊,賊兵必敗。”

關羽向來不怎麼說話的,今日卻是第一個發言。

“二哥說的對,俺也是這麼想。”張飛趕緊附和。

簡雍和麋竺等人不懂軍事,包括王修和李業,對於軍事作戰不甚瞭解,此時覺得關羽所說有些道理,都只是默默點頭,不發一言。

劉備也贊同關羽所說,知道這就是兵法所說的半渡而擊之策,敵兵有一萬人馬,而船不夠多,不能同時渡海,肯定會分批而渡。等對方有一半人馬渡過了海,此時出擊,則敵軍勢未成,必然慌亂,勝之容易。

周興此時面色平淡,只是靜靜聽著。

劉備看了周興一眼, 問道:“軍師以爲可好?”

關羽頓時向周興投去不滿的眼光。

他知道周興有智謀,但他對劉備事事都要問過周興纔去做感到很不爽,而自己提出來的策略很顯然是上策。

周興沒有立即應答,其實他心裡在考慮著,應該怎麼做才能做得更好。

他要考慮的東西很多,遼東兵是第一次渡海來攻,又有一萬兵馬,實力尚未可知,要不要讓劉備去全力應對?

可是遼東兵有許多是新募之兵,如果他們真的是一羣烏合之衆,不堪一擊,那自己全力應對就會把他們打怕,讓他們以後不敢再來。

東萊之賊已經剿滅,如果遼東兵又不敢來攻,袁紹肯定會要求劉備解散兵馬,只留下足以護郡的三千兵。

這樣肯定不行,劉備現在還不能直接得罪袁紹,又想要保留兵馬甚至是繼續募兵練兵,只能讓遼東兵不斷來攻,就是所收的稅賦錢糧,到時候也好有理由不上交給州府。

如果不全力應對,萬一遼東兵戰力強悍,把自己的兵馬打敗了怎麼辦?或者是他們深入郡內劫掠百姓呢?

總之,周興現在的想法是既要擊退遼東兵,又不能讓他們知道打不過劉備,同時還有重要的一點,不能讓他們禍害了東萊的百姓。

“軍師,軍師……”

劉備連叫兩聲,周興纔回過神來,微微搖頭,說道:“不妥。”

在這一刻,關羽那張紅臉一下子陰沉下來,變得有些黑,那雙丹鳳眼像是要噴出火來,直直盯著周興,沉聲問道:“有何不妥?”

第六十三章 我得軍師,乃天賜也第四十六章 空營計第六十七章 遼東兵來了第二十七章 益德,我有一個故事第六十四章 要殺人不用主公親自動手第三十三章 主公還有三條路可走第一十五章 爽快之人第一十二章 青州的人才第二十九章 降者不殺第一十二章 青州的人才第二十八章 二哥,周軍師這個人很好第六十九章 示人以弱第七十章 以我看來,子義兄是詐降第二十七章 益德,我有一個故事第一十六章 邀戰第一十九章 你們都給我住口第四十三章 王營的妙計第三十七章 你讓我如韓馥一樣讓州?第三十二章 劉備出兵第四十九章 賞你十塊金餅第二十四章 張飛來也,不怕死的來啊第二十八章 二哥,周軍師這個人很好第四十章 意外之糧第一十八章 進一步粉身碎骨,茍一時天寬地闊第三十八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六十六章 男兒志在四方第一章 我是來救你的第三十三章 主公還有三條路可走第三十七章 你讓我如韓馥一樣讓州?第一十四章 孔融拒絕得很爽快第三章 亂世方可出英雄第六十七章 遼東兵來了第八章 一派胡言第二十八章 二哥,周軍師這個人很好第三十一章 救,當然要救第五十六章 難破之陣第七十章 以我看來,子義兄是詐降第六十三章 我得軍師,乃天賜也第六十八章 庸策第六十六章 男兒志在四方第一十六章 邀戰第二十六章 你要殺俺就殺吧第一十五章 爽快之人第二十九章 降者不殺第六十二章 你認識東萊太史慈嗎第七章 劉備的三點希望第五十八章 軍師,俺來也第五十四章 關羽之智第三十七章 你讓我如韓馥一樣讓州?第十章 比武第五十章 再破東牟塢堡第二十二章 言而有信第四十四章 破敵之策第五十九章 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第三十四章 我們是來勸和的第四十七章 中計了第六十四章 要殺人不用主公親自動手第六十八章 庸策第六十三章 我得軍師,乃天賜也第四十一章 脣亡齒寒第五十一章 軍師,你想要什麼樣的女人第四十三章 王營的妙計第一章 我是來救你的第一十二章 青州的人才第二章 茍且偷生的茍第五十九章 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第六十三章 我得軍師,乃天賜也第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之策第三十六章 明使君,此城不能守第四十三章 王營的妙計第四十九章 賞你十塊金餅第六十三章 我得軍師,乃天賜也第五十一章 軍師,你想要什麼樣的女人第十章 比武第四十章 意外之糧第一十八章 進一步粉身碎骨,茍一時天寬地闊第六十八章 庸策第五十八章 軍師,俺來也第四章 俺每日要飲酒,哪有時間去讀書第一十九章 你們都給我住口第一十五章 爽快之人第六十章 擒賊先擒王第三十一章 救,當然要救第三十七章 你讓我如韓馥一樣讓州?第六十四章 要殺人不用主公親自動手第三十七章 你讓我如韓馥一樣讓州?第六十八章 庸策第四章 俺每日要飲酒,哪有時間去讀書第六十章 擒賊先擒王第六十章 擒賊先擒王第一十三章 最亂的一個郡第三十三章 主公還有三條路可走第六十六章 男兒志在四方第三十四章 我們是來勸和的第一十四章 孔融拒絕得很爽快第二十七章 益德,我有一個故事第二十一章 勸說第六十五章 劉備的仁德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金霍洛旗| 苏州市| 华亭县| 望江县| 油尖旺区| 盈江县| 衡南县| 左贡县| 余庆县| 南安市| 米易县| 福清市| 明溪县| 三亚市| 枣阳市| 遂宁市| 马鞍山市| 久治县| 那坡县| 淮北市| 姜堰市| 鞍山市| 仁化县| 济南市| 甘孜县| 虞城县| 漯河市| 太白县| 内丘县| 贞丰县| 稻城县| 锡林郭勒盟| 乌拉特后旗| 寿宁县| 绵竹市| 景洪市| 曲麻莱县| 红原县| 石狮市| 榆中县| 田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