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章 仁宗鑲星紫宸殿 王進避禍延安府

中華大地,盤古開闢,三皇治世,五帝定倫,夏商更迭,周朝以繼,春秋戰國,秦風漢月,三國兩晉,南北九朝,隋唐五代。四時輪迴,朝代交替,至此時繼配大宋立國,太祖趙氏一桿槍棒打下大小五十軍州,建號大宋,定都汴梁,定國俞百年。

時有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祐三年三月受百官朝賀,宰相趙哲、參政文彥博出班奏曰:“目今京師瘟疫盛行,傷損軍民甚多。伏望陛下釋罪寬恩,省刑薄稅,祈禳天災,救濟萬民。”

天子聽奏,急敕翰林院隨即草詔,一面降赦天下罪囚,應有民間稅賦,悉皆赦免;一面命欽差內外提點殿前太尉洪信爲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龍虎山,宣請嗣漢天師張真人星夜來朝,祈禳瘟疫。

洪信領了聖敕,辭別天子,背了詔書,盛了御香,帶了數十人,上了鋪馬,一行部隊,離了東京,取路徑投信州貴溪縣而去。

不足旬月之後,那洪太尉果然尋得嗣漢天師張真人來朝,在東京禁院做了七晝夜好事,普施符籙,禳救災病,瘟疫盡消,軍民安泰。天子大悅,及至數日之後,洪太尉方纔回朝交旨,只道天師乘鶴駕雲,先到京師,臣等驛站而來,纔得到此。仁宗準奏,賞賜洪信,復還舊職,亦不在話下。

復又數日之後,仁宗一日偶感有恙,于禁宮內院小憩。忽見一仙風道骨道家人近前奏曰:“官家,那洪信在龍虎山放走了一百單八個魔君,大宋禍劫將至矣。”

仁宗心驚急問道:“仙長可有破解之法?”

那道長道:“此乃天數,萬難更改,若官家能以帝王之氣鑲星解厄,或能破解。只是此法折損官家帝氣,只得在位四十二載,且無子嗣承位。”

仁宗默然片刻後道:“在位四十二載已然綽餘,雖無子嗣承位,亦另有趙氏子孫承襲,太祖打下這片江山不易,若大宋社稷因朕之私念斷送,朕之過也。速請仙長教授鑲解之法。”

那道長道:“此一百單八個魔君上應天罡星三十六、地煞星七十二之數,自成一體,其他星位萬難鑲解,唯有官家以帝氣鑲解其中之一,令其自亂,從中自破,方可解厄。”

仁宗又問:“共一百單八個星位,不知該鑲解哪一位。”

那道長在仁宗袍角劃一慧字道:“地彗星,此星命門契合官家帝氣,最好鑲解。”當下那道長便將鑲解之法口授了。

須臾傳畢,仁宗還待再問之時,只見一陣迷雲霧氣撲面而來,仁宗啊呀一聲驚醒過來,原來卻是南柯一夢。低頭看時,只見袍角那慧字果然還在。

事關大宋國運,仁宗自是不敢怠慢,便擇良辰吉日,召文武百官、賢臣良將,並九九八十一名道士,當夜便在紫宸殿聚壇設法,依著那道長夢中教授的法子,鑲解那地彗星。

須臾鑲解畢,只見天上帝星驟亮,一股紫薇之氣侵潤一旁小星,少時那小星亦大亮起來。東京城內外皆見天上一星獨亮,經久不息,軍民百姓爭相觀看,引爲奇觀。

仁宗見那星正是地彗星,見那地彗星被紫氣侵潤,戾氣消散,知曉鑲解之法湊效,便放下心來。次日早朝,仁宗當朝喝命鎖拿那洪信,議其欺君罔上之罪,又有走了一百單魔君之罪,教三司審定後,秋後問斬,家小流放三千里之外不提。

後來仁宗天子果然只在位共四十二年,晏駕殯天,也無有太子,傳位濮安懿王允讓之子,太宗皇帝之孫,立帝號曰英宗。在位四年,傳位與太子神宗。神宗在位一十八年,傳位與太子哲宗。那時天下盡皆太平,四方無事。

且說東京開封府汴梁宣武軍,一個浮浪破落戶子弟,此人遊手好閒慣了,在東京城吹彈歌舞、相撲玩耍,這日結識了城中王員外之子,高俅便引著王公子整日三瓦兩舍、風花雪月,惹惱了王員外,上告到開封府,上下使錢將高俅脊杖二十,發配出界,不許回京城。

高俅無奈只得至淮西投奔一個開賭坊的柳大郎。這柳大郎名喚柳世權,平生喜好蓄養莊客,高俅投到莊上,一住便是三年。

這年哲宗天子因拜南郊,得感風調雨順,放恩典,大赦天下。高俅之罪得赦後,便尋思著想要回老家京城。

柳世權倒也仗義,便修書給京城他開藥鋪的親戚董將仕,命高俅持書投奔。

高俅回到京城投到董家,董將仕素知高俅爲人乃是潑皮無賴出生,亦不願久留,想起自己與蘇小學士有舊,便修書一封,打發高俅到蘇小學士府上謀出路。

這蘇小學士便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轍,看了董將仕之書後,暗想這人如何留得?只想起駙馬王晉清乃是個風流人物,這高俅吹彈歌舞、相撲玩耍乃是個妙人,不如薦到門下做個親隨,也對胃口。當即又修書一封,命高俅到駙馬府投奔。

高俅持書又到了王府,那王晉清見是高俅這樣八面玲瓏的人物,便喜留了,自此這高俅總算有個落腳之地。

在王府住了尋月,這一日,王府排宴招待端王,這端王乃是宋神宗第十一子,當今天子哲宗御弟,也是個喜好詩詞風月、吹彈歌舞之人,尤擅蹴鞠。高俅投其所好,端王於席間見到後,便從王府要來,高俅便在端王身邊做了親隨。

過了數月,哲宗駕崩,膝下無子承嗣,太后百官商議後,冊立端王爲天子,這便是宋徽宗,玉清教主微妙道君皇帝。

徽宗繼位後,便想擡舉高俅,但高俅非是文榜出身,便想著立些軍功以塞衆口,徽宗便命高俅投到西北,在西寧都護劉仲武軍中出任監軍一職。

後高俅從內廷宦臣童貫征討西北,積石軍一役,宋軍大破西羌,威震契丹西夏,徽宗便以戰功升賞各路將官,獨獨高俅拔擢甚高,轉爲京城殿帥府太尉一職。

這殿帥府太尉一職,雖不及童貫出將入相風光,但也是掌管禁軍的要害去處,想是徽宗皇帝繼位後想讓親信掌軍而已。

政和元年,高俅得掌太尉一職,正月裡擇良辰吉日到任後,便命府中一應公吏、衙將、掌事、都將、監軍前來參拜。

高殿帥身著大紅官服於官司階上一一親覽各人呈上之名冊,開報花名,好不威風。

府內各人都有前來,卻獨獨缺了一名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舉檢事稱其大病未愈而缺。

新官上任,此人居然不來,當下高俅大怒,喝命左右至王進家取人前來參拜。

不多時,王進來到,高俅一見此人更是火冒三丈。原來早年高俅混跡京城之時,被王進之父教訓過,一頓棍棒讓高俅三、四個月不得下牀,新仇舊恨翻將起來,高俅愈恨王進,不顧左右求告,打了王進三十棒子。

王進也認出高俅來,心中叫苦不已,受了棍責之後方纔被放回。

回到家中,王進長吁短嘆,將白日之事與老母說了。

王母大驚:“這潑皮如今富貴了,豈會放過我等?兒啊,你在他手下當差,早晚害了性命,這卻如何是好?”

王進尋思良久,一咬牙道:“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鎮守邊廷,爲人仗義任事,不懼京中權貴,料想這高俅再有能耐,也不及上到邊關,兒便與母親投奔他處,好歹保住性命。”

王母轉憂爲喜:“一切便依兒所言。”

母子倆便即收拾細軟,裝了兩個料袋綁於馬上,待到五更,趁天色微明,趁勢出了西華門,取路望延安府而去。

到得天明,王進府中牌軍不見王進蹤影,等到天黑也不見人,兩名牌軍恐吃累官司,到得次日便到殿帥府首告。

殿帥府左右差人尋找不獲,報至高俅案前,高俅冷笑道:“這賊配軍定是棄軍在逃,與我發出海捕文書緝拿歸案!”左右便命文吏發了公文,造了畫影圖形緝拿王進不提。

卻說王進母子離了東京,曉行夜宿,行了一月有餘,天色漸暖起來,尚沒有人追捕。這一日天色將晚,王進擔著擔子跟在母親馬後道:“母親,如今已經遠離東京,料想高俅這廝是追趕不上了,總算天可憐見,讓我們母子逃出生天。”

王母尚未答話,一旁松林內一個清脆悅耳的聲音笑道:“高俅的海捕文書便在兩位身後追趕,早晚便到了延安府,就算老種經略相公肯收留二位,但二位戴罪之身早晚也連累了老種經略相公。”

王進聞言嚇得三魂不見了七魄,丟了擔子擎出馬上樸刀,攔在母親馬前衝著林中喝道:“何方賊人,敢在此胡言亂語?”

又是一陣銀鈴般的笑聲傳來,只見夕陽餘暉之下,落落溶溶的松林之內行出一名十五、六歲的少年來,此人一身青衫短裝打扮,頭上帶了氈笠,腰間懸了口寶劍,那寶劍上面鑲了不少金珠,在餘暉之下耀耀奪目。

那少年略略擡起頭上氈笠,露出一副面容來,王進細看時微微吃了一驚,暗想世間卻有如此貌美的少年。

(新書上傳,求推薦收藏)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a>

第廿五章孤身犯險探薊州三權相會聞煥章第卅九章林教頭月下立約 扈三娘堂前邀盟第圩七章幻魔真君援兵至 一清先生方可降第七章 扈嵐連珠落羣雁 史進走馬擒陳達第圩二章扈嵐問訊鄆城縣 劉唐赤臥靈官廟第十九章三路援軍九死傷 四面圍城一闕潰第廿四章夜襲金營陷鐵牛 定國伐戰主向南第進五章兵臨城下奈若何 傳檄勤王可行否第七十章竊據要地欲不軌 抗旨不遵再興兵第進六章車懸迴轉戰風雨 登壇施法分勝敗第卅五章皇霸大業需子嗣 南柯一夢卻虛幻第圩三章飛樓鬥箭皆神射 草場縱火齊先登第十八章西狩鴛鴦泊行宮 頭獵晉王賢名博第一百章萬春智激黑旋風 燕青巧撲擎天柱第卅六章扈嵐單擒女飛衛 官軍議取李家莊第圓八章珠宮玉闕今草莽 屈身辱志恨難雪第圩四章遣使探問討公道 虛張聲勢借假兵第三十章魯智深倒拔垂柳 高衙內逞威嶽樓第卌五章五千投石攝北威 十餘君臣位南降第枯一章當道結陣攔去路 獨留一軍親斷後第卅五章大鬧東京劫太尉 拷問高俅謀燒船第一百章天命星數早坐定 春暖復仇欲興兵第卌六章先撫後招有良策 前倨後恭無順心第進一章兵毒甚尤民怨之 賊義愈加國討乎第廿八章半道劫囚未竟功 孤身入宮探帝姬第枯六章綰髮明志嫁國家 御駕親征欲翻雲第五章一腔熱血何籌措 百姓戰爭做棋眼第廿一章 智深大鬧杏花林 史進醉入桃花溪第枠四章恩威並施有新方 節操不墮舊男裝第六章 扈三娘紅裝素裹 鐵臂膀贈弓傳藝第十九章得上山頭耀武功 操演軍馬現真身第卌八章歲日山寨俱同歡 上元州治齊燈會第圓二章二龍山應生死盟 濟州府限捕公文第三章 史家莊太公留客 打麥場史進賭鬥第六章留守膽怯議退兵 太守獻策欲拖延第卅六章真作假時假亦真 有爲無處無還有第圩一章宗室出降缺兩人 帝姬折算值千金第十章 霸道一力降十會 妙手千金方五常第枠九章讓位出逃奈若何 登基求和無廉恥第枠七章取信之道立威足 不教而誅可憐處第卅七章風流花月李行首 瀟灑巾幗陳官人第廿九章降女無術宿夜醉 雙姝踹營深宵鬧第廿二章苦戰得脫出生天 比箭鬥快各逞強第枠二章白蓮幡旗臨陣來 流星火箭飛襲去第圓八章羣雄定計奪水泊 同門夜話訴衷腸第七十章死地則戰困獸鬥 龍騎浮屠敗當亡第廿四章夜襲金營陷鐵牛 定國伐戰主向南第十四章 扈三娘智取契文 魯提轄拳打鄭屠第六章 撞說入夥秦統制 討取恩義宋公明第枠五章旱情如火人情冷 甘霖未至義可方第卌八章歲日山寨俱同歡 上元州治齊燈會第進二章治喪撫國穩朝局 勸慰正心明大勢第卌二章義軍求糧亦應允 同門相勸將比心第圩一章暫避風頭赴壽宴 攜美同遊盂蘭會第圓二章定國討胡失大義 趙宋斷嗣隕帝星第枠二章挑動是非滅夏國 不許朝貢圖南詔第十一章故人來投倒履迎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枠二章挑動是非滅夏國 不許朝貢圖南詔第十章關勝降水火二將 扈嵐打曾家五寨第圓一章攜民渡海施仁義 度前佈局有善名第八十章妄自揣測自得計 招安開鎮有追贈第圓七章蘆葦蕩火燒官軍 梁山泊投奔入夥第六十章舊識相說道清歸 新至聖旨拒不接第枯六章楓林渡燕青射雁 睦州城方宗會戰第圩六章又添義將相歸順 再使內應取壺關第五十章天各一方有緣見 比武招親迫使來第七十章掀翻龍椅誰來坐 緣尋佳人配何家第十八章西狩鴛鴦泊行宮 頭獵晉王賢名博第卌八章歲日山寨俱同歡 上元州治齊燈會第枯五章臥榻之側得開鎮 不容酣睡伏隱憂第圓三章豈容兒戲憤欺辱 身不由己利當先第一章押司腹黑說教事 行者顧面齊結拜第圩四章破城安民再用間 賞雪傷懷又託夢第圩四章破城安民再用間 賞雪傷懷又託夢第枠九章搬取家眷勿擔憂 宴醉義士說有方第八章英雄難過美人關 韶華沖齡賺江山第卌四章仇深似海背主謀 報仇雪恨待廷寄第枯六章靜室堂前許三事 古道結拜送十里第圩二章前事萬般皆怨己 後著半點不由人第枯一章極樂淨土彼岸花 除惡揚善白蓮教第七十章掀翻龍椅誰來坐 緣尋佳人配何家第六章亂命旨意不尊詔 民心大義有所向第卌六章靖康爲名童心起 興亡皆苦前朝落第卅九章暮鼓晨鐘回光照 紫氣東來鑲星命第六十章吳用智取生辰綱 扈嵐辣手滅活口第圩六章又添義將相歸順 再使內應取壺關第廿八章智深火燒瓦罐寺 三娘閒遊汴京城第圓三章夙世因緣終成配 養育之恩鴆酒還第卅五章祝三郎配女傑飛衛一丈青戰姽嫿將軍第卅二章但尋冰棺存玉容 且論國富私專營第圓九章處議大事復權柄 相見厚禮爲進退第圩四章千古艱難唯一死 遁走地道出生天第進二章顧全義氣欲搭救 改換女裝初嘗試第圩二章扈嵐問訊鄆城縣 劉唐赤臥靈官廟第廿八章得見郎君但周旋 勾做姬妾待時機第五章 史進夜探少華山 周侗傳藝雲龍寺第卅二章有瑕之軀何婚配無意牽連賺入夥第十三章連消帶打出考題 翹首以盼待援軍第圩六章又添義將相歸順 再使內應取壺關第枠七章三山聚義打青州 一統軍馬首征伐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霞浦县| 涞源县| 华容县| 抚松县| 睢宁县| 齐河县| 岑巩县| 莱阳市| 宾阳县| 海南省| 东方市| 利辛县| 故城县| 宽甸| 高州市| 武宣县| 雅江县| 白水县| 瓦房店市| 博爱县| 明水县| 聂拉木县| 九龙县| 长丰县| 泾源县| 广水市| 游戏| 正定县| 翁源县| 太仆寺旗| 景宁| 牡丹江市| 镇雄县| 阿拉善右旗| 富川| 开封县| 红河县| 舒兰市| 新龙县| 静宁县| 古交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