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序章 我, 朱祁鎮

序章我,朱祁鎮

一個八九歲的孩子,一身白色孝衣,團團的在錦被下面,小小的人兒看上去可憐之極。而臉色也不好,看上去有驚恐之色。眼皮下面,眼珠子不住的顫抖。嘴脣顫顫亂動,似言語,又似無有願意。

層層布幔放下來,外面還有銅製的火爐。裡面放著精貴的獸炭,這些炭不僅僅耐燒,一塊就能支撐一夜,而且沒有一點菸火之氣。角落處還有一個個銅香爐,看上去顏色稍舊,似乎出爐有數年光景了。只是這香爐造型精緻,銅色極好。三足而立,蓋著上鑲有綠色的寶石,絲絲縷縷清香從香爐之中,冒了出來,似乎有安眠之效。

這香爐下有落款:“大明宣德年制。”

“我是誰?誰是我?”一聲細如蚊吶之聲傳來,卻是從這個孩子口中傳出。此刻這孩子的腦海深處正發生著驚天動地的變化。

無數斷斷續續的片段,浮出他的腦海之中。

“我兒,來看看朕的大將軍。”一個三十餘歲的中年人說道。只見他一身青衫,但是這衣服質地極高,應該是絲綢。光亮柔順,彷彿若有光,輕踩絲屢,看上是一個普通讀書人,但是身上無一不精緻。

他身體稍稍發福,臉型微胖,長長的鬍鬚梳理的整整齊齊的,手中拿著一個圓形型的瓷器,看上像碗,但是卻是平地的,而在這東西下面,有兩隻拇指大的蟋蟀,彼此嘶鳴,威風凜凜,就好像是兩名武林高手對峙一般。隨時準備給對方致命一擊。

“我”一伸手,將這瓷器打翻在地,兩隻蟋蟀不知道爲何遭此大禍,從碎片之中飛跳出來,“我”又用小腳一腳踩上去,其中一隻蟋蟀頓時被踩扁了。嘶鳴之聲戛然而止。

周圍的宦官見狀,大吃一驚,紛紛跪在地面上。

這男子臉色大變,嘴角不住的抽搐。“我”又伸出雙手,要抱。

“好。”這男子嘆氣一聲,說道:“我兒殺伐果斷,纔是天下最大的大將軍。”

這個片段浮光掠影的而去。隨即又一個片段展開了。

在明亮的教室之中,幾個男生正在聊天,“我”靠在後面的桌子上,讓椅子一支腿懸空,吱吱呀呀一晃一晃的,聽前面的同學說道:“你覺得康熙傳位給雍正,是在傳位詔書上,添了一筆嗎?將傳位於十四阿哥,變成了傳位於四阿哥?”

立即有人說道:“纔不是的。分明是康熙看中乾隆,覺得‘好皇孫’才傳位給雍正的。”

“我”忍不住說道:“這故事是有原型的,是永樂傳位給朱高熾的舊事,永樂不喜歡朱高熾,因爲朱高熾是一個大胖子,不過,永樂喜歡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才選擇朱高熾的。”

“這纔是所謂的好皇孫。”

“哈哈。”前面的同學笑道:“不就是那個蟋蟀皇帝嗎?”

“我”正坐,放下椅子腿,正要說些什麼,卻聽有人喊道:“老師來了。”

一陣桌椅響動的聲音。“我”立即做學習狀。不敢說話了。

這個片段到此爲止了,又一個片段飛了過來。

虛空之中,一個隱隱約約的意志暗道:“他是明宣宗朱瞻基嗎?父皇的名諱不能亂叫?爲什麼叫宣宗?不,爲什麼我叫他父皇?”

“父皇,”“我”喊道。隨即跌跌撞撞的跑太過去,不過似乎身高不高,視線都在桌子下面,忽然一雙手夾住腋下,“我”整個人飛了起來,被“他”抱在懷裡了。

這個時候,他換了一身衣服,乃一聲一身明黃色的衣服,上面有團龍圖案,頭上一絲黑色細絲編織成小帽,一時間也看不出什麼材質出來。

“看看,父皇畫得好不好。”他讓“我”看過去。

“我”看見,房間之中都是畫,都是以花鳥之類爲主,大多是工筆話,一個個好像能躍紙而出。“我”伸手亂抓,他也由著。“我”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抓了一支毛筆,上面已經沾了墨。使勁一甩,墨汁飛濺的到處都是。

“我的畫。”他慘叫一聲,讓身邊的奶孃抱著“我”。一眼看過去,好幾張畫,都已經被污得不成樣子,根本就不可救過來了。他微微一嘆,揮手說道:“下去燒了般。”

“是。”幾個小太監將一副副污了的畫,撤下去。他忽然說道:“等等。”他看見一副花,一副牡丹圖,上面只有一個墨點,隨即信手抄了一支筆,點墨開筆,在墨點之上輕輕幾筆,一支飛舞的蜜蜂就浮現在畫面之上。

他這才鬆了一口氣,轉過身來,抱起“我”來。說道:“我兒不可如此了,你這樣的話,你爹我的畫都被你毀了。”

這個片段隨即消散了。另一個片段又浮現出來。

燈光很亮,但卻並非刺眼的亮,而是將人的注意力不由放在玻璃展臺裡面。

一隻溫暖的手抓住“我”的手,說道:“這是明宣宗的真跡,一直在美國中,也只有今日在這裡展出,平日是難得一見的。要知道,人們都覺得藝術皇帝都是昏君,比如南唐後主和宋徽宗,卻不知道,還有明宣宗,明宣宗的花鳥圖,也是一絕。明宣宗在藝術史上有相當的地位,比如宣德爐就是出自明宣宗之手。”

“我”說道:“這個哥們很會玩啊?”

“去。”本來溫柔的小手,忽然飛到了耳朵之上,說道:“我給你說話,你能不能正經一點。”

“輕點,輕點。”“我”小聲說道:“這在博物館的,不要讓你看笑話了,我知道,你是搞藝術的,我一點都不懂,見你朋友,容易鬧笑話,要不,這樣,你給劃重點,我背,我背,行不行?”

“算了。”耳朵上的手一鬆,說道:“我們不合適。”

“我”連忙轉過身來,追著一個青絲及腰,身形纖細的女子說道:“我錯了,寶寶我錯了。我改,我一定改,我明個就將那個什麼明宣宗的所有作品都看一個遍。”

“這是明宣宗的問題嗎?”女子的聲音有些惱怒。

“不,是我的問題。”

聲音越來越遠,漸漸的歸爲虛無。

隨即又有一個畫面浮現出來。

“我”似乎長大了一點。

他也年歲也老了一點,眼角多了幾道皺紋,他抱著“我”坐在他的大腿之上,問道:“他日爲天子,能令天下太平嗎?”

“能。”“我”說道。

“有幹國之紀者,敢親率六師征討嗎?”他又問道。

“敢。”“我”說道。

“好,真我皇兒。”他高興道,隨即將頭上烏絲善翼冠帶在了“我”的頭上,這帽子很大,戴在“我”頭上,有些歪歪扭扭的。他站起身,一揮手,身邊的太監宮女都跪在地面之上,向“我”行禮。

他喘著粗氣,安靜的房間之中,只剩下他的喘息之聲。這熟悉且陌生的場景,一時間讓不知道如何去面對了。

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國公決斷第五十四章 于謙的身體第六十六章 解決問題第一百六十八章 誰是叛徒?第四十九章 貢品第七十一章 男兒自是重危行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舊接替第七章 西南局勢第一百八十七章 兵疲將驕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圍第三十八章 楊溥請辭第二十章 三世說與大同世界第一百零七章 掀牌第一百零四章 鐵甲鏗鏘第一百零二章 六部現狀第一百四十八章 急流勇退陳芳洲第七十六章 佛山鐵業第三章 西南風波起第一百二十三章 黃河危局第四十九章 三湖五河總方針第一百二十九章 寧化巡檢韓鐵城第三十九章 整頓九邊第五十二章 于謙的去向第二十一章 北方民生之多艱第四章 朱祁鎮的算計第五十五章 斬盡天下不平事第一百零八章 倭寇疑雲第一百五十三章 郕王入武學第五十六章 朝鮮兩班第一百零六章 倔老頭楊溥第五十章 英國公餘威第三十一章,祭大成先師第一百四十六章 乾清宮侍衛換血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南捷報第一百六十八章 災情第七十一章 男兒自是重危行第五十一章 彈劾曹吉祥第一百一十八章 西南定策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一百五十七章 歲月催人老第一百零九章 諒山之戰之構想第五十五章 諸將第四十七章 開海方案第一百五十四章 也先第三十一章 崩潰的開始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二百一十七章 素衣臨朝第一百零三章 廢天皇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國公決斷第二十章 應對安南之策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瑛訓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周忱辦事之道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生一場大夢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家異類朱祁鎮第八十一章 正陽門下第五十五章 於公入陝第三十章 風雲暗藏第一百三十五章 也先窺邊第七十七章 沿海航線第一章 海內老臣心第三章 西南風波起第十一章 朝鮮靖難第一百五十三章 郕王入武學第一百五十章 瓦刺的實力第四十四章 石炭二第八十四章 工業化的種子第三十三章 生吃蝗蟲第三十八章 五世說第一百七十九章 成國公之心第一百四十一章 錦衣衛的手段第四十五章 石炭三第六十章 遼東局勢的漏洞第二十二章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第六十六章 楊士奇與于謙三第五十三章 處置曹吉祥第七十七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二第七十六章 佛山鐵業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同城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試探第十一章 海西都司第一百三十章 慶都公主駙馬二第七十五章 白沙書院第一百零二章 南洋水師初戰第一百零六章 倔老頭楊溥第三十三章 一道德而同風俗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舊接替第八十六章 江南土地黑幕第九十八章 關原之戰第五十四章 圍剿之策第二十九章 武學開學第三十七章 漢城之戰第六十一章 郭登到第九十七章 開海九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定西南之策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謀主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案之始第六十二章 于謙入京第三十四章 交趾戰況始末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馆陶县| 裕民县| 永德县| 安仁县| 敦煌市| 临安市| 咸丰县| 湘乡市| 郸城县| 朔州市| 山阴县| 莆田市| 崇信县| 射阳县| 湟源县| 鹤峰县| 天镇县| 云和县| 尼勒克县| 竹山县| 娱乐| 修武县| 湟源县| 古蔺县| 清丰县| 德兴市| 徐闻县| 沅陵县| 东阿县| 长寿区| 兰州市| 额敏县| 清新县| 全椒县| 黄平县| 潍坊市| 博客| 稻城县| 开封县| 江永县| 合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