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80章 闖軍覆滅

而且等到天策軍開始擴張的時候,這些對天策軍實力有了解,而且在當地有一定實力和聲望的人,必然會做出較爲正確的選擇,到時候擴張之路就會順利很多。

此外,對於內部的宵小之徒,也是一番極大的震懾,哪怕天策軍統治山東一年快兩年了,但一些利益受損之人,肯定還蟄伏著在,朝廷肯定也收買了一部分人。

他們現在雖然沒搞事,但這純粹實在等待時間,等到天策軍與朝廷打起來,腹地的留守兵力不足的時候,保不齊他們會不會搞出什麼亂子。

通過這次閱兵,他們不光見識到了天策軍野戰軍團的戰力,稅警總隊,治安隊,守備軍團的實力也得到了一一的戰事,雖不及野戰軍團,但也不是他們能夠對付的。就算想要搞事情,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是個什麼水平。

閱兵結束後,孔有德繼續安排戰備工作,這一次是跟朝廷的決戰,雖然他有必勝的信心,但做足準備纔能有備無患。

而作戰計劃,在閱兵之前就一定製定完畢了,接下來便是按部就班的行動,爭取儘可能快的結束跟朝廷的大戰。

兩天之後,孔有德收到從襄陽地區發來的戰報:高迎祥大敗,闖軍近乎全軍覆沒,襄陽城被明軍收復,高迎祥率領殘兵逃亡四川。

對於這個消息,孔有德早就猜到了,從得知徐詩銘的白蓮教主力被範景文的新軍消滅大半開始,闖軍的滅亡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而十多天前,就有消息傳來,袁時中,劉宗敏先後被新軍擊敗,高迎祥也在裕州被範景文擊潰,連被困在方城山的袁時中和劉宗敏都沒法救援,一路撤回襄陽去了。

撤退到襄陽的高迎祥面臨兩個抉擇,要麼依託堅固的襄陽城,還有少量的戰船堅守,硬抗到明軍的糧草,火藥等武器消耗殆盡,再尋找戰機反敗爲勝,要麼就像以前一樣,率領殘存的兵馬繼續流竄。

但問題是,無論哪個方向,幾乎都被堵住了,南邊是重新編練兵馬,準備捲土重來的盧象升,西邊是屯兵鄖陽府,卡住了先王四川道路的張令,秦良玉部,西北是卡在商南的賀虎臣,猛如虎,賀人龍等秦軍將領,至於沿著當初打襄陽的路子返回,打回江漢平原,根本就不可能,估計還沒走到隨州就被範景文的新軍給追上了,這支兵馬的行軍速度簡直恐怖。

最後,高迎祥打定主意,堅守待援--天策軍的增援。

按照他的理解,天策軍賣給他們武器,利用他們來拖延時間,肯定不會讓他們就這麼快的滅亡,在此危難之際,他寄希望於天策軍能繼續賣給他們武器彈藥,甚至直接出兵增援。

事實上,孔有德也收到了高迎祥的求援信,他寫的非常誠懇,表示願意加入天策軍,聽從孔有德的號令。

不過,對於孔有德來說,高迎祥的利用價值已經沒有了,天策軍也不缺他這麼一支兵馬,所以不但沒有增援,反而停掉了凌天對高迎祥的物資援助。

而後,範景文用了兩天時間,配合熊文燦的大軍,攻下方城山,將方城山上的兩萬餘闖軍,包括袁時中,劉宗敏在內的一批闖軍大將,全部誅殺或俘虜,逃掉的闖軍還不足千人。

整頓一番後,熊文燦分兵掃蕩了整個南陽府,一些沒來得及撤走的闖軍,面對數量龐大的明軍,除了部分殊死抵抗之外,其餘大部分都選擇投降。

而範景文則率軍直撲襄陽,兩天之內收復古城,光化,棗陽三城,進逼至漢水北岸。

又過兩日,熊文燦的大軍也陸續集結到襄陽地區,南邊的盧象升也率領新編練好的兵馬,北上攻打荊門,宜城,高迎祥本就接連戰敗,又收縮兵力防禦襄陽,所以荊門和宜城一線,迅速被盧象升率軍攻破。

原本屯兵鄖陽的張令,秦良玉,也率軍東進,收復均州。

此時,各路大軍齊聚襄陽,出去各部留守後方的兵馬,襄陽周圍的明軍數量也高達二十萬,而高迎祥只剩下不足八萬兵馬,完全成了甕中之鱉。

可以說完全沒有給高迎祥任何機會,高迎祥只能依靠堅固的襄陽城,以及手中近百門火炮,與明軍抗衡。

但隨著範景文的炮營抵達,高迎祥原本打算以城牆爲依託的策略,也以失敗告終。

先是水戰,闖軍本就數量不多的戰船,在新軍炮營和從武昌北上的明軍水師夾擊下,迅速潰敗,漢水這條大河的屏障作用也基本沒有了。

隨後,範景文率軍渡河,在襄陽城西邊拉開陣勢,擺設炮兵陣地。

明軍不但擁有數量更多的火炮,炮手的訓練也更加的充足,而且連戰連捷,士氣根本不是接連戰敗的闖軍能比的。

在第一天的炮戰中,高迎祥就損失了超過二十門火炮,而明軍的損失還不足十門,闖軍的劣勢進一步擴大。

隨後的炮戰中,闖軍炮兵的損失也越來越大,而明軍也趁著闖軍的火力被壓制,迅速展開進攻。

但襄陽畢竟是自古以來的軍事重鎮,加上高迎祥這半年來的加固,其堅固程度自然不同凡響,明軍的進攻雖然聲勢浩大,但有護城河的防護,闖軍也迅速擊退了明軍的進攻。

但明軍卻並未因此停下腳步,匯聚在襄陽的明軍有二十萬,各部輪流展開進攻,不至於太過疲憊,而且明軍的進攻規模,也一次比一次大。

每一次明軍進攻開始前或者結束後,都會對襄陽展開一輪或者幾輪極爲猛烈的炮擊,給闖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但對此闖軍基本上沒有什麼好的應對辦法。

接連數天的強攻下來,雖然襄陽城並未被撼動,但高迎祥已經預感到,繼續這麼打下去,不出十天襄陽城必定被攻破。

雖然他發了求援信給天策軍,但即使天策軍願意出手幫忙,但遠水解不了近渴,明軍這強大的火力根本不是他能抗的下去的。

經過兩天的猶豫,高迎祥最終還是決定走老路,當流寇。

高迎祥從天啓七年起兵,這七八年的時間裡,也就這半年多的時間是固定的,其餘的時間基本都在流動作戰,所以對於四處流竄,躲避明軍精銳兵馬的進攻很有一套。

現在眼看著襄陽受不住了,他打算以南陽盆地爲依託,席捲中原的計劃破滅了,但只要走老路,他未必沒有希望。

雖然很是割捨不下南陽盆地這麼大好的基業,但爲今之計,只有走爲上策了。

選擇了許久,高迎祥決定趁著宜城還在掌控之中,直接率軍撤往西南的南漳,然後順著??担靠h,鎮坪,巫溪這條路,逃往四川。

高迎祥爲逃亡所有的準備,很快被範景文偵知,也判斷出了高迎祥的意圖,所以與熊文燦商議,由熊文燦所部兵馬擔任主攻,新軍炮兵營協助,同時朝著襄陽城西南方的大旗山一帶運動,埋伏在山中。

範景文的預料對了,就在神機營和池河營,豹騎營三營運動到大旗山的第二天,高迎祥率部出城發動了一次反衝鋒,打亂了明軍的部署,導致明軍損失近三千人。

而後,趁著明軍重新整頓的時機,率領主力近六萬人直接從南門殺出,一股腦的逃往西南方向。

早已等候多時的新軍,在闖軍來到大旗山南面之時,大舉殺出,闖軍根本沒料到會被側面攻擊,陣型頓時打亂。

而且場面一下子就混亂起來,高迎祥並不知道明軍埋伏了多少兵馬,也不敢組織反擊,繼續帶著核心的老營兵馬,一路向西南方向撤退,這個時候能跑掉多少是多少,慢一點估計跑都跑不掉了。

闖軍雖然在新軍面前不堪一擊,但盤踞南陽盆地半年多的時間,也有充足的訓練,以及合理的編制,歷經了多場大戰,不是白蓮教那種純粹的烏合之衆能夠比的。

而且這一次伏擊,闖軍根本沒想著迎戰,玩命的逃跑,新軍用來伏擊的兵馬只有一半,並沒有做到像對付白蓮教那樣的全殲。

最後,高迎祥帶著差不多兩萬人逃到了南漳縣,而後一路西進,奔往???。

但高迎祥沒想到的是,新軍的行軍速度遠超他的想想,而且得知闖軍大敗,只剩下兩萬餘人,原本駐守??档年J軍將領也害怕了。

這段時間闖軍接連戰敗,眼看著闖軍已經大勢已去,負責保康防務的劉可也賭一把,封鎖??稻硟鹊牡缆?,向谷城一線的張令部請降,反正歸明。

這一舉讓高迎祥異常暴露,這個時候居然出賣他,但保康堵在逃往四川的路上,是必經之路,高迎祥先是保證不追究劉可的責任,只要他放開道路,便饒恕他的罪行。

但劉可已經打算投降明軍了,自然不敢賭高迎祥會不會真的放過他,況且若是能把高迎祥堵在這,等到後續的明軍追上來,他也是大功一件,算是納了投名狀了。

沒辦法了,高迎祥只能下令強攻,但幾乎所有的大口徑火炮,都在大旗山被伏擊的過程中丟失,他手裡只剩下二十來門輕型佛郎機。

對城牆的傷害有限,爲了攻克保康,高迎祥足足攻打了一天的時間,雖然最後終究是拿下來了,但這一天的時間,足夠打掃完戰場的新軍追殺過來。

於是,在闖軍快撤退至房縣的時候,闖軍被新軍追上,雙方又是一場鏖戰,闖軍兵馬再度減半。

但這還沒完,闖軍逃跑技術一流,範景文的新軍追擊能力也不差,闖軍與新軍接連在將軍山,白鹿鎮,巫溪縣爆發三場激戰,無一例外都是闖軍戰敗。

截止戰報發回來的時候,闖軍只剩下不足兩千人的隊伍,逃入了四川境內,而新軍的振武營和神機營各一部,仍舊在窮追不捨。

高迎祥的結局,基本上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範景文的新軍不是高迎祥能抵抗的,最終結果就是被一路追擊到死。

而襄陽一帶,隨著闖軍主力逃跑,殘存的幾千守城兵馬哪裡還敢抵抗,果斷的打開城門投降了。

與此同時,南邊的宜城,也和??档膭⒖梢粯?,知道抵抗下去沒有什麼結果,也就直接投降了。

自此,盤踞南陽盆地半年多,一度有席捲中原之勢的闖軍,可以說是煙消雲散了。

……

闖軍覆滅後,中原那些小股的流寇,基本上不可能抵擋範景文的新軍,到時候基本就是各個擊破的結局。

而孔有德,可不會給高迎祥這個機會,現在天策軍的戰備工作已經進行的八九不離十了,經過大閱兵,軍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也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完全可以開戰了。

隨著高迎祥戰敗,闖軍近乎全軍覆沒的消息傳播開來,天策軍的各級軍官也都知道,開戰的時刻就要來了。

崇禎七年十月初三,孔有德再度召集各部將領,進行決戰前的最後一次會議。

這次會議不是爲了商議作戰計劃,這是之前就訂好了的,這一次是爲了做思想動員。

這一戰,不是以前與朝廷的那些大大小小的戰鬥,那些戰鬥都是爲了生存和割據下去,現在不能再以割據勢力的思想行事了,必須要讓各部將領明白,這一戰乃是和大明朝廷的決戰,你死我活的決戰。

孔有德格外的強調,一定要注意軍紀,這東西怎麼強調都不爲過,他是衝著取代大明王朝的目標去的,大明的百姓就是他將來治下的子民,必須要善待。

同時,後勤部門也要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治安隊,稅警總隊,守備軍團這些,也必須要注意內部的穩定,但凡有動盪的火種,要儘快撲滅。

持續半天的思想會議過後,孔有德鄭重的宣佈“與大明朝廷的決戰,從此刻開始!”

命令下達之後,天策軍這個龐大的戰爭巨獸,迅速的行動起來,各支部隊都做著站前的最後準備,武器彈藥,糧草補給,前沿哨站,後勤儲備,這每一項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第121章 慈不掌兵第643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264章 旅順局勢第565章 打賭第125章 李九成擅銃第491章 威海衛的建設第350章 商人逐利而生第411章 游擊戰十六字訣第402章 上當了第610章 活捉祖寬第341章 土改和整編第151章 鹽場第790章 十六旗第245章第713章 兩手準備第567章 招攬畢懋康第600章 吳三桂,耿仲明,尚可喜第847章 闖賊不同往日第十八章 軍議第109章 我讀書少你不要騙我第322章 小賭局第211章 死戰第479章 知恥而後勇第501章 撞沉這艘船第798章 潰敗第776章 同盟條約第150章 沙河鹽檢司第269章 爲了百姓第307章 進攻明軍營寨第573章 回程,鄭芝鳳!第816章 軍火販子第304章 合格的隊友第463章 應對第827章 炮營教做人第792章 大戰將臨弟370章 馬政的危害第535章 解決弄出問題的人第850章 多爾袞勝出第352章 衛生條例第255章 孰真孰假第845章 機遇和挑戰第256章 被識破了第413章 連戰連敗(兩章合一起了)第628章 大戰將至第210章 炮戰第九章 暴怒的吳橋知縣第641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71章 能幹的秦致遠第624章 風水輪流轉第666章 打白旗第156章 第二個耿仲明第765章 利益交換第377章 陷入僵局第二十七章 畢自寅的抉擇第610章 活捉祖寬第415章 沒有立場的徐爾路第708章 李琿的抉擇第786章 首戰第254章 移花接木第597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490章 倭寇算不得人第871章 後金已成歷史第608章 狂傲自大的關寧軍第356章 喝的心驚膽戰第213章 朝堂之爭第122章 張燾部潰敗第487章 死性不改的倭寇第789章 乳峰山,皇太極第三十章 大戰衛所軍第524章 向圓嘟嘟學習第524章 向圓嘟嘟學習第415章 沒有立場的徐爾路第855章 阿濟格降了第772章 滿載而歸第511章 進攻險山第155章 餘大成抵達第570章 要錢沒有,要命一條第426章 有仇報仇,有怨報怨第160章 山東鹽業商會第367章 打劫第119章 明軍居然這麼弱?第576章 這個仇一定要報第412章 成功的游擊戰術第373章 天策軍第166章 海商徐文儀第283章 五十兩?不能忍!第149章 草孩布孩草孩第883章 引蛇出洞第410章 招遠的礦產第467章 倭寇很可能是假的第764章 慶功宴第509章 狡猾的韃子第643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289章 爺孫局第843章 孔衍植死了第535章 解決弄出問題的人第301章 釣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壤塘县| 阿鲁科尔沁旗| 枣强县| 六盘水市| 金坛市| 南城县| 宾阳县| 新巴尔虎左旗| 汪清县| 武山县| 东海县| 珠海市| 哈密市| 新竹县| 文成县| 墨竹工卡县| 辽宁省| 永修县| 长顺县| 土默特左旗| 南涧| 永泰县| 华坪县| 广安市| 虞城县| 垦利县| 灌阳县| 义马市| 玛沁县| 枝江市| 高雄县| 陵水| 乾安县| 滨海县| 宜兰市| 新源县| 南开区| 萍乡市| 蓬溪县| 灵山县| 嘉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