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規矩,孔有德將新娘子送進了洞房之後,便出來向賓客們敬酒,這時候還不興新娘子敬酒。接下來的時間,孔有德便一桌一桌的喝,最開始的是天策軍系統的文官武將,雖然他們都是孔有德的部下,但這種場合,沒有那麼多尊卑禮儀,人人都搶著要跟將軍大人多喝幾杯。
至於那些前來拜訪的海商,外藩使者,也都表現出了十足的敬意,畢竟他們以後還需要看天策軍的臉色行事。
比如朝鮮國王李琿,因爲兒子在監禁期間死了,只剩下一個十五歲的女兒,便被派來當做使者,而且孔有德也發現了,這李琿在打歪主意,想把女兒塞給他。
不過這事兒,孔有德並不怎麼牴觸,李琿想要通過聯姻獲得安全感,而孔有德在正式取代大明之前,可需要朝鮮這個牢固的小弟。
當然,這事還得看徐若寧的意思,如果她不樂意的話,到時候讓李琿的女兒跟自己手下大將成婚便是。
孔有德幾乎是一杯接著一杯的喝,雖然前世是因爲喝酒喝死的,但現在這種高興的長河,他已經沒有這些估計了,醉生夢死,說的就是這種感覺。
除了府邸內的賓客,整個登州城內,還有足足三四千席,都是清一色的流水席,只要你願意來,無論身份地位,都可以盡情的吃喝,整個登州府的酒館酒樓,都在爲這場婚禮忙活著。
終於,月亮升起來後,孔有德才算忙活完,此時的他也喝得醉醺醺的,若不是有醒酒湯,恐怕此時已經呼呼大睡起來了,不過即使如此,他還是被李耀傑和徐爾默攙扶著進入洞房。
洞房內,徐若寧依舊端坐在牀邊,孔有德摘去她的鳳冠霞帔,徐若寧一臉羞怯的擡頭看著孔有德。
這一幕,看的孔有德心神激盪,沒錯,就是當初的感覺,望著昔日大大咧咧的假小子,此刻也是一臉嬌羞,清澈的大眼睛像一潭晶瑩的泉水,明亮動人。
鵝蛋形的線條柔美的俏臉,配上鮮紅柔嫩的櫻紅芳脣,芳美嬌俏的瑤鼻,秀美嬌翹的下巴,顯得溫婉嫵媚。在柔和的燭光映襯下,她象一位從天而降的瑤池仙子。
望著自己新婚妻子一臉羞赧,孔有德打趣道“誰把我的新娘子偷偷換了啊,那個跟我稱兄道弟的徐爾路呢?”
“夫君,人家當初還是小孩子,不懂事兒嘛!當初假扮弟弟,也是爲了夫君並肩作戰嘛!”
“哈哈哈,不愧是我娘子,既愛戎裝,也愛紅妝!”
“夫君,人家漂亮嗎?”徐若寧擡起頭,眨著大眼睛說道。
“我的娘子,是天下最漂亮的!”
孔有德搖搖晃晃的走到桌前,斟滿兩杯酒,來到徐若寧面前。
“娘子,來,滿飲此杯!”
徐若寧依舊保持著矜持的姿態,接過酒杯,兩手互挽,衣袖掩面,一飲而盡。
孔有德看著忍不住笑出了聲,果然,她還是當初的那個小兄弟,即使這矜持的姿態,
交杯酒喝下,徐若寧臉上的紅霞更是明亮了,孔有德也笑了笑,這丫頭,居然也有如此羞怯的時候。
隨後,燭光閃動,洞房內春意盎然。
“成啦,成啦!”
聽到房內傳出的聲音,還躲在外面偷聽的李耀傑等人,頓時興奮的跑到外面,向外面的同僚們報喜道。
從這一刻起,天策軍的文武官將們,有了自己的主母,所有人的心都安定下來了。
第二天一早,黃桂中等一衆將領驚訝的發現,一向勇武過人,雷厲風行的將軍擔任,居然走路慢騰騰的,甚至眼圈都是黑的,是不是的摸一下自己的腰部。
他們對此還甚是疑惑,當看到滿面紅光,還是一臉嬌羞的主母走出來時,他們都明白了,心照不宣的對視一眼,哈哈大笑起來。
看到部下們笑著跟他打招呼,甚至還有意無意的瞄著自己的腰,孔有德不由得老臉一紅,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而徐若寧過門之後,也就意味著天策軍的發展將進入高速期,現在天策軍已經有了足夠的本錢,來應付將要到來的挑戰。
三日之後,孔有德帶著徐若寧,前往黃縣的徐家大院,拜訪自己的老丈人,算是回門,這場盛大的婚禮,纔算是正式結束。
在此之後的一段時間,便是孔有德和徐若寧的兩人時間,無論是政務還是軍務,孔有德老早之前就做好了安排,並且對突發情況也做好了預案,用不著他操心了。
……
孔有德開開心心舉行婚禮的時候,佔據了南陽盆地的高迎祥,此刻的心情卻並不怎麼好,因爲他的壓力太大了。
雖然拿下南陽盆地,讓他的實力快速擴增,威望大漲,從名義上的農民軍盟主,漸漸的向實質性的盟主過渡,但也帶來了禍患。
根據多方偵查到的消息,朝廷調集了多方兵馬,準備圍剿闖軍,不但有南邊的盧象升,中原的那些明軍,連川軍和陝西兵都帶來了,而且數量非常之大。
面對朝廷的重兵圍剿,高迎祥不止一次產生了拋棄襄陽和南陽,逃往他處的想法,畢竟這是他們一直以來的做法,雖然他也知道四處流竄沒什麼好下場,但面對朝廷這次的合圍,他壓力還是很大的。
不過,在闖軍高層多次商議之後,高迎祥還是決定以南陽和襄陽爲根基,抵擋朝廷的進攻,最後迫使朝廷承認其割據的局面,就像天策軍崛起之路一樣,把朝廷打疼了,然後談判。
而且,雖然這次朝廷來勢洶洶,但高迎祥也不是毫無優勢的,別的不說,現在他麾下的兵馬,已經超過十萬人了。
其中有五萬左右,是他的嫡系兵馬,當初拿下襄陽和南陽之後,他便挑選精壯之士,加以整編,嚴格訓練,雖然新招募的士兵不如老兵,但打幾場仗下來,也就成長起來了。
此外,還有從河南套過來的多家農民軍,甚至連許可變﹑李萬慶﹑賀錦﹑馬進忠這四家都加入進來,他們都是原本的三十六營之一,麾下的兵馬雖然折損了很多,但少的也有五六千,多的萬餘人。
那些規模更小的農民軍,更是數不勝數,還有一些鄖陽府,汝寧府等周邊府縣歸順而來的山賊,桿子,水匪,他們的作戰能力可能不咋樣,但對周邊地利環境都非常熟悉,也能發揮出很大的作用。
當然,這些還不足以讓高迎祥決定於圍剿的明軍硬碰硬,畢竟來的都不是什麼弱軍,白桿兵,天雄軍,秦軍,關寧軍可都不是那麼好惹的,以前隨便哪一支都能吊著農民軍打。
他最大的依仗,便是遼寧商號新運來的一批武器,包括十五門紅衣大炮,各型佛郎機近五十門,鳥銃萬餘支,還有各色刀劍,盔甲,長矛,盾牌等等不計其數。
這纔是他面對朝廷多路合圍的底氣所在,尤其是那些紅衣大炮,明軍之中都沒有多少,以往就算是攻破一個小縣城,也要損失幾百人,現在只需要幾發炮彈和對應的火藥就夠了。
當然他也明白,這孔有德就是拿他們當炮灰使,用來消耗精銳明軍,但即使如此,高迎祥還是很樂意的,畢竟當初若不是凌天賣給他們的一批武器,現在估計自己的人頭已經被盧象升和左良玉拿去邀功請賞了。
這次朝廷大軍來襲,既是挑戰,也是他的機遇,如果能能扛過去,未來大有發展空間,西進四川,南下湖廣,兵發中原,亦或是重返陝西,都是可行的。
高迎祥已經決定要打了,部下之中,或者來投的其他農民軍頭目中,就算有反對意見的,也只能偃旗息鼓,按照高迎祥的安排去做。
誰讓人家本身就是三十六營的盟主呢,而且能夠擊敗左良玉這個走賊,佔據襄陽和南陽,實力最爲強盛呢。
高迎祥壓力大,身爲五省總理的熊文燦壓力也不小,剿賊一年多了,雖然中間歷經了很多波折,但效果也非常顯著,流賊的數量越來越少了,不但是規模,而且隊伍數量也在減少,說明他的策略還是很有效的。
按照他的計劃,到崇禎七年六七月份,就能把流賊的總兵力壓縮到五萬人以下,過年之前,消滅到不足萬人,再有一段時間就能徹底教秘了。
但萬萬沒想到,在這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僅剩下兩三千兵馬的闖賊卻從山中出來,然後在棗陽大敗左良玉的近三萬兵馬,又趁著盧象升回防武昌,攻下襄陽城,殺了襄王一家子。
隨後闖賊又攻陷那樣,席捲整個襄陽府和南陽府,聲威大震,兵力大增。
雖然崇禎皇帝並沒有免他的職,但聖旨中那嚴厲的語氣讓他不寒而慄,他想到了楊鶴和袁崇煥,生怕一個不慎,也落得如此下場。
好在他的權柄依在,還有機會彌補自己的過失,既然闖賊佔著南陽盆地不走了,那就好對付多了,相比之下,他更害怕闖賊流竄到其他地方,以他們一天攻下襄陽的能力,南方那些很少經歷戰爭的城池,根本無法阻擋。
根據熊文燦的安排,石柱總兵秦良玉的兵馬將駐守在鄖陽府一帶,防止闖賊進入四川,賀人龍,鄭家棟,猛如虎等人的山西兵,則駐守商洛一線,盧象升的天雄軍駐守承天府和的剛剛收復的德安府,阻止闖賊向除河南之外的其他地方逃竄。
而後,他將親自率領中原地區的邊軍和關寧軍,進入南陽盆地,開始收復失地的軍事行動,爭取將闖賊這一支最大的流賊給消滅掉,然後再回過頭來對付中原的其他流寇。
當然,他的想法很好,高迎祥又不是傻子,不可能按照他的行動計劃來走。
各支兵馬從不同地方而來,主將之間也沒有統屬關係,自然不可能做到協調一致,行動時間就有先有後,這就給了高迎祥可乘之機。
最終,高迎祥決定率先對付盧象升,這個和左良玉一樣,把他打出心理陰影的人,只要解決了盧象升的天雄軍,他的威望必定能再上一層樓,能夠更有效地統帥各部,對戰熊文燦的大軍也就更加容易了。
五月初三,闖軍以歸順的水匪爲先導,五萬大軍從襄陽出發,水陸並進,攻向宜城。
有佛郎機和紅衣大炮開路,一路上的天雄軍哨卡,接連被攻破,進軍速度非常之快,五月五日早晨,闖軍便抵達宜城,隨即對宜城發動猛攻。
而盧象升得知闖賊開拔的消息,便立馬率領一萬天雄軍,以及湖廣明軍兩萬餘,從承天府北上,增援宜城。
同時安排李重鎮、雷時聲兩員副將則率領一萬天雄軍,沿著武安鎮,九集鎮繞道北上,切斷闖賊於襄陽之間的糧道,準備將圍攻宜城的闖賊一舉殲滅。
如果情況允許的話,他們也可以直接率軍突襲襄陽,將丟掉的襄陽城給奪回來。
李重鎮、雷時聲兩人是盧象升一手帶出來的,當初天雄軍組建之時他們便在軍中領兵作戰,麾下各統帥五千兵馬,訓練充足,衣甲齊備,士氣高昂。
然而,盧象升和高迎祥想到一塊去了,高迎祥也派出了劉宗敏,率領一萬兵馬繞道,準備奇襲承天府,高迎祥也是下了血本,劉宗敏足足帶了三十門佛郎機,還有近兩千人的精銳火銃兵。
在李重鎮、雷時聲剛剛抵達武安鎮的時候,劉宗敏也隨之趕到,當時雙方都嚇了一跳,但旋即就明白過來了,兩邊都是想著抄對方的後路。
狹路相逢勇者勝,既然碰上了,就斷然沒有回去的道理。
於是,闖軍與天策軍的第一場大戰,便在這小小的武安鎮爆發了。
雖然武安鎮還在天雄軍手中,但面對昔日手下敗將的闖賊,李重鎮、雷時聲根本不屑於據城而守,直接把兵馬拉到鎮子北邊的原野上,準備跟闖軍來一次正面大戰。
他們跟闖軍交手的次數非常多,在北直隸的時候,曾不止一次以少打多,一打五,一打十,甚至一打二十的戰鬥都有,最終都是以天雄軍的勝利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