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一十章 一言而決

經過幾個月的準備,李憲出海了,帶了近二百艘大小船隻,帶了一萬多鐵甲士卒與幾千號水手,還帶了幾百匹馬。

當然也還有牽星術與製圖的高手,此去是往西,其實航道早已成熟,但是卻沒有真正官方的海圖,李憲此去最大的任務就在於此,得把從中國到中亞與歐洲真正的海圖給畫回來。

發現新大陸之類的事情倒是不急,還可以有第二次第三次,往南發現澳大利亞新西蘭之類,往東就可以去美洲新大陸,這些東西都在甘奇的腦子裡,一步一步來即可。

海外能大規模耕種的地方,不外乎爪哇呂頌之類的地方,也就是菲律賓馬來西亞與印度尼西亞,這些都是極爲肥沃的土地。還可以直接登錄印度次大陸。

印度這個地方從古至今就不是一個完整的國家,而是幾十上百個國家的集合體,真正把印度統一起來的是英國殖民者。也就是說此時的印度次大陸上其實並沒有真正的大勢力,萬餘鐵甲足矣橫掃一切。

其實地方很多,比如還有斯里蘭卡,過了印度洋就是非洲,往北是兩個海峽夾著的阿拉伯半島,船隊這一路過去,這些地方必然都會經過,阿拉伯那邊,哪裡都是耕種的好地方,乃至於近海的臺灣島也是耕種的好土地。

李憲出海,甘奇往北,正式對遼國發動夏季攻勢。

前線大定府屯兵近二十萬,有威武軍與萬勝軍,還有這兩年新招募組建的河朔各軍,以及從東京帶來的禁軍。

而今招兵之法不比以往,這項工作成效也不差,一是因爲甘奇削減了軍隊規模,也就大幅度提升了軍隊的待遇,待遇幾乎翻倍不止,至少保證軍漢拿著糧餉能輕易養活一家老小。

二來是甘相公對外作戰的不斷勝利,也導致許多人並不覺得當兵就是去丟命送死,反而多看到那些立功受賞的軍漢們盆滿鉢滿,利益驅使下,便也有越來越多的壯漢願意投身軍伍去搏一個前程遠大與發家致富。

這次出征,甘奇麾下,幾乎一半是新兵,爲了維持這麼大的軍隊消耗,朝廷免不了又向錢莊借貸了一筆鉅款。

這次借貸與之前的借貸也不一樣了,區別很大,甘相公正是提出了“國債”的概念,由錢莊代理髮售,錢莊自己可以買,也可以賣給有餘錢的百姓,爲期五年,利息不高。

這也是甘奇的嘗試,若是民間不太願意買,那就錢莊全盤接下,若是民間百姓願意買,那甘奇自然就樂見其成,爲以後繼續發債打下一個基礎。

錢是永遠不夠花的,因爲甘奇要進行大規模的基礎建設,不論朝廷歲入有多高也不可能夠甘奇無休止的造。

所謂基礎建設,分幾個類別,修路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點,馳道,也就是高速公路,這是必須要修建的,要修寬修長修平,真正的貫通全國。

中原要四通八達,西北也要有大幹線動脈,特別是往往雲貴四川的路,開山架橋,無論多難,也要真正貫通,不能總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至少要保證四川有北邊與東邊兩條好走的路。

往西北,那就得有一條從京兆府直去西域的路。北邊自然就是去遼國的,主幹線要打通,主幹線的基礎就是保證馬車飛奔無礙。

還有一條線路就是入草原的,這條線路與其說是路,倒不如說是堡寨羣,所謂堡寨羣就是把堡寨一路往草原深處去修建,路只是伴隨其中,這比修長城省錢多了,在中原王朝蒸蒸日上的時候,這辦法也比修長城更加有用。

還有一方面就是沿海修建碼頭,沿海萬里,至少要修建上百座不錯的碼頭,爲開海之後的航海熱做準備。

朝廷還要投資造船行業,以及擴大火炮生產之類的。

這些事情都在議程之中,只待甘奇一項一項去展開,所以甘奇還將進行大規模的國債以及借貸。

至於這些借貸怎麼還,甘奇也有打算,不外乎搶劫一道,至於工商稅之類的,暫時還不能太當回事,想要工商稅收大規模爆發,還得等上一些年。這麼投資基礎建設,也是爲了以後的工商稅收能大規模爆發。

還有一點就是消耗民間勞動力,大投資就會讓百姓賺到錢,哪怕是賺工錢也會養活不少人,勞動力也有了去處,這會直接讓社會更加安定。

再開戰,其實甘奇並不去前線,而是一直留在大定府,並不參與指揮每一處戰役,只是制定了一個較爲詳細的進攻戰略。

遼國如今不比以往那般強盛,地盤狹小,百姓也不多,北有女真滋擾不斷,西面有草原大軍虎視眈眈,早已沒有了還手之力,已然是防守姿態。

大軍纔剛剛集結的時候,甘奇就收到了遼國的書信,遼皇耶律浚要與甘奇談判,奈何甘奇置之不理,只是催促各處軍隊加速集結。之所以甘奇置之不理,是因爲甘奇有些意外,本以爲遼人來信必是求和,沒想到遼人自尊心還在,通篇只有求和之意沒有求和之言,搞出一個談判的話語。

那甘奇豈能與他談什麼判?若是遼人與黨項人一樣卑躬屈膝來求,還有些棘手。既然遼人不求,甘奇也樂得自在,開戰就是。

就這一封信,其實已然顯出了遼國朝廷的一些局勢。

比如有人要求和,有人不願意,所以纔出了這麼一封不倫不類的信,想求和,卻還要顧及自尊心與臉面。

究其原因,還是因爲遼國之前的榮耀太甚,遼國不是西夏,遼國乃是宋的兄長,坐擁萬里江山之國,而今忽然要卑躬屈膝,一般人豈能接受得了?

甘奇想的這些也不假,遼國上京之中,如今朝廷局勢還真就有些微妙。

皇帝耶律浚坐在高臺,還頗有些盛氣凌人,對著下面的耶律乙辛罵道:“宋狗欺朕,宋狗欺朕,昔日裡宋狗是何等卑躬屈膝?年年都給我父皇送帛錦錢財,只求大遼開恩不出兵討伐。而今卻敢這般待我大遼,當真豈有此理。”

年輕的耶律浚,十幾歲的年紀,又是在大遼強盛時代長大的,還有那殺父之仇,而今他自然是義憤填膺。

耶律乙辛想盡了辦法勸耶律浚,口中說道:“陛下,而今局勢不比以往,生女真還在作亂,草原又入不得,國內人困馬乏,當以緩兵之計,哪怕是與宋求和,只要能罷戰,當在所不惜。”

耶律浚聞言大怒:“相公之意,莫不是讓朕去與宋人乞和?”

耶律乙辛就是這個意思,卻又不能明說,口中說道:“陛下,此事不必陛下出面,臣去做即可。”

耶律浚大手一揮:“乞和之法,那是懦夫所爲,朕麾下契丹勇士十多萬,便要與宋狗決一死戰!”

耶律乙辛有些著急,又道:“陛下,此實非開戰之良機也!”

“已然到得如今,背水一戰之時,非良機?難道相公是要朕帶著所有人投降不成?”耶律浚氣不打一處來。

“陛下,宋軍如今鋒芒真盛,不可力敵,我軍歷經幾敗,更是要休養生息以待時機……”

耶律乙辛的話還沒有說完,耶律浚已然打斷:“你還有臉說,要不是你們這些人無能,局勢豈能走到今日?百萬大軍,被你們這些無能之輩一敗塗地,而今已然到了生死存亡之際,不圖爲國效力捐軀,還在此擾亂人心,耶律乙辛,你莫不是已然心向宋狗?”

耶律浚與耶律乙辛的矛盾由來已久,甚至之前耶律浚差點還把耶律乙辛打死在軍中,耶律浚顯然從來都沒有把耶律乙辛放在眼裡過,若不是如今要德高望重的耶律乙辛來穩住契丹人內外的局勢,耶律浚只怕早已對耶律乙辛下手了。

耶律乙辛對這些其實心中也瞭然非常,但是大敵在外,他也沒有辦法,只得躬身作禮,盡一個人臣本份,再道:“陛下,要想我契丹大遼再復往日榮光,就必須以臥薪嚐膽之計也,老臣之言,忠心不二,日月可鑑。”

老臣子與新皇帝,自古以來似乎多是不對付的。

耶律浚暴跳如雷,站起來指著耶律乙辛大罵:“此乃亂國之臣,妖言惑衆,朕有十數萬大軍,宋人也不過二十萬軍隊,依託地利城防,勝算在我。卻是這戰事未開,你就再次妖言惑衆,你莫不是活膩了?”

這句活膩了倒是把耶律乙辛嚇到了,耶律乙辛連忙閉嘴不言,不再去據理力爭,今日當避一避這位新皇帝的盛怒,來日再勸吧,多拉幾個人一起勸。

卻聽皇帝又道:“你們這些人,一個個都已嚇破了膽氣。教你們領軍作戰,必又是畏畏縮縮不敢向前。此番,朕親自領兵,定要大破宋狗,重奪燕雲。”

不是耶律浚傻,是他真的不信任耶律乙辛這些敗軍之將,想來想去,唯有自己上了。

耶律浚是有些衝動,但其實他做的是對的。

因爲甘奇不可能罷兵,哪怕是耶律乙辛來求和,甘奇也不可能罷兵不戰。對於遼國而言,耶律浚最好的選擇就是奮力一搏,御駕親征也是激勵軍心之法,

耶律浚其實也沒有什麼選擇,御駕親征這種事情,不是耶律浚能選的,因爲他要麼出城而逃,往叢林或者草原的深處去逃,要麼就只能留在城內,留下來,就是所謂御駕親征了。。

耶律乙辛心中所想,只是老成持重之法,多少還寄望於宋人能罷兵不戰,哪怕再多的條件也能答應,如此纔可爲遼國贏得喘息之機。

臨潢府,遼國的上京,坐落在草原邊上,這裡有佛廟道觀,這裡也有孔夫子的廟宇,這裡百年經營,早已是財富聚集之地,這裡住的大多數都是契丹貴族,是遼國最有一點家底。

草原輕騎已然在甘奇的命令之下開始在遠處遊弋,甘奇的大軍兵分兩路而來,一路皆是騎兵,往臨潢府附近撲來。

一路步卒,多是新軍,開始向東京遼陽府而去。

兩邊皆是勢如破竹,之所以勢如破竹,自然少不了火炮之威,更因爲契丹人心不穩,小城池的人都想往大城池而去,乃至於大城池裡的人也主動收縮防線把軍隊聚集在大城池裡。

狄詠帶著威武軍的鐵甲騎到處飛奔,來去如風,盡顯耀武耀威之勢。甚至還繞過一些城池,帶著幾千人就敢在臨潢府之外來去縱橫,不僅隨意來去,還時不時在城下破口大罵。

之所以這麼幹,便是想引蛇出洞,想要重兵把守的臨潢府出兵來戰,用一場野戰的勝利來徹底澆滅城內之人的反抗之心。

臨潢府城之內,自然又是一片爭論之聲。

耶律浚站在城頭之上,眺望著幾千宋軍打馬來去的耀武揚威,還有那點名道姓的破口大罵,氣得拔劍怒喊:“來人啊,出城追擊,定要斬殺這些宋狗。”

耶律乙辛連忙上前去攔:“陛下,不可啊,此乃敵軍誘敵之策也,萬萬不可中計!”

狄詠如今也越發奸詐,不知從那裡尋來一個人頭掛在旗桿之上,旗桿上用漢字與契丹字寫著“耶律洪基頭顱在此,孝子速速來拜”。

這旗桿一出,耶律浚更是大怒,對著耶律乙辛呵斥道:“朕是天子還是你是天子?朕命令你帶兵出城,截殺這些宋狗,奪回父皇遺體!”

狄詠哪裡有什麼耶律洪基的頭?這頭顯然是別人的,他還不斷指揮軍漢呼喊大罵:“不孝子孫耶律浚,還不速速出城來拜見你父親?”

耶律乙辛唯有再勸耶律浚:“還請陛下回宮,宋狗奸計,定然不能得逞,待得宋狗攻城無法,退兵之時,臣第一個領兵出城去追!”

“耶律乙辛,你竟然敢違抗朕的旨意?”耶律浚大怒,他堂堂皇帝之尊,下令幾番了,身旁竟然無一人遵從皇命行事,反而一個耶律乙辛還頻頻與他作對,作爲皇帝,豈能容人這般事情?

耶律乙辛面色爲難不已,他想下一個決心,卻又猶豫非常。

但是這把天子,實在又讓人忍無可忍,身邊軍將,皆是耶律乙辛的部下,耶律乙辛頻頻回頭看向衆人,想看看衆人的眼神。

卻聽耶律浚又是開口:“來人吶,拿耶律乙辛下獄,此等抗旨謀反之輩,定要嚴懲不貸!”

耶律乙辛心下一橫,眼神看向城外那些宋人鐵甲,微微閉眼,似乎即將做出一個重大決定!

第二章 這個大宋有點亂第三十九章 梁山伯與祝英臺第二百三十六章 飯桶的用處?第六十一章 招攬?站隊?第三章 大哥是太心善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簡在帝心第四百一十六章 快到碗裡來第二百七十四章 咱們家聘禮都沒收,這就嫁過去了?第四百六十四章 裹挾與大軍,遼皇的爲難第一百三十三章 破爛貨第三百八十九章 伺候好,伺候好就行第三百三十九章 倒是有些出乎意料第三百六十八章 考驗甘奇的危機第一百四十九章 霸氣從哪裡側漏的?第五十四章 打周侗!第六十五章 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第四百四十一章 吃,我先吃給你看,這是牛肉第十三章 謝包龍圖教誨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哥,我必百死!第四百零五章 鐵石心腸,心狠手辣,沒有辦法第一百四十九章 霸氣從哪裡側漏的?第一百七十四章 披枷帶鎖的滋味第一百九十八章 甘奇向來小氣第七十四章措手不及第四十三章 曾鞏有點老第三百二十二章 道堅書院之戰(大章節)第六十五章 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第四百九十九章 鏖戰,向前,烏古魯第五百九十一章 你考上進士了嗎第一百一十九章 此乃何物?第二百五十七章 道堅,你看手中之物第二十二章 蘇門學士第二百六十九章 暫時沒有,一篇都沒有,當真沒有第三百五十九章 晏幾道要裝逼第一百七十三章 哪個是甘奇?第九十七章 青天大老爺第二百零二章 吳承渥,你就當個人吧第二百三十四章 狄青手把手教你帶兵打仗第五百九十六章 虢國公,遼夏第三百五十九章 晏幾道要裝逼第二百三十五章 豎子與匹夫,不得好死第二百八十一章 你爲何就這麼不乖呢?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人豬狗乎?第五百八十一章 甘相公就此殞命第四百五十一章 甘奇的項上人頭第八十六章 進學第二百五十四章 自己人,西瓜第二百四十九章 潭州賣牛騷操作(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甘相公就此殞命上一章後面多加了六七百字,免費的,剛纔已經看了的書友可以回頭再看看。第三百九十六章 甘奇難以形容的腹黑第六十九章 你想去哪裡?第三百九十六章 甘奇難以形容的腹黑第二百四十七章 買一百頭,買夠爲止第四百八十四章 完人甘相公的燕雲第三百章 父母之愛子,則爲其計深遠第三百四十九章 甘博士的太學第二百一十四章 你是一條沒有理想的鹹魚第五十五章 紅火,紅紅火火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上,殺了他們第二百五十九章 官,當不當得(感謝盟主智瞳巨賞)第二百九十七章 天下第一書院第五百一十七章 威勢無雙,英明聖主第一百六十七章 嘿,瞧把你能的第一百二十章 蕾絲花紋第十七章 周侗,你叫周侗?(感謝蔣大少丶萬賞)第五百零四章 帝王心術,快結束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首都市長馮京,虢國公趙宗諤(五千六)第三百三十五章 新衙門與見分曉第四百五十五章 小事而已第四百一十五章 左諫議大夫,同知諫院。這位才俊裡面請!第六十五章 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第四百零九章 豬狗之智,不足爲伍。第二百五十五章 虧大發了第六百一十章 一言而決第四百三十五章 兄長想不想發財?第六百一十章 一言而決第六百零二章 相公,見嗎?第十五章 娛樂大宋第四十一章 再催怕你要吃虧第二百三十章 這雞太美,殺之可惜第四百五十七章 遼國怎麼死?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上,殺了他們第四百零四章 權力的快感第五百二十七章 這叫什麼事?第五百二十章 蘇門學士成了甘門學士第四十五章 匠氣有餘,靈動不足第二百三十四章 狄青手把手教你帶兵打仗第四百八十六章 甘奇要攻心第四百六十八章 二百里外,是燕京第四百四十六章 八百搏依阿哈,一千女真鐵甲重騎第二百零七章 甘奇要殺人,要殺許多人!第十八章 你猜得不錯(感謝蔣大少丶萬賞)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哥,當真回家嗎?第三百四十七章 咚咚咚咚,咚咚第二百一十九章 兩天兩夜的後遺癥第四百二十章 城門樓子九丈九第一百七十三章 哪個是甘奇?第四百零三章 大哥就是厲害,動靜這麼大第四百四十八章 甘奇有些心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汽车| 逊克县| 温州市| 新兴县| 囊谦县| 淮南市| 香河县| 寿阳县| 晋宁县| 江西省| 遂宁市| 阿坝| 鄂州市| 乌鲁木齐县| 抚宁县| 马尔康县| 惠来县| 宜丰县| 康定县| 霍山县| 保亭| 精河县| 崇义县| 新巴尔虎右旗| 三河市| 梁平县| 杂多县| 永济市| 桃江县| 出国| 曲水县| 全椒县| 定安县| 六枝特区| 固始县| 长顺县| 阳新县| 稷山县| 锡林浩特市| 涿鹿县| 南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