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安彤把手中的禮單遞過去,劉蕓掃了一眼,心裡一片哇涼,都是一些不中看也不中用,這三皇子是在打他們的臉。
“爹,你自己看,”劉蕓直接把禮單推到顧百江面前,動作有些粗魯,也是在發泄自己的不滿。
當時都說了,別讓帶那麼多箱子過去,至少扣一兩個下來,現在好了,損失了那麼多銀子,還賠進去一個女兒。
顧百江看完以後沉默了很久,這才說道,“安彤以後好好的在三皇子府呆著,也要儘快誕下小皇孫。”
只要有了皇孫,顧家纔會有希望。
他現在已經毀容,是已經沒有辦法重新站在朝堂上,這些天他努力走關係,想要把老大重新推到朝堂上,可是人走茶涼,誰還有記得之前的那點情誼,有些人礙於面子,還跟他喝下茶,說幾句表面的客套話。
可是有些人卻直接拒之不見,不出言嘲諷都算是好的了。
現在看三皇子的態度,恐怕以後對他們顧家的幫扶也沒有多少。
畢竟想要的東西,已經得到,接下來就是籠絡人心,他們這些天然跟三皇子綁在一起的人,以那一位的性格,恐怕不會再多上心。
顧安彤想要在後院搏一個前程,那就是養兒子。
這些顧安彤都知道,但她不想一個人單打獨鬥,以後還要拉扯著這麼大一家子,把目光轉向躲在後面的兩個弟弟。
伸手把他們招過來,自從回到上京,祖父倒是第一時間把他們送到書院,可是經過家裡的起起落落,對他們怎麼可能沒有影響?
恐怕到書院難免還會受到一些人的奚落,感覺這兩個弟弟這段日子都有些縮手縮腳。
“那咱們姐弟幾個共同努力,姐姐努力在皇家搏一個前程,你們也要爭氣一點,最好有功名在身,咱們纔好相輔相成。”
這話讓顧家父子很滿意,就應該是這樣。
立刻對顧安樑他們又是一通說教,得到他們的保證,這才讓他們出去。
顧安彤從這一天回門後,回到三皇子就開始沉寂下來,她跟後院的那些女人不去爭,不去搶,對正妃跟側妃,也一直恭恭敬敬。
她們觀察了一段時間,發現三皇子對這個女人也不像之前傳聞的那麼疼寵,還是按照以前的慣例,對後院的女人雨露均沾,也就慢慢的不再緊盯著不放……
☆
顧家這邊,二月二龍擡頭,沉寂在府中許久的顧家父子,早早起來把自己收拾一新。
今天皇上會出宮,主持“龍頭節”,每年二月二這天,“皇娘送飯,御駕親耕”是傳統,所以他們想早早的在宮門口等著,不管陛下會不會讓他們起復,他們的態度必須擺正。
當他們早早的來到宮門口,發現好位置都被別人給佔了,只能往前再走幾步,在一個不顯眼的地方,總算是找到了一個點。
父子二人都在心裡暗歎,本以爲來的夠早的,沒有想到還有人比他們更早的。
恐怕之前的那點打算,這一次要落空的。
皇帝的御駕很快就出來,開道的鞭聲一響起,所有人都恭恭敬敬地跪倒在地。
顧百江悄悄地把兒子往前推了半步,比邊上的人多出半個身子,看著既顯眼,又不那麼突兀。可是隨著隊伍遠離,馬車都沒有停頓一下。
顧百江暗自嘆息,陛下連簾子都沒有掀開,看來所有人的努力都白費。
就在以爲他們今天又要無功而返,一匹馬在他們面前停了下來。
“顧大人,”榮睿淵的聲音從他們頭頂響起,“今天天冷,早點回去吧。”
“罪臣叩見三皇子殿下,”顧家父子恭敬地磕頭,沒想到多日未見,今日三皇子會爲他們停下腳步。
“車駕已經離開了,你們也起來吧,”榮睿淵下馬親手把他們扶起來,邊上的人看了,心思各異。
顧家人進京,他們都知道,也知道顧家的孫女進了三皇子府,但是很多人卻沒把他們放在眼裡。
因爲三皇子都沒有陪顧家女回門,態度已經擺在那裡,可是今天又是唱的哪一齣?
“殿下,你也趕緊跟上去吧,不能因爲我們耽誤了差事。”顧百江現在已經很習慣大家打量的目光,自從他毀容以後,什麼樣的眼神沒有接觸過。
反正他只要覺得自己不尷尬,那尷尬的就會是別人,真要是那麼計較,那他真是沒臉見人,也沒法活在這世上。
榮睿淵朝著顧百江拱手,“這段日子事多,等忙完這一陣子,我再上門賠罪。”
說完,急匆匆的騎馬離開了,留在原地的顧家父子卻在思索著榮睿淵這麼做有什麼含義?
以前對他們愛搭不理,這下子又突然間這麼熱情?
沒等他們想明白,邊上就幾個眼熟的人過來跟他們打招呼。
這在以前根本就不可能,這些人看到他們遠遠就避開。
可這麼好的機會,父子兩個人也不能這麼放過,於是開始在這裡跟大家閒聊起來。
他們都明白是因爲什麼,但是三皇子都給他們造勢了,他們再不把握住,那就是蠢的。
這半天下來,嘴巴都快笑僵了,兩人這才脫身回府。
劉蕓看他們在那裡揉臉頰,就多嘴問了一句,“這是怎麼了?臉上不舒服嗎?”
“今天碰到太多人來跟我們打招呼,話多了,趕緊給我們先倒杯水過來。”
劉蕓眼前一亮,她之前也去找過那些夫人,可是人家都用各種理由避之不見,要是公爹跟夫君能把以前的交情撿起來,那她以後也好出去行走。
給他們倒了水,還很貼心的端了一盆糕點出來,“你們在外面忙了半天了,趕緊墊墊肚子。”
喝了水,又吃了糕點,父子二人,這才興高采烈地說起今天有什麼進展。
雖然沒給皇帝留下一點印象,可是三皇子今日的所作所爲,就是在給大家一個信號,他們還是被三皇子看中的。
“看來咱們之前都誤會了三皇子,他這段時間確實事多。”顧開平覺得自己離重回官場不遠,心情很是愉悅。
顧百江高興之餘,已經在思索榮睿淵這麼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