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7章 心學宗師王陽明

由於陽明先生王守仁近來出沒於龍泉山,山地界周圍被王門聖徒所守衛。所以王直等人去尋找王陽明,所進過的關卡,都要經過問詢盤查。胡景華交給王直的是鐵質聖字令,上面有一個“聖”(聖)字,是此門派的信物。出示這個令牌,王直他們三人通過了重重門衛。

路上發現了幾株野桃樹,上掛有桃子,當是晚桃,葉宗滿興沖沖地奔過去,摘下來三個,扔給大哥和方廷助一人一個。

方廷助腳力不足,三人便在山路邊的一座亭子裡休息一番。亭子的牌額上寫了三個字,叫“嚴君亭”。葉宗滿吃了一口桃子,問道:“嚴君是誰?”方廷助道:“那是嚴遵,後漢時候的名士,後漢開國後隱居在餘姚。”他也吃了一口桃子,“後漢”即現在所謂的“東漢”,比明朝這時早1400多年。王直則道:“嚴遵,字子陵,本是劉秀的同學,劉秀當了皇帝,他就積極避世,在富春江附近釣魚爲生。”

葉宗滿又道:“聽說王陽明現在回餘姚,也是積極避世之舉。”王直道:“是有這麼一說。王守仁是兵部主事,前些年打敗了寧王,功高震主。武宗正德皇帝死後,嘉靖剛上臺時有意調用,無奈過不了總宰楊廷和的關。所以後來就回到餘姚縣了,因爲衆多學生迎接和推崇,這裡就變成了聖門的總舵所在。”說著王直亦把桃子吃完,三人將殘渣扔回山地裡。方廷助則道:“我覺得主要原因應該是王守仁的夫人諸氏病逝,他的父親王華也在三年前去世,王門主遭受人生重創。當然,這些我都是聽卜吉他們說的。”

三人休息完畢,繼續前行,很快的到達山的北麓,有一座樓閣建築和場地突兀于山林之中。臺階之下,有一尊石牌,石牌上刻“陽明先生講學處”。有一樵夫從此處過,給王直他們指路道:“這上去就是‘中天閣’,聖門師徒就在其中學習。注意安靜,虛心聽教。”葉宗滿道:“看來聖門教化甚廣,連樵夫都知道虛心、學習四字。”王直點點頭,道:“要不然,我們也不會來了。走,上去看看!”

王直領著葉方二人上臺階,入了中天閣,將聖字推介令給守衛門徒觀瞻,門徒讓三人入內。中天閣主樓外,是一片廣場。廣場中有數十學生,皆藍色衣裳,或席地而坐,或結伴談論,或立於花下,或面於壁前。花是桂花,時下開放茂盛,香氣瀰漫。壁是石壁,正面被雕刻得光滑,整體依山勢而立,石壁上有王守仁的親筆書——《勉諸生》。中天閣主體建築是五代時修建的,名稱取材於唐代知名詩人方乾的《登龍泉山絕頂詩》中“中天氣爽星河近,下界時豐雷雨均”一句。

有個接引學生上前來給王直他們做介紹:“中天閣原本是一座寺廟,名叫龍泉寺,後來廢棄了,就被德洪師兄投資改造成現在的學社、聖地。”“德洪師兄”自然是指錢寬錢德洪。循著學生的手勢,王直擡望眼,看到中天閣頂上有兩把鐵劍插在那裡,彷彿兩根避雷針,詭異的很。學生道:“那裡本來有5把劍,是本門鎮派寶物,分別叫‘龍華’、‘智水’、‘仁風’、‘心火’、‘世塵’,都是宋代龍泉劍制式改良品種。龍華劍被我們的大師兄王龍溪取了去,放在龍華學社裡;心火劍被泰州商人心齋王艮師兄抽了去,世塵劍則不翼而飛,所以就剩下這兩把‘智水’和‘仁風’。我看先生身配神兵,看來對兵器很有研究了。”王直的“丙子椒林”是隋唐制式的,古舊一些,房頂上的則是新制式的長鐵劍。

王直搖搖手道:“不不,沒啥研究,就是很喜歡罷了。再說我也有隨身武器了,豈敢再窺探貴派聖物。”

接引學生道:“先生不要謙虛,我們老師說了,兵器就放在那裡,有德者居之。我想那‘世塵劍’定是被別人拿走了,大家也不爲怪。石頭牆壁上那篇文章,是我們門派劍法的基本心法,師父說,寫出來就是給大家看的。哦……時辰到了,老師又要出來演講了,我們一同去看看吧。”

四根房柱子中門頭有一塊匾額,上自右而左書寫“中天閣”三字。打中天閣裡走出一箇中年人,頭戴重冠,但掩蓋不了髮際下的七顆小黑痣,左邊三顆右四顆;身披半邊輕甲,衣著棕紅色官員便服衣衫,腰間掛一鐵劍——這劍是第6神兵“陽明”劍。他額頭高廣,一襲絡腮須,眼神炯炯,走到衆學生前,道:“現在我們繼續溫習一下‘教令’。”

王直知道:這人便是心學宗師、王門的門主、陽明子、王守仁先生。

只聽王守仁聲如洪鐘地念叨: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爲善去惡是格物……”

每一句衆學徒都跟隨導師如此朗讀。王守仁繼續解說道:“我說‘無善無惡’,本是禪學,有別於儒學原本強調的‘人之初,性本善’理論,或者荀子的‘性惡論’,上古神醫岐、俞、桐、雷會告訴我們:‘心臟體’本身並沒有善惡理念;所以我認爲事物的本質屬性不隨人的意志而改變,也不存在主觀意志和動機,是一種客觀存在。我說‘有善有惡’,乃是你的‘頭腦思想’在活動;我認爲對於事物一旦介入人的價值觀評判標準後,就有了善惡之分,此時意象中的陰陽平衡被打破,‘善’或‘惡’可被明確地表述出來。知道善、知道惡的區別,纔是‘良好的知道’;我認爲所謂的‘良知’就是對事物的自然屬性和發展軌跡的正確認知。有善的作爲,而去除惡行,纔是‘研究事物’的根本道理;我認爲‘格物’是指探究事物客觀屬性的過程。”

王守仁停停道:“好了,休息一下。等會兒大家再自行溫習一下‘不動氣劍’的心法。”衆學徒向老師示禮,說著他就退回閣中去了。

接引學生向王直解釋道:“‘不動氣劍’是我派入門的基本劍法……好了,我帶你們入見師尊。”說著領王直三人進去中天閣。

王守仁正在客廳中實木交椅上端坐,見接引學生領著三位客人來,便叫王直、葉宗滿、方廷助上賓客座,並著侍從斟茶。

王直敬禮道:“我們是徽州海商,我叫王直,胡景華、卜吉兄弟介紹我們前來拜會陽明先生。”之後向王守仁介紹了葉、方二人,陽明先生屬長輩,故二人亦端敬行禮。

王守仁道:“你們三人也是要入我門下嗎?”

王直道:“若有因緣福分,未嘗不可。我來主要是想向師尊討教學習的,想問問請謝和出山的辦法。”

王守仁道:“哦,原來是說謝和小朋友的啊。多去跟他交流交流就好了,雖然談不上建功立業,但若談起你們的經商一道,他肯定是有一些興趣的。以前他就羨慕他王艮師兄,可以到處遊歷、闖蕩江湖。”經商和在王門做事是不矛盾的,王艮就是商人兼職學者。

王直說道:“那我再去找找他。那麼請教一下——心學的根本。”

王守仁起來回答說:“心學的根本,就在‘教令’中。簡單言之,概括爲四字,即‘格物致知’。說成白話,就是研究事物本質,從而知‘道’。所謂‘知爲力’,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王直道:“願聞其詳情!”

王守仁道:“你是海上商人,想必明白‘行船的道理’。船即是物,是一個質點,飄蕩在海中。它要怎樣,才能往前行駛呢?”

王直道:“要有風力,或者槳手用船槳往後劃水。”

王守仁點頭道:“對的。必須在質點前進的矢量方向上,施加一個力。可以是風力,或者水對船槳的反作用力。所以‘知爲力’的知,裡面有一個箭頭符號,這纔是‘知爲力’的根本涵義。”

王直道:“原來如此。”葉宗滿和方廷助也豁然開朗。

王直繼續道:“您對王龍溪和德洪兄,關於《教令》有所爭議,有什麼看法呢?”

王守仁道:“隨他們去吧。每個人的慧根是不一樣的。有人資質上乘,比如王畿,有人渾然天成,比如錢德洪。有執著於民用,譬如王艮;有行事多怪誕,譬如謝和。有人抨擊我‘非儒’,那是各人的見解不同罷了。”

王直陪同王守仁喝茶完畢,王守仁又要出去講課了。王直便道:“先生還有事,那我們就告辭了。”王守仁讓之前的接引學生去送客。

第64章 從錫蘭到古裡第18章 坊津水賊第18章 坊津水賊第8章 初使琉球前的準備第45章 宋素卿之死第42章 鹽幫三傑第69章 從西非到地中海第47章 杭州清河坊第12章 琉球尚清公主第8章 初使琉球前的準備第70章 佛羅倫薩的美第奇家族第42章 鹽幫三傑第20章 淡路國的水賊第23章 去京都前的準備第38章 回寧波前的準備第13章 中山世土第7章 琉球使者鄭繩第47章 杭州清河坊第65章 在卡利卡特第70章 佛羅倫薩的美第奇家族第22章 會合衆第31章 將軍足利義晴第17章 初遇海盜第59章 龍頭鳳尾第53章 餘姚的陽明學派第66章 從忽魯謨斯到蒙巴薩第55章 軍師謝和第14章 《紗窗外》第20章 淡路國的水賊第19章 豐後國的女海賊第36章 素卿莊上第58章 從餘姚回到寧波第17章 初遇海盜第2章 宋氏商團第34章 回到石山本願寺第50章 約瑟菲娜第70章 佛羅倫薩的美第奇家族第68章 從東非到西非第22章 會合衆第58章 從餘姚回到寧波第5章 與樑椿問對第34章 回到石山本願寺第50章 約瑟菲娜第16章 中條流與空手道第32章 茶會進行時第71章 水都威尼斯第33章 別了,京都第65章 在卡利卡特第71章 水都威尼斯第8章 初使琉球前的準備第59章 龍頭鳳尾第35章 回到堺市第52章 金家小姐第63章 從馬六甲到錫蘭第55章 軍師謝和第12章 琉球尚清公主第31章 將軍足利義晴第40章 鄭繩之歿第16章 中條流與空手道第14章 《紗窗外》第58章 從餘姚回到寧波第54章 謝氏嬌花第53章 餘姚的陽明學派第20章 淡路國的水賊第46章 從寧波到杭州第44章 回到寧波第31章 將軍足利義晴第6章 不期而遇第39章 回寧波遭遇風暴第42章 鹽幫三傑第58章 從餘姚回到寧波第9章 戈麥斯商會第24章 京都使者團第40章 鄭繩之歿第72章 威尼斯見聞、回到印度第71章 水都威尼斯第38章 回寧波前的準備第65章 在卡利卡特第61章 下西洋第72章 威尼斯見聞、回到印度第4章 宋氏商團(2)第58章 從餘姚回到寧波第36章 素卿莊上第20章 淡路國的水賊第34章 回到石山本願寺第1章 宋素卿第55章 軍師謝和第48章 鬼才吳承恩第55章 軍師謝和第63章 從馬六甲到錫蘭第23章 去京都前的準備第37章 堺市見聞第4章 宋氏商團(2)第45章 宋素卿之死第12章 琉球尚清公主第2章 宋氏商團第63章 從馬六甲到錫蘭第35章 回到堺市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定县| 资中县| 新巴尔虎右旗| 库尔勒市| 金堂县| 定州市| 衡阳县| 大宁县| 玉山县| 防城港市| 东城区| 宾川县| 河北区| 卓尼县| 唐山市| 山西省| 大安市| 济源市| 栾川县| 民乐县| 班玛县| 洪雅县| 宜黄县| 凤凰县| 鄂伦春自治旗| 安丘市| 自贡市| 淄博市| 文水县| 密云县| 万源市| 开远市| 方城县| 平遥县| 河源市| 东平县| 乌拉特后旗| 长兴县| 沿河| 贺州市| 嵊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