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北上,陳杰一共只帶了五萬兵力。
不是他不想帶更多。
而是皇帝李錚到了這個時候,猜忌心不僅沒有下降,反而越來越深。
如果不是因爲李凌月的原故,陳杰真的不想管京城的事情。
不過從戰力上來說。
西門堂的五萬大軍,戰鬥力非同小可。
雖然他嘴上說需要二十萬大軍,才能確保京城萬無一失。
但是,
根據西門堂的戰鬥力,五萬大軍不在乎傷亡的話,足以橫掃任何敵軍。
聽到曾宣懷的話後,陳杰想了想,深吸一口氣道:
“大沽口要塞的防禦工事,經過了加固後,易守難攻,兩萬兵力足夠了!”
“另外,我們西門堂第一艦隊隨時可以出動支援天津港,任何人想要攻打大沽口要塞,簡直就是找死。”
“我們兩萬兵力駐紮在這裡,足夠擋住東洋人的進攻?!?
“因此我們需要做更重要的事情,必須馬上在滄州駐軍,將山東和河北,天津衛,京城連成一條直線?!?
“浙東,松江府,蘇南,蘇北,山東,河北滄州,天津衛這是一條完整的防線?!?
“我們之前在滄州的駐軍,由於皇上的猜忌,擔心山東直接調兵威脅到京城,最後讓我們撤了?!?
“但目前來說,滄州是我們西門堂最重要的紐帶,必須要重新駐軍掌控!”
“只要我們將防線連成一條完整的直線,進可攻,退可守,能夠應對任何危機?!?
在座的所有人,聽完陳杰的分析後,點了點頭。
以西門堂目前的實力來說,最重要的事情不是防守京城,而是穩住自己的基本盤。
在大沽口要塞的將軍府,陳杰只呆了一個晚上的時間。
第二天一大早,他率領三萬大軍出發,前往河北滄州。
西門堂在駐守山東的時候,原本是將河北滄州納入了管轄範圍。
可是,
當西門堂拿下了松江府之後,作爲交換條件,西門堂撤出了河北滄州。
朝廷擔心並非多餘,因爲河北滄州是山東與天津之間的紐帶。
如果西門堂繼續駐守河北滄州的話,將直接威脅到京城。
以皇帝李錚的性格,自然不希望西門堂在自己身邊駐軍,至少要有一個預警的距離。
否則,
一旦形勢失控,西門堂能在一天之內掃平京城,皇室連反應的機會都沒有。
這一次前往河北滄州,姜常順一同前往。
他原本是親衛隊的骨幹精銳,當初是因爲表現出色,武功又高,才被安排在天津船廠駐軍。
隨著唐楓在島上駐紮,成爲了少將,孟虎也在蘇州府駐紮,統領兩萬大軍,同樣晉升爲少將。
姜常順也想要進步。
所以,
在他的請求下,重新歸隊,成爲了親衛隊的隊長。
他的武功比唐楓和孟虎不逞多讓,作戰極其勇猛,深得陳杰信任。
目前河北滄州坐鎮的將領,還是以前的方誌淵。
在這之前,方誌淵是隸屬於洪言傳麾下的將領,自從洪言傳在與寧王李牧一戰時,吃了一個大敗仗。
方誌淵在徐士昌的協調下,加入了六王爺的陣營。
他現在還能駐守在河北滄州,算是沾了西門堂的光。
如果上次西洋聯軍攻打滄州的時候,沒有西門堂掃平西洋聯軍。
那麼,
方誌淵很可能已經死了。
所以陳杰可以算是他的恩人,得知陳杰率領大軍來到河北滄州後。
他親自帶人到了城門主道,迎接陳杰一行人的到來。
與方誌淵一起的,還有滄州的各級官員。
現在大幹王朝的局勢,岌岌可危,不僅方誌淵知道這一切,甚至包括其他所有的地方官員,都憂心忡忡。
一旦大幹的天崩塌了。
這些官員,何去何從?
如果被寧王李牧掌控了大幹王朝的天,那麼毋容置疑,他肯定會大肆任命大西北的官員。
其他地方都將被徹底置換。
所以,
沒有人希望大幹王朝的天塌。
雖然寧王李牧兵變,五十萬大軍配合東洋人,雙面夾擊,想要乘勢拿下京城。
但是,
方誌淵比任何人都清楚,一旦寧王李牧和東洋人拿下了京城和大幹北方區域後。
接下來,
他們下一個目標,一定是山東西門堂。
原因很簡單,
不拿下西門堂,寧王李牧的江山坐不穩。
方誌淵麾下雖然也有接近五萬兵力駐守在滄州。
但是,
面對大幹王朝的局勢,他無能爲力。
自從河北和河南的主將洪言傳大敗之後,方誌淵就已經知道,大幹王朝大勢已去。
他看著西北寧王的大軍,已經殺到了居庸關後,心急如焚,只能唉聲長嘆。
尤其是東北的三十萬東洋軍隊,死死咬住了關麒麟的五十萬大軍,更是讓大幹王朝迴天無力。
就在這個時候。
陳杰率領五萬大軍,在大沽口要塞駐軍兩萬後,一路來到了河北滄州,讓方誌淵欣喜萬分,鬆了一口氣。
因爲方誌淵能夠繼續在河北滄州擔任主將,原本就是得到了陳杰的照顧和協助。
西門堂離開河北滄州,在山東發展的越來越強大,並佔據了松江府,浙東,蘇南金陵,蘇北等地。
同時,
西門堂更是前往漢中平叛,將漢王李賁打的落荒而逃,戰功赫赫,已經成爲了大幹王朝第一軍。
陳杰在這個最重要的時刻,率軍來到了河北滄州,方誌淵的心裡面,踏實了很多。
不管京城的局勢如何發展。
只要西門堂的大軍來到了河北滄州,那麼有一點他敢保證,河北滄州在西門堂的駐守下,將絕對安全。
這次陳杰駐軍天津大沽口要塞,可是直接拿到了河北滄州的駐軍權。
當初的時候,西門堂只是在滄州碼頭駐軍,並非滄州城。
但是現在,
陳杰可不僅僅駐軍在滄州碼頭,而是拿下了整個滄州的駐軍權。
原本駐紮在滄州的兵部將士,將併入西門堂麾下管理。
雖然沒有正式的文書,只是皇帝的口頭承諾。
但是,
陳杰現在可是山東總督,又是駙馬爺。
大幹王朝風雨飄搖之際,也沒有人敢讓陳杰提供什麼文書命令。
因此,
陳杰與方誌淵見面後,很順利的接管了整個河北滄州。
接下來,
他與方誌淵聊起了正事。
與之前陳杰在天津大沽口要塞開會時的說法差不多,他擺明了自己的態度。
意思很簡單,就是京城的局勢,已經很難逆轉。
繼續這樣下去的話,大幹王朝的京城將淪陷。
而最關鍵的是,西門堂只是被要求駐軍在天津和河北滄州,並沒有得到徵召入京的命令。
所以,
陳杰就算是駙馬爺,在沒有得到朝廷的聖旨之前,不能率軍入京城。
就算他有勤王之心,沒有得到皇上的聖旨,也絕對不能出兵。
這是自古以來的規矩。
在沒有獲得聖旨徵召之前,貿然出兵京城,相當於反叛。
除非京城淪陷,西門堂纔可以在沒有獲得聖旨時率軍入京勤王。
這是一個死結!
因此,
西門堂只能在山東做好一切準備,應對接下來的局勢。
一邊是等著皇上的聖旨,看能否下令讓西門堂率領二十萬大軍入京。
另外只能坐等京城淪陷。金陵的籌建已經開始,陳杰在爲皇室轉移做準備。
說簡單一點,陳杰在控局!
他不僅要穩住大幹王朝的局勢,更要獲得民心。
因此河北滄州成爲了最重要的核心樞紐,不僅與天津大沽口要塞連接緊密,同時又與山東連接,成爲一整條戰線。
只要穩住這條戰線,就算京城淪陷,也很容易收回來。
陳杰與方誌淵擺明了態度,西門堂爲接下來的局勢,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方誌淵對陳杰的深謀遠慮,佩服的五體投地。
因此,他將河北滄州的駐軍權和一切地方事務,全部交出給西門堂負責,省去了很多麻煩。
緊接著,
方誌淵儘自己一切努力,配合西門堂的一系列計劃。
兩人相談的非常愉快,很多工作方面的安排,陳杰都當起了甩手掌櫃。
他只需要負責安排下去,接下來的事情,自然由方誌淵和曾宣懷去負責。
得到了方誌淵的支持,陳杰很快召集會議,開始安排河北滄州府的駐防佈置。
其實在山東青州的時候,陳杰還沒有出兵,就已經對接下來的局勢有了計劃。
首先,就是要打通河北滄州,山東,天津的直線通道。
只要守住河北滄州,以山東西門堂的基地,開始往大幹王朝其他地方輻射。
還有一點很重要,河北滄州可是漕幫的駐地。
所以,
這個位置至關重要,是金陵航線和運河的一個樞紐。
滄州的碼頭需要擴建,需要加大運河的承載量,才能從天津的碼頭上,調集更多的軍用裝備,往河南和西北方向運輸。
由於目前陸運不暢通,鐵路還沒有大批量籌建。
西門堂的坦克,裝甲車,拖拉機等道路沒有修好的情況下,調集非常困難。
所以從運輸來說,水運纔是主流。
大幹王朝在河北之地有四個關口,滄州是很重要的一道門戶。
陳杰佔據了滄州,相當於卡住了北方的經濟命脈。
所以,
必須要擴大滄州的碼頭建設,並增強防務。
如此一來,才能將山東生產的各種工業品,源源不斷的運送到大幹各地,並能爲接下來的戰事,快速的提供後勤支援。
另外,
雖然滄州碼頭只是運河碼頭,但是中途必須要保證運河上的安全。
西門堂在運河之中,需要打造一支內河巡邏艦隊,保護運河的運輸不受干擾。
河北滄州雖然也修建了小型的造船廠,但是規模太小了,無法修繕那些大型的運輸船。
並且滄州碼頭附近,也缺少了大型的商業街。
陳杰讓方誌淵在接下來的時間,重點是擴建碼頭,船廠,並籌備建設商業街,與漕幫進行合作。
說是與漕幫合作,其實就是與西門堂進行合作。
其次,
是將河北和河南的難民,往滄州地區進行遷移。
既然西門堂的大軍在這裡駐紮,就需要建造完善的軍工體系。
雖然主要的武器裝備以及核心部件,都需要讓山東的兵工廠提供。
但是接下來的時間,面對寧王李牧的大軍,不可能一直都從山東調集軍用物資。
因爲東洋人很可能從海上發動襲擊,山東和蘇南,蘇北地區,在接下來的時間,將要雙線作戰,很難再支援與西北軍的戰事。
剛開始的時候,陳杰計劃是將軍工體系建造在天津衛。
可是最後他想了想,還是決定建造在河北滄州。
滄州作爲大運河的南北樞紐,能夠輻射到大幹王朝的整個北方。
一旦全面開戰的話,西門堂就需要做好後續的準備。
說簡單一點,打勝仗對於西門堂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
但是,
戰後的重建,纔是重中之重。
到了剿滅西北,川西的時候,甚至包括西域和吐蕃,大草原三地的時候。
山東的西門堂總部只需要提供財力上的支持,以及一些最尖端的武器就行了。
其他的一切,都可以從河北滄州供應。
所以,
從現在開始,就必須要提前爲以後的局勢做準備。
第三,就是招兵買馬。
目前陳杰率領西門堂軍隊來到滄州一共是三萬軍隊。
這些兵力守住河北滄州,肯定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
想要輻射整個河北,河南之地,將以前洪言傳的地盤全部佔領的話,兵力不夠。
以西門堂目前三十萬兵力,只能鎮守目前的區域。
一旦往大西北出兵,必須擴軍!
而兵源就必須要從滄州,河南,河北,包括大西北方向的難民。
目前西門堂佔領的區域內,人員是最欠缺的。
尤其是山東境內的兵工廠和金陵的產業鏈,都需要龐大的人口。
方誌淵麾下的五萬軍隊併入西門堂的話,需要進行篩選和編制改建。
所有士兵將領都需要進行嚴格的訓練,才能具備戰鬥力。
並且,
剛開始的時候,只能成爲西門堂的預備役。
所以說,西門堂在河北滄州的擴軍,迫在眉睫。
最後一點就是地方的政務建設。
既然將河北滄州區域,徹底納入到西門堂的管轄範圍。
那麼一切的政務安排,都需要按照西門堂的制度來,與大幹王朝的吏部官員制度,完全不同。
西門堂能夠穩住當前的局勢,讓佔領的區域發展平穩,不受任何影響。
曾宣懷在陳杰的建議下,打造的學堂,功不可沒。
山東的學堂,每年都爲地方源源不斷的輸送管理人才。
陳杰將這一切都安排下去後,方誌淵生怕自己記不住,竟然取出筆墨,一條條的記錄下來。
三天之後,
漕幫的幫主楊西河,率領著大批人馬,從金陵運送物資趕來。
這次從金陵調運的物資非常多,其中少幫主楊嚴康親自帶隊,運輸船隊動用了二十艘蒸汽機大型運輸船。
每一首運輸船的載重都超過了兩千噸。
陳杰看到漕幫的船隊來到了漕運碼頭後,十分高興。
河北滄州碼頭的港口,目前還沒有擴建,面積不大。
但是,
停放幾十艘的運輸船,不在話下。
因此,
陳杰率領方誌淵和西門堂其他的骨幹,來到碼頭迎接。
看到從金陵來的船隊,方誌淵大吃一驚。
他與漕幫打交道已經很多年了,見過漕幫的各種運輸船。
這一年多時間,漕幫的發展太快了,沒想到現在更是換成了蒸汽機大型運輸船。
以漕幫的運輸力,在整個大幹王朝,將沒有其他勢力能夠抗衡。
就在陳杰與漕幫幫主楊西河與少幫主楊嚴康聊了一會,並將西門堂下一步的計劃安排下去。
碼頭的擴建,西門堂擴軍,這可是目前最緊迫的事情。
從財力上來說,目前倒是不缺錢。
只不過,
由於戰亂,西北,川南,漢中,兩廣地區的物資,很難再運送過去。
突然間,
一位親衛從外面走了進來,湊近陳杰的耳邊,低聲說了一句話。
陳杰聽完後,臉色劇變,驚訝道:
“你說什麼?皇上駕崩!這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