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02章 陛下的計劃

楊洪義放過這些人的最大原因,其實是看不起這些猶太人。

他們會聚焦財富,會賺錢,很聰明會各種算計。可是他們卻忘了,只有正面的實力對撞,才能真正的復國。

如果只會依附於強者,即使聚集再多的財富,也沒有什麼可怕的。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楊洪義拿下了耶路撒冷,最近的大城就只有埃及的開羅了。

只是現在更重要的戰場,還在亞細亞半島,這使得楊洪義並不能抽身。

但他派人坐船去了直布羅陀,給坐鎮直布羅陀的張元德去了信。請張元德派出一部分兵力,佔領地中海南岸的那些奧斯曼領地。

辦完這些事情,楊洪義在耶路撒冷留了五千明軍之後,便回師阿達納城。

在亞細亞半島之上,吳雲生正與奧斯曼的二十萬大軍互相試探。

當楊洪義回到阿達納城之後,吳雲生也接到了消息。

吳雲生若不是爲了戰略全局考慮,早就攻打開塞利城了。之所以與奧斯曼軍隊互相之間不斷試探,就是了等待楊洪義的迴歸。

到了這時,吳雲生的十萬明軍從馬拉蒂亞出發,向著開塞利城浩浩蕩蕩的進發。

這下子開塞利城的奧斯曼軍隊爲之震動,面對明軍的進攻,他們不斷派出小股騎兵騷擾。

可惜的是,對此吳雲生早就有所準備。他之前派出的明軍騎兵,除了試探對方之外,還有著預警的功能。

雙方的小股騎兵部隊,不斷的在各條道路之上產生遭遇戰。只是奧斯曼騎兵因爲裝備差了太多,根本就沒有取得任何戰果,反而被明軍騎兵消滅了不少。

打來打去的結果,就是明軍的騎兵小隊在開塞利城周圍越聚越多,甚至已經阻斷了開塞利城與外界的聯繫。

仗打到這個份上就已經沒有懸念,當吳雲生的大軍到達開塞利城外的時候,開塞利城中已經因爲消息阻斷而人心惶惶。

而在阿達納城的楊洪義也並沒有閒著,他手下的明軍休整了數日之後,便有數十支小隊的明軍越過托羅斯山口,向著西北方的科尼亞城方向去了。

明軍騎兵在科尼亞城周邊出現的消息,很快傳回了伊斯坦布爾。

這讓奧斯曼蘇丹塞利姆非常緊張,科尼曼城可是他的老巢。在成爲蘇丹之前,他所有經營的勢力和財富,都聚集在科尼曼城中。

即使他現在已經是奧斯曼帝國的蘇丹了,可是科尼曼仍舊是他保證自己蘇丹權威力量的中心。

爲了保證科尼曼城的安全,塞利姆決定要親自帶領大軍前往科尼曼。

即使不能戰勝明軍,他也要科尼曼城這裡阻止明軍的攻勢,以提振奧斯曼帝國上下的民心士氣。

做出這個決定之後,塞利姆將整個巴爾幹地區面對哈布斯堡和波蘭立陶宛王國一面的軍隊都調了回來。

以奧斯曼帝國廣大的領土,和龐大的人口數量,他不相信就戰勝不了明軍加起來二十萬人的軍隊。

同時,塞利姆還下令編練新的軍隊,以補充奧斯曼軍隊的損失。他初步的目標,就將新軍的人數定在了八十萬這個數字上。

即使塞利姆自己不說,這時只要是奧斯曼帝國上層的消息靈通人士,也知道奧斯曼帝國現在的艱難。

面對明軍的進攻,奧斯曼帝國的軍隊還沒有打過一場勝仗。接連的失敗,不但給帝國高層的心中佈下了一層陰影,也讓奧斯曼帝國損失了不下五十萬的兵力。

因此,塞利姆要求編練八十萬新軍的旨意,很順利的便執行了下去。

新被任命的大維齊穆罕默德,更是全力的去催促各地徵兵,並且規定了這些新軍的年齡和數量。

幾乎是在塞利姆帶著彙集來的四十萬軍隊出發之時,八十萬新軍就已經被徵募起來。

塞利姆對於穆罕默德的效率非常滿意,他覺得有自己手中這四十萬鎮守巴爾幹的軍隊在,明軍怎麼也被阻住攻勢。只要堅持幾個月的時間,到時八十萬新軍也訓練出來。

只怕用一百二十萬人的龐大數量,耗也耗死的明軍這二十萬人了。

他的算盤是打的不錯,可是傳來的最新消息,卻讓塞利姆有點不淡定。

就在他帶著四十萬大軍剛剛到達科尼曼城的時候,就傳來了開塞利城失守的消息。

二十萬奧斯曼大軍在開塞利城沒能堅持到三天,就被十萬明軍給打的大敗。

據送回來的消息說,那支奧斯曼軍隊的主將在明軍的第一輪炮火之下喪生,然而雙方的距離幾乎有十里遠。這在麼遠的距離,明軍的火炮竟然能轟擊到主將所在的位置,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也正因爲主將陣亡,那二十萬奧斯曼軍隊瞬間就成了一盤散沙。除了逃走一部分人之外,其餘的十二萬人,都被明軍給俘虜。

塞利姆聽到這個消息,他有點不信,關於明軍的火炮能轟擊十餘里遠,這簡直就是神話。

其實這個結果,對於吳雲生也有點意外。雖然他也曾試射過新式火炮,並且知道新式火炮射程不俗。但是他卻沒想至,這些新式火炮的準頭居然如此之準。只是第一輪炮擊,就將對方的主將給轟死。

佔領了開塞利城之後,吳雲生的軍隊便停了下來。大量的俘虜都要向後運送,否則放回去就等於資敵。

而且陛下也曾給他們下過旨意,這些俘虜都要派到後方去修建鐵路。

有了鐵路之後,大明帝國對於這些佔領下來的領土,控制力就會大大的增強。即使上萬裡的距離,軍隊坐火車也只要最多一個月就能到達。

吳雲生是想象不出陛下所說的火車是什麼樣子,但是這不妨礙他執行陛下交給他的任務。

不過這些戰俘並不用送到大明,只要送到巴格達城就可以。

在巴格達城已經到了不少大明格物書院畢業的生員,如今已經成爲了大明工業部的官員。在他們的計劃之下,這條鐵路可以分成數段,甚至是十數段來修建。

巴格達、伊斯法罕、撒馬爾罕、葉爾羌城、哈密、玉門關、京城,這些地方可以同時修建,到時只要連接起來,就是一條完整的鐵路線。

除了這條線,他們這些格物學院之人都知道,陛下的計劃之中還有著失必兒大鐵路。由京城到衛青城、去病城、新長安,最後越過烏拉爾山脈到達莫斯科。

當然,這只是計劃中最長的兩條線路,而大明本土,如今已經開始修建一些短途鐵路。這些短途鐵路同樣是由一些戰俘在修建,都是些反抗大明統治的海島土人和歷年戰事的戰俘們。

想必經過大明的勞動改造,和爲大明節約巨大的成本之後,這些傢伙就會對大明有了深刻的認同。

第468章 委託你們代管第402章 清州之戰第474章 請大汗一力承擔第104章 殿下神算第402章 清州之戰第203章 整頓京營第424章 真是該死的第218章 明鏡第512章 非常坦誠第530章 無頭蒼蠅第31章 有信有義第533章 有所依仗第606章 鯨吞第1章 我是裕王第59章 全面鋪開第48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340章 發行紙幣第482章 過來容易回去難第570章 一片血與火第141章 逃過這一劫第177章 揮霍無度第212章 全軍上馬第190章 很是冷淡第282章 全民衛生第302章 萬里洋行第246章 敢捋我大明虎鬚第172章 王直那狗賊第453章 我要踩死他第289章 大明不白管飯了第71章 讓他辯無可辯第227章 大明第一宴第379章 有所期待第230章 單方面的血戰第344章 暹羅再滅第94章 就這樣第194章 議事推舉第528章 只不過是困獸第210章 見聞第353章 卿可自御之第289章 大明不白管飯了第135章 歷史真相第33章 有聲閱讀第453章 我要踩死他第32章 一條退路第82章 我可捨不得殺你第452章 兵臨城下第78章 景王吐血第370章 女真兵馬第401章 對馬島陷落第283章 瓦解軍戶制度第516章 這種好事很難找第6章 發生何事第22章 高人風範第91章 臣也附議第135章 歷史真相第48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425章 沒有極限第559章 希望和平相處第42章 萬萬不夠第260章 老傢伙太缺德第295章 殿下高明啊第339章 瀛洲形勢第349章 慘絕人寰第313章 攀比之心第428章 海上追逐第172章 王直那狗賊第53章 都給老子滾蛋第543章 小小的裂痕第132章 我說你是第96章 真乃爽快人第187章 碰撞總是要來的第482章 過來容易回去難第262章 顧承光的壞主意第157章 居然是真的第409章 大般若長光第456章 艱難行軍第369章 絕望深谷第350章 當場擊斃第360章 不做白不做第142章 非常及時第241章 其敢拒否第583章 狡猾的李成樑第26章 大明病了第112章 此功賞誰第141章 逃過這一劫第515章 偉大的事件第339章 瀛洲形勢第252章 送入玉門關第485章 翻越崑崙第221章 恩威並施第553章 不能接受訛詐第125章 豈可輕動第158章 給事中殷正茂第483章 阿洪王國第220章 鋪墊第147章 女真覺昌安第540章 最好的選擇第438章 目標彼爾姆第420章 囊中之物第556章 責任重大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指山市| 北海市| 佳木斯市| 收藏| 唐山市| 庆云县| 嘉善县| 景泰县| 揭阳市| 运城市| 岗巴县| 象州县| 体育| 大同市| 石门县| 香港 | 新邵县| 敖汉旗| 共和县| 刚察县| 闵行区| 婺源县| 玉龙| 宽甸| 乌拉特中旗| 班戈县| 锡林浩特市| 南靖县| 白城市| 广河县| 永寿县| 宁波市| 会同县| 汽车| 罗山县| 中阳县| 雷州市| 东源县| 大港区| 衡南县| 和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