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百零八章 落井下石的老爺子?

說到這裡,桂林郡王直接斬釘截鐵的道:“此事就這麼定了,不要再做任何的商議。告訴他們,抓緊時日拿下武昌府。還有,告訴他們攻佔湖廣北路之後,順道將範(fàn)家給孤也給滅了。一個不能爲(wèi)孤所用,還與那個人站在一起來對付孤,殺了孤使者的範(fàn)家,留著也沒有什麼用。”

桂林郡王的話音落下,在座的所有謀士都大吃一驚。之前說話的那個,急忙開口道:“王爺,此事萬萬不可。範(fàn)家雖說比不上王府,但在江北的地位,卻並不比王府在江南小。王爺心懷這天下大局,對範(fàn)家可千萬不能如此做。範(fàn)家留著,對王爺穩(wěn)定江北大局還是有大用的。”

這個謀士話音落下,桂林郡王卻是冷笑道:“有大用?想多了,範(fàn)家對孤現(xiàn)在更多是威脅,而不是什麼助力。別忘了,範(fàn)家不僅是商人世家,還是武林世家。門下弟子衆(zhòng)多,家中還有著不小的武力。有錢又有武,那就是一個威脅。孤不希望,這天下再出第二個桂林郡王府了。”

桂林郡王語氣之中的冰冷,讓那個說話的謀士不由得一縮脖。不敢就範(fàn)家的事,再提半個字。斜著眼看了一眼,那個不敢在說的話謀士,桂林郡王冰冷的一笑。對著在座的那些謀士,淡淡的道:“既然南昌府已經(jīng)拿下來了,行在繼續(xù)留在贛州不合適,準(zhǔn)備、準(zhǔn)備遷移到南昌。”

而相對於下定決心,調(diào)整整個佈局的桂林郡王。在京城溫德殿正在批摺子的黃瓊,接到幾個重鎮(zhèn)的丟失摺子,卻是根本就沒有當(dāng)做一回事。叛軍手中有大炮,這一點黃瓊並未感覺到意外。本朝的大炮,都是當(dāng)年第一代桂林郡王鑄造的,桂林郡王府保留鑄造工藝是肯定的。

自己那個名義上那個的岳父,當(dāng)初鐵了心要造反,能秘密練二十萬精兵。以桂林郡王府富甲天下的財力,以及遍佈海外的貿(mào)易。又有鑄炮的工藝,買到足夠的銅鑄炮有豈會有什麼難事?廣南東西路雖說不產(chǎn)硫和硝,可桂林郡王府可以從海外,甚至可以從大理國那裡購買。

根據(jù)三路的奏報,三路叛軍之中,軍馬之中除了少數(shù)高級武官,坐騎是天竺馬。部分騎兵是契丹馬、高麗馬之外,其餘的軍馬幾乎都是大理產(chǎn)的馬。軍械之中,大理國的軍械和牛皮盔甲,也佔了很大的部分。那麼再從大理國,在購買足夠的硝石和硫,又是什麼難事?

有了銅、有了硫和硝石,又有鑄造工藝,鑄造價格昂貴的幾千斤銅製大炮,對於桂林郡王府不是什麼困難。這些動輒幾千斤,將南昌府與長沙府城牆,都給轟塌的大炮。與自己發(fā)到江南,大部分只能打散彈的鐵身銅芯火炮相比。無論是射程還是威力,的確都要強了許多。

看來鄯闡候府的賬,自己得尋找機會與他們好好算算了。若是沒有那個鄯闡候府,如此強力的支持,桂林郡王就算財富再多,恐怕也沒有底氣造反吧。這個鄯闡候府好厲害嗎?不好好收拾他們,還真的以爲(wèi)他們在大理國稱王稱霸的同時,還敢如此肆無忌憚的伸手入大齊?

待自己平息了這場叛亂,這個鄯闡候府同樣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至於趙無妨的請罪摺子,黃瓊拿起來只批了鼓勵其再戰(zhàn)的話,而並未給予任何的處罰。放下手中趙無妨的請罪奏摺,黃瓊有些疲憊的捏了捏自己鼻樑。相對於江南如今名將薈萃,他更爲(wèi)擔(dān)心的是北面。

站起身來,黃瓊走到溫德殿門外,看著漫天的晚霞。想起自己在於明遠臨別出京時,自己與他的那番若是他戰(zhàn)敗了,自己就只能親征的話。其實此次出征燕山府那邊,黃瓊卻是真的想要親征。但如今的老爺子真是大撒手,此次叛亂至今他唯一做的,就只是下了一個罪己詔。

其餘的卻是依舊繼續(xù)什麼都不做。當(dāng)初自己在接到北遼寇邊的奏摺後,黃瓊曾經(jīng)與老爺子談過。想要讓老爺子重新出來住持朝政,自己親自帶兵出征北遼。但老爺子沉吟了良久,開口卻是與他再一次談要提前傳位的事情。搞得黃瓊,差一點沒有被當(dāng)場氣得活生生的吐血。

老爺子這個狀態(tài),讓黃瓊又那裡在這個時候,親自統(tǒng)軍出征燕山。無奈之下,黃瓊只能將於明遠派出去住持大局。在於明遠統(tǒng)軍出征之前,黃瓊與他長談了一夜。對於於明遠這一仗,究竟準(zhǔn)備怎麼打,黃瓊一個字都沒有提。他只是告訴於明遠,京城這邊什麼都不用他操心。

這一仗只要能打贏,他想怎麼打便怎麼打。糧草與餉銀的事情不用他操心,山西與河北路的文武官員,不分等級一律歸他調(diào)遣。有違抗他將令者,上到安撫使、節(jié)度使、邊軍防禦大使,下到各級文武官員,他都有權(quán)利先斬後奏。此戰(zhàn),他也不會派出任何所謂的監(jiān)軍去監(jiān)督。

新組建的鑄炮司那邊,新鑄的一百二十門子母鐵炮。七十門八百斤的鐵身銅芯劈山炮,外加剛鑄成三十門三千斤青銅鑄大將軍炮,以及大量鉛子、藥,製造的其他火器,連同新訓(xùn)而成的三千炮手,全部調(diào)撥給了他調(diào)遣。至於他怎麼具體分配,黃瓊是一概都從不過問的。

黃瓊這番幾乎無條件的信任,以及調(diào)配的除了江南之外,幾乎全部的火器,換了別人恐怕會感覺到壓力山大。但對於經(jīng)歷過以往巨大的挫折於明遠來說,壓力是有,但更多還是動力。而對於這番換了別人,肯定會誠惶誠恐的信任。於明遠什麼都沒有說,只是重重的點了點頭。

在於明遠統(tǒng)軍離京出征的時候,黃瓊更是身著九龍大禮服,在京城北門外搭起的臺子上,親自擂起戰(zhàn)鼓爲(wèi)其助威。這一番待遇,尤其是可以說無條件的信任。便是接替於明遠,出任樞密院都承旨,署理樞密院事的楊繼元,嘴上雖說沒有說什麼,但心中卻是也相當(dāng)?shù)牧w慕。

但即便是如此,黃瓊也是最爲(wèi)擔(dān)心的是北面。更具體的說是,更北面由周志遠統(tǒng)帥的,那支由西京大營、隴右邊軍,以及已經(jīng)完成盟旗制的青塘吐蕃之中,選調(diào)的三千精銳,共計兩萬騎兵組成的突襲北遼上京的那支隊伍。漫長奔襲過程中大漠、草原,還有數(shù)不清遊牧部族。

於明遠統(tǒng)帶兩大營主力,北上燕山府走的大張旗鼓,其實更多的是爲(wèi)了做勢。掩護這一次無後方的穿插迂迴。而此次突襲,後果究竟是勝是負(fù),自己也不知道前次那位金鐵騎出奇兵深入大漠,攻破北遼上京城氣死了遼帝。有了之前的前車之鑑,北遼未必就沒有一點準(zhǔn)備。

習(xí)慣性的捏了捏自己鼻樑,儘管心中一直很擔(dān)憂,但黃瓊知道自己現(xiàn)在唯一能做的,除了保障好南北兩個戰(zhàn)場的輜重,以及糧餉的供應(yīng),剩下的就是耐心的等待。至於老爺子那裡,黃瓊已經(jīng)徹底死心了。自於明遠北上之後,他已經(jīng)足足一個月,都沒有再去聽雪軒一步了。

只是今兒黃瓊懶得去找老爺子,卻沒有想到就在他準(zhǔn)備回西苑的時候,老爺子卻是來找他。而老爺子來找他就是一個事,明白的告訴黃瓊。既然將大權(quán)都已經(jīng)交給黃瓊,璽冊寶也都交給了黃瓊。如今他留在宮中,也實在沒有什麼太大的意思,也到了該給他騰地方的時候了。

所以,老爺子已經(jīng)決定,要帶著母親還有黃瓊的小女兒,還有京娘她們幾個,搬到永福宮去。那裡更爲(wèi)清淨(jìng)一些,他與母親可以在那裡安心養(yǎng)老。至於其他的嬪妃,老爺子一律都不帶。用老爺子的話來說,已經(jīng)辜負(fù)母親十八年。餘生,老爺子唯一的想法,就是隻陪著母親。

聽到老爺子這個時候,居然連皇宮都要搬走。還把他的那羣老婆,都甩給自己管,黃瓊不由得更加的頭疼。而且今兒的老爺子,來溫德殿明顯不是與自己商議的,而是確定之後告訴自己的,也就基本等於最後通牒。對於老爺子這個落井下石的舉動,黃瓊心中很是有些不滿。

儘管沒有將不滿表現(xiàn)在臉上,黃瓊語氣之中也多少帶了一絲味道:“父皇,如今是我大齊自開國到如今百餘年來,最爲(wèi)艱難的時候。您做了二十多年帝王,如今有些疲倦,想要好好修養(yǎng),兒臣不是不理解。問題是,在宮中也是可以一樣修養(yǎng),爲(wèi)什麼非要搬到永福宮去修養(yǎng)?”

“若是這個時候您搬離宮中,這天下的臣民又會怎麼看兒臣。至少一個父子不合,是逃不掉的。這不僅會讓叛王與北遼看笑話,也會給他們一定的可乘之機。父皇,您若是想靜養(yǎng),兒臣也知道攔不住。這大齊朝的天下,可不單單是兒子一個人的,如今您還是這一國之君。”

“就算不爲(wèi)了兒臣,就算爲(wèi)了這祖宗傳來的基業(yè),兒臣都求您。在堅持一段時日。哪怕等到叛王被徹底剿滅之後。您想去那裡,想做什麼,兒臣保證都不攔著。您就算到時候要廢了兒臣這個儲君之位,兒子保證都一聲不吭的立馬滾蛋。但現(xiàn)在,真的還不是這個時候。”

“如今朝廷可謂是內(nèi)憂外患,南有叛王作亂,北有北遼大舉入寇。西邊的吐蕃、回紇諸部,才安穩(wěn)幾年,誰也不知道會不會在起波瀾。更何況,西邊還有一個人。兒臣不知道什麼時候,便要統(tǒng)軍出征。您這個時候搬去永福宮,兒臣若是一旦出征,這朝中的政務(wù)又有誰來主持?”

對於老爺子這個時候,提出要搬到永福宮另外居住,黃瓊倒是沒有什麼想法。從來就沒有想過,老爺子是爲(wèi)了想要重新接掌大局。在他看來,老爺子此舉就是單純的想要養(yǎng)老。但問題是,有這個想法是可以的,但不是該在這時?這天家的一舉一動,要牽引著多少人的目光?

尤其是,你現(xiàn)在還是皇帝,不是什麼要養(yǎng)老的太上皇。這個時候,搬到永福宮去,知道的是你自己願意的。不知道的,還以爲(wèi)我這個做兒子的攆你呢。你也是爲(wèi)君二十餘年的帝王了,難道就不知道,這樣會讓這天下人心惶惶?這簡直就是在落井下石,豈像是一個父親所爲(wèi)?

第四百二十章 內(nèi)疚與自責(zé)第四百一十一章 精明的永王第一百八十三章 少林寺第四百七十八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二十三章 看戲第三百八十章 陌生與排斥第七百三十章 賣的好便宜第五十二章 陳瑤的勸說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第五百三十五章 重女輕男第七百四十三章 觸動很大第六百七十三章 投其所好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定要查出鐵證第二百六十二章 至今思項羽第十一章 帝王心術(shù)第八百一十六章 就是你們的下場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不該恨她第二十四章 與父親的第一次交流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去第六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的兔子第五百五十三章 第二個看不透的人第二十三章 看戲第三百七十六章 用心良苦的皇帝第二百一十六章 十殺令第四百六十七章 話中有話的金城公主第三百零九章 無可奈何的黃瓊第三百八十三章 囂張與嘴硬第四百二十七章 禽獸不如第一百九十七章 未必不是一個新的開端第五百二十章 沒有一個善茬子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會太遠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何瑤的敲打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次公開交鋒第二百六十二章 至今思項羽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性薄涼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戰(zhàn)心驚的樞密使第六百八十二章 我在那邊等著你第二百一十章 平易近人?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七百六十八章 凡事多加小心爲(wèi)好第九百零七章 桂林郡王的心思第一百一十八章 劉虎之妻第二百九十章 敲山震虎的二嫂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相第九百一十一章 你放出了一頭惡狼第九百零九章 真的就那麼重要?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遷的感悟第七百七十九章 別樣的敘家常第七百五十七章 濫情還是多情第七百四十四章動情的女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賞賜與威脅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文不值第八百六十七章 於明遠的三個差事第二百三十四章 傾斜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怎麼做得出來?第五百八十八章 金城公主異樣感覺第五百六十三章 沒有人可以侮辱他第五章 成長的歷程第五百二十五章 沒良心的爹第六百五十二章 善後(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滿的殿前司第三百五十三章 他做的孽我來還第二百六十九章 心思第十八章 你也是能忍的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第三百一十章 藥醫(yī)不死人第八百三十五章 西北亂則天下不穩(wěn)第三百五十一章 小手段第一百五十章 還是有所準(zhǔn)備吧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相第三百三十九章 雞鳴狗盜之人的用處第一百六十章 郭太醫(yī)第八十九章 要一手羊腿一手大棒第五百九十四章 簫音還在,琴聲卻斷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忘了本色第三百七十九章 憂心忡忡第二百四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五百六十二章 誰給這麼大的膽子?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一百二十四章 根子第六百六十三章 心很累第一百三十七章 怒火第六百二十三章 牛角號聲第三百零三章 朝臣的心思(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番外大齊朝的動物園第五百一十三章 人品如官品第四百四十九章 番外大齊朝的動物園第五十三章 轉(zhuǎn)變第六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一百零三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三百零三章 朝臣的心思(二)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guān)係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去第八百六十八章 於明遠頭疼的事第五百八十四章 莫名的懼意第四百一十三章 變相保證第十二章 誰纔是高手?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王的表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良县| 安国市| 仪陇县| 丁青县| 肥乡县| 策勒县| 绥滨县| 八宿县| 扎兰屯市| 大安市| 宁河县| 商水县| 瑞安市| 色达县| 原平市| 新郑市| 临高县| 屏边| 邻水| 天台县| 湘乡市| 依安县| 永平县| 宝清县| 普宁市| 彭阳县| 星子县| 新兴县| 岚皋县| 临漳县| 鄂托克前旗| 绥中县| 安平县| 东海县| 长沙市| 鸡泽县| 卫辉市| 萍乡市| 东城区| 井研县| 绍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