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二十三章 分崩離析

其實,元朝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忽必烈和成吉思汗都打到了歐洲,但是打的地方太多太遠,統治不過來,不可能一直佔領。所以,元朝不斷武力征服不同的地方,最終還是選擇佔領華夏疆域來長期統治,其原因就是華夏這塊疆域在地理上有著獨特的屏障,可以實現長久統治。

對於贏丹來說,爲什麼說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中國的歷史沒有斷開,這是有原因的。贏丹雖然沒有說明大夏國和孔雀王朝的軍事強弱,但是卻明確的反對了急於追求開疆擴土的行爲,同時諫道:“開疆容易,守土難。待西域統一,大秦疆域,東之極爲東海,南之極爲南海,北之極爲冰寒之地,西之極爲沙漠,大秦四方,皆屏障。若再往外開疆,則非炎黃。”

“大秦一但族類繁雜,大秦就不再是指華夏民族之大秦。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最終,大秦必亂,不可久也!”

“是故,坐擁華夏之地,一統炎黃子孫,富國強民,如此大秦方能千秋萬代。因爲只要華夏民族尚存這個世間,大秦就永遠存於這個世間。”贏丹把心中的看法通通講了出來。

這番話,讓大帳裡的衆人都陷入了沉思當中。

殿中,一時寂靜。

因爲贏丹的這番話,是大家從來都未曾去想過,去思考過的一個話題。

經過一番細細揣摩之後,大家紛紛都不約而同的露出了恍然醒悟之色。

是啊,大秦現在一統了匈奴、東胡、埃及、印度,百越,甚至可以去一統整個天下,原因是大家皆以炎黃子孫自居。

而若想著去一統中亞,一統更遙遠的世界,那裡的人,不僅族類不同,膚色、信仰皆有不同,屆時就算大秦一統了這個天下,可是這天下,又有誰會以秦人自居?

更重要的是,大秦一但將不同膚色之族類包含在內,那麼大秦就不再是代表華夏,大秦它只會淪爲一個帝國的名稱。

一個無法統一思想,無法統一民族意識,沒有認同感的帝國,遲早會分崩離析。

到那時,秦必亂。

而若大秦坐擁華夏之地,一統炎黃子孫,那麼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華夏地域大一統,思想和民族意識大一統,每個國人皆有認同感。如此一來,大秦,就是所有炎黃子孫之祖國,換句話說,大秦的名字就是象徵著華夏民族!

只要華夏民族還在,大秦就在,千年萬世,永恆不朽。

想明白這一切後,衆人紛紛對贏丹深深一揖,齊道:“太子殿下高瞻遠矚,我等受教矣!”

公子高身爲皇子意識到了大秦的族類不能雜,大秦只能是華夏民族之大秦,於是當下也對贏丹一揖:“殿下教誨,我定謹記於心!”

贏丹滿意的點點頭,只要能統一整個西域,這對大秦來說,就等於是奠定了華夏民族的疆域版圖。

接下來,華夏民族要做的,就是團結一心,守土愛國,衆志成城,互助互愛,自強不息。不要再像原本的歷史那樣,屢被外族所侵,不要再像原本的歷史那樣,屢被外族所辱,而是應該以一個強者的姿態,千年萬世的屹立於這個世界。

當然,這一切都是贏丹心中的理想。至於會不會如他所願,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力的朝著這個目標努力。

原本的歷史上,華夏民族屢遭遊牧民族入侵,每次異族入侵,華夏民族都是屍橫遍野,千里無丁之慘象。比如,五胡亂華,忽必烈南下建元,皇太極八旗入關……

而如今,贏丹已經將匈奴、東胡等遊牧民族全部一統,併入了大秦。更重要的是,此時的大秦和這些遊牧部族,並沒有因爲風俗不同,而再細分民族,而是以炎黃子孫的身份,共同以華夏族自居。

如此一來,自然就避免了歷史上的五胡亂華,避免了南下建元大屠殺,避免了皇太極入關大屠殺。因爲大家都是華夏族,就算朝代更迭,也沒必要像原本的歷史那樣,爲達到平衡人口,利於統治,而去屠殺所謂的“漢人”了。

因爲如今的華夏民族,將不再分彼此了。

沒有了遊牧民族的侵略和屠殺,贏丹相信,華夏民族一定會比原本歷史上的華夏更加強大,更加的昌盛!

如果能居亞洲,號令世界,世界霸主之地位,千年萬世的屹立不倒,那就更好不過了。

大帳內,衆人商議著大秦以及華夏民族的千年大計,這個公元十一年的除夕就這樣悄然過去……

在這個辭舊迎新的除夕晚上,大秦確定了未來的奮鬥方向。

大秦的疆域,將止步於西域,不再急於擴張開疆,而是以富國強民爲重。大力發展手工業,努力打造商業社會,實現華夏民族的繁榮昌盛。

同時,儘快打通海、路商貿通道,以貿易爲主要手段,強大的軍事力量爲輔助手段,將大秦紙幣,打造爲國際貿易結算貨幣。以秦幣的霸權,實現控制全球資源與財富,統領世界經濟,統治世界秩序,達到居亞洲,號令全球之最終目的!

這……也是最適合大秦的霸權道路!

這種霸權,纔是最先進的,最光明的,對華夏民族來說,也是利益對大化的,且又是最能長久的,可持續的霸權道路。

當然,除了大秦的長遠計,贏丹對新的一年,也是提出了計劃的。

比如,鼓勵農民養蠶,種桑,大力發展紡織行業,特別是絲綢。同時大力發展玻璃行業。

新的一年,一但國際貿易通道打通,絲綢和玻璃工藝品,將是大秦國際貿易的主要商品,而且還是奢侈品秦朝時期,是有絲綢的。

另外,贏丹還建議,新的一年,鼓勵農民可大量種植甘蔗,甘蔗可製作糖果,作爲奢侈品銷往世界各國的貴族們食用。甘蔗大約在周朝就在中國南方種植了,先秦時代的“柘”就是甘蔗。,

第五百一十七章 伸張正義第八十九章 信心滿滿第五百七十章 婚約第二百一十四章 番薯第一百九十章 羊入虎口第五百一十一章 最大化第五百四十章 五萬人第五十六章 劍招第一百五十五章 傳奇第四百零二章 封賞第二百六十八章 思考第一百六十七章 反應第三百八十三章 說辭第三百六十章 解決問題第三百九十八章 埋伏第七十章 找死第九十七章 賦稅第五百八十二章 不需要理會第五百七十七章 對壘第二百二十六章 窮苦第一百二十二章 退去第五百九十五章 上當了第五百三十一章 喝茶第六十七章 攻擊小部落第四百二十六章 廝殺第五百五十五章 苦瓜第五百八十七章 無可奈何第一百五十五章 傳奇第一百七十九章 漠北第六十三章 徵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弓箭手第三百五十八章 鬧災第三十七章 打敗鮮卑王第一百七十六章 兩個選擇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槍斃命第五百八十七章 無可奈何第二百三十章 怎麼說第五百二十七章 摸不著頭腦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戶第二百一十四章 番薯第二十三章 必殺名單第一百零二章 勇氣第二百七十八章 軍人第四百九十章 慷慨激昂第三百四十章 點頭第二百三十八章 人不爲己第四百七十五章 強大第八十六章 去見嬴政第五百二十章 公子高第二百九十一章 登陸第三百六十七章 回去第三百二十四章 看不起第三百七十三章 佩服第二百三十九章 準備第五百一十一章 最大化第一百三十八章 無法逃亡第六百一十九章 過河拆橋第一百八十六章 風光大葬第五百二十九章 來者何人第二十二章 再添猛將第四百零四章 練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王牌第五十九章 放箭第一百四十七章 沒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拖垮第三百三十四章 寫詩第四百三十二章 對峙第三百八十章 結論第四百八十三章 假的第三百零四章 怨言第二百八十章 脫胎換骨第六十九章 發大水第五百四十七章 沒有飛機第三百八十章 結論第四百七十六章 尋歡作樂第三百四十三章 回來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號聲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禮包第一百三十二章 輜重第二百一十四章 番薯第一十七章 圍困之鬥第三百八十六章 撤退第三十八章 出現轉機第四百一十九章 吶喊第六百一十五章 條件第一百四十四章 腦袋第三百九十九章 同歸於盡第二百六十三章 好詩第五百四十章 五萬人第二十五章 作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炸藥包第四百二十章 十萬第一百三十九章 九州第四百九十八章 不敢後撤第三百七十九章 想象力第二百四十四章 精彩第二百三十六章 浪費時間第四百三十九章 亞歷山大的結拜第四百七十六章 尋歡作樂第四十五章 冷笑
主站蜘蛛池模板: 鱼台县| 高阳县| 怀远县| 正定县| 开封市| 汨罗市| 察隅县| 友谊县| 武宣县| 勃利县| 陕西省| 鹤庆县| 东港市| 珠海市| 达尔| 晋州市| 台湾省| 乐亭县| 尼玛县| 安达市| 五家渠市| 博湖县| 合山市| 枣强县| 常德市| 崇信县| 石台县| 延安市| 木兰县| 包头市| 开平市| 延吉市| 文昌市| 定兴县| 长兴县| 诸暨市| 广安市| 任丘市| 南开区| 呈贡县| 临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