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一十三章 改革

即便是同一國、同一批軍隊、同樣的裝備……實施二十軍功爵位制後其士氣和戰鬥力馬上就會有所提升。

到時若只有法老不實施而周邊國家實施,就意味著法老會反過來被周邊國家蠶食,到時法老又如何應對?

埃及公主問道:“難道便沒有其它路可走了?必須實施軍功爵位制?”

贏丹搖了搖頭:“屬下並非站在秦軍立場說話而是中原亦發生同樣的變革,凡是不實施軍功爵位制之國,皆被秦國所滅無一倖免。”

“其中不乏兵力數倍於秦國,有五、六十萬之多的楚國若大王不信,儘可派人去中原查探。”

贏丹是過來人,當然知道當一種先進的社會制度取代落後的舊社會時,那是有如一股改革浪潮洶涌而來非人力所能阻擋。

不順應潮流的結果就只有一個,那就是被浪潮淹沒不留一點痕跡。秦國能一統天下,從細節上看是六國不團結所致,但歸根結底還是商鞅變法使秦國的制度比其它六國更先進。

在此之後秦雖不過十數年就崩亡,但漢朝依舊沿襲了秦朝的法律軍制等,從體制角度而言其實是一種升級而非滅亡。

見埃及法老和公主沉默不語,贏丹就疑惑的問了聲:“若大王堅定改革立場爭得軍民支持,改革對大王而言顯然是利大於弊大王爲何如此爲難?”

贏丹這話倒沒說錯。

改革或許會觸及貴族階層的利益,但卻會將大王從貴族階層中剝離出來便置於一種超然的地位……

奴隸制下,貴族各有權勢甚至能與大王分庭抗禮,大王做的每個決定都要均衡各貴族的想法併力爭得到大多數貴族的支持。

封建制下,貴族的封地和屬民全都劃歸由大王管理,所有權力都集中在大王手中,貴族只是大王制下的“管理者”。

若知道這些,埃及法老又如何遲遲不願改革?

只聽埃及公主嘆了口氣,說道:“法老若不改革還好,若是改革……只怕就要四分五裂了。”原來西域這片地區會有三十六國之多是有原因的。

正如之前所言,西域是綠洲文化,綠洲之外便是缺水甚至無水的沙漠。

在這樣的地形之下,若要攻城就必將面臨秦軍進攻樓蘭一樣的問題……攻城一方在缺水甚至無水的情況下攻城,補給極爲困難,若不在幾天內攻下目標城池就只有死路一條。

於是纔會出現“一洲一城,一城一國”的情況。

有些國家別看只有幾百人駐守,傾全國之兵用數萬人進攻只怕也未必能成功,即便成功了也損失慘重得不償失……

一個國家若只有幾百兵力,就意味著該國只有幾千百姓若該國只有幾千百姓,就意味著該綠洲只能養活幾千人。

那麼……

攻下又能如何冒極大的風險損兵折將之後,得到的不過是能容納幾千人的小城池,想擴張都因受水草限制而不可能。

其結果就是西域各國大多互不相犯各爲一體若是有互相吞併的戰爭發生,要麼就是兩國距離太近水源補給不是很困難,比如姑師周邊的幾塊綠洲就是這種情況。

要麼就是某國水源枯竭只能置之死地而後生,比如若干年後樓蘭南遷滅了幾個小國便是如此。

法老作爲西域最大的國家,它的問題就是體量過大……

其實它如果作爲中原國家或是陸地國家的話這體量一點也不大,由西至東不過只有七、八百里。

但作爲西域國家有這麼大就不得了了要知道姑師至樓蘭也不過五百餘里,法老一國由西至東就有七、八百里,也難怪它能稱得上西域第一大國。

體量過大在西域是缺點而不是優點。

比如埃及王城在偏東的延城,距其制下的庫車、拜城、新和、沙雅等,少則百餘里多則六、七百里。

路途短的還好,百餘里只需一天就到了。

路途長的六、七百里僅僅只是行軍就要六、七天,若這些城池聽聞埃及法老將要改革實施二十軍功爵位制……這造起反來宣佈脫離法老又該如何是好?

埃及法老直接控制的兵力有一萬人,他雖是最強大的一方,卻對遠在六、七百里外的城池無可奈何。

到時只要一城宣佈脫離埃及自立,其餘城池也會紛紛效仿,其結果就會像埃及公主說的那樣……不改革則已,一改革便會四分五裂。

贏丹想了想,就說道:“若大秦太子以秦軍助大王改革如何?”

埃及法老搖了搖頭,“若是如此,貴族便會放言本王已降秦,便以此爲藉口反對改革。”

這說的也有理。

到時各貴族反而站在正義的一方,而埃及法老卻成了貪生怕死賣國求榮的小人。

贏丹道:“既是如此,秦軍並援以法老火炮吧!”

埃及法老聞言不由瞪大了眼睛,吃驚的望著贏丹:“火炮?使者說的可是那轟塌樓蘭城牆大敗安息的火器?”

贏丹點頭道:“正是有火炮在,城牆便有若虛設大王若是裝備了此物,諒那些貴族也不敢自立作亂?!?

這其實就是秦軍的優勢。

秦軍與西域各國不同的是,可以用火炮輕鬆的敲開敵人的城牆可以在幾天內攻下目標城池。

於是,之前因缺水而補給困難並對六、七百里外的城池無可奈何的問題就不復存在了。

但埃及法老卻有些不敢相信:“使者是說,大秦太子願將火炮贈與本王助我改革軍制?”

贏丹想也不想就回答:“當然!”

此時的贏丹當然有考慮會不會泄密的問題。

但要說泄密,贏丹認爲更多的還是製作過程這其中尤其是火藥配方尤爲重要。

其它人若是不知道火炮所使用的火藥是硝石佔四分之三,用起來根本就沒這威力,如果使用安息的那種不僅硝石佔比小還加了麻茹之類雜七雜八的東西,能不能將炮彈打出去都是個問題。

若說火炮送給法老那就是泄密……

贏丹認爲只要是在部隊裡批量使用且在兵士對其一覽無遺的東西都無法保密。

第四百七十六章 尋歡作樂第九十四章 要死了第四百零二章 封賞第二百五十一章 尖刺第四百八十七章 各自爲戰第五百四十四章 所言在理第一百四十三章 說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抓來第六百二十五章 當我本侯爺傻啊第六十八章 擊敗第三百九十三章 探查第五百零七章 太子殿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我會說的第三百零八章 計策第二百八十二章 圖紙第三百四十九章 低調第三百七十八章 升級第四百二十四章 收兵第六百一十九章 過河拆橋第三百四十五章 系統第二十二章 再添猛將第五百七十一章 餓死我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暗殺第一百零四章 方士第三百七十三章 佩服第三百九十六章 衝啊第五百一十章 瞞不過第五百零一章 天不怕地不怕第一百九十一章 殺意第二十九章 戰場第六百二十四章 穿梭船現世第三百五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十章 入北境,殺匈奴第五百九十一章 要人第四百八十二章 追擊第二百九十七章 回來了第三百零六章 嚇破膽子第四百二十四章 收兵第三百零二章 張蒼第五百三十四章 王賁將軍第一十八章 新任蠻人首領第四百二十三章 蔓延第八十九章 信心滿滿第三百五十九章 找贏丹第二百九十六章 金山第三百七十二章 鋼鐵第四百一十八章 衝鋒第一百一十八章 躲起來第四百三十三章 說不定第四百九十五章第三百零九章 報仇第四百二十八章 天下事第一百四十二章 誰第五百七十章 婚約第四百零一章 戰敗第二百四十章 顯而易見第五百一十四章 黑心第四百八十二章 追擊第一百九十六章 越來越近第五百八十七章 無可奈何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出第二百六十九章 我會說的第五百七十章 婚約第二百七十一章 富庶第二百四十六章 一切第一十二章 蠻人騎兵歸心第五百五十二章 底細第四百二十六章 廝殺第四十章 王庭第二百七十章 人口販賣第七十五章 聖旨第五百二十九章 來者何人第三百九十三章 探查第一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平穩第四百八十三章 假的第四百二十四章 收兵第三百六十二章 降雨第二百八十三章 日子還長第一百四十七章 沒了第二百一十章 不安第九十四章 要死了第七十八章 不理解第四百二十八章 天下事第五百三十二章 掏錢第五百五十章 衝鋒第二百八十五章 言之有理第六百零八章 數十萬第四十章 王庭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進第四百三十一章 忠誠第四百八十章 驚駭不已第三百一十九章 國家第二十七章 擊敗莫非第六百一十六章 高興第一百九十四章 貪心第一百零七章 目光第三百六十九章 乾冰第二十章 英雄遲暮第一百四十六章?劉季反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舒城县| 金湖县| 潜江市| 沿河| 榆树市| 南汇区| 任丘市| 米林县| 合江县| 全椒县| 丽江市| 喀什市| 蓬溪县| 上犹县| 阜平县| 甘泉县| 定结县| 平乐县| 泗水县| 扎囊县| 吴桥县| 邹城市| 滨海县| 金沙县| 凉城县| 内乡县| 常山县| 思南县| 沁水县| 乾安县| 湘潭市| 瑞安市| 化州市| 玛纳斯县| 永和县| 无为县| 桓台县| 湄潭县| 固始县| 嵊泗县| 肇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