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4章 微服私訪

正因爲洛陽城的這種佈局,出了洛陽版的二環(huán),市面上就熱鬧多了,很富有生活氣息。

朱元璋忽然開口問道。

“何秋,你可知道朕爲何這個時候要出宮微服私訪?”

何秋搖了搖頭,這點他哪能猜得到。

朱棣恨恨的說道。

“朕纔剛要遷都,金陵城的商稅就少了五成,他們都告訴朕,這是因爲要遷都,所以很多人都離開金陵城過活了,真是把朕當傻子耍!”

何秋輕啊一聲,也是非常驚訝。

金陵城不應(yīng)該這樣的,雖說金陵當時是大明國都,確實有很多人依靠朝中的官員過活。

可更多的人都是因爲金陵本來就是江南最大的城市,才跑著做生意的。

更何況,如今海貿(mào)慢慢興起,金陵城是江海交匯的一個重要城市,很多內(nèi)地的貨物都是聚在這裡,才上船出海的,更不用說它還是繁茂的大運河樞紐。

若是說因爲朝廷遷都,少上三成商稅,還情有可原,可五成那就真的是在糊弄人了。

看樣子這些大臣們因爲朱元璋的去世,又固態(tài)萌發(fā)了,也不知道這一刀會砍到誰身上。

如今朱棣通過將近一年的磨合,已經(jīng)將朝臣們的秉性摸得差不多了,各衙門之間的配合也變得相當默契,洪武朝的那種銳氣還沒有徹底丟失。

特別是隨著遷都,很多人的舊關(guān)係就此留到了金陵,正是朱棣動手整頓的大好時機。

只是看誰會成爲那個倒黴蛋罷了。

何秋在心中默默思量著,跟著朱棣來到一家茶館坐下,君臣一人點了壺碎茶,這已經(jīng)是茶館中比較好的茶葉了。

至於爲什麼朱棣不領(lǐng)著何秋繼續(xù)在街面上逛,而是坐到茶館,那也是有原因的。

因爲大明的茶館除了賣茶,還會賣一些便宜的麪食,相當於現(xiàn)在的蒼蠅館子,裡面三教九流都有,信息發(fā)達,更有一些專門說書的人,每個茶館都很是熱鬧。

若是朱棣想要了解士子們中間的事,那肯定是要去青樓的,可若是真的想弄清楚市面上小民的生活,還是茶館來得方便。

坐茶館一下午得到的消息,可能比在外面逛看到的多的多。

他們翁婿兩人在這喝著茶,時不時擡起頭聽著茶館中的人高談闊論,倒是得到了不少消息。

這些對他們來說都是挺新鮮的,真要說起來,不管是何秋還是朱棣,離一般百姓的生活已經(jīng)太遠了。

很多東西都是他們注意不到的。

正在兩人聽的津津有味的時候,忽然一名軍漢衝到茶館裡,扯著嗓子喊道。

“掌櫃的,快出來!”

他這一喊,不少人都瞧出來勢頭不對,悄悄把賬結(jié)了,從側(cè)門溜了出去。

掌櫃的一看到是這軍漢,臉上立馬掛上卑微的笑容招呼道。

“吆,這不是張爺嗎?您也來洛陽了?”

“你這話說的,俺跟著陛下從北平到金陵,如今朝廷遷都到洛陽,怎麼可能少的了我?”

“閒話少說,我來是做什麼,想來你也知道,這月的稅銀可曾準備好了?”

掌櫃的臉上掛著苦笑,連聲說道。

“規(guī)矩我都懂,我都懂,該孝敬您的早就準備好了?!?

說著,掌櫃的從褡褳中取出來幾角碎銀子,遞給了面前的軍漢。

這軍漢收到銀子,拋了兩下才滿意的說道。

“俺就喜歡和掌櫃的這樣的老實人打交道,以後你這店俺會照顧好的,下月的時候會再過來?!?

說著,軍漢就要往茶館外走。

身後的掌櫃的連忙喊停了他。

“張爺?shù)鹊取!?

隨後掌櫃的從食鋪上拿出來三張大餅,笑容滿面的遞給眼前的大漢。

“張爺,這是咱來了洛陽才做的新吃食,裡面是羊肉餡的,您拿著充充飢?!?

軍漢接過這三張炊餅,還是熱乎乎的,臉上不由露出了笑容。

“你小子真會來事,不錯,不錯。一看就是有前途的!”

說笑間,這位張姓的軍爺就大搖大擺的走出了茶館。

等他走了有一會,茶館中才又恢復(fù)生氣。

不少茶客們在一起聊著,朱棣和何秋聽了好一會,才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

朝廷遷都,自然是件大事,不少商戶們也咬咬牙,帶上家產(chǎn)跟著朝廷一併來到洛陽安家。

這間茶樓的掌櫃的,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物。

至於跑過來收銀子的,是原來北平邊軍中的一員,當初朱棣被立爲太子,他很快也被調(diào)到當時的京城。

後面被安排到五城兵馬司,負責在市面上收稅,別看五城兵馬司不是管這個的,可人五城兵馬司還要管街面上的防火、緝拿盜匪的事呢。

要是這掌櫃的敢不給他錢,說不定第二天人就能找藉口把他的茶樓給封了。

不管是現(xiàn)在洛陽的茶客,還是跟著朝廷一塊來到洛陽的茶客,對這名大漢都極爲鄙薄。

衆(zhòng)口一詞,都覺得這張姓的軍漢是個敗類,兇殘貪婪,專橫暴烈,堪稱是無惡不作,他也就跟著朝廷來洛陽不過一個月,名聲就臭大街了。

可就是這樣,卻也沒人敢拿他怎麼樣。

沒辦法,誰讓這是跟著朱棣從北平來的人呢?

要按照一些說法,那就是這人是朱棣的潛邸之臣,是他的親信,哪個不長眼的敢招惹他?

“直賊孃的,想當初洪武年的時候,咱小老百姓還能跑去敲登聞鼓,一旦鬧出這樣的動靜,當初的皇帝老爺還會幫咱們主持公道,可現(xiàn)在呢?

太祖爺也就剛?cè)ナ腊?!當今的天子真他孃的不是個好東西!”

聽他這麼說,一邊的一個人趕緊拉了拉他的衣袖,斥責道。

“你小子,命都不想要了?哪裡敢這般非議君上?”

一邊說著,這人也一邊嘆氣。

“唉,說到底已經(jīng)不是洪武朝了,這兒子和老子就是沒法比啊,咱們這些小老百姓,日子就這麼過著吧?!?

朱棣聽的臉都黑了,正在這時候,掌櫃的給他們續(xù)上茶,搖搖頭說道。

“我看天子還是好的,至少好像政策沒怎麼變吧?只是下面的大臣們壞了,恐怕天子都不知道這事?!?

朱棣平復(fù)了下心情,沒等掌櫃的來她們這桌續(xù)茶,就讓何秋付了賬走出茶館了。

第318章 宋朝遺毒第321章 黃河第355章 重返錦衣衛(wèi)第90章 玫瑰香水第149章 大動作(上)第31章 學習管理學第95章《新貴妃醉酒》第297章 胥民第76章 公子請進第354章 刺殺第348章 怒斥衆(zhòng)將第140章 影響第4章:mi汁烤野豬腿第70章 煤炭第19章:飢餓營銷第276章 朱棣進京第184章 先行安排第287章 勁爆的消息第284章 西平侯沐春第101章 香皂推廣第326章 著書立說第202章 變故第104章 加工廠被圍困第21章 轟然開槍第311章 蒙漢矛盾第94章 限量售賣第216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266章 反響第52章 土豆飯第123章 交心第212章 幹勁十足的朱元璋第97章攻佔豐臺第356章 重回錦衣衛(wèi)2第304章 一舉多得第89章 秋名山小店第148章 知行學派(下)第86章 推廣花露水第297章 胥民第277章 昏暗的東宮第344章 微服私訪第92章 順天府十大美女排行榜第59章 藍玉來訪第213章 悄然露面的常茂第274章 易儲(上)第270章 又是呂平第46章 煉製不鏽鋼第86章 推廣花露水第328章 國富論(下)第147章 知行學派(上)第180章 捷報(上)第295章 朝中議論第299章 祭拜第223章 朱元璋的擔憂(下)第114章 一炷香足矣第176章 後勤事(下)第233章 削王號第324章 永樂第358章 下手整頓第263章 朱元璋的失望第169章 惠民藥局(上)第120章 來個小電扇第156章 鹽場已成第85章 學生朱高煦拜見老師第226章 背後的大魚第109章 老朱,把你女兒嫁給我唄第164章 大婚(上)第243章 怒火中燒的朱元璋第8章:營救還是暗殺第202章 變故第23章 天子守國門第224章 朱允炆的黯淡表現(xiàn)第192章 血脈延續(xù)第277章 昏暗的東宮第319章 陝西第95章《新貴妃醉酒》第343章 狩獵第315章 遼西苦寒第303章 議洛陽第179章 再出徵第158章 該來的總是會來的第172章 有喜第116章 一萬隻神雞第187章 方孝孺前途盡毀第168章 回到書院第152章 安全演練第277章 昏暗的東宮第321章 黃河第130章 父子談心第54章 殺字令第144章 賞菊第48章 雷gong(汞)第46章 煉製不鏽鋼第243章 怒火中燒的朱元璋第297章 胥民第76章 公子請進第156章 鹽場已成第325章 一肚子邪火的朱棣第193章 北平城大建第147章 知行學派(上)第32章 複式記賬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方县| 永定县| 黄石市| 曲麻莱县| 南涧| 广州市| 香港 | 新邵县| 广州市| 榆中县| 永修县| 万全县| 田东县| 灌南县| 商洛市| 黑山县| 平果县| 中牟县| 镇安县| 石河子市| 日照市| 江华| 潞城市| 广平县| 明光市| 开平市| 兴安县| 阿瓦提县| 喜德县| 佛坪县| 宜兰县| 房山区| 项城市| 沂源县| 泰来县| 进贤县| 丰县| 黄浦区| 婺源县| 洞头县| 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