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軍打贏了一次漂亮的防守戰,整體的士氣確實提了起來。
可他們從始至終都不知道,113高地究竟是被紅軍哪支部隊給打了,更沒意識到這支部隊有多恐怖。
贏下的紅軍聯合作戰營,連爲鋼七營提鞋的資格都沒有。
贏下了這一場,改變不了什麼。
鋼七營從拿下113高地到現在,已經整整過去了六個小時,中間沒有任何的動靜,就是專門爲了幹一波大的。
對抗演習剛剛開始的時候,紅軍總指揮不是想利用鋼七營嗎?
那好。
來而不往非禮也。
鋼七營這段時間沒有行動,目的就是爲了反過來利用紅軍大部隊,拿他們做誘餌把大魚給釣出來。
什麼叫做大魚?
自然是藍軍的炮兵團。
能夠對鋼七營產生致命威脅的,只有藍軍的炮兵團,大炮之下衆生平等,誰也保不準什麼時候落頭上。
只要把藍軍炮兵團的炮兵陣地,全部找出來並設法將他們摧毀。
鋼七營就能化身爲下山猛虎,肆無忌憚的捕食藍軍小綿羊,讓俄軍這個蘇聯遺老,感受來自東方的降維打擊。
那鋼七營的計劃成功了嗎?
答案是肯定的。
用營長高城的話來說:“老陳,你還真是神機妙算啊,你怎麼就能算到,指揮部那羣俄國佬會忍不住?又怎麼能精確算到,藍軍一定會出動炮兵部隊?簡直神了!!”
陳軍就是判斷到紅軍總指揮部,肯定會在今晚組織一場進攻行動。
所以纔在輕鬆拿下113高地後,沒有再乘勝追擊繼續進攻其他藍軍高地,選擇了先隱蔽起來靜觀其變。
並且派出了偵察兵在紅軍總部,隨時監測紅軍的一切動向。
在得知紅軍要攻打259高地後,提前派出大量的偵察兵滲透259高地一帶,監控藍軍部隊的一舉一動。
紅藍雙方在259高地打起來後,渾然不知還有第三方勢力介入。
鋼七營派出來的一個個偵察組,將紅藍雙方的所有動態都收集起來,幾乎是實時傳給了鋼七營營部。
意味著紅藍雙方259高地一戰,完全在鋼七營的監視下進行。
只要鋼七營願意。
隨時能主宰這場戰鬥的勝負走向,輕鬆幫助紅軍部隊拿下二五九高地,在藍軍陣線上撕開一道大口子。
可鋼七營並沒有這麼做。
因爲鋼七營要吃獨食,不想分給紅軍大部隊哪怕一塊肉。
趁著藍軍部隊都被紅軍所牽制,注意力完全放在了進攻的紅軍聯合作戰營,鋼七營輕鬆拿到了所需要的情報。
藍軍部署在前線後方的兩個炮兵營,都被鋼七營的偵察兵給揪了出來。
藍軍有炮兵投入到259高地之戰,根據他們過來的方向以及路線反推,對於精通偵查的偵察兵來說並不難。
找到了藍軍的炮兵營駐地,接下來自然又該輪到鋼七營表演。
陳軍選定了左翼藍軍炮兵營陣地。
決定一口將它吞下。
爲了確保能百分百的吞下,陳軍還專門設計了一套戰術打法。
首先將重炮連單獨機動前移,確保藍軍炮兵營全部在火力覆蓋範圍內,然後步兵三連和裝甲一連直奔174A陣地。
這是距離藍軍左翼炮兵營陣地,距離最近的一個藍軍高地。
直線距離不到十公里!
當紅軍部隊出現在174A高地前,立馬引起了陣地上藍軍哨兵的注意,敵襲的消息很快席捲整個山頭。
剛打了勝戰士氣高昂的藍軍,都想學259高地一樣猛揍紅軍。
所以174A高地上防守的藍軍部隊,看到紅軍進攻並沒有一點的緊張,反而有著迫不及待的興奮。
以爲也能像259高地那般,把這股紅軍揍得哭爹喊娘。
結果等紅軍部隊靠近之後,高地上的藍軍才發現這支部隊不一樣,一眼看過去全都是裝甲車和坦克。
一個步兵都看不到!
腦子靈活的藍軍戰士已經猜到,這次發起進攻的肯定是中方部隊,積累的成見讓他們看不起鋼七營。
認爲落後的中方培養不出好部隊,所謂機械化部隊肯定只是假把戲。
步戰車就是薄鐵皮,用來唬人的樣子貨。
所以根本就不怕。
迫不及待的期待鋼七營能往上衝,這樣他們就能夠藉助掩體的優勢,把中方部隊打得丟盔棄甲。
可隨後中方部隊擺出來的陣勢,卻讓陣地上的藍軍很難受。
全機械化的中方部隊衝到山腳下,距離還有兩三百米便停了下來,隔著遠距離對著高地一頓突突。
裝甲車和坦克的主炮加重機槍,對山頂陣地還是有一定威脅的。
而山頂上的藍軍正等著立大功,他們可不能脫離掩體衝下山作戰,在高地上太遠步槍根本沒威脅。
用火箭筒又因爲距離太遠,命中率實在是低的可憐。
紅軍就在眼前,藍軍卻打不到。
這讓他們很焦躁。
戲耍了藍軍個把小時後,藍軍總指揮部都受不了了,決定給中國部隊一點顏色,讓左翼炮兵營進行火力打擊。
俄軍炮兵重火力主要是牽引炮,還配有營裡編配的BM-21“冰雹”。
這玩意雖然是1963列裝的老傢伙,至今服役已經接近四十年,但是架不住俄軍現在太窮了,老傢伙也依舊得堅挺起來。
哪怕1975年生產的颶風火箭炮,也只有師一級單位才能配得起。
更新型的龍捲風火箭炮和TOS-1“日炙“重型噴火系統等,儘管武器更先進,可是卻根本沒有辦法大量裝備。
只有極少數的部隊才擁有。
一個國家的經濟差就是這麼慘,哪怕手裡頭擁有再多的高科技武器,也沒有辦法轉化爲實際戰鬥力。
藍軍左翼炮兵營接到總指揮命令,很快就出動了兩個炮兵連。
因爲攻擊角度的關係,火箭炮車沒有動。
派出了兩個重炮連!
必須用車拉的牽引炮比較麻煩,需要找到合適的位置架設起來,一番操作架起炮已經是十幾分鍾後。
藍軍炮兵營這一系列的動作,都在特偵連潛伏於此的偵察兵眼皮下。
在他們調動兵力的這個過程中,所有火炮以及火箭炮的位置,都被鋼七營的偵察兵給完全掌握。
而這就是陳軍想要的。藍軍的兩個炮兵連架起了牽引炮,準備打擊在174A高地前方騷擾的紅軍。
結果炮彈都沒有塞進炮膛裡,接到敵後偵察兵情報通知的鋼七營兩個連,調轉方向嗖的一下就跑了。
來去自如,高速機動。
這就是機械化部隊的最大優勢!
中方進攻部隊突然就跑了,都已經加好炮的兩個藍軍炮兵連又難受了,褲子都脫了卻白費功夫一場。
不過。
藍軍炮兵沒有目標可以打了,鋼七營的炮兵可要開始表演了。
早就前已做好準備的重炮連,所有的重炮全部拉開陣勢,根據陳軍下達的指示,來了一波快速二連。
瞄準的並不是出動的兩個連,而是左翼炮兵營沒有出動的火箭炮車。
火箭炮車四個輪子跑得快,遇到危險可以在短時間內轉移,先打掉跑得快的,留下烏龜更好處理。
“轟轟轟……”
一通轟炸過後。
藍軍左翼炮兵營的所有火箭炮車,全部冒出了滾滾白煙淘汰出局。
炮兵營營長慌慌張張跑出來,就看到左翼惟一的機動火炮全沒了,只感覺眼前一陣天旋地轉。
怒氣上了頭,要腦出血了。
可還沒等他氣急張口大罵,剩下的火炮又全都冒起了煙。
跟隊的導演部裁判非常到位,非常精準且及時的告訴藍軍炮兵營營長,炮兵營遭到了紅軍炮兵的第二輪炮襲。
“紅軍怎麼知道我們在這?又怎麼精準鎖定每一門炮的?”
藍軍炮兵營長回過神來之後,腦海中滿滿的都是一堆問號,這種匪夷所思的事情,讓他根本轉不過彎。
跟出來的副營長也想不通,不過他想到了更加可怕的事。
留在炮兵營的火炮都遭到了打擊,那剛派出去的兩個炮兵連,不可能沒被盯上,恐怕也有危險。
都來不及和營長去詳細報告,副營長轉頭便衝回了營部。
以最快速度聯繫,讓兩個連趕緊轉移。
接到營部命令的兩個炮兵連,聽說營部已經被敵軍火炮打擊,在營部沒有出動的火炮基本全部被摧毀。
嚇得兩個連的連長汗毛都起來了,第一時間便下達了轉移命令。
奈何靠牽引著走的重型榴炮,架設起來要費一番功夫,收起來同樣也不輕鬆,不是幾秒鐘能搞定的。
結局也就註定了!
早就制定好了詳細作戰方案,堪稱滴水不漏的鋼七營重炮連,就像是點兵點將似的,按部就班的點哪打哪。
前面兩波點掉了藍軍炮兵營地,緊接著不到十秒便重新調好射擊諸元,向藍軍兩個炮兵發起了毀滅打擊。
炮兵打炮兵就看誰先動手,先動手的佔據絕對優勢。
在特偵連偵察兵的精確爆點下,重炮連的炮彈就像是長了眼睛似的,每一發都能精準命中藍軍火炮。
兩輪速射下來搞定一個連,四輪就把兩個連全部摧毀了個乾淨。
鋼七營開炮的速度實在是太快,藍軍炮兵連根本就來不及收炮跑路,只能眼睜睜看著火炮和炮兵全冒起了煙。
從鋼七營炮兵連發起突然炮擊,到摧毀藍軍左翼整個炮兵營。
加起來用時不到兩分鐘!
摧毀掉藍軍一整個炮兵營之後,鋼七營再度憑藉著機械化的優勢,如鬼魅一般消失在了山區叢林中。
要不是留下了滿地的彈殼,就像是沒有出現過一般。
藍軍總指揮部。
總指揮德米特里下達新的指令,出動了藍軍兩個炮兵連去打擊鋼七營,他自信很快便能結束戰鬥。
還是那一句說老了的話,德米特里和下面的部隊一樣,同樣看不起中方軍隊。
就像是哪怕到了二零二四年,歐美很多國家對對中國的印象還是很落後,甚至還留在了長辮子的時代。
因此。
174A高地遭到中國鋼七營進攻,德米特里從頭到尾根本就沒有當一回事,自信能再次復刻259高地大勝。
在派遣兩個炮兵連出動之後,他已經揹著雙手在微笑等待喜報。
報告確實來的很快,只是和他想的相反。
不是中國的鋼七營被炮彈炸稀碎,只能夠灰溜溜的夾著尾巴跑路,根本就不是俄軍部隊的一合之敵。
而是部署在左翼的炮兵營,整個營都被鋼七營連根拔掉了。
“什麼?這……這……這不可能。”
德米特里接受不了這個結果,巨大的打擊讓他頭昏眼花都站不穩了,身體踉踉蹌蹌後退差點摔倒在地上。
整個藍軍總指揮部鴉雀無聲,大家也被這驚天噩耗嚇傻了。
不久之前從紅軍大部隊身上,拿回來的那一份笑容和喜悅,這一刻蕩然無存,只剩下驚駭和愕然。
過了好久。
藍軍的參謀長回過了神來,他從這一戰中看到了似曾相識。
對比之前113高地被打穿的恥辱,現在左翼炮兵營被一鍋端,兩者都是快速戰鬥,都是出其不意,都是戰鬥時精準如手術刀,都是來無影去無蹤……
對比雙方之間這些相似點,藍軍參謀長越想越駭人。
因爲他想到了一個可怕的答案。
一個他極度不願意接受的答案。
“大家有沒有覺得,中方的鋼七營,在這一戰中的表現,和之前被襲擊的113,是不是有極高的相似度??”
藍軍參謀長這番話一出來,整個指揮部頓時一片譁然。
無法接受這個結果的藍軍軍官,想都不想就無腦的反駁道:“不可能,中方軍隊不可能這麼強。”
處於中立派的藍軍軍官,被參謀長這麼一提醒,若有所思說道:“這兩場戰鬥的打法,還真的挺像。”
理智思考型的軍官更多,並且立刻分析了起來。
“紅軍和我們是一個師的人,他們有幾斤幾兩我們比誰都清楚,我敢確信,德米特里打不出這種戰術。”
“113高地的打法我們完全陌生,而中方部隊我們同樣很陌生?所以……”
“所以,我們有理由去相信,113高地的始作俑者,很可能就是這支中方部隊,他們比我們想象的要強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