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4章:無賴遇上無賴

因爲不瞭解明末的歷史,王立並不知曉衆(zhòng)多的將領,更沒聽過努爾哈赤的“七大恨”。

這封信函,皇太極再次以“七大恨”爲開篇,表達出被逼造反之意,然後軟硬兼施,試圖勸降王立。

詳細瞭解“七大恨”的來龍去脈之後,王立對努爾哈赤佩服得五體投地,不由自主地豎起大拇指!

高,實在是高啊!

聽說過無數(shù)的無恥之徒,卻沒想到,努爾哈赤的無恥,竟然如此的圓潤,竟然如此的有風度!

“我祖宗與南朝看邊進貢,忠順已久,忽將我二祖無罪加誅,恨一也?!?

如果袁崇煥說得沒錯,努爾哈赤口中的“無罪加誅”,距離努爾哈赤建立“大金”反叛,已經(jīng)三十多年了!

這傢伙,還真夠牛逼的!

忍了三十多年才提起此事兒,還真是忍者神龜??!

不過,話又說回來,努爾哈赤口中的“我祖宗與南朝看邊進貢”,這事確實不假!

作爲臣服大明奴兒干都司的女真部落,向朝廷進貢,難道不是應盡的本分?

對大明“忠順已久”,那傢伙還真說得出口?

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阿臺與明作對時,李成樑進攻古勒寨,覺昌安、塔克世和努爾哈赤,爲何正巧在古勒寨中?

他們到底是幹啥去了?

因爲年代久遠,恐怕,只有李成樑才知道事情的原委!

若說覺昌安不放心自己的孫女婿,或者說去勸阿臺不要與明軍爲敵,這也不無可能!

覺昌安與塔克世死在亂軍之中,李成樑不僅交還了屍首,還保住了努爾哈赤性命,想必,應該是誤殺吧?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不論什麼原因,努爾哈赤的“第一恨”,基本說得過去!

可是,“我與北關同是外藩,事一處異,恨二”,這就讓人呵呵了!

竟然說明軍優(yōu)待“北關”葉赫部,欺壓建州女真,努爾哈赤那傢伙,是小妾爭寵吧?

就算大明厚待葉赫部,那也是大明自己的事兒,跟你有半毛錢關係?

你想師出有名,總得找個像樣的藉口吧?

這一恨,你自己相信麼?你的族人相信麼?

“漢人私出挖參,遒約傷毀,勒要十夷償,命恨三”,這就更有趣了!

漢人有句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漢人的天下,漢人在山裡挖了幾根人蔘,你就把人家?guī)资巳繗⒘耍?

我勒個去,這特麼還有王法麼?

就算挖了你的人蔘,就算是漢人理虧,也該由官府裁決吧?

你私自把人殺人,還特麼有理了?

官府讓你交出殺人犯,難道有錯?

努爾哈赤那傢伙,蠻夷就是蠻夷!

腦回路,還真是精奇??!

你想多湊幾條“恨”,也不該拿這件事打自己的臉吧?

“北關與我,同是夷,衛(wèi)彼拒我,畸輕畸重,恨四。”

我去!

看到這條,我都快笑出豬叫聲了!

大明與葉赫部共同對付你,這特麼不就是第二條嘛!

你是沒學過漢語,還是沒學過數(shù)學?

你想湊數(shù),也不用這般無賴吧?

“北關老女,改嫁西虜,恨五”,這特麼更扯蛋了!

葉赫部的首領布揚古,允諾將其妹嫁給你老哈,那是你們之間的事兒吧?

過了二十多年沒能成婚,改嫁另一個蒙古頭領莽古兒大,那也是你們之間的事吧?

這樣的“奪妻之恨”也算在大明頭上,你是不是智商欠費了?

“逼令退地,田禾丟棄,恨六”,你特麼有病是吧?

你的部下侵佔別人的土地,在別人的土地上放牧、耕種,違反了大明的土地法令,被勒令退出,這不是很正常麼?

你搶人家的東西不還,還真特麼有理了?

唉,我已經(jīng)無力吐槽了!

“蕭伯芝大作威福,百般凌辱,恨七?!?

看到這條,我又要呵呵呵了!

你跟蕭伯芝有仇,不管兒時打架還是搶了你的棒棒糖,那是你們之間的事兒吧?

蕭伯芝做了大明的官員,那是人家的本事兒吧?

大明任用任何一個官員,不需要經(jīng)過你的同意吧?

你覺得蕭伯芝趾高氣昂欺凌於你,你就不撒泡尿照照自己?

以你那無賴德性,別說欺凌於你,是個人都想殺你!

我勒個去,今天長見識了!

如果沒見這封信,還不知道努爾哈赤起兵的理由,是如此的無賴!

想回封信反駁一下,都是在侮辱我的智商!

唉!

無賴,真特麼是無賴!

皇太極舊事重提,就沒想過創(chuàng)新一下?

就沒想過尋找更合適的理由?

呵呵,這也太爲難他了吧!

他老爹用了三十多年時間,用盡各種無賴,這才勉強湊夠了七條出兵理由,讓他如何創(chuàng)新?

那就,只能繼續(xù)無賴下去了!

其實嘛,換位一想,這也不能說是無賴!

如果我是皇太極,也不會去創(chuàng)新“七大恨”——想打你就打你,哪需什麼藉口?

給你個“七大恨”,已經(jīng)夠給你面子了!

怎麼,不服?

那就來戰(zhàn)??!

唉,可憐的朱由檢!

被倆無賴糾纏了十幾年,打又打不過,想議和又拉不下臉面,真夠苦逼的!

朝中再攤上一羣無所事事、欺上瞞下的臣子,不被氣死纔怪!

煤山自縊,對他來說,或許是一種解脫!

不過嘛,遇上我這麼盡職盡責的臣子,算是你八輩子修來的福氣了!

輕嘆口氣,繼續(xù)閱讀皇太極的信,王立差點噴出一口老血!

這傢伙,讓我說你什麼纔好?

你想招降我,總得拿出點誠意?。?

簡單的“高官厚祿”四個字,就想忽悠過去?

真當我傻是不是?

你也不撒泡尿照照,大明的“王爺”和“皇位”我都不在乎,會看上你的高官厚祿?

若是給個十來億的銀子,或許,我可以考慮引兵離開!

大淩河,讓給你便是!

喜歡就拿去,我不在乎!

可是,不給銀子就想我投降,還在信中威脅我,你到底咋想的?

“來人,替我給皇太極回封信!

兩日之內(nèi),肉袒素面,牽羊來降,我可以考慮饒他一命!

如果再給幾千萬的銀子,我可以試著說服萬歲爺,冊封他爲大明的“東北王”!”

“廠公,真要這麼寫?你也太欺負他了吧?

人家好歹有十五萬大軍,會向咱們投降?”

“靠!十五萬大軍很多麼?我大明那麼多的人口,募兵一百萬很難麼?

他女真二十來萬的人口,就想鯨吞我大明,腦子沒問題吧?”

“廠公啊,你的話是不錯,但是……打仗不是看人多??!”

“靠!我不是跟你討論人口多少的問題,也不是討論士兵多少的問題,而是讓你給皇太極寫封信,就按我說的寫!

送信回去的時候,再給他送二兩銀子,就說是大明朝廷給他的安家費!”

“廠公,你真想氣死他麼?人家好歹是女真可汗……呃不,人家已經(jīng)稱帝了!

你這樣羞辱他,真的合適麼?”

“羞辱?你竟然說是羞辱?”王立撲哧一笑,卻很快就變得一本正經(jīng):“你也說了,他好歹是個皇帝嘛!

想招降他,二兩銀子肯定是遠遠不夠的!

他不是有“七大恨”麼?

趕緊的,去城中藥房挑幾根幹人參,再挑幾個四十歲的蒙古女人,一同給他送去!

這不,七大恨就去掉兩條了嘛,其餘的可以繼續(xù)商量!

對了,再告訴他,海蘭珠生了個白白胖胖的兒子!

如果他投降於我,可讓這嬰孩認他做兄長,哈哈哈!”

“哦,我明白了,你是故意激怒皇太極,讓他引兵來攻吧?”

“明白就好,趕緊去寫!”

“喏!”

……

宋哲猜得沒錯,王立確想激怒皇太極!

二兩銀子、幾根幹人參、東北王、海蘭珠、四十多歲的蒙古女人,都是想激怒他!

可是,他想得太簡單了,皇太極不是傻子!

收到回信,衆(zhòng)貝勒氣得咬牙切齒,皇太極卻出奇地冷靜!

知道大淩河的糧草充足,炸彈衆(zhòng)多,他哪敢引兵攻城?

既然大淩河城池堅固,那就繞過大淩河,去打錦州!

於是,皇太極兵分兩路,以六萬八旗兵重重圍困大淩河,再親領六萬大軍,浩浩蕩蕩地撲向錦州!

獲悉此事,王立並不畏懼!

因爲,駐守錦州城的,是丘和嘉的五千步卒,以及吳三桂率領的三千鐵騎!

在錦州西南的寧遠,又有楊嗣昌引領的五千步卒,以及何可綱麾下的三千鐵騎!

其餘的騎兵和步卒,全都駐于山海關待命!

這樣的部署,完全是依照陳奇瑜的建議!

因爲,從山海關到大淩河,足有四百里的距離,糧草的運輸壓力重重!

這,還是在沒有八旗兵襲擾的情況下!

只有適當?shù)販p少駐軍,才能緩解運輸?shù)膲毫Γ?

當然,各個城中現(xiàn)有的儲糧,足夠支撐半年!

八旗兵擅長野戰(zhàn)卻不善於攻城,不足爲懼!

反觀八旗兵,要在冰天雪地中保證十幾萬大軍的糧草供應,他能支撐多久?

估計,用不了三個月,光是後勤保障就能拖死他,只能乖乖地撤走!

他前腳撤走,明軍馬上就尾隨其後,不停地襲擾,休想引兵北上!

不就十幾萬大軍嘛,能奈我何?

嘿!給曹文詔創(chuàng)造足夠的空間和時間,就是這麼簡單!

確實,這種打法有點無賴!

但是,我是沒辦法啊,誰叫那八旗兵人多勢衆(zhòng)呢?

……

“哦?明軍的炮彈,總共不到四千枚?各城能分到的炮彈,只有一千餘枚?”

看到內(nèi)線提供的最新情報,皇太極雖有欣喜,卻不敢輕易相信!

因爲,這幾個月來,明軍的炮彈數(shù)量,始終是個謎!

甚至懷疑,內(nèi)線故意提供了假情報!

廣寧城失守的根本原因,就是假情報!

難道,不是麼?

事到如今,皇太極最關心的,不是明軍炮彈的數(shù)量多少,也不是攻下任何一城,而是新式炮彈的製造方法!

不用點火,一磕就能炸,實在太神奇了!

只可惜,號稱大炮專家的孔有德和耿仲明,全都一無所知!

若說這炮彈是那死太監(jiān)的發(fā)明,皇太極深信不疑!

從各方面的情報來看,那傢伙確實是個人才!

既然這樣,還是暫且退兵吧!

想想辦法,從那死太監(jiān)的身上下手!

如果搞不到製造之法,那就弄死他!

我得不到的東西,別人也休想得到!

想在戰(zhàn)場上弄死他,或許很困難!

但是,讓他死在自己人手上,不是什麼難事兒!

內(nèi)線不是說,有個監(jiān)軍太監(jiān)正在大淩河麼!

兩個死太監(jiān)有矛盾,或許可以利用!

嗯,就這麼辦!

第51章:毫無信譽,連魏忠賢都怕第228章:再次涌動的暗流!第209章:兩顆人頭第2章:稀裡糊塗入皇宮第22章:朱由檢的心機第114章:來互噴啊,誰怕誰?第91章:跟洪承疇拜兄弟第65章:十大罪狀第190章: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91章:跟洪承疇拜兄弟第182章:一個敢想,一個敢?guī)?/a>第42章:這位廠公太嫩了第134章:退而求其次第53章:幸好留了一手第109章:繞至八旗兵的後方第139:孤城的守將第93章:何須自己動手?第18章:把崇禎忽悠瘸了第226章:初戰(zhàn)告捷第31章:兩道聖旨第92章: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第31章:兩道聖旨第203章:有內(nèi)鬼?第94章:一不小心,撈了條大魚!第115章:叛軍的壯大第50章:楊鶴的“元氣”學說第183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76章:曹文詔VS孫傳庭第56章:順手牽羊第69章:挪用銀子賑災第221章:羣起圍攻第13章:所有人都懵了圈第154章:發(fā)電機的問世第233章:大軍圍城第213章:在青樓包場的神秘人第133章:三個太監(jiān)一臺戲第188章:嘗試著去改變第165章:爲了賣房,操碎了心第154章:發(fā)電機的問世第189:瞌睡遇上枕頭第235章:朝野上下,風起雲(yún)涌第123章:割有錢人的“韭菜”第5章:京師的錢,太好掙了吧!第121章:不藏了,我攤牌了!第202章:狡猾的流賊第60章:背黑鍋的吳三桂第180章:民智的開啓第232章:心態(tài)膨脹了第123章:割有錢人的“韭菜”第102章:狡猾的朱由檢第55章:大明的“生命線”第37章:坑死一個算一個第173章:海蘭珠:千里入關第212章:真的不怕死?第232章:心態(tài)膨脹了第60章:背黑鍋的吳三桂第47章:這把玩大了!第109章:繞至八旗兵的後方第97章:發(fā)現(xiàn)了廠公的秘密第135章:皇權(quán)不下縣第58章:遣使議和第14章:魏忠賢的“借刀殺人”第97章:發(fā)現(xiàn)了廠公的秘密第197章:陷阱,一個接一個第44章:熊文燦的行賄第32章:咱倆五五分賬第183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12章:真的不怕死?第131章:殿試?這不是爲難我嘛?第9章:不如去寶鈔司“頂雷”第107章:與大淩河共存亡!第236章:急需一筆天價軍費第177章:“賣保險”也能賺錢!第219章:一句話,引發(fā)江南震動!第66章:蠢蠢欲動第220章:到底誰寫的歷史?第178章:明代的“痔瘡切除術”第205章:階段性勝利第21章:與魏忠賢同穿一條褲子第236章:急需一筆天價軍費第34章:後宮的閒言碎語第147章:裡外不是人第112章:公主的“宮闈私事”第228章:再次涌動的暗流!第36章:敢跟我搶柳如是,你找死!第113章:君臣各懷鬼胎第151章:又一堆“空頭支票”第197章:陷阱,一個接一個第106章:大淩河之圍第185章:這又是何必呢?第220章:到底誰寫的歷史?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32章:咱倆五五分賬第128章:“變法”的決心第56章:順手牽羊第15章:再不敢玩火槍了第44章:熊文燦的行賄第101章:“版權(quán)”之爭第180章:民智的開啓第81章:新的生財之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汇区| 华池县| 虹口区| 南昌市| 勃利县| 合水县| 阳谷县| 于都县| 平江县| 济源市| 司法| 水城县| 福安市| 和龙市| 苏尼特右旗| 岢岚县| 金阳县| 土默特右旗| 平山县| 巴塘县| 肃宁县| 泰顺县| 新竹县| 尚志市| 梅河口市| 莱阳市| 开原市| 汉沽区| 永春县| 玉山县| 延寿县| 新闻| 城市| 丰台区| 包头市| 临西县| 曲水县| 库尔勒市| 双流县| 新蔡县| 广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