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明的尊榮

朝()鮮使者這一暈,把李起搞得一愣,

怎麼回事?難道你誤會我的意思,以爲(wèi)我是在打你們朝()鮮的主意,要吞併你們?

你們就那麼巴掌大的一塊地方,多你一塊也不多,少你一塊也不少,再加上我們世代友好,我犯不著爲(wèi)此揹負(fù)罵名?

李起趕緊命人進(jìn)行施救,不多時,朝鮮使者醒了。

李起關(guān)切的問道:“你怎麼突然暈過去了?是朕說錯什麼話了嗎?”

“不不不,,,”

使者一個頭搖的撥浪鼓一般,痛哭流涕,一把鼻涕一把淚,使者說道:

“皇上您竟然有意大駕光臨鄙國,想著要去鄙國觀光遊玩,這是鄙國無上的榮耀啊。

鄙國寡君知道了,也必是會感動的痛哭流涕,舉國臣民知道了,也必是會歡呼雀躍,奔走相告。”

說到這裡,使者一臉期盼地問道:“不知皇上何時會大駕光臨鄙國?”

“這個啊,看吧,現(xiàn)在諸事繁雜,估計忙完這陣子也得兩三年,兩三年以後再看情況吧,只要有空,朕一定會去。”

“好好好,,,只要皇上肯來,別說兩三年,就是二三十年,鄙國臣民也可以等。”

李起知道使者原來是激動的暈過去,再看他期盼自己去朝()鮮,猶如千年久旱盼甘霖,這時候也是心中不由得啞然失笑。

在後世,兩國領(lǐng)導(dǎo)人互相訪問,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可是李起卻是不知道在如今這樣的年月,大明作爲(wèi)一個無上的宗主國,那地位之尊榮,遠(yuǎn)非後之人可以想象。

還記得史書上曾經(jīng)記載過這麼一段故事,說大明曾經(jīng)派出了一個五品的官員,作爲(wèi)使者前去朝()鮮,視察民生。

朝()鮮得知大明竟然派來的是五品高官,舉國歡騰,人人奔走相告。

那一天,大明官員來的時候,朝()鮮百萬軍民夾道歡迎,人人痛哭流涕,與榮有焉。

朝()鮮大王更是親自出城迎接,態(tài)度謙卑,恭敬的都不知道怎麼形容。

可那明國官員卻是從始至終一臉的不耐煩,心說老子堂堂大明五品高官,竟然跑到這窮鄉(xiāng)僻壤的地方來,

攤上這趟苦差事,真是倒黴透了。

他們兩邊這兩相對比,可見當(dāng)時大明國際地位。

區(qū)區(qū)一個五品官員去朝()鮮走一趟,尚且如此,這也就不奇怪這個使者得知李起要親自大駕光臨,會這麼激動了。

別說暈過去,就算一時受不住,當(dāng)場激動的一命嗚呼,那也是可以理解的。

就在李起爲(wèi)朝()鮮使者的態(tài)度感到心中得意的時候,不想這時候竟然傳來吵吵嚷嚷的聲音,

即便這時候李起身處韃子皇宮,也是能夠聽得清楚。

聽這聲音,應(yīng)該是從皇宮外面的街道上傳來的。

李起心中不由得也是好笑,街道上吵鬧,皇宮裡的皇上竟然還能聽到,這韃子皇帝做的也不過如此。

其實(shí)這也不奇怪,要知道韃子皇宮不比大明皇宮。

大明的皇宮那一片又一片的宮殿羣何其壯觀,規(guī)模何其雄偉。

而韃子的皇宮小門小戶,跟大明的皇宮相比,那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小巫見大巫。

這規(guī)模差不多也就是大明一個侯爺國公的府邸。

此時正是沈()陽剛剛收復(fù),大明官軍正在逐步接管所有事務(wù),這時候也算是比較關(guān)鍵的時刻。

而這時候傳來這樣的聲音,並且聲音極其嘈雜,想來參與的人也衆(zhòng)多,

李起心下好奇,難道出了什麼事情?

於是李起命人前去探查。

不多時,那人回來了,向李起稟報,說是大明官兵正在要求所有城內(nèi)居住的韃子百姓,全部搬遷出去。

並且還會對這些韃子百姓進(jìn)行一一審問,追究他們過往是否有罪行。

可這些韃子百姓一個個撒潑打滾,不肯搬離,並且還聚衆(zhòng)鬧事。

李起一聽,大怒,那一股怒火是從腳底板直衝天靈蓋,命人好生照顧使者,而後李起竟然是親自前去查看。

不怪李起小題大作,實(shí)在是這樣的事情讓人心裡窩火。

接受他們的投降,不屠城,不殺他們,這已經(jīng)是對他們無上的恩德,他們現(xiàn)在還在這裡撒潑打滾,真當(dāng)自己是什麼?

如果是大明百姓,那還能原諒一下,還能理解一下。

可這些韃子百姓在這樣的時期,竟然還敢做出這樣的事情,若是不快刀斬亂麻,必定引發(fā)連鎖反應(yīng)。

很快,李起便是來到了宮門外,來到了這嘈雜的發(fā)源地。

這時候這裡已經(jīng)聚集了數(shù)千韃子百姓,而大明官軍也是數(shù)以千計,將韃子百姓團(tuán)團(tuán)包圍。

這些韃子百姓嚎嚎大哭,聲音悽慘。

李起到了近前,只見這些人一個個嚎嚎大哭,臉上眼淚汪汪,都是些韃子百姓,老人婦孺皆有,小的兩三歲,還在懷裡。老的七八十。

看他們那痛哭流涕,悽慘無比的模樣,還真是讓人感覺可憐。

可是李起卻對他們絲毫生不出可憐之心。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見李起到來,大明官軍一一山呼萬歲。

那些韃子百姓一見大明皇帝回來了,更加是來勁,個個不任的磕頭,那磕頭磕的震天啊,額頭上很快便有了血跡。

“大明皇上啊,求求你了,求求你大慈大悲,給我們一條活路吧。”

“大明皇上啊,我們都是擁護(hù)皇上的啊,可奴才我在這裡住了幾十年,現(xiàn)在讓奴才搬離自己的家園,這就是要奴才的命啊。”

一個七八十歲的韃子老頭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再配以他那顆張沒有幾顆牙的嘴,說出這樣的話,聽的甚是可憐。

還有的二三十歲的韃子婦人,也是說道:“奴才們從小就在這裡生話,生在這裡長在這裡,這裡就是我們的家啊。

皇上,他們要趕我們走,這讓我們到哪裡去啊。”

“大明皇上,求求你大恩大德,你開開恩吧,不要趕我們走啊,這是我們的家啊。”

大人尚且如此,小孩更是不用說,一個個哭的哇哇大叫。

第一百五十六章 峰迴路轉(zhuǎn)第兩百二十五章 朝議第八章 找死第五百零四章 送上門找死第五百八十三章 戰(zhàn)果不俗第兩百九十四章 敗亡第四百四十六章 兩軍陣前第四百六十一章 識破身份第五百九十六章 意氣風(fēng)發(fā)李定國第六百五十六章 師徒第六百四十二章 賭注第五百零二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五十五章 這不可能第三百零九章 老謀深算第四百七十三章 不爭氣的兒子第七百三十五章 恆盛七年第三十七章 密室第七百五十九章 交戰(zhàn)第六百零九章 了去一樁心事第二章 這是哪第五百九十五章 老底子在第七百零五章 再見陳圓圓第兩百八十一章 重現(xiàn)昨日榮光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常的李起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掃陰霾堵胤錫第五百六十六章 論勢第兩百七十五章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第四百四十九章 衝鋒第三百六十章 大人高義第五百一十一章 口口相傳 都是人才第七百七十五章 家還是家嗎第七章 吳三桂第七百五十六章 這還得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史可法第四百七十二章最忌諱夜長夢多第二十二章 死了第兩百八十二章 謀劃第兩百四十六章 高處不勝寒第四百零四章 訣別第兩百三十七章 李起也不是神仙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皇登基,普天同慶第四百三十三章 洪承疇大驚第六百六十七章 判若兩人第兩百七十五章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放手一搏第兩百三十一章 公主苦啊第一百一十一章 囂張跋扈保裡哈第七十五章 俘虜第四百七十三章 不爭氣的兒子第七百五十七章 上位者的優(yōu)勢第一百五十三章 再戰(zhàn)滿達(dá)海第三百四十五章 無需關(guān)注太多第三百六十八章 誰都不想死第五十一章 蠢笨如豬 求收藏求推薦第二十三章 李自成第五百三十六章 堵胤錫石化第七百七十章 儘可能的幫助他們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起瞬間石化第五百二十九章驚變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第六百九十六章 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第四百八十三章 王者不死第三百九十八章 快刀斬亂麻第六百九十三章 召見洪承疇第三百八十五章 鬼辯第五百七十七章 範(fàn)永鬥第四百九十四章可敢和本藩賭一局第六百五十一章 盡力就好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腳大亂第九十四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百五十二章 誰能想到第兩百五十五章 百密一疏第五百八十五章 絕處逢生第十三章 黎玉田之死第四章 氣的吐血第兩百六十八章 驚喜來的太突然了第兩百零五章 請殿下降罪第四百一十章 巧設(shè)安排第六十八章 韃子旗主巴顏第三十二章 吳軍剃髮第四百五十九章 齊聚一堂第一百六十四章 謝升之驚第一百四十六章 訴苦大會第四百七十三章 不爭氣的兒子第七百四十八章 今非昔比第五章 村中搏殺第一百九十章 退敵之策第八章 找死第五百三十四章 吃驚的堵胤錫第四百六十八章 神奇的京城第五百四十五章 苦衷第四十六章 可以第一百七十八章 李自成大怒第兩百一十三章 直取武清第一百零五章 漢滿逆轉(zhuǎn) 跪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九章 知遇之恩第一百零七章 事遭突變第五百四十五章 苦衷第三百三十三章 別樣意味第五百七十六章慎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城县| 辽源市| 青海省| 体育| 云南省| 固安县| 隆安县| 盐津县| 晋城| 铁力市| 新蔡县| 洪雅县| 武山县| 赞皇县| 阳城县| 赤峰市| 颍上县| 增城市| 拉萨市| 且末县| 莱芜市| 含山县| 宣武区| 眉山市| 邵武市| 湄潭县| 尉犁县| 上蔡县| 清水河县| 乌恰县| 东安县| 东阳市| 新营市| 德昌县| 松溪县| 城口县| 永和县| 凌云县| 清水河县| 习水县| 砀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