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章 人中之傑呂奉先

自興平元年陳宮以東郡守備與陳留太守張邈等人背叛曹操,引領呂布進入兗州之後,不覺已有四年時間,這幾年裡先助呂布奪兗州,被曹操擊敗後投劉備,再佔徐州,到如今棲身小沛,陳宮對呂布越來越失望了。

在陳宮看來,呂布雖然驍勇,卻過於剛愎,且反覆無常,性情急躁。然而其有赤子之心,比起多疑殘暴的曹操,要好上許多,陳宮因此而不忍離開呂布。

“將軍既然覺得在此地難以立足,可曾想過去往何方?”陳宮思慮片刻,擡頭對呂布說道。

呂布昂著腦袋想了想,遲疑道:“袁本初如何?”

“不妥,其坐擁四州,率兵百萬,將軍以窮途而去,焉能得其看重?”陳宮心裡其實還有話沒說:袁紹與將軍你一樣剛愎,以劉備之厚德,將軍尚不能容,若是投奔袁紹,最終只會自相殘殺。

“不若去投袁公路?”呂布一眨眼又想了個自以爲很妙的主意,得意的看著陳宮道。

這更是去找死了。陳宮搖頭嘆道:“去年江淮大旱大飢,以至於人相食。據聞袁公路部曲陳蘭、雷薄叛變,掠糧草奔於灊山。將軍也不想去捱餓吧?”

“這也不妥,那也不行!若是依著我投了曹公,哪有今日之困窘?”呂布一急,又嚷嚷開了。

陳宮無奈的搖了搖頭,對呂布說道:“將軍忘了荊州劉景升了啊。”

“荊州?”呂布狐疑道:“此去千里之遠,何況向無往來,如何能投?”

“不然,路途雖然遠,總是能到。至於往來,將軍忘記當年西涼軍中賈文和賈先生了嗎?”陳宮說罷,揚了揚手中的竹簡:“這便是賈先生派人送來的。他如今已是南陽劉琮的軍師,此次劉琮北上,兵圍許都之事,就是信中告知的。”

呂布聽了皺眉道:“先生說的可是武威賈詡?此人和我並不相熟啊。他這信中還說了些什麼?”

“別的倒未曾提及。”說實話,陳宮現在很是羨慕賈詡……

“先生的意思是?”呂布見陳宮神色有些怔忡,不由問道:“咱們趁許都被圍,曹公無暇東顧的機會去投荊州?”

陳宮思慮半晌,點頭道:“事不宜遲,請將軍速做決斷!”

真要下決心的時候,呂布反而遲疑了,他有些尷尬地說道:“前者韓暹、楊奉二人要往荊州去投劉表,被我所阻。如今去荊州恐怕被人詬病。”

“不,將軍去投的不是荊州,而是南陽!”陳宮這時候決心已定,對呂布侃侃而談:“劉琮以弱冠鎮南陽,宛城之役以三萬兵大敗曹軍十五萬,天下震動。自去年又都督三郡軍事,長沙等四郡叛亂,被其一舉平定。如今親率大軍北上克葉城、圍許都,號迎天子還襄陽。吾觀其麾下多豪傑之士、善謀之臣,其必懷雄霸之志,有席捲八荒之心。如今正是其接納英傑,廣招賢人之時,將軍何不徑去南陽,而於此嗟嘆乎?”

這一通之乎者也聽得呂布頭比身大,不過與陳宮相處日久,意思總歸是明白的。

呂布眨巴著雙眼,望向灰濛濛的天際,半晌才道:“劉琮,子侄輩也!去投他,豈不是讓天下英雄笑話我嗎?”

一句話說的陳宮好懸沒背過氣去,心說您要是在乎被人笑話,當初又怎會殺丁原、弒董卓?更別提這幾年的荒唐事,做的還少嗎?

“想我少年從軍,人稱‘飛將’,縱橫天下數十載,天下誰人不知?而那劉琮,不過是劉表之子,依附劉表本來就很勉強,真若是去投劉琮,讓我顏面何存?不妥,不妥!此事萬不可行,先生休要再提!”呂布越想越生氣,怒目圓睜,瞪著陳宮大聲說道。

“將軍!虛名重要,還是性命重要?”陳宮比他更生氣,一怒之下,拂袖而去。

呂布啞口無言,看著陳宮遠去的背影,吶吶道:“難道就沒有別的法子了嗎?”

悶悶不樂地回到住處,妻子嚴氏見他神色鬱郁,便問其緣故,呂布長嘆一聲,將自己與陳宮方纔所議之事告知嚴氏。

“將軍,如今形勢竟然如此危急了嗎?”嚴氏嚇了一跳,將侍女趕出去之後,對呂布說道:“陳公臺得罪曹公已深,自然會勸將軍去投那個什麼劉琮,可現在既然有劉琮與曹公爲敵,那咱們豈不是就有喘息的機會?以將軍威名,收服泗水、淮水間的豪傑,趁勢奪回彭城,佔據徐州,與天下英雄並立,未嘗就會失敗。何必要委身於無名小子帳下,委曲求全,俯首帖耳呢?”

呂布聽了雙眼一亮,深以爲然,點頭說道:“妙啊!若是其兩敗俱傷,誰還能奈我何?”

嚴氏笑道:“將軍自是人傑,如今不過是小小挫敗而已,以妾身觀之,將來誰勝誰敗,還未可知呢!”

呂布心情大暢,摟著嚴氏哈哈大笑,早已將陳宮的話拋在了腦後。

他哪裡知道,被嚴氏稱爲無名小子的劉琮,如今在許都城內,已是令人聞風喪膽了。

半個多月之前,劉琮在攻克葉城之後便親自率領三千玄甲鐵騎,日夜兼程奔襲許都,斬殺了曹洪斷後的偏將、校尉等十餘人,收降八百餘。

到了許都城下之後,劉琮讓黃忠向城內射書一封,打出了迎天子還襄陽的旗號。

當天晌午,劉琮只與將士們吃了些乾糧,連營寨都沒有立,便繞城一週,耀武揚威。

彼時雖是初冬,天氣卻頗爲晴朗,陽光照射在騎士們的鎧甲上,耀眼奪目,三千鐵騎如同洪流般席捲而過,騰起的煙塵久久未能散去。城頭上的守軍見狀,士氣沮喪,人心惶惶。

劉琮率部行至北門附近,因來時倉促並沒有打出將軍旗號,所用的是黃忠號旗,被城頭上一員曹將看見之後,大爲不忿,不顧衆人勸阻,率部出城挑戰。

他出城之前,向城上諸將大聲喊道:“敵軍遠來疲憊,正當全力猛攻,以期退敵,奈何做縮頭無膽狀?朝廷厚俸供養我等,難道就是爲了今日閉城而守,坐以待斃的嗎?”

這番話讓城上諸將個個面紅耳赤,紛紛召集部衆與他一起出城邀戰。

待出城門列陣之時,劉琮也下令整列陣型,嚴陣以待。

那員曹將年約二十許,正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時候,當先衝出陣來,指向劉琮等人大罵道:“逆賊!休得猖狂!”

劉琮伸手拍了拍戰馬耳根,對黃忠笑道:“一不小心,你我都成逆賊了。哈哈,且讓本都督去會上一會!”

話音未落,劉琮一夾馬腹,躍馬衝出。黃忠阻攔不及,只得挾弓觀望,爲其掠陣。

兩邊軍士見了,忙擂起戰鼓,“咚咚”之聲不絕於耳。

那小將見對方玉花馬、亮銀槍,看年紀與自己相差彷彿,不由嗤笑一聲,催動戰馬迎著劉琮殺來。

他有心要殺一殺對方的威風,快馬疾馳,幾乎轉瞬之間,便與劉琮迎面,他大喊一聲,挺著長刀當頭便向劉琮劈面砍下!

劉琮仰身避過,長槍橫掃,那曹將耳聽風聲,忙伏身避讓,再起身時,兩人已錯身而過。這一回合雙方兔起鶻落、快如閃電,看得兩軍將士目眩神迷,手心裡都爲自家將軍捏著一把汗。

戰鼓鼓點愈發急促,聲聲震如春雷,催得人心頭狂跳。

陣前兩人各自兜轉馬頭,劉琮舉槍遙遙指向那曹將:“誰爲逆賊,尚未可知。汝敢再戰否?”

那曹軍小將冷哼一聲,也不答話,催動戰馬又向劉琮殺來。

方纔二人對戰一合,在曹軍將士看來敵將擋都不敢擋,想來也不過如此,眼看著自家小將策馬舉刀,都想著敵將這回避無可避,八成要被砍翻落馬了。

然而下一刻,卻見那敵將長槍在刀頭上一點,曹將便似把持不住,身子在戰馬上歪了一歪,電光火石之間,被那敵將再以槍尾直搗後心,那曹將才是真的避無可避,大叫一聲跌下馬來。

曹軍的鼓手還在城頭死命敲擊,有人見狀愣怔了一下,鼓點頓時紛亂。

劉琮勒住戰馬,兜個圈子回馬而去,那曹將堪堪爬起身,卻被劉琮迎面伏身,一把抓住戰甲後領,那曹將還要掙扎,卻被戰馬拖行的站立不住,眨眼之前便被劉琮捉到陣前,往地上一丟,大聲喝道:“捆了!”

親衛劉虎、許亮早已等候在此,當下兩人扭著這曹將的胳膊,掏出繩索,五花大綁。

此時曹軍諸將才反應過來,面面相覷,驚駭無比。

劉琮端坐於戰馬之上,睥睨一眼被俘曹將,笑道:“膽色不錯,武藝差了些!你是何人,敢來邀戰?”

那曹將一梗脖子,昂頭道:“本人曹休,汝又是何人?”

劉琮愣了一下,呦呵,這還是個名將咧,不過現在恐怕還不出名,當下笑道:“你且聽好了。”說完,策馬出陣,對城下的曹軍大聲道:“本都督興義兵、迎天子,誰若再有螳臂擋車之舉,正如曹休下場!”

曹休一聽臉色羞得通紅,垂頭哀嘆,誰知道劉琮會在前鋒軍中……

城下的曹軍諸將聽了,恍然相對,眼神中都有幾分懼色。

誰不知道劉琮大名啊?宛城之戰殺得主公都丟盔棄甲,厲鋒將軍、國明亭侯曹洪據守葉城那樣的堅城,都被其數日而破,更別說我等了。

曹軍士氣,更爲沮喪,諸將灰溜溜的逃回城中,閉城不出,再也無人敢說什麼破敵的話了。

一切,等主公回來再說吧……

PS:昨天整理了下大綱和最近的細綱,腦子還有些亂,更新的晚了,諸君莫怪。大幕拉開,考慮的東西更多,且容我細細寫來,可好?

第15章 單騎入營說英雄第198章 徵用民船做火船第154章 大軍將至開城降第170章 果斷收兵不遲疑第515章 大軍忽至意圖晦第214章 自相殘殺爲何故第552章 彎弓虛射戲敵騎第538章 擲杯爲號勿錯漏第154章 將計就計君莫疑第155章 密室相商爭論起第166章 大江夜雨立飛舟第485章 士氣高漲效死力第641章 陣中奮刀斬夏侯第645章 亂世大族悲末路第120章 自辭密受衣帶詔第14章 誰奉將令使敵營第144章 羽葆鼓吹默契生第27章 千帆競渡白浪涌第51章 請行新政至全境第473章 水軍已滅重設防第271章 遴選精銳向交州第520章 不吞誘餌奈我何第493章 再棄盱眙守淮陰第191章 虛實之間另有第252章 息止干戈收印信第132章 欲借外力謀虎皮第535章 率領殘部出城去第191章 虛實之間另有第158章 限定時日破潁陰第146章 獨當一面君可允第232章 另闢蹊徑脫穎出第239章 略變戰術復強攻第483章 如何識破敵詭計第381章 今夜已敗更來否第211章 不若遠走離死地第271章 遴選精銳向交州第235章 且棄歷陽存實力第548章 飽食餐飯躍城頭第315章 北方戰亂風雲起第251章 亂世所圖家門安第447章 怎可輕易棄誘餌第242章 退守根基任相疑第295章 疑兵三處何爲主第130章 引狼入室何以對第500章 出營廝殺試敵鋒第366章 螳臂擋車仍不服第376章 再臨堅城試鋒芒第624章 漏夜候敵久不至第237章 攻城未克援軍至第137章 謀定後動向何處第133章 風雷席捲盪滌塵第262章 誰可統軍平交州第346章 潰軍降卒暫收留第205章 不覺暗中生疑心第562章 援軍已到何人率第363章 巷戰破敵飛熊軍第47章 君以此始必此終第226章 一錘定音判真僞第355章 一意孤行向敵陣第624章 漏夜候敵久不至第40章 愁雲慘淡罩殘城第27章 千帆競渡白浪涌第256章 親顧家宅相就教第263章 何爲本分論高下第246章 亂兵屠城去無路第12章 遣使千里意如何第297章 袍澤安危竟不顧第205章 不覺暗中生疑心第327章 大業開端取鄴城第170章 以身爲餌伺敵襲第301章 自有辦法令歸去第626章 猝然相遇最強軍第149章 大軍舉兵穿城過第41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22章 增竈設疑出奇計第299章 以人爲本須自愛第240章 制衡之術何足慮第122章 三天爲期再言退第205章 棄營北上雪中行第179章 鏖戰多時終破營第23章 來勢洶洶何以對第427章 南北對峙何所倚第188章 外敵未去內亂生第329章 不防消息竟走漏第488章 似有趁夜攻城意第216章 大勢已去精銳盡第539章 賓客臨門忽喊殺第27章 狂飆突進風雷動第201章 改換門庭握良機第563章 略吃小虧不服輸第530章 思謀大局留後路第138章 何不引軍取關中第20章 安置流民開屯田第467章 重立新營防水患第123章 街頭邂逅解君惑第316章 兵貴神速至朐忍第24章 夜漏無聲枕戈眠第28章 用人不疑任翱翔第166章 大江夜雨立飛舟第181章 或可以此爲開端
第15章 單騎入營說英雄第198章 徵用民船做火船第154章 大軍將至開城降第170章 果斷收兵不遲疑第515章 大軍忽至意圖晦第214章 自相殘殺爲何故第552章 彎弓虛射戲敵騎第538章 擲杯爲號勿錯漏第154章 將計就計君莫疑第155章 密室相商爭論起第166章 大江夜雨立飛舟第485章 士氣高漲效死力第641章 陣中奮刀斬夏侯第645章 亂世大族悲末路第120章 自辭密受衣帶詔第14章 誰奉將令使敵營第144章 羽葆鼓吹默契生第27章 千帆競渡白浪涌第51章 請行新政至全境第473章 水軍已滅重設防第271章 遴選精銳向交州第520章 不吞誘餌奈我何第493章 再棄盱眙守淮陰第191章 虛實之間另有第252章 息止干戈收印信第132章 欲借外力謀虎皮第535章 率領殘部出城去第191章 虛實之間另有第158章 限定時日破潁陰第146章 獨當一面君可允第232章 另闢蹊徑脫穎出第239章 略變戰術復強攻第483章 如何識破敵詭計第381章 今夜已敗更來否第211章 不若遠走離死地第271章 遴選精銳向交州第235章 且棄歷陽存實力第548章 飽食餐飯躍城頭第315章 北方戰亂風雲起第251章 亂世所圖家門安第447章 怎可輕易棄誘餌第242章 退守根基任相疑第295章 疑兵三處何爲主第130章 引狼入室何以對第500章 出營廝殺試敵鋒第366章 螳臂擋車仍不服第376章 再臨堅城試鋒芒第624章 漏夜候敵久不至第237章 攻城未克援軍至第137章 謀定後動向何處第133章 風雷席捲盪滌塵第262章 誰可統軍平交州第346章 潰軍降卒暫收留第205章 不覺暗中生疑心第562章 援軍已到何人率第363章 巷戰破敵飛熊軍第47章 君以此始必此終第226章 一錘定音判真僞第355章 一意孤行向敵陣第624章 漏夜候敵久不至第40章 愁雲慘淡罩殘城第27章 千帆競渡白浪涌第256章 親顧家宅相就教第263章 何爲本分論高下第246章 亂兵屠城去無路第12章 遣使千里意如何第297章 袍澤安危竟不顧第205章 不覺暗中生疑心第327章 大業開端取鄴城第170章 以身爲餌伺敵襲第301章 自有辦法令歸去第626章 猝然相遇最強軍第149章 大軍舉兵穿城過第41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22章 增竈設疑出奇計第299章 以人爲本須自愛第240章 制衡之術何足慮第122章 三天爲期再言退第205章 棄營北上雪中行第179章 鏖戰多時終破營第23章 來勢洶洶何以對第427章 南北對峙何所倚第188章 外敵未去內亂生第329章 不防消息竟走漏第488章 似有趁夜攻城意第216章 大勢已去精銳盡第539章 賓客臨門忽喊殺第27章 狂飆突進風雷動第201章 改換門庭握良機第563章 略吃小虧不服輸第530章 思謀大局留後路第138章 何不引軍取關中第20章 安置流民開屯田第467章 重立新營防水患第123章 街頭邂逅解君惑第316章 兵貴神速至朐忍第24章 夜漏無聲枕戈眠第28章 用人不疑任翱翔第166章 大江夜雨立飛舟第181章 或可以此爲開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平市| 平顶山市| 雷州市| 漾濞| 宁乡县| 香港| 健康| 郸城县| 丰宁| 肥城市| 桂平市| 同仁县| 镇沅| 汽车| 丘北县| 太仆寺旗| 太和县| 闽侯县| 瑞昌市| 巴东县| 合肥市| 蛟河市| 广平县| 麻栗坡县| 涟源市| 柳河县| 巴楚县| 醴陵市| 汉沽区| 山东省| 日土县| 鄂州市| 泰宁县| 漳浦县| 和林格尔县| 忻城县| 重庆市| 长汀县| 富川| 平邑县| 正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