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零一章 訓斥 定情(上)

“喔?此話怎講?”

寧完我急忙跳了出來,他卻是看著范文程有了表現的機會,這才趕緊出聲,即使他也知道自己說的是廢話,卻也正得諸多貝勒的下懷,諸貝勒紛紛點頭應道。

“臣和父親的兩紅旗過去防的是毛文龍,如今卻是各族蒙古部落以及朝鮮,去歲曾有一人姓方名生,趁著朝鮮與大明消息不通時與舊皮島參將耿仲明一起擾亂朝鮮與我大金的邊界。”

“臣得上令帶兵前往,只是遲了一步,這些亂民已經被裹挾而去,當時臣只當是普通亂民,並未當回事,後來才從朝鮮人那裡聽說這些人佔據了朝鮮國的濟州島,甚至是年初朝鮮王派兵征伐,卻是大敗而回。”

“想來應當是並非普通勢力,莫不是大明扶持?”寧完我插了一句道,只是說完他又自己搖搖頭:“大明與孔有德有仇,更遑論有毛文龍前車之鑑,又怎麼會弄出第二個毛文龍來?”

寧完我眼看剛剛范文程得到皇太極的讚賞,這才急急出聲,也算是壓中正題,衆貝勒都是一臉好奇,順著寧完我的話看向嶽託。

不是山東的勢力,又不是大明?可還奪了朝鮮的地,那又是誰?那可是三千的漢軍,雖說各自貝勒面上不屑,心中卻也心知這隻漢軍著實訓練有素,就是各家各旗出了兩倍的人數,都未敢說拿定了。

寧完我得意洋洋的看向范文程,范文程卻是低眉順眼,一言不發,看不出什麼模樣來,卻憑空使得寧完我心中發虛,只覺得自己枉做小人。

關外的漢人官吏寥寥無幾,雖說平日裡還算團結,但寧完我卻一直甚是不太福氣,他范文程未來之前寧完我一直堪稱衆貝勒的首席謀士,范文程來了之後他寧完我就只能一直屈居第二。

“嶽託這些消息從何而來?莫不是抓住了來犯的兵卒俘虜?”多爾袞切中要害,一擊必中的問道。

衆貝勒恍然大悟,想來應當確實如此,只是嶽託卻搖了搖頭,道:“我等去追趕之時,別說是俘獲,即使是黃龍那廝都棄了旅順而逃,徒然是空城一座。”

“這些都是臣猜的。”嶽託一字一句的道,臉色肯定,只是這話卻說得衆多貝勒心中大罵,毫無根據又何必拿來說,多鐸連就將跳了出來呵斥,他的年歲雖與嶽託相仿,卻是長輩,的確有這個權利。

“汗王,嶽貝勒所言怕是真的。”范文程一臉肅穆,卻是老老實實的打斷了多鐸的呵斥,多鐸不得不把呵斥吞了下去。

雖然他剛剛可以轉個彎侮辱漢人,但卻不能當著范文程的面放肆,那就是不給汗王皇太極的面子,多鐸不聰明,可他聽話,多爾袞一個眼神知會,只能老老實實的安分下來。

“喔?範先生何處此言?”皇太極看向范文程,皇太極雖說算的上一代明主,但畢竟是蠻夷出聲,即使再是好學那也難免有所缺乏,此時雖說對嶽託所言有了些名目,卻也心知自己在這一方面不如漢人,這才坦言問道。

“汗王,若是微臣所料不差,怕是孔有德投奔的真是佔據濟州島之人。”

“此話怎講?”寧完我眼看范文程有了表現的機會,連忙插上一句,只是他尋找的機會好,大家自然不會在意,只有范文程深深的看了寧完我一眼,使得寧完我微微一滯,好在衆人的注意力都在范文程將要說出的話中,也沒人注意到。

寧完我這才抖擻了幾許精神,側耳聽起范文程所言。

“如嶽貝勒所言,這些人雖非大明扶持,怕也是依靠著大明,若不然不可能有如此局面,但應當與明庭關係不大。”

此話雖然有些繞圈子,但衆多貝勒還算聽得明白,自然一心等著范文程把話說下去,只是范文程說完了這些就閉口不言,甚至退回了原先站的位置,眼看沒有往下說的意思。

衆貝勒心裡一陣大罵,我等不喜歡漢人,最不喜歡的莫過於此些文人,連個話都要三緘其口,你當誰都三國演義裡諸葛孔明不成?

“範先生?……”皇太極和顏悅色的問道,只是這追問的意思范文程自然明白,趕緊從新站出列來道:

“微臣並未故作高深,而是話已至此,微臣已經肯定了這隻與我大金有仇的勢力存在,可能是海寇,可能是大明的門閥,如今卻也是毫無根據,不敢亂加猜測。”

“有理,既然現如今問不出什麼來,就讓關內的晉地商人打探消息,各家旗主也注意一些,都回去吧。”皇太極肯定了范文程的話,衆貝勒心知再也問不出什麼來,先是多爾袞兄弟三分告辭離去,之後豪格也先一步離開,貝勒們三三倆倆的告辭,皇太極既然有言,他們自然可以回各自的駐地。

嶽託最後離去,范文程與寧完我剛要請辭,卻是皇太極出聲挽留道:“範先生、寧先生何不留下來吃飯,本王還要話要問範先生。”

“汗王客氣了。”范文程恭身道。

“臣等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范文程說完就不再言語,退到一邊與寧完我相同而立。

“呵呵,範先生、寧先生先行坐下,陪本王吃完飯再走也不遲。”皇太極笑著道。

“臣等遵旨。”范文程、寧完我齊聲應道。

“嗯。”皇太極滿意的點點頭,留下此二人自然是有話要問,漢人們把賜宴當做大禮,女真人雖無這種規矩,皇太極卻也算的入鄉隨俗,經常留下倚重的漢人官吏賜宴以示寵幸。

這次留下此二人自然不會只是以示寵幸,而是皇太極比衆多貝勒深謀遠慮的多,若不然也不會輪到他做這個女真汗王,而不是代善或者是去年死去的莽古爾泰。

范文程有話沒說完,留下寧完我是爲了讓范文程你不至於持寵驕縱,皇太極深諳爲主之道,處理的也是得心應手。

——————————————

後金君臣間的關係方生自然不會知道,方生正剛在等著朝鮮的使者上門,是和是戰根本不是他說了算的,皇太極說了也不算,而是此事的當事人之一朝鮮說了纔算。

這麼個小國,此刻卻成了焦點,就算是遠在關內的大明,有心人也都關注著關外的一舉一動,女真漢軍佟養性的身死,三千大軍損失過半,這可不是一件小事!

方生等著朝鮮人的使者,可朝鮮國王李倧顯然並不打算順方生的意思,不但朝鮮的使者沒有來,即使是李越在慶尚港也沒發現朝鮮上下有什麼過激的反應。

就好像是方生憑空擔心了一場,不過有關於後金的消息反倒是有了意外之喜,不外如是兩紅旗知會了朝鮮君臣不奏效,皇太極親自出馬寫了封致朝鮮君臣國書,朝鮮上下這才慢騰騰有了迴應。

文縐縐的幾句話,意思不外如是此乃自家國事,對上國之關懷備至甚至感動,卻是空泛的一堆,方生這纔看出來,朝鮮君臣根本沒把皇太極的話放在心上!

倒還真有幾分棒子的傳統,那就是不見棺材不掉淚,不過好在此時的皇太極一時間也騰不出手來教訓朝鮮,朝鮮君臣們緊守著儒家禮儀,李倧小心翼翼的等了月餘,眼看女真韃子沒像上次一樣發兵,頓時又活躍起來,向外派出了使者,只不過這次的使者對方生來說與其說是使者,還不如說是意外之喜,不過這是後話。

此時的方生正在做一件很婆娘的事情,那就是安慰孫元化。

“東主,不必安慰老夫,光啓乃我啓蒙恩師般的人物,未見其最後一面,老夫只是遺憾備至而已,算不上什麼大事。”孫元化一臉哀容,臉色像是大病初癒一般,實在心疼恩師之死,雖說也算善終,先是崇禎元年官復原職,五年升爲東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死後更是諡號‘文定’,當今聖上也算對其不薄。

“人死乃天定,節哀。”方生趕緊寬慰道,他可不想孫元化因爲徐光啓的死而哀傷過度,積勞成疾,到時候他就連個出主意的人都不見。

只不過方生自己也是一臉慼慼然,徐光啓是誰他自然知道,這個大明西學的啓發者,與其說是個尋常官吏,也能算得上方生的先行者,兩人區別就在於一個將希望寄予給了朝廷,最後顛簸流離,另一個打算用自己的手實現而已。

“他日若有機會,少不得要去祭拜一番。”方生這話半真半假,讓他特意跑一趟是說不定的事,可祭拜也不能少,光是徐光啓的一本《幾何全書》給後世的影響就值得上。

“東主有心了。”孫元化頗爲感激的道,他是剛得知恩師徐光啓病逝,恩師大約是十月中旬亡故,可具體的時間孫元化也拿不準,只是錯過了,難免有幾分遺憾。

只能在濟州島上擺了一個靈堂,用以祭拜一番。

李越和孟千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送來一些書信,這次徐光啓逝世自然也在其中,其餘的值得在意的消息不多,唯一個朝鮮國王李倧最終還是派來了使節,這次卻是暗地裡進行的接觸,想來是不想讓皇太極知道的緣故。

使節還在路上,方生雖然好奇朝鮮君臣這次的來意,但既然不用拼命那自然是好的,也用不著浪費軍力和朝鮮拼死拼活。

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一百八十三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交戰流寇(八)第一百七十四章 徐太拙的用意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和鄭家的交鋒(完) 佛郎機傳教士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一百零二章 定情(下) 面對面(上)第七十三章 長談(中)第四十一章 不得不拐帶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城野戰(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九年末的局勢第四十五章 登州衛被襲(上)第八十三章 不是壞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西班牙人,動手(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旅順圍城戰(二)第八章 登州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一百五十八章 復州之戰(二)第六十九章 開會(下)第七十六章 孫元化的謀劃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點打援(四)第一百七十七章 西班牙人,動手(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夜襲復州第九十七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上)第九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一百五十四章 黨爭第七十九章 內亂(中)修第一百五十九章 復州之戰(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報復(八)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城野戰(一)第六十章 回家第二百章 轉機(一)第三十六章 郡主(上)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十四章 代善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襲失敗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第八十八章 再次擴軍第一百二十五章 出城野戰(二)第六章 萊州第一百一十章 娶郡主(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娶郡主(下) 大學第一百二十三章 圍點打援(五)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一百一十章 娶郡主(上)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七十六章 孫元化的謀劃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城野戰(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一輪攻防戰(完) 大明兵部來使第六十章 回家第一百章 皇太極 朝鮮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一百零五章 背叛!第八十章 內亂(下)第三十七章 郡主(下)第九十三章 大明局勢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的一輪攻防(一)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的思量第一百一十五章 旅順圍城戰(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娶郡主(下) 大學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一輪攻防戰(五)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二百單五章 出發(五) 清剿地方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五十一章 廢物總兵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損兵折將(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野震動(二)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的思量第八十章 內亂(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一輪攻防戰(四)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四十一章 不得不拐帶第一百一十五章 旅順圍城戰(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第一百六十八章 收復臺灣(三)第一百三十章 皇太極回師第四章 談生意第七十一章 新年(下)第六十一章 僱傭兵第九章 西芒第一百零一章 訓斥 定情(上)第三十六章 郡主(上)第二百一十四章 交戰流寇(六)第一百八十二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一)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九十三章 大明局勢第三十六章 郡主(上)第十四章 代善
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一百八十三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交戰流寇(八)第一百七十四章 徐太拙的用意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和鄭家的交鋒(完) 佛郎機傳教士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一百零二章 定情(下) 面對面(上)第七十三章 長談(中)第四十一章 不得不拐帶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城野戰(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九年末的局勢第四十五章 登州衛被襲(上)第八十三章 不是壞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西班牙人,動手(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旅順圍城戰(二)第八章 登州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一百五十八章 復州之戰(二)第六十九章 開會(下)第七十六章 孫元化的謀劃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點打援(四)第一百七十七章 西班牙人,動手(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夜襲復州第九十七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上)第九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一百五十四章 黨爭第七十九章 內亂(中)修第一百五十九章 復州之戰(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報復(八)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城野戰(一)第六十章 回家第二百章 轉機(一)第三十六章 郡主(上)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十四章 代善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襲失敗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第八十八章 再次擴軍第一百二十五章 出城野戰(二)第六章 萊州第一百一十章 娶郡主(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娶郡主(下) 大學第一百二十三章 圍點打援(五)第七十章 新年(上)第一百一十章 娶郡主(上)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七十六章 孫元化的謀劃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城野戰(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一輪攻防戰(完) 大明兵部來使第六十章 回家第一百章 皇太極 朝鮮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一百零五章 背叛!第八十章 內亂(下)第三十七章 郡主(下)第九十三章 大明局勢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的一輪攻防(一)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的思量第一百一十五章 旅順圍城戰(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娶郡主(下) 大學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一輪攻防戰(五)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二百單五章 出發(五) 清剿地方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五十一章 廢物總兵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損兵折將(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野震動(二)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的思量第八十章 內亂(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一輪攻防戰(四)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四十一章 不得不拐帶第一百一十五章 旅順圍城戰(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第一百六十八章 收復臺灣(三)第一百三十章 皇太極回師第四章 談生意第七十一章 新年(下)第六十一章 僱傭兵第九章 西芒第一百零一章 訓斥 定情(上)第三十六章 郡主(上)第二百一十四章 交戰流寇(六)第一百八十二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一)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九十三章 大明局勢第三十六章 郡主(上)第十四章 代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投县| 建始县| 黄大仙区| 麻栗坡县| 新平| 金湖县| 民勤县| 鄂尔多斯市| 祁连县| 镇远县| 新巴尔虎右旗| 六盘水市| 赞皇县| 涞水县| 辽阳县| 辽宁省| 辽源市| 太保市| 仲巴县| 屯昌县| 资源县| 金阳县| 阳西县| 永嘉县| 神木县| 休宁县| 盘锦市| 广汉市| 建始县| 长春市| 陆河县| 信丰县| 新乐市| 巫溪县| 瑞安市| 白玉县| 琼中| 社旗县| 固阳县| 台前县| 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