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三十二章 劉盼繼承甄家商會

甄逸沒有想到劉辛會如此之說,這麼多年他爲甄家已經創下幾十代花不完的資產,說是整個川州的傳奇一點也沒有錯,可是如今他已經六十二歲了,他已經摺騰不了幾年了。

“甄家以後必然還是要靠你的大兒子和二兒子,如果他們不支持,你就算再對又有什麼意義。你在成都市萬一身體有什麼事,還能及時治理,到了無極縣怕就是難了。

每一個時期都有各種人才涌出,二十年前那是你的時代,二十年後的今天你老了,你的兩個兒子沒有你的能力,甄家必然會走下坡路,哪怕有我護著這是一樣。

你如果是想給甄家積累更多的財產,我建議你不要回去了,四十億與八十億對甄家來說意義沒有什麼不同。

你如果是爲了我大漢帝國經濟發展,也是大可不必,這個時代會有和你一樣的商業人才出來,帶領我們大漢商業更加繁榮,大漢帝國不需要你六十多歲還如此繼續付出。

如果你只是不服老,想要一個完美的傳奇人生,那我贊同你現在回無極縣。”劉辛說道。

甄逸沒有說話,他當然是爲了整個甄家,讓甄家能夠在新大漢更加強大。可是想想劉辛說的,他還能再當幾年家主,等他死後甄家沒有一個能挑大樑的人,必然是要分家的,到時候龐大的甄家商會要分成兩部分,或許可能分成七部分,因爲來到蜀郡後他又生了五個兒子。

“主公如此說,在下知道了。給孩子留下家產越多,對他們來說依靠性卻是越大,我的確是老了,與以前相比精力是大大不足了。

英成你說的對,我如今就算讓甄家商會壯大十倍又能怎麼樣,難道還要超越麒麟商會不成?我那些兒子沒有大才,擁有太多的財富反而是負擔,如今我早早的安享晚年,給他們在背後多擔待些,這樣對甄家來說更好。”甄逸想了會兒說道。

“你想通就好,以後多與老朋友多說說話,可以的話四處旅遊一番,如今天下太平機會難得,新大漢帝國的一切就交給後人來譜寫吧!”劉辛說道。

甄逸走了,走的時候有些落魄,他如今雖然是益州最有權勢的人之一,但是擁有再多的權也絕不可能撼動大漢的國基,因此錢多對大漢所有人來說,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劉辛如今才四十多歲,他最起碼還有80年壽命在,要想推翻大漢統治根本沒有可能,因此對於任何人來說,八十年時間內,大漢政權穩定,

天下的主題必然還是和平與發展。越是站在權勢頂端的人,就越是能夠體會到劉辛的強大,是那種讓你根本升不起一點挑戰長大的強大。

甄宓下午回了甄府,晚上回來告訴劉辛她爹一切還好,只是讓甄家所有人半個月後全部回甄府一趟,他有重要事情要講,並且他還讓甄宓把劉盼也帶過去,劉盼是甄宓生的大兒子,如今十三歲卻是十分聰慧,能夠跟隨母親一起處理銀行事務,與他母親一樣在金融方面有很強的天賦。

劉辛已經猜測到了甄逸要做什麼,到了第二天劉辛就回了蜀郡學宮,他要繼續幫助手下武將突破,只不過這麼久了,已經有九人武力值達到99點,卻是沒有一人突破絕世,這讓劉辛認識到突破絕世是多麼的困難。

黃敘留在了薊縣,他如今一邊在平子河市南部建立鋼鐵廠與水泥廠,一邊負責燕京城的建設。在劉和被馬超押送回蜀郡以後,黃敘就已經開始佈置,他把所有薊縣人員全部搬遷出來,給百姓資金補償與新的居住之處,在蜀郡建築師未到之前,已經開始了燕京城新建的準備。

燕京城的新建分爲三大部分,其中南部是皇城部分,皇城內皇宮108座,樓閣廂院數以前計,面積達到四萬畝大小,佔據整個燕京城三成左右。

皇城北部也就是燕京城最中心位置,是新的【政務府】、【軍務府】、【律令院】等官府重要部門建設,其中【政務府】是三省九部所有官員辦公之所,燕京城的其他方向那是大漢學宮、官員居所、三市128坊,商業協會中心、人力資源處區域,從這裡可以看出,燕京城內城不是普通百姓居住之所,面積大約15萬畝,到時候可以居住百萬人口。

燕京城外分爲十個區,每個區都是按照一縣規模建設,成爲各縣不設立城牆,但是會有人造河流把各區分隔。這十區因爲都是平民居住,或者各區還會建設一些工廠,所以房屋隨意建設,關鍵是燕京城內的建設。

四月底,就有大批的船隻進入平子河市,益州官員接收了平子河市縣衙,並且接管了城防,整個平子河市就很快變了樣子。

益州官員到來的第一個好處是馬頭需要的工人多了,而且工人工錢多一倍多,從益州來的百姓到了平子河市,他們都很有錢,在平子河市大買房屋,街上拉人的馬車、三輪車變多了數倍,整個平子河市只是幾天時間就變的繁華了很多。

大量資金與人口的注入,讓平子河市百姓也有了來錢的路,其次就是鋼鐵廠的新建,各種工廠的建立,平子河市到處都是招工點,很多平子河市的農民與牧民就前來這裡找工作,那張貼的工錢可是讓他們十分心動。

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燕州的建設會比冀州還要早,還要快很多,這是因爲益州在燕州的影響力要比冀州大,燕州是劉辛的老家,百姓們都支持他稱帝。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黃敘,他政務能力比趙雲強,不用益州官員到來他已經指揮起以前的益州的官員開始做準備。

商隊帶著川州的百姓開始前往天下各地,不用官府特別要求,大漢各地商會在各地建廠,很快各州註冊的保安團數量也是開始大增,商會與官府相輔相成推動地方經濟發展,讓當地百姓在利益的引動下,都加入到新大漢的建設中。

這一切的基礎是益州在做後盾,益州能夠給天下各州源源不斷提供各種貨物與資金,把這些地方全部帶動起來。同時被朝廷大量放出的資金進入商會,給官府提供稅收以後,商會繼續在大漢大家投入,官府把錢在用到基礎設施建設之上,這樣就能夠行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中原北部沒有人想到和平會來的如此簡單,春天剛過,城內村頭就有各種益州貨物到來,各種招工就來了,新官府的過度顯得悄然無聲,只是百姓們發現錢比以前好賺多了,只要你肯出擊就能過上相對富裕的生活。

只要不犯罪,各種益州新的法律對這些百姓沒有任何影響,每天縣衙門口會有一些特殊的信息公告,告訴百姓們如果遇到拿著事情,官府會給主持公道,剛開始沒有人理會,慢慢的當有一人官司打到法院,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權益的人便開始越來越多,而從川州遷徙而來的百姓會給當地百姓一個榜樣,讓整個大漢帝國能夠更快統一起來。

劉辛把益州人口提升到五千萬以上纔開始踏上統一的節奏,到現在很多明白人才能看的清楚劉辛的目的,只要川州能有三成人口遷徙到其他州,那其他八州的本地人口還沒有川州遷徙而來的多,尤其是在各大城市,必然有大半人口都是從川州而來,這樣益州的政令就能很容易在天下傳開。

在這天下形勢大好的一片聲音中,瑞縣卻是傳來一個消息讓商會界很是震驚,甄逸把甄家所有成員叫到一起立下了遺囑,把甄家商會分成了六部分,這種做法得到很多老人的贊同,但也讓大家意識到,商業始終不會控國,商業只是國家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與手段,劉辛不會給商會更多的權利了,大漢帝國一切商會權利絕不會高於皇權與官府的。

甄逸把甄家商會九成固定資產遺傳給了甄宓的兒子劉盼,並且表示在劉盼18歲以前這些產業全部由甄宓幫助照看。

剩下的甄家的一成財產,甄逸給了大兒子與二兒子各三成資產,其中每人一個一億多的中型工廠,這足以養活整個甄家族人。

另外留下的四成, 一半甄逸給了他的其他子女,所有人最少也有百萬資產繼承,就連甄家旁支也分的不少,剩下的甄逸直接交給了福利機構。可以說只要甄逸一死,甄家所有人都會變成有錢人。

甄逸也是抽取了自己商業協會中心會長的職務,一邊繼續經營甄家的產業,一邊教育自己的子女經商與做人之道,而劉盼去甄府的次數開始越來越多,對此劉辛完全沒有理會。

要想自己兒子之間沒有爭鬥,那是完全沒有可能。劉倖如今已經17歲,明年他就要進內閣,而他的外公也是麒麟商會負責人,那能量一點也不比甄逸差。

劉辛有錦衣衛,如果誰要是破壞爭鬥規矩,劉辛會毫不猶豫收沒他的所有,要是劉盼表現的可以,他可以讓劉盼與劉幸一起進入內閣,他們兩個誰更適合做大漢帝國未來皇帝,那就得看他們自己了。

第七百一十四章 戲志纔到鄴城第二百六十六章 崔淗的惆悵第一百四十四張 二入徐州第八百零七章 教育與處罰第四十三章 醉仙樓的目的第八百二十五章 父子對答第五百七十四章 各郡局勢第四百三十四章 回到蜀郡第一百七十六章 底蘊第二十四章 王小花第八章 將星第一百章 節省糧食第一百零三章 拜年第六十八章 劉疾到家第四百二十一章 險瀆騎兵鎮叛軍第六百八十五章 劉表之死第四百六十七章 各有特色第五百四十八章 鐵軌計劃第二百章 求官第四百二十九章 幽州之戰第十六章 蓋房規劃第八百章 兵至伽太基第一百一十九章 周泰突破第三百二十八章 關鍵的一年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們將會成爲鮮卑人的噩夢(打賞加更八)第八百二十六章 鋪路第五百九十章 加快鐵路建設與幼兒園第二百五十二章 全部拿下第五章 災民第三百零四章 應對烏桓騎兵的辦法第六百八十二章 劉備與孫策第五百一十章 和談第五百六十四章 益州戰況第六百四十三章 許褚的擔心第七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武神第二百三十六章 政令如雨第五十章 盧家的手筆第七百八十九章 做生意比搶劫賺錢第六百五十七章 進入荊州地六百三十九章 黃敘與郭嘉第六百八十七章 安息帝國的消息第七百二十四章 九州第九十三章 牛皮與牛骨第四百七十三章 諸侯亂戰開始第三百三十章 趙雲到綠蔭鄉第一章 張家佃戶第三百五十六章 放棄綠蔭鄉第五十六章 翁婿暢談第三百零七章 冬季大練兵第八百二十七章 關羽之靈第二百五十五章 結盟第四百章 十八路諸侯第八百一十七章 將星第三百零五章 打斷敵人的脊樑第三百七十二章 蜀郡世家的囂張第八十七章 朐縣糜家第五百九十七章 增加經濟活力第二百五十六章 商船到來第一百七十五章 收租第一百零六章 張家的饋贈第八百二十六章 鋪路第二百七十九章 【闊煞星】張頜第八百二十八章 劉幸監國第四百九十八章 商業協會第六十章 新院吃飯第二十三章 母親的想法第一百五十九章 董卓戰敗第四百四十八章 勞動力帶起的經濟發展第十二章 黃鄉老第四百三十八章 糧食戰(求月票)第二百九十二章 薊縣城破第二百八十九章 張純之亂第五百零七章 佔領廣漢郡屬國第四百五十五章 最後時限第六百零二章 曹操之殤第五百九十八章 槍械研究第二百三十二章 堅強的百姓第三百七十四章 長難湖第七百四十二章 嬴政與劉辛第七百一十三章 拿下涼州第五百一十三章 軟刀子第四百八十五章 溝壑陣第二百五十七章 險瀆縣防守戰(一)第五百一十四章 劉焉安排第二百二十章 任命到來第六百零九章 西羌建城第六百九十八章 安息帝國第八百三十七章 長生的秘密第二百二十四章 據點情況第一百一十六章 張家莊議事第一百八十五章 袁綱的背景第三百三十八章 張純敗逃第一百九十章 春來(打賞加更)第九十七章 臘月第四百七十二章 甄逸的決定第六百二十三章 誘惑第二十四章 王小花第五百四十二章 對南蠻部落的態度第十六章 蓋房規劃第二百六十章 跨過這一步,就是傳奇
第七百一十四章 戲志纔到鄴城第二百六十六章 崔淗的惆悵第一百四十四張 二入徐州第八百零七章 教育與處罰第四十三章 醉仙樓的目的第八百二十五章 父子對答第五百七十四章 各郡局勢第四百三十四章 回到蜀郡第一百七十六章 底蘊第二十四章 王小花第八章 將星第一百章 節省糧食第一百零三章 拜年第六十八章 劉疾到家第四百二十一章 險瀆騎兵鎮叛軍第六百八十五章 劉表之死第四百六十七章 各有特色第五百四十八章 鐵軌計劃第二百章 求官第四百二十九章 幽州之戰第十六章 蓋房規劃第八百章 兵至伽太基第一百一十九章 周泰突破第三百二十八章 關鍵的一年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們將會成爲鮮卑人的噩夢(打賞加更八)第八百二十六章 鋪路第五百九十章 加快鐵路建設與幼兒園第二百五十二章 全部拿下第五章 災民第三百零四章 應對烏桓騎兵的辦法第六百八十二章 劉備與孫策第五百一十章 和談第五百六十四章 益州戰況第六百四十三章 許褚的擔心第七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武神第二百三十六章 政令如雨第五十章 盧家的手筆第七百八十九章 做生意比搶劫賺錢第六百五十七章 進入荊州地六百三十九章 黃敘與郭嘉第六百八十七章 安息帝國的消息第七百二十四章 九州第九十三章 牛皮與牛骨第四百七十三章 諸侯亂戰開始第三百三十章 趙雲到綠蔭鄉第一章 張家佃戶第三百五十六章 放棄綠蔭鄉第五十六章 翁婿暢談第三百零七章 冬季大練兵第八百二十七章 關羽之靈第二百五十五章 結盟第四百章 十八路諸侯第八百一十七章 將星第三百零五章 打斷敵人的脊樑第三百七十二章 蜀郡世家的囂張第八十七章 朐縣糜家第五百九十七章 增加經濟活力第二百五十六章 商船到來第一百七十五章 收租第一百零六章 張家的饋贈第八百二十六章 鋪路第二百七十九章 【闊煞星】張頜第八百二十八章 劉幸監國第四百九十八章 商業協會第六十章 新院吃飯第二十三章 母親的想法第一百五十九章 董卓戰敗第四百四十八章 勞動力帶起的經濟發展第十二章 黃鄉老第四百三十八章 糧食戰(求月票)第二百九十二章 薊縣城破第二百八十九章 張純之亂第五百零七章 佔領廣漢郡屬國第四百五十五章 最後時限第六百零二章 曹操之殤第五百九十八章 槍械研究第二百三十二章 堅強的百姓第三百七十四章 長難湖第七百四十二章 嬴政與劉辛第七百一十三章 拿下涼州第五百一十三章 軟刀子第四百八十五章 溝壑陣第二百五十七章 險瀆縣防守戰(一)第五百一十四章 劉焉安排第二百二十章 任命到來第六百零九章 西羌建城第六百九十八章 安息帝國第八百三十七章 長生的秘密第二百二十四章 據點情況第一百一十六章 張家莊議事第一百八十五章 袁綱的背景第三百三十八章 張純敗逃第一百九十章 春來(打賞加更)第九十七章 臘月第四百七十二章 甄逸的決定第六百二十三章 誘惑第二十四章 王小花第五百四十二章 對南蠻部落的態度第十六章 蓋房規劃第二百六十章 跨過這一步,就是傳奇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东市| 定南县| 八宿县| 榆树市| 江口县| 班玛县| 桐庐县| 清水河县| 平果县| 仁化县| 西藏| 清新县| 临猗县| 洞头县| 鸡东县| 乌什县| 乃东县| 布拖县| 枣阳市| 兴业县| 南丰县| 秦皇岛市| 珲春市| 武宁县| 五寨县| 龙川县| 永兴县| 西安市| 改则县| 个旧市| 扬中市| 锦州市| 读书| 孟津县| 南投市| 双鸭山市| 马龙县| 阳泉市| 林芝县| 乌鲁木齐市| 永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