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79章 三年之期已到,人心浮動!

夜幕暗沉,大地之上不見一絲月色,一陣秋風拂過,捲起幾片落葉,落在略有些破舊的屋檐上,屋中點著一盞燈,燈影搖曳,幾道人影圍在一張桌子邊,鬼鬼祟祟。

“皇帝無故殺了田林,他定然是起疑了。”

“我之前就說過,劉病已是個很聰明的皇帝,而且還有太后那個可怕的女人,想要蠱惑他太困難了。”

“哼,沒有皇帝是不多疑的,越是聰明的皇帝就越多疑,劉病已同樣不例外,否則他就不會疏遠靖難諸侯了。”

“還是先等待吧,田林剛死,現在是皇帝最警惕的時候,任何風吹草動都會讓他警惕,不要再激怒他,否則可能會誤傷我們。”

“我贊同,這一段時間我們先不要見面,靜觀其變,等待機會,我不相信皇帝和洛氏之間真的能親密無間,父子之間尚且不行,何況君主和權臣家族這種利益交鋒的關係。”

一道道聲音依次響起,一行黑袍人從屋中四處分散離開,只剩下燈火輕微的噼裡啪啦聲,燃燒了一會兒,然後熄滅,徹底陷入黑暗之中。

……

爲了民間避諱簡單,劉病已給自己改名爲劉詢。

他又成熟了幾分,徹底脫去了剛剛即位皇帝時的青澀,顧盼之間有貴氣和威嚴。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三年的時間足夠一個人完全改變,對劉詢來說,他的皇位已經徹底穩固,只要不同時得罪宗親外戚,文武羣臣,搞到劉旦那種天下皆反的程度,沒有任何個人和集團可以動搖他的統治。

長樂宮中,劉詢手中握著一份奏章。

“伏惟陛下聖明萬達,遂有安康。

三載以來,中原無事,唯西域用兵五次,錢糧耗費靡多,廣袤中原之地尚且有許多需要耗費之處,供給西域實在入不敷出,況西域蠻荒之地,不可比中原之豐美。”

他微微皺了皺眉頭,以爲又是一份要朝廷減少西域支出的奏章,但是這不可能,他不可能在自己擔任皇帝期間造成這麼大面積的失土,而且通過西域商路收取的賦稅對朝廷來說很重要,還是遏制北方草原和西部諸羌的關鍵所在。

劉詢可沒有忘記匈奴前些年再次出現了蹤跡,其他方向的戰爭可以暫時放下,但是打匈奴絕不能停!

“西域大都護無雙侯世,有萬夫不當之勇,允文允武,是不世出的將帥,他鎮守西域多年卻不能安定西域,臣對此是很疑惑的。”

洛世極少出現在中原,但是作爲西域大都護,靖難時率領著西域河西十萬大軍東歸,對世人的震撼極大,甚至就連大宛東王和王太后都被他帶來了。

靖難結束之後,他回到了西域,依舊沒人能忘記那漫山遍野的河西西域騎兵,沒人能忘記騎槍如林如火,縱橫無敵。

同爲靖難諸侯,劉詢對關東靖難諸侯是警惕之中帶著敬佩,但是對洛世卻是單純的警惕。

他不信任洛世,也不打算對洛世施恩,但是他信任昭城洛氏,相信昭公不會坐視洛世有辱門風,做下不忠之事,所以這些年依舊由洛世掌管西域。

沒想到現在有人質疑洛世,劉詢手一頓,第一反應就是構陷,然後迅速打開整個奏章,“臣冥思苦想,大漢在西域之地有一府一侯二王,一府一侯由無雙侯世掌管想必是沒有問題,那有問題的就是二王了。

烏孫王是您的叔父,對待朝廷一向恭謹,想必是沒有問題的。

大宛東王則不然啊,他身負罪孽,本該不見天日,擔任諸侯王以來不見功績,大宛數次叛亂都要都護府用兵,他這樣的人,怎麼能名列劉氏諸王之列呢?

臣請陛下移之,改立新王,鎮守大宛。”

劉詢是萬萬沒想到,前面那麼多字,竟然是爲了後面這寥寥數語。

拐彎抹角,圖窮匕見!

竟然是要試圖廢掉大宛東王之位,要將大宛東王國除國,再立新王。

除國倒不罕見,但第一代諸侯王就除國,那就太罕見了,從流封建開始,就連造反都不會除國,而是裂國由子嗣繼承。

大宛東國,是原大宛國分割出的一個王國,大概有原大宛國五分之一的土地,十萬人口,這是西域都護府在大宛國投射力量的極限,是大宛國忍耐的極限,爲了這五分之一的土地,洛世前前後後打了三次小型戰役。

這麼關鍵的位置本來不會有人動心思,但問題在於,大宛東國的君主是戾帝劉旦的兒子!

政治極其不正確。

當年洛世第一次攻破大宛城後,學習洛無疾曾經獻樓蘭公主給劉徹,於是將大宛公主獻給了劉旦作爲妃子,生下了皇子之後,就帶回到了西域封爲大宛東王,大宛公主爲王太后。

畢竟那個時候誰能料到劉旦後期竟然會被推翻。

本來像大宛東王這種劉旦的兒子,靖難結束就會被清理掉,就像是其他兒子那樣被流放遠遠的,殺是不會殺的,但這個時代,本來夭折和早逝就多,萬一生病扛不住算命不好。

大宛東王還能留住王位有兩個原因,第一他是劉旦和大宛公主的兒子,在目前的大漢朝,根本就沒有大漢皇帝的繼承權,就算是劉詢的近親屬死光,從偏遠宗支找一個繼承皇位,也不可能是他,這和考慮皇位時不考慮烏孫王是同樣的道理。

在劉旦做皇帝的時候,這當然是劣勢,但劉旦被推翻,這反而是大宛東王的活路所在。

第二則是洛世的原因,雖然洛世是靖難領袖之一,但他同時負責給劉旦的妻女提供政治庇護,大宛東王是模糊地帶,不過靖難諸侯都沒說話,於是就被忽略了過去,成了既定事實。

現在朝廷之中沒有了相關利益人,這個問題就被提了起來。

劉詢沉吟一番,他當然是想要去掉大宛東王王位的,但是西域的穩定更加重要。

關鍵是要試探一下無雙侯洛世的態度,看看過了這些年,他對大宛東王的態度改變沒有。

人都是會變得,洛氏子也不例外,洛世當初支持劉旦,後來反對劉旦,當初大宛東王年幼,洛世願意提供政治庇護,或許現在大宛東王漸漸長大,就使洛世厭惡了。

想起洛世每歲的文書彙報,以及標準的進貢之物,劉詢沉聲道:“子孟,給無雙侯去信,不要提奏章的事情,詢問一下他對大宛局勢的看法。”

霍光身形一震,垂首應聲離開,望著霍光的背影,劉詢總覺得自己忽略了一些什麼,但是又完全沒有頭緒,他突然打了一個寒戰,似乎感覺有一雙陰暗的眼神在盯著自己。

霍光一步一步走出了殿中,即便在宮中無人處他依舊保持著恭謹的態度,但是心中卻有無限的風浪在翻滾。

“不行,必須提醒表叔,陛下想對大宛東王動手,唉,以表叔的性格肯定會反對,不知道陛下會怎麼做。”

霍光心中暗自思索著,“上奏章的人是和大宛東王有仇嗎?

不可能啊,大宛東王是個透明人,沒人在乎他,那這封奏章是爲了什麼呢?”

霍光認爲不可能有人無緣無故去找大宛東王這個透明人的事,這裡面一定有事,大宛東王唯一牽扯的也就是西域商路的利益。

“西域商路?衝著表叔去的?”

霍光有些不敢置信,然後又搖了搖頭,自我否認道:“太明顯了,應該不是,誰吃了熊心豹子膽同時算計皇帝和洛氏,那可真是瘋了。

不管了,查了再說。”

霍光不再思索就要離開,突然一道略顯渾厚的聲音在霍光身後響起,“霍侍中,這是要到何處去?陛下召向進宮,現在可能面見嗎?”

霍光爲人謹慎,朝廷的公卿百官名錄、聲音等都瞭然於胸,他不用回頭就知道是誰。

大漢廷尉右監,刑律家魁首,聞名天下的高士,漢室宗親,皇帝眼前的紅人,劉向劉子政。

短短三年,從一個白身舉秀才,乘上了皇帝擡高宗親的東風,用深厚的刑律底蘊,破獲大案,糾察不法,得以接連升任,做了千石的右監,名副其實的朝廷大員,以大漢重內輕外,重中央輕郡國的政治習慣,外放甚至能做兩千石的官員。

不過以皇帝對劉子政的信重,以及他的能力和漢室宗親的身份,九卿中的廷尉纔是他的追求,郡守國相都要差一等。

“子政公有禮,陛下正在處理奏章,君可使近侍通報。”

劉向道謝兩人作揖分開,走了兩步霍光突然轉身望向正往殿中走的劉向,喃喃道:“廷尉,如果由廷尉來查這件事,無論結果如何,都是一種震懾。

劉子政,他喜歡什麼來著?”

霍光辦事一向穩妥,不曾出過錯,一封官方的信傳往了西域,一封私人的信則從冠軍侯府往西域而去。

————

世鎮西域,揚刀兵而以仁義,攻烏孫,殺其王而留妻女,伐大宛,踐王首而獻宗家,配以婚姻,遂使有福,又宣揚諸國,皆朝而贊之。——《漢書·無雙侯世家》

第228章 妹妹送來了無雙統帥第88章 陳國:你不要過來啊,我有爹第434章 天下人心如流水第198章 抹掉洛氏存在的痕跡第477章 天下英才,爲我所用!第706章 不說天子說什麼?第119章 腳踏實地,洛氏種地第523章 死後聲名由我家!第526章 王侯 豪強與皇帝第659章 羣星落位,章結束第556章 分歧!爭吵!第296章 廢王第654章 劉合的死第196章 被姬昭選中的洛陵第101章 五國伐宋,吳齊之間的齟齬第629章 太平軍中第272章 韓信,洛陵向北第319章 衆建諸侯與封親爲王第23章 改變的洛蘇第686章 只有天知道!第265章 系統大更新,玄階道具第314章 宮中第287章 漢承周室,其命維新(二)第643章 互斥!第87章 此非天命,實洛之翼也第494章 重判重刑第83章 我吳國又沒參加弭兵之盟,打楚國沒問第141章 秦國背刺,齊魏終結第226章 雙方第19章 洛邑與鎬京第552章 趙飛燕!第377章 洛氏的庇護第733章 第一隻能是我們的,孝子急了第188章 仗節死義第328章 流國第722章 一觸即發!第289章 諸夏之國與諸夏之君第408章 劉徹的宏偉計劃和覺悟第377章 洛氏的庇護第279章 洛新回到了他的長安第169章 秦王的承諾,難道能夠相信嗎?第337章 結算第218章 給劉邦灌雞湯第710章 曹洪死第516章 遵從陛下諭令者,左袒!第574章 洛霄第16章 勤王之師第62章 君以此興,必以此亡第445章 收穫第741章 一千年,吳國再次來此!第473章 天下羣起,爭道爲先!第671章 非英雄也!(求月票)第5章 東征與洛邑第439章 洛氏二三事下第734章 全都在超神!第496章 王文君第397章 鷹揚校尉洛無疾第735章 願爲王而死!第86章 洛瑜開始秀操作第653章 洛陽有狂風暴雨,憤怒猙獰!第561章 東海舉義!第331章 皆寂,武穆第563章 殺皇帝與清君側!第240章 安居昭城,坐觀天下第140章 大齊和大魏都天下無敵第31章 天命在誰?第50章 三戰定乾坤第434章 天下人心如流水第181章 且先戰一場第412章 御馬三寶第710章 曹洪死第491章 元封第十八年的夏天第307章 大漢財政第461章 繁星千萬,鑑照吾心!第222章 洛村(爲盟主叫我王子陛下加更)第641章 一些人與事在風中第39章 洛宴使楚第130章 時光匆匆如流水第720章 怎能不復仇呢?第237章 洛陵踐法(上)第587章 李文憂選賢舉能,賈文和欲圖大事第635章 願結同心第64章 牢不可破的盟誓第317章 禮樂是最鋒利的刀第60章 重耳即位,鐵幕落下(下)第717章 均衡之道,就在其中第404章 給你背心來一刀第200章 項羽第514章 驚天之變!第113章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第334章 還政第325章 激將第517章 我輸給了洛氏啊!第606章 霄於人間全無敵!第215章 吾乃大秦擎天白玉柱第109章 和議就是廢紙第69章 公室求書第583章 黨錮大開,羣雄紛亂第178章 再離間第367章 皇太子徹
第228章 妹妹送來了無雙統帥第88章 陳國:你不要過來啊,我有爹第434章 天下人心如流水第198章 抹掉洛氏存在的痕跡第477章 天下英才,爲我所用!第706章 不說天子說什麼?第119章 腳踏實地,洛氏種地第523章 死後聲名由我家!第526章 王侯 豪強與皇帝第659章 羣星落位,章結束第556章 分歧!爭吵!第296章 廢王第654章 劉合的死第196章 被姬昭選中的洛陵第101章 五國伐宋,吳齊之間的齟齬第629章 太平軍中第272章 韓信,洛陵向北第319章 衆建諸侯與封親爲王第23章 改變的洛蘇第686章 只有天知道!第265章 系統大更新,玄階道具第314章 宮中第287章 漢承周室,其命維新(二)第643章 互斥!第87章 此非天命,實洛之翼也第494章 重判重刑第83章 我吳國又沒參加弭兵之盟,打楚國沒問第141章 秦國背刺,齊魏終結第226章 雙方第19章 洛邑與鎬京第552章 趙飛燕!第377章 洛氏的庇護第733章 第一隻能是我們的,孝子急了第188章 仗節死義第328章 流國第722章 一觸即發!第289章 諸夏之國與諸夏之君第408章 劉徹的宏偉計劃和覺悟第377章 洛氏的庇護第279章 洛新回到了他的長安第169章 秦王的承諾,難道能夠相信嗎?第337章 結算第218章 給劉邦灌雞湯第710章 曹洪死第516章 遵從陛下諭令者,左袒!第574章 洛霄第16章 勤王之師第62章 君以此興,必以此亡第445章 收穫第741章 一千年,吳國再次來此!第473章 天下羣起,爭道爲先!第671章 非英雄也!(求月票)第5章 東征與洛邑第439章 洛氏二三事下第734章 全都在超神!第496章 王文君第397章 鷹揚校尉洛無疾第735章 願爲王而死!第86章 洛瑜開始秀操作第653章 洛陽有狂風暴雨,憤怒猙獰!第561章 東海舉義!第331章 皆寂,武穆第563章 殺皇帝與清君側!第240章 安居昭城,坐觀天下第140章 大齊和大魏都天下無敵第31章 天命在誰?第50章 三戰定乾坤第434章 天下人心如流水第181章 且先戰一場第412章 御馬三寶第710章 曹洪死第491章 元封第十八年的夏天第307章 大漢財政第461章 繁星千萬,鑑照吾心!第222章 洛村(爲盟主叫我王子陛下加更)第641章 一些人與事在風中第39章 洛宴使楚第130章 時光匆匆如流水第720章 怎能不復仇呢?第237章 洛陵踐法(上)第587章 李文憂選賢舉能,賈文和欲圖大事第635章 願結同心第64章 牢不可破的盟誓第317章 禮樂是最鋒利的刀第60章 重耳即位,鐵幕落下(下)第717章 均衡之道,就在其中第404章 給你背心來一刀第200章 項羽第514章 驚天之變!第113章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第334章 還政第325章 激將第517章 我輸給了洛氏啊!第606章 霄於人間全無敵!第215章 吾乃大秦擎天白玉柱第109章 和議就是廢紙第69章 公室求書第583章 黨錮大開,羣雄紛亂第178章 再離間第367章 皇太子徹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莲县| 平舆县| 喜德县| 海城市| 阿瓦提县| 平阳县| 晋江市| 广宁县| 揭西县| 铜鼓县| 金平| 庄浪县| 砚山县| 宜阳县| 东丰县| 江城| 东安县| 广灵县| 汝城县| 彭山县| 庐江县| 平武县| 大连市| 柘城县| 托克托县| 馆陶县| 镇雄县| 清流县| 丹寨县| 化德县| 濉溪县| 文昌市| 巍山| 怀远县| 和平区| 垦利县| 庆阳市| 临江市| 铜鼓县| 郎溪县| 阿拉善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