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33章 亂象

(?)????武則天一道看似軟弱而妥協的遺囑,使她在臨終的時候終於把握了一定的主動。生身母親母親主動放棄皇帝稱呼,願以皇后的身份葬入高宗乾陵,爲李顯避免了許多尷尬,做爲兒子他還能有更苛刻的作法麼?

李顯命婉兒草擬《則天大聖皇后哀冊文》,並親筆逐字修訂,在其中加入了一句話,褒揚他的母親爲“英才遠略,鴻業大勳,雷霆其武,日月其文”,併爲武則天舉行盛大的國喪。

然而不和諧的聲音總還是有的,對於則天皇后遺囑要求葬入乾陵與高宗合葬一事,給事中嚴善思馬上跳出來當庭反對了。

嚴善思慷慨陳辭道:“陛下!尊者先葬,卑者就不該在陵寢落成之後再去打擾亡者。則天皇后雖然身份尊崇,可是較之先帝畢竟位卑,以卑動尊,恐非吉兆。

再者,乾陵玄宮是以巨石爲門,以鐵汁澆合縫隙,如今要打開乾陵,就必須要動用斧鑿。神明之道,體尚幽玄。興師動工,大興土木的,恐會驚瀆先帝之靈。

況且,帝后合葬並非古制,古時候的皇陵,帝后大多並不合葬,自從魏晉以來,纔開始有帝后合葬的事情出現。則天皇后一向崇尚古制,怎麼會要求合葬呢?此恐非則天皇后本意吧……”

李顯聽到這裡,臉“呱嗒”一下就摞了下來,什麼叫恐非則天皇后本意,難道朕篡改母后遺詔不成?

其實李顯很清楚母親這麼做的用意是什麼,武則天就是爲了防止李唐後嗣有朝一日對她反攻倒算,讓她連遺骸都不得安寧。他也清楚嚴善思爲什麼要反對合葬。

嚴善思根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之所以反對母后與父皇合葬,就是爲了有朝一日扳倒武氏一族時,可以毫無顧忌地清洗武氏一族的人。因爲這嚴善思就是功臣餘黨。

嚴善思倒沒注意李顯已經沉下臉色,他依舊慷慨激昂地道:“臣以爲,陛下應於乾陵之側另擇吉地安葬則天皇后。若神道有知,幽途自當通會;若是無識無靈,合葬也沒有什麼益處!”

李顯打斷他的話,冷笑著答道:“母后的遺詔,當時有朕與相王、樑王、太平等一衆皇親國戚親耳與聞,上官昭容也在場,安能有假?朕爲人子,合葬一事。自當遵母親遺命而行!”

自五王廢政,李顯正在風頭上,在朝堂中大有一言而決的氣勢,嚴善思身爲功臣黨,此刻力量最是薄弱。想找幾個幫腔的都難,無可奈何之下。只能捧笏退到一旁。

李顯掃了衆臣一眼。淡淡地道:“此事勿需再議了,衆卿且議一議則天皇后的陵寢碑文吧。”

這件事,李顯一開始是想委託上官婉兒來寫的,因爲上官婉兒十四歲就輔佐武則天,對她的一生最爲熟悉。結果以上官婉兒能夠秤量天下的才學,提筆一晚居然無法付諸一字。

李顯也知道此事爲難。轉而又授意宰相魏元忠執筆,魏元忠硬著頭皮答應下來,結果憋了兩天,還是很羞愧地請天子另擇高明瞭。

文筆方面不管是上官婉兒還是魏元忠都沒有問題。問題在於他們能寫什麼?碑文是對一個人的一生蓋棺論定的評價,士林對此留之千古的文字莫不萬分重視。

可武則天的一生叫人如何評價?當今皇帝是她的兒子,她是先帝的皇后,卻又是一個篡位者、一個叛國者。貶抑的話不能寫,如果只是一味歌功頌德,她的豐功偉績背後又有哪一樁沒藏著腌臢難堪?

李顯也是沒有辦法,只好把這個難題拿到朝堂上來廷議,結果他這話一出口,百官立即閉口不言,金殿上鴉雀無聲。就爲立碑事,百官竟三緘其口,再無一人發言。

李顯環顧左右,眼見衆臣工眼觀鼻、鼻觀心,沒有一個敢接話碴兒,不由也是暗自苦笑,只好主動點將。他的目光徐徐移動著:“嗯,楊……相公,你來說說吧,這碑文該如何著筆?”

李顯這一個“楊”字拖的時間久了點,整個殿堂上但凡姓楊的全都嚇了一跳,就連楊帆身爲武將,明知這寫碑文的事不會落到他頭上,也是提心吊膽,好在李顯後邊又跟出一句“相公”。

所有大臣都鬆了口氣,一起把幸災樂禍的目光看向楊再思。楊再思一聽臉就揪成了包子,他覺得自己都快成萬金油了,誰有什麼麻煩事兒都會把他拉出來,連皇帝都是這樣。

楊再思吭哧半晌,只能訕訕答道:“依臣看來,依臣看來……太后一生的功業……實在……實在難以文字形容,不妨就置一無字碑,功過得失,留給後人評價便是了?!?

楊再思這本是無可奈何的推脫之舉,不過李顯聽了卻是雙眼一亮,衆文武聽了也是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竟然都覺得這個主意是神來之筆。

是啊,先帝的皇后、今上的母后,如何評述她的一生?能說她的不是麼?可要昧著良心光撿好聽的說,誰執筆誰虧心吶。立個無字碑最好,既然難以描述,乾脆不去描述。

李顯越想越覺得有理,這個繞不過去的難題竟然一下子解決了,他點點頭,道:“愛卿言之有理!那麼……這碑文就不題了吧。相王、樑王!”

李旦和武三思同時踏出一步,拱手道:“臣在?!?

李顯道:“國喪一應事務,由相王和樑王總領?!?

二人一齊躬身道:“臣領旨!”

李顯自以爲這麼處理非常妥當,子不言父過,對生身母親自然也是一樣,他能在墓碑上譴責母親什麼?那不是人子之道。可要是胡謅八扯一番,閉著眼睛說瞎話兒,那又失去了立碑的意義,徒惹後人笑話,如此處理再妥當不過。

他卻沒有想到,他開了這樣一個先河。將來他也會遭逢同樣的待遇。在他過世以後,他的繼任者不知道該如何來評價他的一生,最後也給他立了一塊無字碑。

只可惜他是古往今來無數男皇帝中的一個,而武則天是獨一無二的,就憑一個獨一無二,足以得到一些人的另眼相看。

武則天的無字碑,被捧臭腳的人說成是女皇胸襟寬廣、氣魄非凡,說他這是對自己的一生不做評價,千秋功過任由後人評說。全不理會這碑是她死後由後人爲她鐫刻的。

至於李顯嘛,大多數人都忽略了他也有一塊無字碑。偶爾有人想起來,也歸結於旁人“忙著爭權奪利,沒空理會李顯的身後事”。這麼說的時候全然不理會李顯的國喪朝廷都給操辦了,偏偏沒空刻一塊碑?

相王和樑王主持治喪以後,爲武則天操辦的喪禮開始正式進行。百官分批入宮拜祭。在這些大臣當中,最吸引人注意的就是張柬之、桓彥範等五位異姓王了。

他們都曾是武則天的治下之臣。也都是把武則天拉下馬的人。如今站在武則天的靈槨前,他們會想些什麼呢?楊帆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五王進來前,他正在靈堂致祭。

他和武則天並沒有私人恩怨,所以對於武則天的死。他沒有感到快意。自從他爲了復仇趕到洛陽,因緣際會進入仕途以後,對於武則天種種作爲他從不認同,心裡始終不曾臣服於這位女皇。所以他也談不上傷感。

可是,剛剛逝去的這位帝王,畢竟是承載著他青春歲月中最具傳奇色彩的那段經歷的人,站在她的靈槨前,楊帆還是有些緬懷的,他認真地拜祭,既沒有虛情假意的悲傷,也沒有隨意的敷衍。

五王在想什麼他並不知道,他只是默默退到一邊,看著五王上前致祭。五王的拜祭明顯有些心不在焉,他們草草地行了禮,便向靈堂外走去。

張柬之已是八十二歲的老人,被封王奪權之後,沉重的精神打擊似乎讓他的身體也垮了,還沒走下臺階,就氣喘起來?;笍┕牶痛扌熒锨胺鲎∷w貼地道:“天寒地凍,張相公小心些。”

進入靈堂致祭的大臣低著頭,彷彿沒有看見他們,如避瘟疫般繞過。張柬之在階下站住,看著閃避他目光的羣臣淡淡一笑。敬暉擔憂地道:“張相公似乎身子不太好,您可要保重身體呀?!?

張柬之搖搖頭道:“老啦!不濟事了。老夫與則天皇后同年,則天皇后去了,老夫的大限怕是也快到了。”

袁恕己蹙了蹙眉頭。張柬之看了桓彥範一眼,若有深意地道:“你我匡復李唐,受封王爵,從此以後世襲罔替,子子孫孫都享用不盡。說起來,天子也不算虧待了咱們。呵呵,士則如今休身養性、寄情山水,可還習慣麼?”

桓彥範淡淡地答道:“張老相公,彥範不曾遊山玩水,如今正閉門讀書?!?

張柬之捋須道:“哦?讀書好啊,卻不知士則在讀些什麼書啊?”

桓彥範道:“彥範正在看孟嘗君的故事。一個很有趣的小故事。孟嘗君少年時,見他父親良田千隉,金銀萬貫,便問他的父親:‘您兒子的兒子叫什麼?’田嬰說‘孫子’。

田文又問:‘那您孫子的孫子叫什麼呢?’田嬰回答說:‘玄孫’,田文再問:“那您玄孫的玄孫又叫什麼呢?’田嬰搖頭說:‘這個我可就不知道了。’張老相公,您說這故事有趣麼?”

張柬之的臉色頓時難看起來,在場的幾位都是博覽羣書的人,自然也看過這個故事,知道孟嘗君接下來說了什麼,也知道孟嘗君爲什麼要這麼說,所以他們的臉色都凝重起來。

桓彥範笑吟吟地道:“我覺得田文說的很有道理啊,攢下萬貫家產有什麼用,給那些他連稱呼都叫不上來的子孫後代享用?爲人做馬牛,何必呢?大丈夫,當建功立業,名垂千古,方是道理!”

桓彥範笑吟吟地向他們拱了拱手,道:“告辭?!?

看著桓彥範遠去的背影,敬暉不安地對張柬之道:“張老相公,你看他這是……”

張柬之臉色陰沉地道:“若有禍事,必是士則招來?!?

.(未完待續。。

第706章 良宵美景第548章 斯文掃地第139章 我是傳奇!第930章 當面鑼第838章 父謀於權,子迷於色第949章 風雲漸起第371章 請君入幕第1020章 一拍即合第334章 凡事難瞞枕邊人第862章 各有所第1154章 佈局謀篇第760章 十面埋伏第36章 一刀解厄第544章 生天第296章 推波助瀾第571章 高門第584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614章 亂,衆世家!第807章 原來是你?第1097章 漫長一日(9)第743章 楊帆論戰第938章 昏君第1220章 地久天長第669章 老奸巨滑第1055章 七仙女的婚姻危機第1125章 幕僚第563章 權高震主第300章 踟躕結髮人第413章 殘忍的美食第941章 順字門第808章 東都可期第990章 分贓第1104章 李顯要自強!第525章 狗頭軍師第1065章 強嫁女第265章 十項全能美少女第549章 來了還想走?第825章 大局已定第834章 非誠勿擾第915章 沙場秋點兵第574章 江上佳人江畔虎第742章 惜語如金第420章 發難第12章 打扇小宮女第375章 推心置腹第580章 反客爲主第473章 搶購風波第665章 瘋狗出籠第609章 窮途第1057章 一羣小蘿莉第1142章 魚遊沸鼎第199章 那個小傢伙第286章 合縱連橫李令月第1153章 鳳鳴岐山第100章 衣錦還鄉第1083章 時不我待第225章 接風宴第581章 酒色財氣第1010章 窺間伺隙第833章 招兵買馬第976章 雙殺第157章 奪儲之議第1026章 自取其辱第193章 女奸細第1080章 逼宮第529章 “圍城”第15章 從前有座山第141章 唐僧肉第247章 禍水東引第997章 殺手鐗第400章 司刑郎中第101章 馬母教子第101章 馬母教子第240章 風雲再起第528章 誰與爭鋒第1203章 風雨不休第512章 張柬之的算計第512章 張柬之的算計第643章 放狗第320章 獨白第386章 芙渠伴釣山人第286章 合縱連橫李令月第76章 以血還血第817章 紛至沓來第1166章 國不國第1199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373章 躺著也中槍第793章 天真少女第855章 山東來人第413章 殘忍的美食第962章 再下一城第1192章 狀況頻頻第455章 密議第372章 阿妹小嬌娘第139章 我是傳奇!第595章 考較第1189章 究竟誰是黃雀第320章 獨白第712章 捨得一身剮第409章 刨樹搜根
第706章 良宵美景第548章 斯文掃地第139章 我是傳奇!第930章 當面鑼第838章 父謀於權,子迷於色第949章 風雲漸起第371章 請君入幕第1020章 一拍即合第334章 凡事難瞞枕邊人第862章 各有所第1154章 佈局謀篇第760章 十面埋伏第36章 一刀解厄第544章 生天第296章 推波助瀾第571章 高門第584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614章 亂,衆世家!第807章 原來是你?第1097章 漫長一日(9)第743章 楊帆論戰第938章 昏君第1220章 地久天長第669章 老奸巨滑第1055章 七仙女的婚姻危機第1125章 幕僚第563章 權高震主第300章 踟躕結髮人第413章 殘忍的美食第941章 順字門第808章 東都可期第990章 分贓第1104章 李顯要自強!第525章 狗頭軍師第1065章 強嫁女第265章 十項全能美少女第549章 來了還想走?第825章 大局已定第834章 非誠勿擾第915章 沙場秋點兵第574章 江上佳人江畔虎第742章 惜語如金第420章 發難第12章 打扇小宮女第375章 推心置腹第580章 反客爲主第473章 搶購風波第665章 瘋狗出籠第609章 窮途第1057章 一羣小蘿莉第1142章 魚遊沸鼎第199章 那個小傢伙第286章 合縱連橫李令月第1153章 鳳鳴岐山第100章 衣錦還鄉第1083章 時不我待第225章 接風宴第581章 酒色財氣第1010章 窺間伺隙第833章 招兵買馬第976章 雙殺第157章 奪儲之議第1026章 自取其辱第193章 女奸細第1080章 逼宮第529章 “圍城”第15章 從前有座山第141章 唐僧肉第247章 禍水東引第997章 殺手鐗第400章 司刑郎中第101章 馬母教子第101章 馬母教子第240章 風雲再起第528章 誰與爭鋒第1203章 風雨不休第512章 張柬之的算計第512章 張柬之的算計第643章 放狗第320章 獨白第386章 芙渠伴釣山人第286章 合縱連橫李令月第76章 以血還血第817章 紛至沓來第1166章 國不國第1199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373章 躺著也中槍第793章 天真少女第855章 山東來人第413章 殘忍的美食第962章 再下一城第1192章 狀況頻頻第455章 密議第372章 阿妹小嬌娘第139章 我是傳奇!第595章 考較第1189章 究竟誰是黃雀第320章 獨白第712章 捨得一身剮第409章 刨樹搜根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州市| 晋宁县| 崇州市| 永昌县| 河津市| 济宁市| 琼结县| 师宗县| 新闻| 舟山市| 本溪市| 岱山县| 枣阳市| 曲麻莱县| 宾阳县| 西宁市| 偃师市| 锦州市| 泗水县| 怀安县| 策勒县| 长汀县| 葫芦岛市| 辛集市| 南平市| 民乐县| 商河县| 宜良县| 余江县| 扶沟县| 景德镇市| 微山县| 翁源县| 繁峙县| 安乡县| 聂荣县| 丰原市| 安仁县| 珲春市| 松溪县| 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