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532.第530章 澄心堂議政

第530章 澄心堂議政

韓熙載交代之後,要帶著蘇宸入宮,去澄心堂親自跟官家稟告,第一策如何具體實施,這樣官家纔會放心。

蘇宸倒是無所謂,他已經想好了如何展開官坊官窯,加大紡織力度, 如何告訴蒸餾酒的辦法,使得國庫充裕。

宋軍即將大軍壓境,那麼李煜也必然準許他的提議,否則,南唐扛不住幾年宋軍的圍攻。

韓熙載和蘇宸進入了皇城,在禁衛帶領下,來到了澄心堂外稟告。

片刻,一名小宦官洪鬆出來,把韓熙載和蘇宸帶入了澄心堂內。

“澄心堂”原是一座便殿,原名“誠心堂”,誠信的誠,李煜嫌其太俗因取名這個“澄心”了。

這“澄心”乃出典於《淮南子·泰族訓》:“學者必須澄心清意,才能明於天人之分”這一句子。

李煜即位後,因其環境幽靜,常在此吟詩填詞,後來成爲他的書房。

因澄心堂外有一片樹林,其樹正好是造紙的原料,爲便利採料起見,便應了皇家工匠之要求,以宮殿澄心堂不遠處的林子內,搭建了皇家工坊,生產“澄心堂紙”, 主要也是爲李後主御用。

韓熙載二人進入了澄心堂外廳, 發現李煜正在內軒裡面議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嚴續,知制誥、中書舍人潘佑,澄心堂承旨秦承裕, 屯田郎中李平,清輝殿學士張洎,正在澄心堂,向李煜闡述要廢除各路屯田使的事。

韓熙載和蘇宸進入之後,在外廳候著,等著他們議論完再進去。

蘇宸隱隱聽到潘佑在陳述:“屯田佃民賦稅太重,已經苦不堪言,罷黜江南一帶的屯田使,已經刻不容緩……”

韓熙載見蘇宸在凝耳傾聽,淡淡一笑,跟他解釋道:“烈祖後期在各地設屯田使,屯田租稅由地方州縣按照常賦統一徵收,以其中十分之一作爲地方官之祿癝。但屯田數量較大,漸漸屯田佃戶負擔重於編戶數倍,而典掌屯田的官吏,持勢滋擾州縣,爭奪民利,層層加稅,導致百姓苦不堪言, 現在要廢黜各路屯田使,召回京城來,不能再給百姓加賦了,這一點,潘佑大人他們改革派,提意還是有道理的。”

雖然黨派不同,韓熙載屬於孫黨,潘佑等人,屬於江左新黨,但是,在有利於朝廷和唐國方面,雙方也有默契,不會在利民上拆臺對方的政見。

過了一會,屋內的幾名官員,各抒己見,終於說服了李煜,決定罷黜屯田使,讓中書舍人安排人起草廢黜法令。

這時候,小宦官洪鬆走出來,對著韓熙載和蘇宸客氣道:“韓大人,蘇狀元,官家宣見,可以進去了。”

“好!”韓熙載、蘇宸一前一後進入了澄心堂的內軒,也就是李煜的御書房。

“臣拜見官家!”

“不必多禮。”李煜目光看向了韓熙載、蘇宸,面帶和氣,畢竟這是目前最受寵的兩位愛卿了。

嚴續、潘佑、秦承裕、張洎、李平等人,看到了韓熙載和蘇宸一起到來,都感到好奇,並沒有馬上離開,看樣子只要官家不讓他們退避,他們就打算留下聽一聽。

他們有同平章事的宰相,也有中書舍人,澄心堂的承旨等,對於朝廷的重大提議、進諫等,的確有旁聽、議策的權利,除非韓熙載是爲蘇宸來謀私利了,那另當別論。

李煜微笑看著衆人,見潘佑、秦承裕、張洎等人,沒有離開的意思,心中也猜測到幾人的的想法,笑著說道:“韓大人帶著蘇編撰過來,是爲了他提意新的策論,能夠解決朝廷困局,國庫空虛的問題。”

潘佑、李平、張洎等人本身就是改革派,一直致力想解決唐國危局,國庫嚴重空虛的狀況,聽到新科狀元蘇宸,竟然剛入翰林,就提出了新的治國策論,頓時來了興趣。

如果有道理,他們也願意支持,如果是想當然,跟他們推行的變革之法違背,那麼,他們也不會客氣,肯定會阻止。

韓熙載說道:“官家,蘇宸對如何建立內庫、官坊、官窯、經商體系等,都有獨到見解,可以讓他詳細說出來。”

李煜點頭:“好,趁著同平章事、中書舍人、承旨等幾位大臣都在這裡,蘇宸,你有什麼想法,儘管說出來,也讓各位大人,聆聽品論。”

蘇宸上前兩步,站在顯眼位置,拱手說道:“這是臣一些關於經商增稅的想法,請官家與各位大人點評指正。”

“講講吧,狀元公不必拘束。”潘佑在旁加了一句,倒是先認可了蘇宸,表達了善意。

畢竟新黨就是變革派,在推行變法,對於蘇宸也有這個想法,可謂志同道合,都是爲唐國大局考慮,光憑這一點,就值得稱讚、鼓勵。

蘇宸開始說道:“臣的想法,簡單概括,就是開源節流,建立更多官坊皇商,朝廷派人監工經營,打造大型的工作坊和官窯,生產更多的產品,不但刺激國內的消費使用,還能對外貿易,獲取黃金白銀銅幣,戰略物資等,緩解朝廷國庫的空虛,臣把這種官坊,統一稱爲官企。”

“官企?”李煜和大臣們都有些錯愕,對於這個新詞語,感到一點新奇。

“對,就是官方企業,企業這個詞,泛指一切涉及紡織、造紙、印染、造船等製造的工坊,都可以用“企業”這個詞來替代。”蘇宸解釋了這一句現代名詞。

在場之內的人,都是古代高知識、高智商份子,博學多才,所以,聽蘇宸稍加解釋,便已經明瞭。

嚴續蹙眉道:“蘇編撰的提議,莫非是在工坊經商上做文章?讓朝廷加大工坊的投入和生產,與民商爭利不成?”

工部屯田司的屯田郎中李平,也略感失望,他還以爲蘇宸也是要在田地上做文章,建議恢復“井田制”“府兵制”等方面下手,想不到是經商,這種表層措施。

在大臣們眼中,國之根本是土地,古代各種變法,圍繞土地、軍功、賦稅、制度幾方面進行,纔是根本性變革,現在聽到蘇宸只是要加大官商身份,投入生產等,這是與民商爭利,並不是根本解決問題。

畢竟“士農工商”是讀書人根深蒂固的思維,蘇宸從最底層的“商”來入手推動變革,纔會被這些大臣所輕視了。

韓熙載看到潘佑、李平、嚴續等人臉上的惋惜和不以爲然,就知道這些人思維僵化,還沒有真正聽到蘇宸政見的關鍵之處,微笑道:“蘇宸,你繼續說下去,把具體措施講出來,讓官家和幾位大人聽聽,是否能富國強民?!”

(本章完)

674.第672章 民怨沸騰591.第589章 河道偷襲258.第257章 古人誠不我欺753.第751章 賊心不死第837章 伏擊援軍276.第274章 病情垂危第一百零二章 餘波414.第412章 爲難境地第854章 各方反應第六十四章 都是瞎猜的397.第395章 風波持續498.第496章 收益分賬174.第173章 可能跟他有關第787章 何懼道阻長673.第671章 遇害消息407.第405章 尷尬的誤會398.第396章 生死亦同行314.第312章 有所懷疑510.第508章 如實說來240.第239章 事態嚴重了第876章 斬首行動122.第122章 武德司密奏第八十七章 失之交臂489.第487章 回蜀都!322.第320章 被滅口了632.第630章 得不到就毀掉第897章 密謀奪權第873章 不利局面156.第156章 它很醜卻很有價值302.第300章 仍不甘心308.第306章 謙虛低調是美德146.第146章 攘外須先安內第911章 聞名不如見面272.第270章 男兒的骨氣第867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913章 傾城又如何176.第175章 原來是你403.第401章 家的溫馨238.第237章 淪爲笑柄141.第141章 困局532.第530章 澄心堂議政第九章 蘇記糖葫蘆第858章 處置妥當第897章 密謀奪權590.第588章 事出反常369.第367章 對王之王613.第611章 猜疑另外身份707.第705章 造船與鑄刀第四章 附庸風雅第五十九章 聚餐之情197.第196章 夜入蘇府起殺機529.第527章 進步顯著675.第673章 惹禍上身755.第753章 蜀軍中計第二章 初見白素素194.第193章 解恨出氣480.第478章 懷疑與推測438.第436章 留下錦囊計280.第278章 殺出重圍199.第198章 暗器有毒443.第441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673.第671章 遇害消息542.第540章 北漢朝局678.第676章 戰事重啓287.第285章 珍惜眼前人461.第459章 以武服人598.第596章 計策歹毒240.第239章 事態嚴重了第二十三章 亡命之徒406.第404章 相談兩不厭413.第411章 戲如人生605.第603章 溫柔體貼238.第237章 淪爲笑柄413.第411章 戲如人生501.第499章 復國計劃第八十八章 沒事挑事兒719.第717章 年關到來,萬象更新!548.第546章 安心放權606.第604章 名正言順上位206.第205章 身世之謎438.第436章 留下錦囊計726.第724章 兵法詭道586.第584章 鎮守東城門第806章 氣急敗壞393.第391章 幕後線索672.第670章 調查幕後真相475.第473章 大戰前夕765.第763章 坦誠相見第十章 莫欺少年窮512.第510章 國庫爲何這麼空?490.第488章 除夕的第一次第六十一章 睡錯牀401.第399章 回潤州600.第598章 計中有計第802章 吳漢大戰(下)425.第423章 名篇驚世772.第770章 反圍剿第一百零四章 奇怪的數字223.第222章 治國的看法
674.第672章 民怨沸騰591.第589章 河道偷襲258.第257章 古人誠不我欺753.第751章 賊心不死第837章 伏擊援軍276.第274章 病情垂危第一百零二章 餘波414.第412章 爲難境地第854章 各方反應第六十四章 都是瞎猜的397.第395章 風波持續498.第496章 收益分賬174.第173章 可能跟他有關第787章 何懼道阻長673.第671章 遇害消息407.第405章 尷尬的誤會398.第396章 生死亦同行314.第312章 有所懷疑510.第508章 如實說來240.第239章 事態嚴重了第876章 斬首行動122.第122章 武德司密奏第八十七章 失之交臂489.第487章 回蜀都!322.第320章 被滅口了632.第630章 得不到就毀掉第897章 密謀奪權第873章 不利局面156.第156章 它很醜卻很有價值302.第300章 仍不甘心308.第306章 謙虛低調是美德146.第146章 攘外須先安內第911章 聞名不如見面272.第270章 男兒的骨氣第867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913章 傾城又如何176.第175章 原來是你403.第401章 家的溫馨238.第237章 淪爲笑柄141.第141章 困局532.第530章 澄心堂議政第九章 蘇記糖葫蘆第858章 處置妥當第897章 密謀奪權590.第588章 事出反常369.第367章 對王之王613.第611章 猜疑另外身份707.第705章 造船與鑄刀第四章 附庸風雅第五十九章 聚餐之情197.第196章 夜入蘇府起殺機529.第527章 進步顯著675.第673章 惹禍上身755.第753章 蜀軍中計第二章 初見白素素194.第193章 解恨出氣480.第478章 懷疑與推測438.第436章 留下錦囊計280.第278章 殺出重圍199.第198章 暗器有毒443.第441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673.第671章 遇害消息542.第540章 北漢朝局678.第676章 戰事重啓287.第285章 珍惜眼前人461.第459章 以武服人598.第596章 計策歹毒240.第239章 事態嚴重了第二十三章 亡命之徒406.第404章 相談兩不厭413.第411章 戲如人生605.第603章 溫柔體貼238.第237章 淪爲笑柄413.第411章 戲如人生501.第499章 復國計劃第八十八章 沒事挑事兒719.第717章 年關到來,萬象更新!548.第546章 安心放權606.第604章 名正言順上位206.第205章 身世之謎438.第436章 留下錦囊計726.第724章 兵法詭道586.第584章 鎮守東城門第806章 氣急敗壞393.第391章 幕後線索672.第670章 調查幕後真相475.第473章 大戰前夕765.第763章 坦誠相見第十章 莫欺少年窮512.第510章 國庫爲何這麼空?490.第488章 除夕的第一次第六十一章 睡錯牀401.第399章 回潤州600.第598章 計中有計第802章 吳漢大戰(下)425.第423章 名篇驚世772.第770章 反圍剿第一百零四章 奇怪的數字223.第222章 治國的看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宁市| 阿图什市| 大冶市| 宿迁市| 威远县| 农安县| 尼勒克县| 句容市| 青岛市| 中方县| 织金县| 旬邑县| 河北省| 南溪县| 纳雍县| 修水县| 介休市| 大英县| 闻喜县| 库车县| 澄迈县| 惠水县| 乐平市| 鄯善县| 玉山县| 贵德县| 孙吴县| 郯城县| 电白县| 遵义县| 雅江县| 四川省| 镇坪县| 奎屯市| 阿巴嘎旗| 驻马店市| 金溪县| 阿克陶县| 莆田市| 庄浪县| 故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