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爹,我們什麼時候去看大錘哥哥啊?我好想他。”
此時此刻,李鬼正帶著自己的女兒在白銀縣城裡走著,昨天剛跑完一趟鏢,轉(zhuǎn)了幾兩銀子,所以今天來縣城逛街。
“臭丫頭,對你爹我,你都沒有這麼上心過,整天就你的大錘哥哥,大錘哥哥,都快給你爹我的耳朵磨出繭子了。”李鬼笑著勾了一下女兒的鼻子,笑嘻嘻的說道。
“爹,大錘哥哥講的故事可好聽了,下次見了他,我還要他給我講《金剛葫蘆娃》的故事,他給我說了他還有很多很多好聽的故事要給我講呢。”小蘿莉一蹙鼻子,嘟嘴道。
“行,既然我們家玉兒要聽故事,那爹今天就帶你去你的大錘哥哥家看他,你說好不好?”李鬼一把抱起女兒,故意用自己的鬍子紮了扎小蘿莉。
玉兒被他的鬍子癢癢的東躲西藏起來,咯咯咯的笑個不停,銀鈴般的笑聲,吸引了大街上許多人的目光。
小蘿莉生的可愛,水汪汪的大眼睛,紅潤的小臉蛋,十分的惹人喜歡。
“娘,你快看那個小妹妹真漂亮,笑起來好可愛。”一個小男孩正好看見了小蘿莉,於是指著玉兒對自己的母親說。
男孩旁邊的『婦』女,應(yīng)該就是孩子的母親,順著兒子指的方向看過去,見到可愛的小蘿莉玉兒,也不由得讚歎不已。笑著對自己的兒子說道:“嗯,小妹妹是很可愛,等她長大了,娘讓她給你當(dāng)媳『婦』好不好?”
小男孩一下子被母親說的不好意思起來,小臉通紅通紅。不過他的眼睛卻一直沒離開過小蘿莉。直到李鬼抱著玉兒漸漸消失在他們娘倆的面前。
“爹,我要吃糖葫蘆。”李鬼抱著女兒朝王大錘家走的時候,玉兒看見了街上賣糖葫蘆的,立刻就被吸引住了。
“行,爹給你買,以後等爹有錢了你要什麼爹都給你買。”李鬼見女兒難得出門一趟,自然能滿足的儘量滿足。別說是糖葫蘆,就算是更貴重的,只要他能買得起,他都捨得。
“爹,我要給大錘哥哥也帶一個。”小蘿莉高興的指著糖葫蘆紮上面最大最紅的一串說。
“好哩,是的給你的大錘哥哥也買一串,我女兒真懂事。”李鬼高興的合不攏嘴,一邊說一邊從口袋拿出兩塊銅板。
“大哥,這是你女兒吧?長的可真心疼!”賣糖葫蘆的小販,一邊收錢一邊誇讚一句。
李鬼的心裡更開心了,臉上的笑容燦爛極了,抱著女兒大步流星的繼續(xù)朝王大錘家走去。
小蘿莉一手一個糖葫蘆,紅紅的糖葫蘆襯的玉兒更加的可愛。一路上吸引了無數(shù)的目光。
穿了兩條街,終於到了王大錘家的衚衕,到了王大錘家,卻見大門緊閉。
“咚咚咚”
李鬼上前敲了敲門,過了半天才有一位下人開門。
“你找誰?”
下人不認(rèn)識李鬼,於是攔住他問道。
李鬼笑著說道:“我找你們家少爺。”
“不好意思,你來的真不巧,我們家少爺出門了,陪著他先生去長安城了。”下人看了一眼李鬼,笑著說道。
李鬼一聽,王大錘竟然不在家裡,而且還陪他的先生去了長安城了。於是,只好告辭離開。
“這小子,還真不是一般人。這麼小就敢陪自己老師去京城,重情重義,將來一定是個人物。”李鬼心裡暗贊。
小蘿莉玉兒沒有見到自己想見的大錘哥哥,心裡很不高興,小臉蛋搭拉了起來,嘴巴嘟的能掛油瓶子。
“乖女兒,別生氣,你大錘哥哥是去京城辦大事去了,要不了多久他還會回來的,等他一回來,爹再帶你來看他。”李鬼見女兒不開心,只好出言安慰。
“嗯,那你要一言爲(wèi)定,不許騙我。”小蘿莉見李鬼答應(yīng)下次還來,臉上的表情立刻陰雨轉(zhuǎn)晴。
都說小孩子的臉,就像是六月的天,說變就變,還真不假。
就這樣,李鬼和王大錘錯過了這次見面的機(jī)會。
……
“爹,娘,你們都趕緊自己吃,不用管我。”
此時此刻,王大錘他們正好趕了一天的路,剛找了一家旅館投宿下來。正在吃飯。
“臭小子,還知道孝順你爹孃了?好好吃,這兩天一直趕路看你都餓瘦了。”
王富貴兩口子,一邊給兒子夾菜,一邊笑著說。
這天下,做父母的都一樣,一心想著自己的兒女。只要孩子健康快樂,做父母的就心滿意足。
當(dāng)然了,他們也沒忘了給宋志遠(yuǎn)和宋波他們送吃的喝的,這是王大錘的注意,這幾天他們基本上一起行動。
宋志遠(yuǎn)見自己勸不動王大錘,也只好任之由之。這一路有王大錘的照顧,宋志遠(yuǎn)少受了不少罪,心裡的感動早就無法用言語形容。
宋志遠(yuǎn)現(xiàn)在的臉上的精神好了很多,每當(dāng)路上休息的時候,他都會給王大錘指點(diǎn)功課。
就這樣,本來枯燥無味的押送旅程倒成了他們師生兩人的遊學(xué)之路了。
俗話說得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一路上,一邊走一邊講,王大錘的功課著實(shí)長進(jìn)不少。
捕快們現(xiàn)在也跟王大錘熟了起來,對他們的管束越來越鬆。只要不離開他們的視線,他們一般都不會管。
……
不知不覺,王大錘他們就走過了一千多里路,距離長安城越來越近了,宋志遠(yuǎn)和王大錘之間的感情也越來越深厚。
宋志遠(yuǎn)每次攔著王大錘在自己的指導(dǎo)下,一天一個樣,他的心裡就特別的高興。一點(diǎn)也不像一個就要被殺頭的人。
早一點(diǎn)到長安城,早一點(diǎn)見到李世民,宋志遠(yuǎn)應(yīng)該就會早一點(diǎn)被放出來。
這一路上他們翻山越嶺,可是吃了不少的苦頭,也多虧有王大錘一家的照顧,宋志遠(yuǎn)纔不至於丟掉『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