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憐花當然不會真的跟著龍小云去李園找林詩音算賬, 莫說李尋歡定然不會讓他動林詩音一分一毫,就是已經身爲江湖前輩的王憐花自己也不會真的去找她的麻煩。
當年原本也是他自己親手將書交給林詩音,怪只能怪他當初雖然看清楚了李尋歡與林詩音的感情, 算了算去, 卻算錯了李尋歡的心, 也算錯了林詩音的心思。
林詩音不喜歡李尋歡練武, 也不喜歡他整日與江湖中人廝混在一起, 因此便將王憐花讓她轉交的武林秘籍私自藏了起來。
她自始至終都沒告訴過李尋歡,王憐花曾經來過李園的事。
林詩音的顧慮固然有她的道理,只是可惜了王憐花當年的一片苦心, 他也怕自己當年來李園的行蹤暴露,所以煞費苦心的隱藏了一路行程, 他路上意外救了孫駝子一命, 並要他在暗中保護林詩音, 一直到李尋歡爲《憐花寶鑑》找到合適的傳人爲止。
孫駝子就是李園牆外,那條灰暗巷子裡雞毛小店裡的店主人, 他本是孫小紅的二叔,天機老人的侄子,雖然是個侏儒,但武功卻很高,原本以他的作爲早就應該在江湖上大有名頭, 只是因爲應承了千面公子的一句諾言, 隱忍在那雞毛大的小店裡擦桌子擦了十幾年, 有家不能回, 一天未從離開過。
因爲這件事情而引發的後續問題以及牽連的外人暫且不提, 只說當下王憐花與沈浪的境遇與想法。
龍小云就算能看透王憐花的易容術也沒有關係,因爲若是沒有和憐花公子一樣的妙手, 他根本也學不會這巧手的易容,林詩音心地善良不似龍嘯雲一樣心機深沉,就算當年她在沈浪拿回書之前確實謄抄過上面的內容,定然是隻抄寫了書上的武功與易容、醫術,至於蠱毒、攝魂之類害人的邪術肯定不會保留,否則龍小云也不會只看出王憐花的易容卻沒看出他父親中的迷夢攝魂大法。
何況《憐花寶鑑》的真跡如今在沈浪手中,總好過將來要跟著那不識好歹的僞君子默默入了黃土的下場。
再者,王憐花也沒想說出自己就是千面公子,也沒想讓李尋歡知道沈嶽就是沈浪,否則江湖上一旦傳出去沈浪與王憐花重出江湖,沒完沒了的麻煩必然接踵而至。
經過這麼多年,他與沈浪的不尋常關係好不容易隨著他們的隱居在江湖上平靜下來,再談論起來也不過是說書人口中的一段武林傳奇。
這十幾年的時間對他們而說也不過是眨眼的功夫,江湖已經變了樣子,現在的江湖應該是李尋歡與阿飛的主場。
江湖第一個十年是沈浪的,那麼江湖的下一個十年,便該是李尋歡與阿飛這些年輕人的。
就像當年王憐花無意間流落到了陸小鳳與花滿樓的江湖上一樣,那是陸小鳳的江湖,就算王憐花再有本事一個人將王森記從江北開到江南,攪亂武林風雲,也不可能做到稱霸天下。
他永遠都忘不了那一天,他知道他還有與沈浪相見的希望時的心情,從小到大,他失去的親情友情已經夠多了,他面上雖不在意任何感情,但心裡因此產生的仇恨與嫉妒卻伴著他度過了整個少年時期,直到後來被沈浪的仁心所感化。
他那時候就想明白了,稱霸武林爭天下第一卻不如與沈浪一起隱居天涯。
每一輩人都有每一輩的江湖故事,該結束的時候就該結束,絕不需要再畫蛇添足。
他們本是爲了和阿飛的約定而來,現在阿飛找到了,想教訓的人也教訓了,玩也玩夠了,還是想繼續過於沈浪隱居的生活。
在這裡,彷彿他已不再是千面公子,只是阿飛的舅舅而已。
所以王憐花給林詩音寫了一封信,只讓龍小云帶了回去,信裡放了幾朵牡丹花瓣,示意林詩音寫信之人的身份正是當年身居洛陽的緋衣公子。
信中告訴她好好教育龍小云,將他的武功與醫術傳承下去,之前不信守承諾的事情便既往不咎,同時這樣也是警告她,要龍小云將他的武功用到正途上,否則自己隨時都有可能回來再讓他廢一次武功。
打發走了龍小云,李尋歡就開始對王憐花的身份有所懷疑,所以開始試探他的名字。
一說起這個名字,王憐花就覺得腮幫子疼,他原本易容成‘王夫人’的時候是想借朱七七的名字來用,所以纔給自己起名叫七姑娘,想來這麼多年過去了,也不知道朱七七變成了什麼模樣,好歹出生入死朋友一場,白白送她個‘武林第一大美人兒’的稱號也不枉當年的情誼。
可沈浪一聽這名字可就不答應了,他覺得王憐花這樣做會毀了朱七七的名聲,這已將盡二十年過去,她現在早已平淡下來嫁爲人婦,隱居海外,何必再給她添這些不必要的麻煩。
王憐花想朱七七的名譽早就叫沈浪給敗壞的差不多了,於是李尋歡再一次問起他的名字時,被沈浪桌下踢了一腳警告的王憐花,笑著胡說道 :“在下正巧是七月七日生人,所以家母給在下起名叫朱七……咳,初七,王初七。”
王初七這個名字李尋歡根本就沒在江湖上聽過,單憑方纔王憐花的一手絕妙的易容功夫決不可能江湖無名,但李尋歡在腦中左右想了很長時間,也沒將他與現如今江湖上聽說過的人對起號來。
這讓李尋歡更加懷疑這兩人的來歷,他覺得這二人的身份肯定與那說書老人口中的‘白雲令’有著莫大的關聯,這原本就是李尋歡想要調查的事情,但是萬萬沒想到這二人竟與阿飛有著這麼親密的關係,他既然無條件相信阿飛,當然也信得過沈嶽的人品,便也將那位自稱‘初七’的武林前輩當作長輩看待,雖然不知道這位前輩與興雲莊的恩怨,但李尋歡還是很感激他能饒過龍小云。
王憐花猜得到李尋歡心裡想什麼,其實他很想告訴李尋歡,那時在白雲閣拋繡球的之前,他在那十丈長桿裡藏了許多磁石,後又在那紅繡球之中摻了不少鐵線,他只要用內力將繡球扔到屋頂,鐵線纏上長桿裡藏的機關,那繡球自然便會藉助那磁石的力量自己飛上了十丈桿頭。
他無論內力再高也不可能一扔十丈高的,就像沈大俠的本事再大,也不能輕而易舉的就擋住了例無虛發的小李飛刀一樣。
小李飛刀李尋歡,驚豔才才,蓋世無雙的武林名俠,他的名聲早與沈浪一樣成爲這段江湖歷史中濃重的一筆,甚至超越了仁俠,只是他自己從來不在意。
雖俠名遠揚,卻終歸要做浪子。
縱使王憐花已經拿到了興雲莊的房契,縱使興雲莊又換了主人,門頭的匾額變回了李園,李尋歡也不可能再回李園了,他只要想到梅園裡那座小樓上的女主人,就要肝腸寸斷。
所以,他又一次選擇了遠離,因爲他不願再虧欠一次。
他想如果他沒有愛上阿飛,他下半輩子可能會永遠住在孫駝子那雞毛小店裡,望著冷香小築對面小樓的一盞孤燈,渾渾噩噩到死。
可老天爺偏偏就要讓他在那個雪天,遇到了阿飛,所以他的生命裡又有了光彩。
他原本想自己的年紀可能不能陪伴阿飛白頭到老,但是在阿飛吻他的那一瞬間,他忽然想起了阿飛對他說過的話,阿飛對他說,他不應該用自己的想法去決定別人要走的路,有可能你覺得自己替別人做的對的決定,反而卻害苦了別人的一生。
永遠不要輕易去爲別人做決定,少年看著他的眼神是那樣倔強又堅定,深深的感染了李尋歡的內心,讓他有了充足的勇氣直面自己內心的渴望,他已經錯過了一次,絕對不能再錯過第二次。
因此,他已經下決心,只要阿飛點頭同意,阿飛去哪裡,他就隨他去哪裡,寸步不離。
人一但有了決心,人生的方向就會變得很清晰,好像也沒有那麼多煩惱可尋了。
心裡的煩惱少了,腳下的路走起來好像也順暢了很多。
這一天,王憐花竟將鐵傳甲帶到他面前,並將十八年前鐵傳甲與‘中原八義’之間那場舊怨說了個清清楚楚,竟像親眼所見一般,鐵傳甲從來沒想過竟然有人能理解他,驚訝的久久無法言喻,堂堂七尺男兒竟忍不住淚流滿面。
李尋歡感動於鐵傳甲忍辱負重十八年只爲全朋友情義的同時,也對王憐花更加欽佩,他這時才驚訝的發現,這位王公子好像對武林中所有的事、所有的人都瞭如指掌。
李尋歡沉浸在於鐵傳甲相逢的喜悅中時,阿飛也跟著沈浪去了保定城外三十里處的沈家祠堂,那本是沈浪少年時流落江湖居住的地方,阿飛下山後找到了這裡,起初與李尋歡分別的那些天,他就住在沈家祠堂。
沈浪與阿飛在沈家祠堂整整待了七天七夜,誰也不知道他們父子兩人究竟說了些什麼,做了些什麼,只知道後來阿飛臉上洋溢的笑容更多了,握劍的手更穩,更自信了。
後來,他們四人決定一起隱居下來,王憐花找人在離梅林三十里的山澗蓋了一座白雲山莊。
十里梅花樹環繞四周如同桃花島的五行八卦,將山莊與世間隔絕,四季如春,漫山遍野鳥語花香,亭臺樓榭小橋流水,如同世外桃源,人間仙境。
江湖逐漸平靜,自從少林寺那場大戰之後,李尋歡與飛劍客兩人也像消失了一樣。
武林中雖然少了江湖名俠和第一劍客,但不知道什麼時候,人們卻聽說在那神秘莫測的白雲山莊裡卻多了一位起死回生的妙手神醫。
原本這日子過得非常安寧,直到兩年後的某一天,山莊的藥材沒了,王神醫親自出山採藥,在山下的一座小麪館裡吃麪的時候,遇見了一幫穿著杏黃色長衫的人,他們每個人的手裡都攥著一枚銅錢。
聽說這是這兩年新興起的組織,叫做金錢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