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4章 摧枯拉朽的姿態

可以這麼說,如果劉家以外的大部分人,認爲劉東在國內的二十億美金投資,是把大部分的資金撤回到國內。那麼像劉長征這樣的劉家二代掌舵人來說,他更加知道,劉東在國內的二十億美金投資雖然多,但僅僅佔據劉東資金總量的一小部分。?

明白劉東的金融能力有多龐大的他,就更加明白,劉東拿出這三億人民幣,是多麼的微不足道。但就是這三億人民幣,如果利用得好,那麼劉家,或者說是劉東的環亞公司,在國內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都有著自己堅定的盟友。?

這些盟友,可能看起來力量是很弱小。那些大學,雖然講政治,但更多的時候,是政治的邊緣人,雖然他們在學術界有著非同凡響的影響力,但在真正的政治面前,卻不是那麼有利。可是,雖然這些人看起來很弱小,但糾結在一起,卻不是一股小勢力。想想那些未來將在國內政治版圖上佔據更多份額的學校畢業生,還有那些科學界有影響力的人搖旗吶喊?

劉東的產學研計劃真要實施得非常透徹,並且幾年十幾年的時間裡面堅定不移的行動,那麼在未來,環亞在國內就有了廣泛的基礎人羣。?

要知道,即便是現在,國內的政治人員,都開始講起了學歷,還有年輕化。這樣的大趨勢下,等到更加年輕一輩的人進入社會,成績會更加凸顯。?

而大學這麼一個地方,培養的又是未來的精英,他們在各行各業當中,都會具備相當大的話語權。而在他們重要的大學生涯當中,會接觸到無數關於環亞的信息,建立起一個良好的環亞印象,那麼未來,他們會不自覺的會對環亞抱有好感。?

而這還是最外圍的人,如果是那些實際受到環亞利益影響的人,就會建立起一個誰要是和環亞過不去,誰就是和自己過不去的概念,那麼,到時候就算有人想要對付環亞,也會有人自覺的反抗。在他們眼裡,環亞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環亞的利益受到損害,豈不就是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爲了自己的利益,他們也會做些什麼。?

所以,對於劉東搞產學研,劉長征是樂見其成的。雖然他和老爺子的思路,都是從政治上出發,但不可否認,這個思路是極其正確的。在後世,像三井三星這些國外的大型財團,就是用這樣的做法,潛移默化當中,就讓很多人爲他們的利益而奔波。?

後世那些磚家叫獸怎麼來的?大部分都是以這樣的形式來的。雖然劉東最開始的目的,的確是想要把產學研弄成環亞以後科技實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任何事物,都不會是單純的出現,都會有著牽扯很多的利益糾葛。?

正是看到了政治上的好處,劉長征纔會問劉東,這個事情有沒有仔細的給老爺子說。?

“沒有,老爺子那裡,我並沒有說得太詳細。反正這事兒又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見到成效的。讓老爺子知道,又得牽扯他的精力,現在的老爺子,是需要修養。具體的事情,還是我們這些人辦了好,老爺子的身體越好,我們劉家就會越太平。”劉東開口說到。?

聽到劉東這話,劉長征心中一驚,卻覺得有個模模糊糊的概念被劉東說了出來。於是,劉長征不動聲色的問到:“你這老爺子的身體越好,我們劉家就會越太平的話,是怎麼想到的?”?

原本就是隨口一說,但沒想到自己的大伯會對這句話產生很大的興趣,於是劉東就解釋到:“雖然目前來說,我們劉家的發展情況十分良好,但是,這樣的情況都是建立在老爺子還在的時候,就像大伯你一樣,雖然馬上就要上位了,但根基卻不是那麼牢靠。如果老爺子的身體有問題了,那麼我們劉家,肯定不會像現在這樣發展良好,什麼稀奇古怪的事情,都有可能出現。”?

劉東這話,也不是開玩笑,這樣的情況,基本上就是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各個大的政治家族必須重視的東西。說實話,在後世華夏,九十年代的政治走向,其實就是在看各家的老爺子活得長不長久。?

越是活得長久的老爺子,他們家的政治地位也就越是穩固。即便是他們老爺子當年,並沒有多麼出衆的政績,但做爲現存的元勳,那意義都不是一般的大。?

劉家前世,在這方面吃的虧,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前世老爺子在世的時候,就算劉家站錯了隊,只要老爺子還在,那劉家的形勢僅僅是非常不好,核心力量還是在的。但老爺子一走,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情都出來了,別說大伯這樣的二代掌門人,自己老爸當年,也是沒少受罪。?

別說核心力量,就算是外圍力量也沒了,三代更是沒有一個有政治前途的。從這點就可以看出,老爺子熬得越久,就是對劉家最大的支持,即便是老爺子什麼事兒都不做。只要是他還活著,那就是勝利。?

有著切身體會的劉東,自然是能把這事情看得明白。但即便是沒有切身體會的劉長征,聽到劉東這樣的說法,也不得不去想一些問題。原本還打算問劉東一些關於產學研更加具體東西的劉長征,這時也沒了性質。?

他之前雖然有考慮到老爺子身體的問題,但畢竟沒有想得那麼專業,但現在劉東這麼一提,他卻不得不重視起來。說到底,劉長征比起劉東來,多了一份責任,劉長征是劉家二代的掌舵人,他更加得考慮關於劉家未來出路的問題。而劉東卻僅僅需要考慮一下關於公司的問題就行了。?

沒了談性的劉長征,隨便弄了個理由,把劉東打發出去。而劉東也不知道因爲自己的話,觸動了自己大伯最爲敏感的神經,進而讓劉家的發展路線,變得更加的順暢。?

劉東在回到公司以後,就宣佈立刻和那些大學的代表談判,關於產學研推廣的事宜。學校那邊積極推動,甚至不惜讓副總理都來做說客,劉東這邊自然不能落後,反正這計劃是早就擬定好的,環亞需要人才,各種各樣的人才,而各大高校,恰好能夠滿足他的要求。既然這樣,在雙方都非常急迫的情況下,一個涉及到十個國家級科研機構建設,和十所大學聯合搞產學研的會議,就在京城環亞的公司裡面,開始詳細的談了起來。?

對於任何一所高校來說,三千萬的投資,絕對是不能抵擋的誘惑。雖然這三千萬的投資,環亞有著明確的用途,而校方根本就不能插手,他們不能用這三千萬人民幣當中任何一分錢,來改善自己辦公室的環境,也不能用一分錢來建造屬於學校的教學樓,抑或者是集資房。?

但是,三千萬人民幣的投資,總是放到學校裡面的。只要有這一點,就足夠了。就算不能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但在三千萬人民幣的影響下,他們肯定會得到一些好處。所以,在水木大學已經簽訂了協議以後,其他的大學都十分的急迫。?

要知道,環亞公司可沒有大方到在全國範圍內,每一個大學都展開這樣的產學研項目,而僅僅只有十所大學能夠得到這樣的機會。十所大學,看起來是蠻多。但在水木大學已經拔得頭籌的情況下,只剩下九所大學能夠得到這樣的待遇。?

而全國有名的高校,可不僅僅只有十所,雖然有些大學有著很明顯的優勢,但這些有著明顯優勢的重點大學,也不止十所。要從那麼多的高校當中,殺出一條血路來,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萬一這次沒有分到這塊肥肉,天知道以後會在什麼時候,再有這樣的機會??

最爲主要的是,如果讓別的大學搶佔了這樣的先機,而自己的大學沒有任何做爲,那麼再過幾年,有著三千萬投資項目的推動下,原本相差不多的大學,肯定會拉開差距。教育的本質,可不就是拿錢來堆麼??

別人得到了,相應的自己就會衰弱。在這個教育部都緊巴巴過日子的時候,三千萬能發展起多大的優勢,任何一個大學的領導人,用屁股都能想到。?

如果說在水木大學沒有簽訂協議之前,還有人對產學研這個模式由外資來進行有著憂慮,還會矜持得不想答應。但在水木大學和環亞簽訂合約以後,就沒有誰會傻到矜持下去。?

別人水木都開始吃肉了,我們憑什麼還要守著一些不合時宜的規矩?難道真要看著水木大學和自己的大學拉開越來越大的差距才能醒悟?這不科學嘛!?

所以,在水木帶頭的情況下,只要是有實力的大學,都想要在這產學研計劃當中,分上一杯羹。甚至於把這產學研項目,拉到了政治的高度,有些非常積極的大學,甚至還喊出了“誰和產學研過不去,全校師生就和他過不去”的口號。?

在這樣的情況下,劉東在國內實行的產學研計劃,以摧枯拉朽的姿態,在各大高校裡面掀起了軒然大波。

第221章 伴君如伴虎第278章 資金來源問題第456章 對吳坤的最終決定第144章 環亞特鋼開工第403章 還是得談正事第368章 對癥下藥是正途第626章 搬空蘇聯的野望第94章 好霸氣的人物第214章 殺手鐗(下)第221章 迴歸第418章 環亞銀行貸款業務的前景第327章 再見大佬第128章 重返華夏第224章 堅持第661章 三代們的消息很靈通第252章 股災形成的可能性第463章 利益和政績之間的矛盾第225章 爲了妞,我拼了第170章 轟動第573章 就怕當靶子第366章 推動產學研第513章 地產行業也能弄一條龍服務第150章 賈飛文的心思第371章 要的是實惠第六白三十章 會談葉利欽2第484章 美國股市的行動第82章 論官場與商場第388章 新的級別劃分第389章 善意的提醒第304章 第一次在王府會所腐敗第202章 人才引進計劃第313章 王家付出的代價第425章 產品和廠商的關係第64章 土地的價值第484章 美國股市的行動第308章 真沒希望了?第22章 絕密級會議第71章 大面積撒網的效果第538章 年末也有麻煩事兒第667章 背後的談判第256章 風暴前的等待第454章 車中定論第397章 約法三章第17章 傲慢的大衆和謙遜的豐田(下)第506章 準備出風頭第402章 趙建銘的表弟第556章 老王加入環亞第575章 年前的團聚第358章 四方雲動第420章 貸款是要賺錢的(下)第610章 中間商的構想第282章 首長是好人啊!第217章 被動與主動第569章 入不敷出第201章 再飛蘇聯第148章 忽然醒悟第504章 怎能忘了第三方?第122章 白菜價的高新技術第665章 有多少就能要多少第306章 緣由第404章 當官的發展方向第195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167章 大衆的底牌第226章 再會首長第649章 指點江山第421章 羅伯特的業務第294章 真正的貧窮縣第472章 萬國造也能玩出花樣第616章 重工業買賣的前景第32章 抵達香港第20章 劉東弄出來的奇蹟第364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289章 劉爺的傳說第530章 半年發展情況(下)第六白三十章 會談葉利欽2第349章 還是缺人啊第524章 大伯母的目的第411章 分包業務第17章 傲慢的大衆和謙遜的豐田(下)第571章 不太好笑的玩笑第99章 會所的設想第471章 多方技術組合第281章 南巡首長的難題第267章 啓動礦業計劃第215章 天坑第243章 劉二,咱們發財了!第495章 在香港的等待第366章 推動產學研第566章 好粗一根金大腿第664章 不管紛擾只論錢第535章 安排第200章 小成本的大買賣第446章 金陵分部第132章 謀劃好處第683章 開啓大時代6第145章 成功出爐第558章 大起大落第278章 資金來源問題第513章 地產行業也能弄一條龍服務第79章 階段佈局
第221章 伴君如伴虎第278章 資金來源問題第456章 對吳坤的最終決定第144章 環亞特鋼開工第403章 還是得談正事第368章 對癥下藥是正途第626章 搬空蘇聯的野望第94章 好霸氣的人物第214章 殺手鐗(下)第221章 迴歸第418章 環亞銀行貸款業務的前景第327章 再見大佬第128章 重返華夏第224章 堅持第661章 三代們的消息很靈通第252章 股災形成的可能性第463章 利益和政績之間的矛盾第225章 爲了妞,我拼了第170章 轟動第573章 就怕當靶子第366章 推動產學研第513章 地產行業也能弄一條龍服務第150章 賈飛文的心思第371章 要的是實惠第六白三十章 會談葉利欽2第484章 美國股市的行動第82章 論官場與商場第388章 新的級別劃分第389章 善意的提醒第304章 第一次在王府會所腐敗第202章 人才引進計劃第313章 王家付出的代價第425章 產品和廠商的關係第64章 土地的價值第484章 美國股市的行動第308章 真沒希望了?第22章 絕密級會議第71章 大面積撒網的效果第538章 年末也有麻煩事兒第667章 背後的談判第256章 風暴前的等待第454章 車中定論第397章 約法三章第17章 傲慢的大衆和謙遜的豐田(下)第506章 準備出風頭第402章 趙建銘的表弟第556章 老王加入環亞第575章 年前的團聚第358章 四方雲動第420章 貸款是要賺錢的(下)第610章 中間商的構想第282章 首長是好人啊!第217章 被動與主動第569章 入不敷出第201章 再飛蘇聯第148章 忽然醒悟第504章 怎能忘了第三方?第122章 白菜價的高新技術第665章 有多少就能要多少第306章 緣由第404章 當官的發展方向第195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167章 大衆的底牌第226章 再會首長第649章 指點江山第421章 羅伯特的業務第294章 真正的貧窮縣第472章 萬國造也能玩出花樣第616章 重工業買賣的前景第32章 抵達香港第20章 劉東弄出來的奇蹟第364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289章 劉爺的傳說第530章 半年發展情況(下)第六白三十章 會談葉利欽2第349章 還是缺人啊第524章 大伯母的目的第411章 分包業務第17章 傲慢的大衆和謙遜的豐田(下)第571章 不太好笑的玩笑第99章 會所的設想第471章 多方技術組合第281章 南巡首長的難題第267章 啓動礦業計劃第215章 天坑第243章 劉二,咱們發財了!第495章 在香港的等待第366章 推動產學研第566章 好粗一根金大腿第664章 不管紛擾只論錢第535章 安排第200章 小成本的大買賣第446章 金陵分部第132章 謀劃好處第683章 開啓大時代6第145章 成功出爐第558章 大起大落第278章 資金來源問題第513章 地產行業也能弄一條龍服務第79章 階段佈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名县| 天台县| 江油市| 进贤县| 社旗县| 偃师市| 格尔木市| 新郑市| 郸城县| 佛山市| 镇平县| 金秀| 颍上县| 徐汇区| 沙雅县| 宕昌县| 双辽市| 永川市| 两当县| 胶南市| 渭南市| 铜山县| 岗巴县| 磴口县| 伊宁市| 江安县| 盘锦市| 汝州市| 赤峰市| 长子县| 吐鲁番市| 剑河县| 垫江县| 大埔区| 新余市| 富民县| 德庆县| 上饶市| 惠州市| 秭归县| 集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