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0章 鑽井設備

現在的華夏,出口賺取外匯的大戶,不外乎是能源和礦藏,就比如石油和煤炭,這些就是能源資源。華夏在二十世紀初期,就被那些高鼻子的洋大人,判定爲貧油國家。

就如最開始的時候,中東也是被判定爲沒有石油,出了沙子,什麼都沒有,但之後中東地區卻發現了佔據全世界百分之七十四的原油。然後,中東就一下火了。再然後,中東地區就沒有太平過。

而在華夏,石油這類的能源資源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五五年的時候,燃料工業部就把石油部給分了出來??梢娛偷闹匾?。而且,不但石油是單獨列爲一個部門,就是煤炭,在這年月,也是一個單獨的部門,叫做煤炭工業部。

這兩類資源爲什麼會單獨列爲部級單位,就是因爲當初華夏一窮二白,想要得到外匯,就必須得打這些能源的主意。而因爲石油和煤炭能夠出口創匯,所以,這兩個部門的人也是相當的牛氣。

作爲創匯的主力軍,他們自然也有牛氣的道理。而礦業資源,雖然也能創匯,但是比起能源來,還是要差許多。所以,礦業沒有那種礦石,單獨成爲部級單位。

能源和礦藏,都不是在地上大大咧咧的放在那裡,隨時可以去拿的玩意。雖然也有那種露天的礦藏,但實在不多。最多的,還是深埋在地下。

而要把這些東西弄上來,就必須要用到一些專業的設備,就比如石油的鑽井一類的專業設備。

自從石油工業應用範圍漸漸寬廣,石油也代替了煤炭的地位,鑽井技術的開發也越來越快,效率也越來越高。而對於新設備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華夏雖然之前是帶著貧油國的帽子,但在李四光這樣的地質大拿發威後,也把這帽子甩得老遠。以前需要進口的東西,現在也可以出口了。

但是建國那會兒,華夏的工業基本上是處於一窮二白的狀態,雖然咬牙搞起了全面的大工業,但那技術水平,著實不太好評論。劉東出生於機工部,自然是知道那些東西,到底是什麼樣的貨色。

鑽井這玩意,技術要求也是比較高的,但最重要的,還是鑽井的鑽頭。這東西,必須要靠材料科學來解決很多麻煩。你的鑽頭硬度不夠,自然設備也就不怎麼樣。爲了提高產出,效率,還有一些國產設備根本就無力開採的地方,採購國外的設備,就成爲了必然。

作爲一個材料科學方面的大拿,有著先進這個世界二十年技術的劉東,自然就把自己的目光看向了這塊領域。他想要在國內做工業,不想觸及那些國企的利益,就必須要弄那些國企們弄不出來的東西,這樣利益沒有交叉點,那些國內的人也就不會唧唧歪歪。

而鑽井機械設備技術,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劉東作爲後世的材料科學界的教授,對於鑽頭需要用到哪些材料,什麼樣的材料最適合什麼樣的環境,有著一份完整的技術儲備。這點還要得益於華夏改革開放賺錢後,啓動的哪些大型工程項目,雖然很多項目上,和國際領先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就算是鑽頭的材料研究,也算不上是國際領先。

但是,現在畢竟不是二十一世紀,而是在八十年代中葉。二十一世紀覺得不怎麼先進的技術,要放到現在來,那絕對是世界領先。所以,在劉東想要在蘇聯購買設備的時候,他就把主意打在了這些生產鑽井的設備上來。

蘇聯的能源和礦業資源,是非常豐富的。尤其是石油,當年蘇聯的巴庫油田,小鬍子那個羨慕嫉妒恨,怨念可是非常大的。而這些東西的開採,都是由蘇聯自己完成的。如果沒有好的鑽井技術,他們又如何能夠把這些好東西從地下弄上來呢?

所以,儘管蘇聯對於數控機牀這類技術,不怎麼擅長,但要說到鑽井設備製造,那在國際上都是非常牛氣的。他們不但能在陸地鑽井,海上鑽井的平臺也不弱。如果劉東能在這裡把鑽井機械設備給拿下來,再加上他的技術改進,在國內的銷路絕對不會有任何問題,而且還能應用於出口。

雖然劉東現在手裡還有大筆的外匯沒有動用,但外匯這東西,是絕對不會嫌少的。尤其是在人民幣只能作爲區域性貨幣流通的時候,美元這類國際通用的貨幣,在什麼時候都是有用的。就算美元再怎麼貶值,只要現行的貨幣體系沒有崩潰,美元依舊會堅挺下去。

劉東既然選擇鑽井這個工業項目,自然要多看看蘇聯的設備到底如何,才能選購其中他最需要的產品。要知道,雖然鑽井這個名稱很籠統,但實際上,鑽井的分工是非常明確的。你鑽石油的鑽井,就不可能拿來運用到採煤行業。你採煤行業的鑽井,要是拿來開採鑽石,同樣也沒用。

不但分工明確,鑽井還可以分爲兩種類型,一種就是頓鑽。這種鑽井方式,在實際的使用當中,又被人們稱之爲衝擊鑽。這種鑽井的主要原理就是,直接用鋼絲繩把頓鑽鑽頭送到井底,然後再有=由動力驅動遊樑機構,使遊樑一端上下運動。

然後再有效地帶動鋼絲繩和鑽頭產生上下衝擊作用。從擊碎巖石。這種設備的實際結構式簡單的,而且,其成本也是相當的低廉的。不過,這種方式,還是隻能適用於一些淺的低壓油氣井、漏失井等等之類。

而另外一種就是旋轉鑽。在實際的使用當中,其主要的工作原理就是,直接利用鑽頭旋轉時產生的切削或研磨作用破碎巖石。這樣的方式,比上一種方式要直接簡單的多。而且,成本也比較便宜。在實際的生產使用當中,都是有著極高的極高的使用價值的。

而兩種鑽井的類型不同,自然生產設備就肯定不可能相同。劉東有錢是不假,但是要同時啓動兩種鑽井設備技術,還力有不逮,所以,他僅僅是能選擇一種鑽井類型專研。

頓鑽這玩意,雖然是好東西,但劉東材料科學大拿的身份,對於這種鑽頭的改造並不會太過理想。因爲頓鑽主要用的不是鑽頭的硬度,而是靠的衝擊力,要不然也不會有個別名叫做衝擊鑽。對於這樣明顯發揮不了自己優勢的項目,劉東自然會避開。

但旋轉鑽就不一樣了,他的主要作用原理就是直接利用鑽頭旋轉時產生的切削或研磨作用破碎巖石,對於鑽頭的要求自然會非常高。而作爲多了那麼多年先進技術的劉東,想要在原來的基礎上,改造一下鑽頭,讓鑽頭的能力更加強勁,當然會比頓鑽更加適合。

所以,在來蘇聯之前,劉東把京城的那些專家們叫過來,集體商議了一下,就決定向旋轉鑽下手。而頓鑽,那就該上哪兒去就上哪兒去,劉東不伺候。

而對於鑽井的技術,那些日本人也不陌生。雖然劉東各種各樣的技術人才,都在日本挖了一些,但基於通盤的考慮,劉東選擇的日本專家,並不是很混亂的研究項目,而是循序漸進的那種,從一種技術擴大到一個項目,一個項目擴大到一個領域,這樣的挖角行動,纔是劉東所需要的。

要不然,就算挖回來一堆專家,但研究的項目風馬牛不相及,那劉東就算有再雄厚的資本,也玩不起。他又不是國家,僅僅算得上是一個小商人,那種搞全面的東西,他可承受不起,能在一個領域之內,闖出公司的名頭,就已經算是燒高香了。

旋轉鑽的技術,蘇聯這邊絕對不陌生,因爲蘇聯很多地區是處於永凍層,而秋明油田這邊的氣候也不是那麼好,所以,對於旋轉鑽這樣暴力強上的設備,毛子們也十分喜歡。而這些生產旋轉鑽的設備和技術,蘇聯也不會吝嗇。

雖然他們肯定不會把最好的東西拿出來給劉東,但依照他們豐富的採油經驗,就算是差一點的設備和技術,也不是現在華夏所能比擬的。畢竟,華夏雖然不算貧油國家,但也不能說太過富裕。

要不然,後世華夏改革開放賺了錢後,爲嘛又要大規模的進口那些原油?而這些進口的原油,能佔到使用原油的百分之五十這樣龐大的比例。而蘇聯,或者後世的俄羅斯,可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問題。

後世就算蘇聯垮了,俄羅斯出口石油的比例也不小,雖然比不上中東地區,但在國際原油市場上,比重也不少。這樣豐富的石油,自然會打造出一個經驗豐富的設備團隊,要不然,那些石油怎麼弄出來?

就是因爲看重這個原因,劉東纔打算從這個鑽井設備上下手。一個是因爲既然來蘇聯一次,當然要弄點東西回去。而另外一個方面,鑽井設備這玩意,也確實是個好項目。

後世油價那麼高,要是能在設備這一塊佔據一定的比例,也是一個很不錯的生意,現在搞陸上的鑽井平臺,以後技術升級了就去搞海上的鑽井平臺,升級下去,絕對會有豐厚的回報。

第448章 有理由的發飆第623章 初次見面第176章 捧殺第447章 沒有環亞氛圍的金陵分部第624章 都不是弱者第495章 在香港的等待第516章 搞下游商人的好處第406章 大生意該怎麼做?第230章 聯衆超市(上)第467章 能利用的只有熟練工人和地皮第163章 大衆的需求太少了第363章 跳出圈外的一步棋第497章 提拔新高層第646章 老丈人態度的轉變第627章 保證第417章 聯袂而來的人第667章 背後的談判第531章 機制問題讓人頭疼第38章 最好的人選第36章 當務之急第59章 選定地址第619章 合縱連橫3第67章 周青富的任務第656章 閒聊不閒2第165章 論十萬噸鋼材的必要性第335章 接受援助(下)第137章 年內的目標第33章 原來八十年也有富二代第529章 半年發展情況(上)第472章 萬國造也能玩出花樣第546章 環亞認輸?第285章 待遇太好也是負擔第159章 展現實力第408章 拉更多的人進來第444章 蘇省的人和事第682章 開啓大時代5第274章 格外麻煩第258章 風雨飄搖第531章 機制問題讓人頭疼第442章 家長裡短第217章 細節第524章 大伯母的目的第329章 關於科技方面的彙報第647章 折服第255章 股災始動第498章 抵達日本第631章 會談葉利欽3第195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652章 劉東的補償第637章 靜觀其變第229章 大有可爲第485章 不能小看的思科第200章 小成本的大買賣第245章 給三代們上課第427章 在京城打好根基第308章 真沒希望了?第459章 內部高層會議的基調第171章 不好的消息第33章 原來八十年也有富二代第106章 奢侈的宴會第593章 或許會出現的問題3第476章 五千噸貨船建造之密第128章 重返華夏第432章 民以食爲天第166章 雙方的彙報第183章 駭人聽聞第541章 給老爺子請安第315章 給臉不要臉第462章 可能出現的情況第591章 或許會出現的問題1第669章 老首長的借力打力第609章 宏偉計劃第25章 團隊初成第490章 第一次吃虧的環亞第114章 列夫捷特第326章 可以承受第23章 上鉤的魚們第540章 宴請豪傑第248章 解決貨源缺口第661章 三代們的消息很靈通第448章 有理由的發飆第167章 大衆的底牌第528章 和大伯談心第575章 年前的團聚第646章 老丈人態度的轉變第359章 仁人志士的選擇第332章 援助的條件第676章 敖書記的冷汗第344章 秋明油田第488章 裝孫子前當一回老子第678章 開啓大時代1第469章 循序漸進第410章 環亞銀行又開張了第97章 徐忠耀的懲罰第471章 多方技術組合第537章 低調的科研院第1章 劉家叛逆子第1章 劉家叛逆子第274章 格外麻煩第520章 成果斐然
第448章 有理由的發飆第623章 初次見面第176章 捧殺第447章 沒有環亞氛圍的金陵分部第624章 都不是弱者第495章 在香港的等待第516章 搞下游商人的好處第406章 大生意該怎麼做?第230章 聯衆超市(上)第467章 能利用的只有熟練工人和地皮第163章 大衆的需求太少了第363章 跳出圈外的一步棋第497章 提拔新高層第646章 老丈人態度的轉變第627章 保證第417章 聯袂而來的人第667章 背後的談判第531章 機制問題讓人頭疼第38章 最好的人選第36章 當務之急第59章 選定地址第619章 合縱連橫3第67章 周青富的任務第656章 閒聊不閒2第165章 論十萬噸鋼材的必要性第335章 接受援助(下)第137章 年內的目標第33章 原來八十年也有富二代第529章 半年發展情況(上)第472章 萬國造也能玩出花樣第546章 環亞認輸?第285章 待遇太好也是負擔第159章 展現實力第408章 拉更多的人進來第444章 蘇省的人和事第682章 開啓大時代5第274章 格外麻煩第258章 風雨飄搖第531章 機制問題讓人頭疼第442章 家長裡短第217章 細節第524章 大伯母的目的第329章 關於科技方面的彙報第647章 折服第255章 股災始動第498章 抵達日本第631章 會談葉利欽3第195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652章 劉東的補償第637章 靜觀其變第229章 大有可爲第485章 不能小看的思科第200章 小成本的大買賣第245章 給三代們上課第427章 在京城打好根基第308章 真沒希望了?第459章 內部高層會議的基調第171章 不好的消息第33章 原來八十年也有富二代第106章 奢侈的宴會第593章 或許會出現的問題3第476章 五千噸貨船建造之密第128章 重返華夏第432章 民以食爲天第166章 雙方的彙報第183章 駭人聽聞第541章 給老爺子請安第315章 給臉不要臉第462章 可能出現的情況第591章 或許會出現的問題1第669章 老首長的借力打力第609章 宏偉計劃第25章 團隊初成第490章 第一次吃虧的環亞第114章 列夫捷特第326章 可以承受第23章 上鉤的魚們第540章 宴請豪傑第248章 解決貨源缺口第661章 三代們的消息很靈通第448章 有理由的發飆第167章 大衆的底牌第528章 和大伯談心第575章 年前的團聚第646章 老丈人態度的轉變第359章 仁人志士的選擇第332章 援助的條件第676章 敖書記的冷汗第344章 秋明油田第488章 裝孫子前當一回老子第678章 開啓大時代1第469章 循序漸進第410章 環亞銀行又開張了第97章 徐忠耀的懲罰第471章 多方技術組合第537章 低調的科研院第1章 劉家叛逆子第1章 劉家叛逆子第274章 格外麻煩第520章 成果斐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胜县| 略阳县| 怀集县| 遵义县| 应城市| 兴安县| 中牟县| 赣榆县| 景宁| 鲁山县| 曲麻莱县| 伊宁县| 屏山县| 象州县| 清涧县| 德保县| 永清县| 荥经县| 江津市| 赣榆县| 金寨县| 成安县| 临江市| 阿巴嘎旗| 德安县| 高台县| 遂昌县| 肇东市| 阜阳市| 鱼台县| 太康县| 那曲县| 开江县| 长乐市| 图木舒克市| 安福县| 鸡东县| 项城市| 柞水县| 郑州市| 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