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火急
“重機槍!重機槍!”聲嘶力竭的叫喊聲在滿山遍野的槍炮聲中顯的是那麼渺小。
117師357團上校團長林冬此時手中正拿著一支中正式步槍不斷的舉槍、擊發、上膛,再舉槍、擊發、上膛。雖然省略了瞄準那一項,可林團長的槍法真是沒得說的,差不多每一次都會有一個倭國小鬼子倒下。
他的‘射’擊到底起到了多大作用,他根本沒有時間管,他只是希望快速‘射’擊,儘量把日本鬼子打倒。
可日本鬼子的火力實在是太密集了,又是槍的又是炮的,將很多官兵壓制在戰壕下不能‘露’頭。
而且鬼子採用散兵連續式衝鋒,你擡頭尋找目標的時候,就有可能被敵人打中。
所以,必須先壓制敵人的火力,可光靠步槍斷斷續續的‘射’擊有些力不從心。他是多麼渴望這時候重機槍能夠吼叫起來,減輕陣地上的壓力。
他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聽到重機槍那沉悶,間隔有序的‘射’擊聲了,他真的心急啊,不得不發出歇斯底里般的吼叫。
林冬團長也是一個老兵了,從一當上兵就在戰場上‘摸’爬滾打,大小仗經歷了無數,可從來沒遇上今天這麼難打的。
對於有著哪怕一點點軍事常識的人來講,‘藥’姑山絕是一個易守難攻的陣地,海拔高度1227米,坡度49。進攻方肯定討不到好,可事情往往事與願違,整個被顛覆了。
警衛員任強剛想把頭擡起,就聽到有子彈“咻”從頭頂飛過,他趕緊將頭又縮了回來。這*鬼子也太瘋狂了吧,子彈就打不完,好歹你讓我擡次頭,也象個爺們。這時他聽到了林團長的吼叫,轉身看向重機槍陣地。三個重機槍陣地此時連個人影子也沒有,有的陣地上連重機槍都沒有看見,有的重機槍歪倒在壕溝邊上。很顯然重機槍陣地都遭到日本軍隊的重火力的重點照顧,我們的那些重機槍的主‘射’手和副‘射’手們不是陣亡就是負重傷失去了作戰能力。
“團長,三個重機槍陣地全部被鬼子摧毀了!”警衛員轉過身體,對團長林冬報告道。
作爲警衛員的他這時的心裡不好愛啊,這才短短二天不到的時間,全團的死傷已經達到了三分之二。
剛趕往陣地時就聽團長說能夠堅守陣地5天以上,可天算不如人算,真正對決開始,事情完全不是自己所預計的那樣。這仗難打啊。
任強終於伸出頭去,出槍對準面前最近的鬼子就是一槍,鬼子應聲倒地。這是他今天打倒的第二個鬼子。
‘藥’姑山這一帶原本是一片茂密的森林,357團在這裡設下陣地之後,立即將陣地前沿清理了一番,樹木被砍光了去修工事、避炮‘洞’、掩體部等,剩下一些灌木和荊棘。
現在這些東西大多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裸’‘露’的泥土。而30至40米這種情況更加厲害,完全看不到青綠的顏‘色’,黃土也不知被翻了幾遍。
那全是手榴彈炸的。
陣地這邊被破壞的更加厲害,原本2米多深的塹壕,現在只有不到半米,不是前面還有一個土牆,恐怕他們連躲的地方都沒有。
一百多個鬼子在2‘門’大隊步兵炮的支持下,在10‘挺’輕機槍6具擲彈筒的直接參與下向‘藥’姑山發起猛烈的進攻。
林團長心中突然冒出一個不詳的預感,難道用不到等到天黑了,自己的這一千多人馬都要‘交’待在這‘藥’姑山上了,來的太快,死亡的‘陰’影籠罩在357團頭上。
1939年9月,日軍第11軍司令官岡村寧次中將制定了一個奇襲作戰計劃,妄圖消滅第九戰區主力。
9月21日,陸軍中將甘粕重太郎指揮日軍第33師團的第213、214聯隊分3路向楊森指揮的第27集團軍發起攻勢。北路的214聯隊一路過關斬將,相繼攻佔了高衝、塘湖市、鯉港、麥市。第79軍的第140師因傷亡過重,只能與趕來增援的第20軍的第134師並肩戰鬥,繼續阻敵南下。第20軍的117師在‘藥’姑山、苦竹嶺、南樓嶺、葛斗山一帶設防,希望能夠拖上幾天,讓長官部分析出日軍的戰略意圖,以重新佈署部隊。
幾個小時之前,林團長下達了全團總動員的命令:能夠拿得動槍的官兵全部到陣地上。
立即各連隊全部行動起來,營合成一個連,連文書、通信員、司務長、炊事員、司號員全部編入戰鬥班,做飯的事全都委託當地的老百姓負責。團裡的文職人員最多,成立了以參謀長爲連長的戰鬥連,參謀處、副官處、政訓處、情報處、後勤處、修械所的人員,大車連由於需要照顧馬匹和往陣地上輸送彈‘藥’,飲用水、食物等而成爲唯一的沒有參加戰鬥的的部隊。警衛排、通信排、工兵排由團長親自指揮,各自劃定了防禦區域,獨立作戰、相互協同。
下達完全團總動員令後,林團長和師長通了電話,將目前的局勢細細報告給師長,並請求支援。他很清楚,照這樣打下去自己堅持不了多久,戰士的傷亡速度太快,如果死要面子說自己保證守住陣地,那就是對國家的不負責任,對整個防線的不負責任,對全體參戰官兵的不負責任。
師長沉默了很久,他要對師所轄防禦陣地進行全面的的評估。師預備隊已經在昨天被派到了木魚山陣地,手上根本派不出人了,如果再要人只能請求軍部支援。
“你們儘量拖,我馬上向軍長報告,如果軍長批準的話,晚7時增援部隊就能趕到。就這樣吧。”說完師長毫不猶豫放下了電話,眉頭緊緊皺在一起。
林團長也不想多想,仗打到眼前這個境地,人人都心知肚明,就靠這點人馬要守住整個‘藥’姑山,那可比登天還難。現在重機槍也啞了,步槍手將承擔更爲艱鉅的阻擊任務。
林團長又從彈‘藥’箱中抓起一把子彈,一一的將5發子彈壓入槍膛,然後順手將子彈上膛、舉槍、擊發。
“手榴彈準備!”林團長高聲喊著。小鬼子越來越近了。
這手榴彈是目前357團最爲重要的強大火力,鬼子前幾次的衝鋒都是讓手榴彈炸下去的,看來現在又得故伎重演了。
林團長略帶嘶啞的吼叫聲讓離他不是很遠地方的一位穿著老百姓衣服的人聽到了,他停止了‘射’擊,轉身靠在戰壕邊上觀察了一下,重機槍陣地毫無生息,隨即拉了一下身邊的一位少尉軍官,對他說:“崔參謀,我們上重機槍陣地吧?”
這個人一張佈滿塵土和菸灰的臉,從他的眼睛裡我們看不到堅毅,看不到恐懼,就象一臉盆清水:平靜、清澈、透亮。讓人感到可笑是他頭髮,一縷長一縷短,就象狗啃的式的,有可能是一個極不耐煩的外行人用平常的剪刀剪的。
他是誰?這個陣地上怎麼會有老百姓出現?
“你會擺‘弄’重機槍?”崔參謀對重機槍雖然略知一二但他自認爲無法控制好重機槍,所以才疑問的問道。
“沒問題,小菜一碟,你給我當助手吧。”老百姓打扮的人信心滿滿。
一般情況下,一‘挺’重機槍是由多人組成的一個班來管理的,一名主‘射’手,一名副‘射’手,二名彈‘藥’手。但由於馬克沁重機槍較重,而且要有人專‘門’提供冷卻水,所以5到6人是重機槍班的常規配製。有的師重機槍班的標配是8個人,1個‘射’手,2個副‘射’手,5個彈‘藥’手。‘射’擊狀態下至少要有二人‘操’作才行,一人負責‘射’擊,一人負責供應子彈。
眼前的局勢崔參謀是心知肚明的,作戰人員如此奇缺,如果再失去重機槍這唯一的強大火力支援,那陣地就更加岌岌可危了。
“好,上。”崔參謀沒多猶豫,和他提著步槍,貓著腰向最近的重機槍陣地跑去。